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龐涓拔劍自刎時留下一句話給師出同門的孫臏

龐涓拔劍自刎時留下一句話給師出同門的孫臏

  趙、魏、韓三國﹐本來是晉國同胞﹐到了三晉時期關係已大不如前。趙、韓的實力不如魏國﹐有了戰事就找齊國幫忙。公元前354年﹐趙國對魏國的盟友衛國用兵﹐魏國派大將龐涓引兵攻趙﹐將趙國的首都邯鄲包圍了。第二年齊威王接到趙國求援﹐召集大臣們商議後﹐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向南攻打魏國的襄陵﹐一路馳援趙國解救邯鄲。
  救趙的一路兵馬由田忌領兵﹐孫臏為軍師。大軍到達齊魏邊境時﹐魏軍已攻入邯鄲。田忌和孫臏一番計謀之後﹐放棄和魏軍主力正面交鋒﹐拔營轉向魏國﹐佯攻魏的平陵城和首都大梁﹐迫使魏軍回援自救﹐齊軍的主力卻在魏軍的必經之地桂陵埋下伏兵。結果不言而喻﹐魏軍被齊軍包圍﹐大敗於桂陵﹐魏將龐涓也被齊國俘虜。這一次救趙﹐史稱「桂陵之戰」﹐齊國算是小試牛刀。救趙的戰略在實際過程中作了重大調整﹐後來被概括為「圍魏救趙」。孫臏的戰法﹐成為中國軍事史上的經典之作﹐為後世兵家廣泛推崇。
  公元前341年輪到救韓。魏、韓相爭﹐韓國接連五次戰敗﹐因而向齊國求救。這一次魏國的主將除了龐涓﹐還有魏國太子申﹔齊威王也仍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出征。孫臏復用「圍魏救趙」之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梁。魏惠王也從韓國撤軍返魏﹐以10萬魏軍迎擊齊軍。
  齊軍素有怯戰之名﹐而此時的魏軍五戰五勝﹐正士氣高漲﹐孫臏就利用魏軍恃勇輕敵的心理﹐將之引入了埋伏圈。孫臏命齊軍佯退﹐逐日減少軍灶﹐第一天挖十萬人煮食用的灶﹐第二天只挖五萬人煮食用的灶﹐第三天挖三萬人用的灶。齊軍除了佯裝出一副潰逃之相外﹐並在道路狹窄、地勢險隘又樹木茂盛的馬陵布下伏兵。
  魏國大將龐涓帶追兵在後﹐不知是計﹐查看齊軍宿營的留痕﹐見士卒已逃亡了一大半﹐於是只領精銳部隊日夜兼程追趕﹐志在全殲齊軍。齊軍萬名弓弩手早已埋伏於馬陵道兩側﹐只待魏軍到來。孫臏估算魏軍夜晚將到達﹐於是命士兵剝去一棵大樹的樹皮﹐露出白木﹐上書「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字樣﹐並傳令弓弩手「天黑時看到此處有火光就萬箭齊發」。
  龐涓果然於當晚趕到馬陵﹐只見樹上隱約有字﹐待士卒點火把來看時﹐但見萬弩齊發﹐伏兵四起。魏軍措不及防﹐大亂而潰。敗局已定﹐龐涓羞愧交加。龐涓和孫臏師出同門﹐只因為妒忌孫臏的才能﹐設計令孫臏受斷足刺面重刑﹐本欲使之才能不得施展﹐最終卻令孫臏揚名天下。龐涓最後拔劍自刎﹐留下一句話給孫臏﹕「遂成豎子之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