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鼎盛時的金陵

鼎盛時的金陵

  在金世宗末期至金章宗時期﹐是金陵的全盛時期。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也就是金世宗行將謝世的那年﹐專門「設萬寧縣以奉山陵」。兩年後﹐即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改名為奉先縣。這時的金章宗以「文采風流」自居﹐並確實以詩文著稱一時。他開始繼完顏亮和完顏雍之後﹐大修北京園林﹐先完成了著名的盧溝橋工程。之後﹐又建成了始自金世宗的「離宮」(又稱大寧宮)﹐這就是今天著名的北海公園。此外﹐他還仿西湖而築西湖﹐望春山而建香山﹐高梁河兩岸植滿桃柳李杏﹐玉泉山下栽上芙蓉﹐香山八景、玉泉行宮、雙清別墅都建成了﹐連今黑龍潭、大覺寺都是當時行院的遺址。
  金章宗這樣的大規模的建設園林﹐當然不會遺漏金陵了。雲峰山的自然山水原本就十分秀麗雄奇﹐此時在群山萬樹之中修了無數宮閣樓台﹐紅牆綠瓦﹐青塚白欄﹐當是十分壯觀。1987年調查發掘出一段御路遺跡﹐欄杆是漢白玉的﹐雕滿花紋﹐連每一級台階上也都雕刻了花﹔台階是青石的﹐每塊青石的連接處雕刻的都是忍冬卷草﹐花紋鑲對的十分整齊。就是在地面上搜集到的石刻磚雕也都極富藝術性。
  上世紀60年代初這裡曾出土了石羊、石馬、石獅等﹐後又掩埋了。睿陵前還有撻懶的牽虎石像。各陵前除了享殿外﹐應還有碑亭、明樓、祝版房等﹐而且有事先砌築好的祭祀坑﹐1986年曾發掘了兩個祭祀坑﹐都是用雕得十分完好的青石築成的。50年代時﹐坑裡出土過祝版哀冊。
  和其它帝陵不同﹐金世宗創立了靈廟之制。靈廟設在太祖陵前﹐裡面主要是懸掛開國功臣像﹐凡太祖時代已故的佐命勳臣﹐以功績大小﹐官資尊卑﹐順次排列於太祖神位的兩側。這靈廟的建築當是十分壯觀。
  大房山頂峰海拔1307米﹐冬季長年積雪﹐夏日涼爽怡人。大房山之顛﹐海拔約1000米處﹐是金章宗歇涼台。這裡的古代建築早在金以前便開始了。《房山縣志》稱﹕「按靈峰寺在大房山之上﹐長溝峪之北﹐俗名上寺。」「其碑皆隸書﹐為金蘇敬安撰﹐今攝其略曰﹕「房山南三里泉石最幽﹐奇處舊有梵宮﹐肇自隋唐。」光啟(唐僖宗)二年重建。遼中章上人者﹐聲聞朝省奏﹕請名額﹐取靈峰之義﹐敕賜今名。時重熙十五年也。… …至皇朝開奠房山為靈寢寺﹐屬治內﹐迨明昌改元復建崇聖宮白雲亭於峰頂。」又記﹕茶樓頂(大房山的別稱)﹐在縣西北二十里﹐上有金章宗歇涼台﹐尚存四石柱。靈峰寺、上寺、歇涼台三個名稱是一處地方。民國十七年修縣志時﹐石柱四根尚存。現在這裡金代遺物也很多﹐漢白玉柱礎凸起﹐階條石數塊﹐和一堆破磚爛瓦堆在一起。「文革」前還有鍾和碑。這座山峰是金陵一帶的制高點﹐在此可將金陵區一覽無遺﹐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金章宗為什麼偏要到如此高處歇涼崇聖了。
