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清朝溫柔的外交

清朝溫柔的外交

  「中國是天朝上國﹐天下中心。」這樣的觀念﹐自打《禹貢》問世以來﹐被多少代的統治者堅守著。即使外夷打將進來佔了半壁江山﹐像女真人那樣﹐不僅逼著漢人的朝廷納貢﹐而且還要稱女真的君主為叔父﹐這樣的觀念﹐也依舊在。
  繼承了明朝江山的滿人﹐也繼承了明朝的朝貢體系和天下觀念﹐憑借武力和手腕﹐把朝貢體系擴大了。西北邊的遊牧人﹐也漸次被納入其中。雖然說﹐原來給明朝納貢的朝鮮和越南﹐骨子裡對原來的狄夷滿人並不買賬﹐但該納貢卻依舊納貢。因為納貢﹐在經濟上﹐是個有大便宜的事兒。
  歷朝歷代的中國皇帝﹐也包括那些在中土稱帝的胡人﹐對欺負到頭上的外人都很頭疼。但只要這樣的欺負不嚴重了﹐就都又熱衷於懷柔遠夷。隋煬帝下令外來的胡人吃飯可以不付錢的事情﹐有點過分﹐但對外來胡人的優惠﹐一直都存在。中國的皇帝可以對自己的百姓狠﹐但對外來的胡人﹐卻是能懷柔就懷柔。
  所謂的天朝上國﹐天下中心﹐理論上其實是個文化意義上的「太陽」。周邊的各族人民﹐包括遠惡邊鄙地帶的遠夷﹐都應該嚮慕王化﹐主動接受「太陽」的普照。因此﹐那些來進貢的藩屬隨便帶來點什麼東西﹐都會換回去一堆金銀財寶。而且天朝對於來進貢的藩屬﹐一般不過問其國內的事務﹐只要你能接受我的冊封。如果你像朝鮮那樣﹐恭敬地接受冊封當然好﹔如果像日本那樣﹐將冊封的金印一丟﹐也隨便﹐沒有人會因此而興師問罪。
  至於這個地球上存在的那些眾多的邦國﹐根本不理會天朝上國的存在﹐頂多跟我們直接或間接地做過生意。那麼天朝對這些國家也基本視而不見﹐連它們叫什麼名字﹐在哪個地方﹐都可以無視。明朝末年﹐耶穌會的利瑪竇來華﹐帶來了由地球儀展開的萬國輿圖﹐但中國人見了﹐也無非就是對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國家感到了一點驚訝﹐並沒有接著聯想﹕為何這些國家都不來上供﹐接受王化。中國人﹐從來都有對自己視力之外的事情存而不論的本事﹐他們不來﹐就假裝他們不存在。
  在英國馬戛爾尼使團1793年來華之前﹐歐洲的「夷人」其實也來過。除了來傳教、找工作的﹐葡萄牙和荷蘭人的使節也來過。只是這些使節的面目不清﹐弄不清他們是東印度公司派來的﹐還是國王派來的。他們來華胸無大志﹐只是想佔點小便宜﹐所以在禮儀上一點都不糾結。跟暹羅、越南一樣﹐來了進禮部﹐送的貢品也稀鬆平常。見皇帝﹐讓三跪九叩﹐就三跪九叩。所以﹐儘管是遠夷來朝﹐卻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震動。
  但是﹐1793年來的英國人不一樣。首先﹐他們是帶著一個艦隊來的﹐其中獅子號是艘帶有64門大炮的巨艦。其次﹐這是一個龐大的使團﹐為首的馬戛爾尼勳爵﹐是曾經做過駐俄大使的高級別職業外交官。使團不僅有各色專家﹐還有隨行畫師。其三﹐他們帶來了大量的禮品﹐有中國人見過和沒見過的各種天文儀器地球儀和一架天文望遠鏡﹔還有中國沒有的四輪馬車﹐最先進的槍和炮(其中銅質的速射炮﹐可以每分鐘發射20~30發炮彈)﹔有中國人肯定見過的地毯、掛毯﹐各種產自歐洲的工藝品﹔當然﹐還有英國最自豪的巨大戰艦的模型。
  如果英國人真的是來進貢的﹐那麼此番嚮慕王化的誠意可是夠大的。所以﹐馬戛爾尼使團的到來﹐給中國朝野帶來的是一片歡喜。當時的乾隆爺已經83歲了﹐在位58年﹐自我感覺極好。當然﹐臣子們也跟著他感覺好。有什麼能比一個遙遠沒有聽說過的國家前來進貢﹐更能說明王朝的強大﹐皇帝爺的威名遠播呢?
