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三國主帥曹操、劉備、孫權能力評估

三國主帥曹操、劉備、孫權能力評估

  在中國歷史上﹐三國鼎立的局面維持了七十多年﹐從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始﹐至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吳主孫皓投降﹐三國歸晉止。魏蜀吳三國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曹操、劉備、孫權三位主帥個體之間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也是經濟的比拚。影響和決定魏蜀吳三國興衰沉浮的各種內在、外在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主帥的能力素質、人才隊伍建設、經濟發展三個方面的原因﹐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生經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一個人的性格品質﹐決定了人的能力素質。三國主帥的人生歷程各不相同﹐總體上看﹐曹操是最艱難的﹐孫權是最幸運的、劉備是最僥倖的。
  曹操在曲折中奮進﹐其性格特徵是剛性的敢作敢為﹐過而能改。
  東漢末年的亂世之中﹐曹操在逐鹿群雄中無疑是一位成功、強勢的領導者。在政治上﹐他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佔盡優勢。在經濟上﹐他逐步統一兗、冀、幽、並等廣大地區﹐為中國北方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開創性地實行屯田制﹐百萬大軍亦兵亦民﹐魏在三國中可算是國最富、兵最強。在軍事上﹐他破袁術﹐滅呂布﹐定徐州﹐收張繡﹐敗袁紹﹐征烏桓﹐平馬超﹐降張魯﹐雖有赤壁之敗﹐仍不失傑出軍事家的歷史地位。在文化上﹐以曹氏三父子和「竹林七賢」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引領文壇百年風騷。
  影響曹操人生成就的決定性性格因素有四個方面﹕
  一是大事清醒(明)。曹操政治頭腦敏銳﹐在各種重要歷史關頭﹐總能站對立場走對路﹕他拒絕夥同王芬、許攸謀廢靈帝﹔關東諸將欲立劉虞﹐曹操堅持「諸君北面﹐我自西向」﹔至死不篡漢稱帝… …等等。招攬人才和嚴明賞罰也是他非常關注的大事﹐比如嚴明賞罰方面﹐他講求「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之士」﹐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旗幟鮮明﹐一以貫之﹐謀臣武將都甘願為其效命。於禁在執行戰場紀律時﹐冒犯了曹操的嫡系部隊青州兵﹐而他不怒反悅﹐封於禁為益壽亭侯。
  二是敢闖敢幹(勇)。曹操當洛陽北部尉時﹐敢於斃殺「十常侍」之一蹇碩的叔父﹔董卓亂政後﹐他「散家財﹐合兵得五千人」﹐拉起一支自己的武裝力量﹐正式走上了歷史舞台。討伐董卓時﹐以袁紹為盟主的各路諸侯「莫敢先進」﹐唯有曹操敢於領軍西征﹔官渡之戰﹐曹操敢於「以至弱當至強」﹔征烏桓﹐敢於「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經白檀﹐歷平風﹐涉鮮卑庭﹐東指柳城」。中青年時期的曹操衝勁十足﹐但行事不免偏於冒失、殘暴﹐比如﹐激反張繡﹐屠戮徐州等等﹐犯過不少錯誤﹐走過不少彎路。中後期﹐尤其是赤壁之戰後﹐曹操行事日漸穩健﹐甚至趨於保守﹐比如收降張魯後﹐適可而止﹐不敢直取成都、「得壟望蜀」。
  三是百折不撓(韌)。曹操一生經歷了四次大敗﹕一敗於徐榮﹐二敗於呂布﹐三敗於張繡﹐四敗於孫劉。敗得最慘的一次﹐也可以說曹操人生的低谷﹐當數興平元年(194)﹐曹操再次進攻陶謙的時候﹐他認為最可靠、甚至可交付後事的朋友張邈背叛了他。曹操失去了根據地兗州﹐流離失所﹐非常落魄﹐甚至考慮寄人籬下﹐投奔袁紹。但是﹐每次失敗之後﹐曹操都不灰心﹐不氣餒﹐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總結經驗﹐重整旗鼓﹐再次投入戰鬥﹐因此﹐曹操總能遇挫彌堅﹐不斷衝出困境﹐走向勝利。
  四是從諫如流(智)。曹操的胸懷是比較開闊的﹐只要是於他有利的意見和建議﹐他大都能夠虛心接受。他的許多得意之作﹐其實都是麾下謀臣智囊的集體智慧﹕許下屯田是毛玠的建議﹔先平呂布﹐後取徐州是荀彧的謀略﹔西迎天子、定都許都是荀彧、董昭的建議﹔烏巢劫糧﹐是許攸的主意﹔遠襲烏桓﹐是郭嘉的智謀。做為領導者不可能事事都思慮詳熟、棋高一著﹐但只要能集思廣益、虛心納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高人」。
  劉備在夾縫中求生﹐其性格特徵是柔性的委曲求全﹐蜇伏待機。