  從章宗歇涼台往下的各條山溝水源極為豐富﹐每條溝中都有一二山泉外湧。天晴時山中飄雲﹐也就是說在山外看著還是一望無垠的碧藍晴空﹐進了山就有雲霧遮面。山外如天陰﹐裡面就落起了雨。當地百姓傳說﹐龍王每年都要給皇陵下七七四十九天澆陵雨。
  每當下雨﹐漫山遍野白亮亮的水向下流﹐睿陵、興陵、景陵背倚的九龍山八條山溝裡水浪奔騰下洩。為了保護皇陵不被水沖毀﹐採取了兩條措施﹐—是環陵修築護陵牆﹐1986年時挖出了牆基遺址﹐寬有—米多﹐都是青條石、方石和花崗岩砌成﹐牆基高出地面許多﹐能有效地防止山水沖刷到陵園建築。二是沿幾條山溝修砌了洩水洞﹐洞掩在山裡﹐就像現在的暗渠﹐水從洞中流六七十米後﹐洩到陵旁的小河裡﹐流向山外。這樣的洩水洞據當地百姓說發現了許多條﹐在睿陵—帶有一條洩水洞﹐從洞中直至小河旁﹐長有60餘米﹐高1、2米左右﹐寬也有l米﹐西高東低﹐全部是花崗岩條石砌成的。另三山頭之間還存有兩條小洩水洞﹐和大洞相通﹐猶如主河支流。當地傳說皇陵有72條陰溝﹐而現在能看到的只有三四條了。
  金陵全盛時期最重要的當然是宮室建築了。當時的建築除了享殿以外﹐還有佛、道建築和行宮別苑建築。享殿建築亭台樓閣現在已一無所存了﹐所興還存有殿基。殿基面寬16米﹐進深12、20米﹐用光滑的平石砌成﹐高出地面50多厘米。有縱橫排列的石柱礎四行﹐共16個﹐柱礎直徑30厘米。在寶頂墳頭和享殿周圍﹐還有東西約26米、南北約60米的殘牆環繞。1986年調查試掘後﹐用土掩埋上了。
  和享殿同時建築的山神廟很有特色﹐在諸帝陵中﹐是獨—無二的。《大金集禮》卷三十七載「大定二十年十月三日﹐敕旨在山陵下蓋山神廟﹐今後﹐但節下去後交享祭」。據《金吏》卷三十五載﹕「世宗大定二十一年﹐敕封山陵地大房山神為保陵公。
  大房山「山神」爵號在候伯之上﹐為「公」﹐和女真金朝發祥地的長白山同等爵位。老百姓還以神呼之。在墳山腳下﹐山神廟的院內曾有一高大的石人﹐用鐵鏈鎖著一隻石虎。傳說是從前老虎經常出來傷人﹐山神把它制服了﹐所以它乖乖地看守皇陵。解放初期﹐廟和像還都在﹐大約是「大躍進」時期砸的。不過﹐這不像是金代的原始建築。按金陵經常有老虎和豹子出沒是明代後期的事﹐是否那時才建的此廟。
  山神廟的遺址﹐位於墳山上﹐遺址呈正方形﹐是60x60米﹐南部還有很長一段護牆﹐有道路遺跡﹐順山勢而下。現有金代遺物﹐殘磚、綠琉璃瓦、漢白玉石塊等﹐有敕封大房山神為保陵公石碑一方﹐據當地看過碑文的老人們說﹐此廟就叫「保陵公」。
  女真族在東北時崇信薩滿教﹐崇拜自然神。以自然之神來「保陵」﹐是他們風俗在入關後的延續﹐這和其它帝陵有明顯的區別。
