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四大軍種比較中俄軍事實力

四大軍種比較中俄軍事實力

  中國人評價俄羅斯的軍事水平﹐往往呈現兩極化。在許多不懂軍事的普通群眾眼中﹐俄羅斯軍隊仍是蘇軍那副全球第二的模樣﹐比中國不知高到哪裡去了。而在粗通軍事的軍迷眼中﹐俄羅斯軍隊則已是日薄西山﹐全方位被中國吊打。然而﹐不得不說﹐這兩種看法都是錯誤的。
  首先﹐我們要先搞清楚俄軍對自己的定位﹐否則就可能犯鬥獸棋的錯誤﹐得不到正確的結論。
  經過謝爾久科夫的改革﹐俄軍目前已經成為一支少數精銳主義的職業化軍隊﹐立足於在其自認的勢力範圍(也就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圈)內實施干涉作戰。而對於西方的壓力﹐則是以維持核平衡的手段來加以抗衡。說白了就是撐起核保護傘﹐然後在傘下吊打小朋友玩。這一定位是根據俄羅斯自身的國力和國家定位來確定的。而中國軍隊雖然很大程度上也已經職業化﹐但仍然維持著打一場常規大戰的架子。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執行了最小核威懾戰略﹐沒有龐大的核武庫﹔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在周邊面臨著眾多次級列強的挑戰﹐因此不能不維持較大規模的常備軍﹐而非一支精銳的快反部隊。
  搞清楚這一點﹐我們就可以來比較中俄兩國的軍事力量了。
  一、陸軍﹕俄國陸軍現在已經成為一支規模很小的力量(儘管仍佔全軍總數的三分之一)﹐只有26萬人(可能將會擴充到40萬人)﹐主戰坦克大約2000輛﹐與某些人印象中那支鋼鐵洪流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與此相反﹐中國陸軍仍然擁有120萬大軍﹐其中遂行機動作戰的野戰部隊也有85萬人﹐規模分別是俄國陸軍的四倍和三倍。但中國陸軍的現代化水平較低﹐先進裝備總數只是與俄軍相當或略多(如先進主戰坦克大約2000輛、陸航直升機800架左右)。可見﹐中國陸軍與俄軍的定位完全不同﹐擁有大量的二線部隊﹔除了同時應付幾個方向的敵人之外﹐在大規模長期戰爭中也比較有利。
  此外﹐中國的機械化水平雖然不如俄羅斯(蘇聯在50年代末就完成了全軍機械化當然那個連步兵戰車都沒有的機械化跟當代的機械化也不是一回事﹐而中國自1985年完成摩托化之後﹐至今尚未完成全軍機械化﹐到現在還保留了好幾個摩托化師)﹐但現在已經是信息化時代。至於中國軍隊的信息化水平﹐這個問題可以見仁見智﹐但起碼不輸給俄軍。
  二、空軍﹕中、俄戰術空軍實力基本相當。中國擁有350架以上的蘇27/殲11系列戰鬥機、250架以上殲10系列戰鬥機﹐與俄羅斯的350架蘇27系列戰鬥機、250架米格29戰鬥機系列基本相當。中國的飛機壽命較新﹐俄羅斯則在3.5代戰鬥機的換裝方面領先一籌(但中國又在4代戰鬥機開發方面領先)。俄軍有135架米格31截擊機﹐中國則有192架殲8戰鬥機﹐都是用在國土防空領域。除此以外中國還有700架以上的殲7系列戰鬥機等待淘汰﹐考慮到其中一部分只服役了10年﹐應該還會再次服役相當長的時間。然而﹐俄軍對地打擊能力相對更強﹐擁有277架蘇24戰鬥轟炸機和199架蘇25強擊機。而中國方面﹐則只有120架殲轟7戰鬥轟炸機和120架強5強擊機。俄軍在戰略轟炸機和大型運輸機方面對中國空軍有壓倒性優勢﹐當然這主要是蘇聯老本。不過﹐中國的大型運輸機雖然已經服役﹐但戰略轟炸機方面也沒有太多動靜。
  三、海軍﹕俄羅斯海軍的衰退是最為明顯的。自從解體以來﹐俄羅斯海軍除了勉強維持一個航母編隊和少數幾艘巡洋艦裝點大國門面之外﹐基本上已經衰退為一支近海作戰力量。目前﹐俄海軍中最活躍的水面作戰艦艇是格里沙級小型反潛艦﹐這倒是很有些80、90年代中國海軍的風範了。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俄海軍的主力水面艦艇也將會是4500噸級的多用途護衛艦和2500噸級的輕型護衛艦。這也就意味著俄海軍的自我定位就是一支綠水海軍(類似2000年前後的中國海軍)而非藍水海軍﹐其主要作戰任務是捍衛俄羅斯對波羅的海、黑海、鄂庫茨克海等鄰近海域的控制。但是我們仍然要看到﹐俄羅斯海軍的這個定位是符合其國力水平的。在另一方面﹐俄羅斯海軍對於戰略核潛艇部隊的發展﹐就絲毫沒有放鬆﹐北風之神型戰略核潛艇的發展就是明證。再加上蘇聯遺產﹐在這方面俄軍的底子仍然是要比中國厚得多。
  四、火箭軍﹕俄羅斯的戰略火箭兵的唯一作戰任務就是發射戰略彈道導彈。因此﹐該獨立兵種麾下的3個集團軍、10個導彈師下轄有46枚發射井部署的R-36M2(SS-18)導彈、30枚發射井部署的UR-100N(SS-19)導彈、72枚機動部署的RT-2PM(SS-25)導彈、60枚發射井部署和18枚機動部署的RT-2UTTH(SS-27)導彈、73枚發射井或基地部署的RS-24(SS-29)導彈﹐合計299枚洲際導彈﹐配備有903個核彈頭。
  值得注意的是﹐構成俄戰略火箭兵主力裝備的78枚RT-2UTTH白楊M導彈和73枚RS-24亞爾斯導彈(合計超過半數)﹐都是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之後才服役的。與之相對﹐美國現在部署的450枚民兵3洲際導彈(配470個核彈頭)都是冷戰時期服役的。與美軍和本國其他軍種(尤其是俄羅斯陸軍和海軍)相比﹐不難發覺俄軍對戰略火箭兵的空前重視和重金投入﹐當然這裡面也有俄軍新型潛射洲際導彈開發不順的因素。
  相比之下﹐中國火箭軍就完全不同﹐裝備有上千發中、短程的戰役、戰術彈道導彈(俄軍因《中導條約》的關係已經廢棄了戰略火箭兵的全部中程彈道導彈﹐而短程戰術彈道導彈在俄軍則是隸屬於陸軍的)。相反地洲際戰略導彈卻只有75100枚(配大約150個的核彈頭)。很顯然這是因為中國奉行最小威懾的核戰略﹐與此同時卻需要大量在戰時配屬到戰區甚至集團軍的戰役甚至戰術彈道導彈使用常規彈頭去攻擊周邊的一些軍事目標。而這一差別本質上又是源於中俄兩國國家戰略不同。
  中國和俄羅斯國家戰略不同、軍事學說不同﹐不存在中國超越俄羅斯的問題。如果單論技術水平﹐則俄羅斯底蘊深厚﹐後勁不足。體系建設方面也是如此﹐俄羅斯還是缺錢。但話說回來﹐窮人有窮人的打法﹐富人有富人的打法。戰爭作為一種政治手段﹐其勝敗也不純粹是取決於武器的好壞。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很難評價中俄軍事水平的高低。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