  可惜﹐英國人不是嚮慕王化來的﹐備了厚禮﹐僅僅是為了要建立外交商務關係。確切地說﹐就是中英兩國互派使節﹐各自駐在對方的首都﹐雙方全面通商。而不是像當時那樣﹐僅僅廣州一口通商。為了全面通商的方便﹐英國方面還要求比照澳門﹐在舟山租用或者買一個基地﹐用來囤放商品。當然﹐按情勢論﹐如果中國方面不答應這個要求﹐只要全面通商﹐英國人的這個要求也是可以放棄的。
  其實﹐如果馬戛爾尼來的時候﹐中國人沒有那麼一廂情願﹐在沒有搞清狀況的情況下﹐就把英人來朝的消息炒大。清朝政府其實可以比照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建立一種平等的、不互派駐對方使節的商務外交關係。俄國沙皇的使節來華﹐對中國皇帝三跪九叩﹐中國朝廷的使節到了俄羅斯﹐也對沙皇三跪九叩。只是﹐後邊這半截的事兒﹐需嚴格保密﹐不讓朝中其他人﹐特別是其他國家的人知道就可以了。可是﹐英國人來了這事太大﹐太有面子﹐為了搶這個天大的功勞﹐和親自操辦﹐派自己的親信接待英國人。等到和明白人家不是來朝貢的﹐而是要建立平等外交商務關係﹐英國人來進貢這事早已滿朝皆知﹐再想偷偷地辦﹐已經不可能了。
  所以﹐在馬戛爾尼來承德避暑山莊見乾隆的路上﹐儘管他一個勁兒地告知對方﹐自己的君主是西方的盟主﹐自己此番來華就是要跟東方的盟主中國﹐建立平等的關係。但中國接待的官員﹐卻想盡辦法勸馬戛爾尼按照中國的禮儀來見皇帝。最好﹐還要穿上中國的朝服。為此﹐他們費盡心思說服馬戛爾尼﹐寬大的中國服裝如何舒服。為了能說服馬戛爾尼﹐他們甚至請出了在華的西方人。最後﹐和自己和乾隆的寵臣福長安都親自出面了。為了嚇唬馬戛爾尼﹐他們中間有人甚至胡編說乾隆是蒙古人忽必烈的後代。
  此時的和們對馬戛爾尼的使命﹐已經不在乎了﹐他們知道建立平等外交商務關係這事﹐皇帝肯定不會答應。他們在乎的﹐是馬戛爾尼見乾隆的禮儀。只要把馬戛爾尼哄好了﹐讓他答應見皇帝的時候三跪九叩﹐讓皇帝在眾多藩屬國的使節面前有面子﹐他們就算大功告成。所以﹐無論馬戛爾尼怎樣努力﹐都沒有人來跟他談他的使命﹐一群像蒼蠅似的圍著他轉的中國人﹐說來說去﹐就是讓他按照中國禮儀見乾隆。
  最後﹐被逼的沒辦法了﹐馬戛爾尼做了一點妥協。他答應說﹐我帶來了英國國王的畫像﹐如果你們中間一位大臣在我的廬帳裡﹐對著我的國王三跪九叩﹐那我就可以對著你們的皇帝也行中國的大禮。然而﹐這個皮球踢過來﹐竟然沒有人敢接誰也不敢對著蠻夷的國王行見君主的大禮。這事﹐對中國的大臣們﹐也是一個天大的難題。如果誰這麼幹了﹐以後別說回家不好見祖宗﹐就是哪天被御史知道了﹐一個彈劾出來﹐人就別做了。
  最後﹐馬戛爾尼還是見了乾隆﹐以打折的英國禮儀﹐單膝跪倒﹐但不吻手這個中國人受不了。結果不像傳說的那樣﹐馬戛爾尼的禮儀問題沒有解決﹐中國方面就表現得非常冷淡。其實﹐乾隆見了馬戛爾尼好幾次﹐有一次﹐甚至要拉馬戛爾尼去拜佛塔。只是因為信仰問題﹐馬戛爾尼才沒去。每次見到在眾多匍匐在地的群臣中單膝跪著的馬戛爾尼﹐乾隆都要特意傳旨慰問一下。臨別的時候﹐乾隆還特意拿出了據說是準備傳給後代的寶石﹐送給英國國王作為禮物。儘管馬戛爾尼一個勁兒地貶低中國方面的還禮﹐但依照慣例﹐這些禮物應該不會比英國人送來的份量輕雖然雙方對於貴重的認識﹐並不一致。
  那封被後人反覆引證的給英王的「敕書」﹐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傲慢。雖然拒絕了英國人的要求﹐但主要是強調祖宗之法不能改﹐而不是他乾隆不想答應英國人。為了說服英國人﹐敕書反覆陳述西方人常駐中國的種種不便﹐使節以及駐在中國的非必要性﹐遣詞用句已經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甚至馬戛爾尼們到了廣州之際﹐乾隆還派人送來一份詔令﹐傳達他不得不否定馬戛爾尼要求的無奈。
  馬戛爾尼在中國期間﹐他每日的開銷﹐按英國遵循的國際慣例﹐是該由他們自己開支的﹐但乾隆卻規定﹐所有的開支都由中國方面負責每天的撥款﹐達到1500兩白銀。儘管馬戛爾尼懷疑他們根本吃不了這麼些銀子買的東西﹐撥款都被人貪污了﹐但乾隆的這份好意﹐卻是真實的。
  可是﹐對傲慢的英國人這麼友好的清政府﹐對自己的臣民卻一點也不好。回去的時候﹐馬戛爾尼是一路從大運河乘船﹐然後改走驛道去廣州的。一路上﹐不管水深水淺﹐縴夫都必須拉著船走﹐拉不動﹐就皮鞭、軍棍伺候。縴夫如果逃走了﹐就連夜在河邊的村莊裡拉人充役。這些充役的農民﹐能吃到一點英國人的殘羹剩飯﹐就感恩不盡。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