  劉備被後世美化成一代仁君、德義的楷模﹐歷史上真實的劉備並不一定這麼完美。《三國誌》開篇記載他雖以「販履織席為業」﹐但「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好交結豪俠﹐年少頗附之」﹐一副浪蕩紈褲子弟的形象。陳壽評價﹐「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本文認為﹐劉備有高祖之風而無高祖之能﹐有高祖之器而無高祖之識。劉備的一生是帶有悲劇色彩的﹐以顛沛流離開局﹐以慘敗夷陵、白帝城托孤結尾。
  劉備其人生軌跡可用三句話歸納﹕
  一是韜光養晦﹐緊咬一個「忍」字。《三國誌》記載劉備「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這既說明劉備城府深﹐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他是個理性、克制、堅忍的人。劉備的一生是比較曲折的﹐他奔公孫瓚﹐從呂布﹐依曹操﹐投袁紹﹐附劉表﹐結孫權﹐四處寄人籬下﹐頗有點「喪家犬」的味道。入主益州前﹐劉備屬於亂世夾縫之中的弱勢群體﹐其自保之術只能是和光同塵、韜光養晦、以曲求伸。劉備與袁術對峙的關鍵時刻﹐呂布偷襲下邳﹐虜其妻子﹐劉備只能忍氣吞聲﹐求和於呂布。《吳歷》記載﹐劉備為了防備曹操迫害﹐「時閉門﹐將人種蕪菁」﹔與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時﹐他瞞天過海﹐假裝驚失匕箸。寄身荊州時﹐他建議趁曹操北征烏桓時乘虛進攻許都﹐劉表不採納﹐他也無可奈何﹐不再強求。劉備早期這種類似「寄生蟲」的經歷﹐一定程度上使他的憂患意識異於常人﹐堅忍之術也異於常人﹐甚至還帶有一點怯懼的味道。諸葛亮說他「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每次進到夫人的房間都「衷心常凜凜」﹐真可謂是憂懼到家、堅忍到家了。
  二是見機而作﹐苦等一個「時」字。劉備的韜光養晦並不是消極等待﹐而是暗中使勁、徐圖自強。無論處境如何艱難﹐他都不墮青雲之志﹐一直帝室之胄為標榜﹐以匡扶漢室為己任﹐成語「髀肉復生」就是劉備對老之將至、功業不建的感歎。在公孫瓚手下﹐他不失時機拉攏趙雲﹔在曹操手下﹐又與董承密謀誅殺曹操﹔在袁紹手下也不安心﹐陰欲離袁紹﹔在劉表手下﹐多方交接荊州豪傑﹐以至於劉表疑其心﹐陰御之﹔在劉璋手下﹐劉備更是無所忌憚﹐北到葭萌關﹐未即討張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取劉璋而代之的政治野心昭然若揭﹐待到時機成熟﹐便尋找借口﹐進圍成都。所以﹐劉備的韜光養晦﹐是為了等待時機﹐只要歷史機遇來了﹐他就會像「救命稻草」一樣牢牢抓住不放﹐趁勢而上﹐一飛沖天。對此﹐有些獨具慧眼的人洞若觀火﹕周瑜提醒孫權﹐「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程昱和郭嘉反覆建議曹操殺劉備﹐尤其是程昱﹐《三國誌》記載了他給曹操的建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在曹操派劉備、朱靈率軍攔擊袁術的時候﹐這兩位謀臣極力勸說﹕「劉備不可縱」。可是為時以晚﹐劉備從此如蛟龍入海﹐一生以曹操為敵。
  三是收攬人心﹐力行一個「德」字。劉備的名言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臨終給兒子劉禪的遺言是「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的仁厚、義氣﹐在《三國演義》中被大書特書、極力渲染﹐正史上也有多處記載。《三國誌》和《魏書》都講了劉備作平原相時﹐郡民劉平派刺客殺他的事﹐最終「客不忍刺﹐語之而去」。最能體現其仁義的﹐是赤壁之戰前劉備的「兩個不忍心」﹕一是諸葛亮勸劉備乘劉表之喪攻襄陽、取荊州時﹐劉備說﹕「吾不忍也」﹐沒有採納﹔二是荊州父老十餘萬眾隨劉備轉移﹐劉備不忍遺棄﹐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但是﹐劉備不是一味恪守仁義的腐儒﹐而是個政治家﹐所謂的「仁義」﹐也只是他收拾人心、壯大隊伍的政治宣言﹐一旦危及到根本利益的時候﹐「仁義」也可以拋之腦後。曹軍急速追擊到近前的時候﹐劉備照樣捨棄十萬荊州父老而去﹐倉皇逃命。《九州春秋》記載﹐龐統勸劉備取益州時﹐他先是大言炎炎﹕「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當龐統再進一步勸說「今日不取﹐終為人利」之後﹐他立即撕下仁義道德的面具﹐反攻劉璋﹐直逼成都。一路捷報頻傳﹐劉備高興之極﹐「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這時﹐連建議奪取益州的主謀龐統都看不下去了﹐說﹕「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此時的劉備哪有半點仁義君子的風範與作派﹖!
