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原創教學] 初階DC--ISO運用 文(ISO介紹)...第六單元 [打印本頁]

作者: edward2388    時間: 2010-5-11 23:41     標題: [原創教學] 初階DC--ISO運用 文(ISO介紹)...第六單元

PLUS獨發
請大家踴躍支持

前言:
以前底片機時代
底片有分100度,200度或400度
為什麼呢?
因為100度適合拍晴天
200及400度適合拍陰或雨天(簡單的說)


那現在數位什麼代替底片呢?
也就是常說的--ISO(感光度)


ISO(感光度)介紹:
ISO 的設定,是表示感應器對光線敏感度的數字。
換句話說,產生正確曝光所需要的光線大小。
ISO 的數字越高,感應器對光線越敏感,
或是拍照所需要的光線越少。


ISO 的數字從 20、25、32、40、50、64、80、100
、125、160、200、250、320、400 等等到 6400
,但並非所有的數字現在都有在使用。


簡單來說,ISO 200 對光線的敏感度是 ISO 100 的兩倍。

通常攝影師將低於 ISO 200 的設定為低感光度
、ISO 400 到 800 為中感光度,超過 ISO 800 為高感光度。


簡單的比喻:
在同一場景(就家裡的房間,開一盞燈)
ISO 100感應到房間的亮度為一盞燈
ISO 200感應到房間的亮度為兩盞燈
ISO 400感應到房間的亮度為四盞燈
ISO 800感應到房間的亮度為八盞燈
ISO 1600感應到房間的亮度為十六盞燈


那我拍照都用1600就好了,不是嗎?

其實使用高感度(設定) 是有代價的?

代價是:
較低的清晰度和較少的細節,較不飽和的色彩和顆粒粗大。
特別會產生雜訊,在照片出現數位顆粒,並造成影像品質下降。

那為何要調高ISO
因為在光圈相同的情況底下
為了使快門更快以達到我們的需求(手持)
(如天氣的不同、運動中的主題、室內的拍攝)


這裡提供簡單的設定
晴天--ISO100
陰、雨天或運動中的主題--ISO200~400
室內或晚上微光--ISO400~800或1600


如何設定:
不管自動或手動模式都可以設定
一般ISO都在自動
只要按ISO的鈕
選擇你要的數字
再按設定鈕就可以了


以下實際拍攝(附上EXIF)晚上室內拍攝
眼尖的你應該可以看出
快門不同、清晰度不同、色彩不同、影像品質也不同



祝大家  拍照愉快
作者: kiss918918    時間: 2010-5-12 16:55

大大真辛苦
還邀請了kitty當MM
圖文並茂的解說
感謝喔
作者: 0880    時間: 2010-7-27 17:19

如果可以不要調ISO值
大家就儘量不要去把ISO值調高
大家看圖就會知道
顆粒會造成相片的遺憾
這是真的
數位相機還可以每個值去試拍一下
底片......還是別試的好啊
作者: slosde    時間: 2010-8-12 01:20

如果你要獲得畫面的純淨度,
那感光度要低那是不變的道理,

但樓上大大說的底片還是別試的好,
我覺得這種一翻兩瞪眼的說法其實不是很中肯。
小弟覺得其實有時候底片的顆粒感跟數位的雜訊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會讓畫面更厚重更有張力,因為小弟不會在這裡貼圖= ="
所以也沒辦法把小弟所拍的照片放上來給大家參考,希望有大大可以教學一下,
小弟改天有空再補個圖上來,讓沒接觸過底片的朋友體驗一下小弟想表達的感覺@@

在板大細心的回覆之後,也有說到貼圖的方法,小弟就貼一下底片跟數位的兩組不同的照片,
一組是底片ISO400所產生的顆粒感照片跟數位的ISO1600所產生的有雜訊照片,能卻有不同的感覺@@

底片1


數位1


底片2


數位2


最後附上一張ISO100自己用掃描器掃的小顆粒照片@@(一些白色的屑屑應該是絨毛不是照片的問題XD)


[ 本帖最後由 slosde 於 2010-8-13 00:29 編輯 ]
作者: jack0610    時間: 2010-11-1 23:59

既然高ISO雜訊這麼多
為何現在數位像機都強調高ISO功能?
高ISO功能似乎沒必要是嗎?
作者: sujuilin    時間: 2010-11-2 07:19

引用:
原帖由 jack0610 於 2010-11-1 23:59 發表
既然高ISO雜訊這麼多
為何現在數位像機都強調高ISO功能?
高ISO功能似乎沒必要是嗎?

高ISO確實是會產生高雜訊
但有的數位像機對高ISO的雜訊有抑制的功能(當然效果有限)
但是高ISO並不是完全沒用
當你處於較暗的環境中
為了能把你要拍攝的主題拍得清楚
就必須確保快門的速度
這時就要把ISO值調高
有時有拍到照片總必沒拍到好




歡迎光臨 PLUS28 (http://www.plus28.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