  金世宗晚年不但為了身體健康企求長壽而信仰道教﹐而且還篤信佛教和道教﹐虔誠奉佛。太子完顏允恭也喜談佛。他們如此奉佛禮道﹐在金陵的建築、祭祀等方面必然有反映。解放前﹐金陵出土過鎏金佛、菩薩、座像佛等。金陵區內有金代所雕刻的三尊高大的石佛﹐為一佛二僧﹐中間釋伽牟尼站在蓮石座上﹐石座上刻忍冬草﹐和金陵御路上階條石所刻的一樣。佛像高近5米﹐左右二僧迦葉、阿難也高近4米﹐佛西北向著金太祖和太宗陵﹐正北是金章宗陵。佛下臨水﹐因溪底是白石﹐使水看上去也是白的﹐因此此地名叫白水河﹐元明兩代曾在此大建寺廟﹐僧眾達數十人。這三尊佛確是金代的雕刻(北大宿白教授等人均有考訂)﹐但和金陵究竟有什麼關係﹐今已不可考。不過此佛是北京最大的石刻佛像﹐已被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水異漿」曾為「房山八景」之一﹐如今這裡古寺雖殘破﹐佛像仍然屹立﹐山上有經幢﹐山下溪水淙淙﹐尤其當秋季﹐河兩邊的酸棗樹長滿紅艷艷的酸棗﹐是一個很好的遊覽去處。
  皇帝、官員前來祭祀金陵﹐用來駐蹕的行宮建得規模更大。《金史》有載﹐「貞元三年三月乙卯﹐命以大房山雲峰寺為山陵﹐建行宮其麓﹐十月丁酉﹐大房山行宮成﹐名曰磐寧」。(見《金金史》卷五)大定二年(1162)年九月﹐「辛酉﹐奉遷睿宗皇帝梓宮於磐寧宮」。金世宗的昭德皇后也曾「奉安於磐寧宮」。看來磐寧宮既是行宮﹐又是臨時停靈的地方。據《日下舊聞考》等書記載﹕磐寧宮又是靈廟。
  磐寧宮到了清代尚存。1988年﹐燕山文物部門在踏勘中發現房山縣城西塔灣村旁有一大片古建築遺址﹐在遺址中發現一些金代乃至金以前遺物﹐此地就是磐寧宮遺址。此地現地名叫「洪寺」﹐是一村名。據《縣志》載﹐此地明代有座大洪恩寺﹐可能現在的地名「洪寺」就是從「洪恩寺」音轉而來的。
  這塊地方的古建築遺址﹐經過試掘﹐能看出有三進院落﹐十分寬敞雄偉﹐整個遺址區佔地有200多畝﹐三面環流河水﹐北面靠一高坡。院牆牆基分內院外院﹐外院竟套有四層院牆(現還能看出牆基來)﹐看來是先後經過四次修廢。三進大殿殿址—層一層走﹐上漫坡﹐看來是依高坡座北朝南而建。整體上看﹐佈局嚴整緊湊﹐頗似宮室。是否由金代的磐寧宮衍變為洪恩寺後﹐義荒廢了﹐這需有資料來證明。
  在這片遺址上﹐到處散落著從唐到明代各個時代的磚瓦﹐偶而還能拾到黃或綠釉的琉璃瓦﹐有一長方形建築遺址﹐滿地是陶瓷磚瓦﹐有些瓷器碎片很細膩。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比較粗糙並帶有七個黑點﹐明清時代未見到這種瓷器﹔另—種又薄又白﹐很像南方的宋瓷。同時出土的還有水缸、砂鍋、瓷盤等殘片。
  據清代李純庵《大椿廠隨筆札》記載﹕磐寧宮是北魏時龍溪寺所改建﹐唐朝開元年間﹐龍溪寺改名洪恩寺。當時此寺建於上嶺之中﹐四面崗阜環繞﹐矗立著大小不同的花崗岩石﹐星羅棋布﹐萬姿干態﹐像人的如偉人卓立﹐武人執戈﹐五官清晰﹐神形畢肖。像獸的「或如大鵬展翅﹐或如猛虎越澗﹐又如饅首排列﹐或如危巖欲墜。詭狀譎形… …確是一處天然的怪石園林。