  孫權在守成中進取﹐其性格特徵是中性的寬威並濟﹐和諧持重。
  孫策在臨終前對他時年19歲的弟弟孫權的評價是﹕「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歷史證明﹐孫策的評價言之過早﹐無論是保江東也好﹐與天下爭衡也好﹐孫權都不在孫策之下。孫權承父兄之業而據有江東﹐雖是守成之君﹐但他的能力素質乃至歷史功業與曹操、劉備相比﹐並不遜色﹐以至於比他大27歲的曹操無限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的能力素質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能文能武。孫權比較好學﹐他說自己「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他雖然沒有像曹操一樣「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佳句傳世﹐但諸多言談之中﹐無不顯露出其深厚的文史底蘊。他喜歡用兩漢歷史人物類比身邊諸大臣﹐還勸戒呂蒙、蔣飲等青年將領要抓緊時間讀書﹐提高綜合素質。孫權帶兵打仗在歷代君王當中﹐也是比較強的。《三國誌》記載孫權喜歡遊獵﹐特別喜歡與虎為敵﹐在38歲時﹐他「親乘馬射虎於堎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孫權騎射術非常好﹐史料對此沒有正面描寫﹐但《獻帝春秋》中記錄了孫權征合肥的時候﹐被張遼襲擊﹐險象環生﹐差點被俘。「張遼問吳降人﹕『向有紫髯將軍﹐長上短下﹐便馬善射﹐是誰﹖』降人答曰﹕『是孫會稽。』」孫權被久經沙場的魏國大將稱讚「善射」﹐可見其箭術不差。
  二是能統能分。孫權主政江東時的形勢是比較危急的﹐《三國誌》介紹﹕「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面對複雜形勢﹐孫權一方面尊重和信用父兄時代的老臣﹐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周瑜、程普、呂范等為將帥﹐另一方面不斷培養、發現年少才俊為其所用﹐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為賓客﹐很快穩定局面。尤其是在八年之後取得赤壁大戰的勝利後﹐孫權在東吳一言九鼎的核心領導地位從未動搖過﹐甚至發展到後期的恣意妄為、果於殺戮。與此同時孫權也能放手讓將帥發揮主觀能動性。赤壁之戰中﹐他對周瑜充分授權﹐夷陵之戰時對後起之秀陸遜更是信任有加。史載劉備死後﹐吳蜀關係緩和﹐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孫權專門刻了個自己的官印放在陸遜處﹐孫權每與劉禪、諸葛亮書﹐常過示陸遜﹐輕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如此信任﹐如此放權﹐確屬難得。
  三是能伸能屈。總體上看﹐孫權是一個比較強硬的人﹐其個性張揚的一面俯拾皆是﹕比如﹐他在歡宴時親自給大家行酒﹐虞翻假醉不喝﹐他非常生氣﹐「手劍欲擊之」。孫權對張昭赤壁之戰前主降一直耿耿於懷﹐不但至死沒讓張昭當過丞相﹐在矛盾最激化的時候﹐孫權甚至拔刀相向﹐「土塞其門」﹐進而「燒其門」﹐對張昭這樣的兩朝元老尚且如此﹐其他人等更不待言。但在歷史上﹐孫權的忍術也很出名。陳壽評價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這主要是指他「不遑外御﹐卑詞魏氏」。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攻濡須不成﹐「引軍還」。孫權為了爭取和平的外部環境﹐主動「令都尉徐詳詣操請降」。尤其是在「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後﹐為了避免兩面受敵﹐孫權上書稱臣於曹操﹐稱說天命﹐勸曹操稱帝。夷陵之戰爆發前﹐孫權積極開展外交斡旋﹐向曹丕遣使稱臣﹐卑辭奉章﹐並送於禁等降將歸還曹魏﹔曹丕要求上貢明珠、象牙等寶物﹐孫權也有求必應。對於劉備﹐孫權先是「遣使求和於漢」﹐「先主盛怒不許」﹐之後﹐他任用陸遜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大勝之後﹐孫權又主動「遺使請和」見好就收﹐給劉備一個台階下﹐同時搞好與魏蜀兩國的關係。
  「疾風知勁草﹐亂世出英雄」﹐曹操、劉備、孫權無疑是他們那個時代最耀眼的三顆政治明星﹐都有其非同一般的過人之處。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