  此石林現在還留有很多﹐只是風化得比較厲害。寺院共建有大殿三進﹐各附配殿。其正門刻隸書「敕建洪恩寺」五個大字。門前青石獅子為元魏時期遺物﹐古槐樹樹林都有上千年﹐院中十分寬敞﹐供桌上擺著鐵質五供﹐都是元朝遺物﹐立有大理石碑七座﹐其中一座是「大元大德元年重修大都路房山縣洪恩寺碑」﹐碑記﹕房山原為金之奉先﹐據神京百里而還﹐城西五里有古剎曰洪恩﹐海陵王遷都燕﹐號約中京﹐貞元三年建陵園於房山城西北十五里之大房山﹐以寺值入陵往來中要﹐因撤寺改建行宮﹐以便謁祭時駐蹕﹐此時當名為「磐寧宮」。後世宗興陵將奠﹐宮上慶雲見﹐所以改名「瑞雲宮」﹐這個瑞雲宮和王道通墳瑩的瑞雲宮是兩回事。金朝滅亡後﹐洪恩寺又恢復了本名。
  隔河相對的山崗上﹐從崗地到山尖都有古代建築遺跡可尋。好似依山而建層層而升的建築﹐就像梯田—佯。從被砸碎的漢白玉石塊看﹐每層都有石欄圍繞。單計遺址﹐南北長300餘米﹐東西寬100餘米﹐兩頭呈圓形﹐能分出五層﹐越向上越小。至頂端﹐南北長300餘米﹐東西寬40餘米﹐中心處有—凸起的地基遺址。看山下依山有流水—灣如帶﹐水環著一個小村莊﹐名為塔灣﹐據說此山上曾建白塔—座﹐因此而得村名。塔灣村東﹐還有一堵花崗岩砌的階梯狀圍牆﹐從風雨剝蝕程度看。年代是很久遠了。
  李純庵所記便是洪恩寺的齋宮。他看到的齋宮﹕宮門用大理石砌成﹐聳立在十三級的花崗石台階上﹐雲龍繞邊的橫額上﹐刻著隸書﹕「齋宮」兩個大字﹐和洪恩寺寺門橫額的筆法相同﹐中院大殿用黃琉璃瓦蓋頂﹐前後院的正殿用綠琉璃瓦蓋頂。北側花崗石千台卜面修著七層大理石塔﹐十多丈高﹐有金世宗大定年間所立石碑—方﹐此齋宮是金朝的皇帝、后妃和王公大臣沐浴齋戒的地方﹐只有經過這裡的沐浴齋戒才能去拜祭祖陵、祖廟。
  再向西看﹐是大東閣﹐林林總總樹立著大片奇形怪狀的花崗岩石。民國以前﹐這裡的山坡丘陵連宅院旁都長滿了樹﹐綠樹、怪石、流水、青山和藏於內的紅牆綠瓦確實是一處難得的好景致。在山下﹐有一條古路﹐早巳荒廢﹐但路邊的路基護石都還在﹐這條路一直向前走﹐能從西側進入金陵。路邊有山神廟、龍門口、石門落水﹐便到了金太祖睿陵內的「御路」了。再向前向西延伸﹐便到睿陵旁的現叫柳家溝的地方。這裡的路面保仔得比較完整﹐儘管山水年年沖刷﹐路面的條石已東西歪斜﹐但還能看清兩行寸深的車轍。柳家溝依山有一遺址﹐長一里許﹐寬約丈餘﹐位於太祖陵側溝中﹐全部都是用花崗石拼接而成﹐並用鐵釬相連加固﹐外層圍以石欄杆﹐現已被砸毀。此遺址和古路相連﹐一直能達龍門口村南的聖弘池。或者﹐這裡就是坤厚陵。
  這幾處遺址很神秘﹐令人浮想聯翩﹐究竟它本來面目如何﹐還等來日發掘時再揭開。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