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其他] 柬埔寨國歌和歷史簡介

回復 2# celicat 的帖子

我則是認為柬埔寨 最輝煌的時期是吳哥王朝......
約公元400年,高棉人建立叫作真臘的國家,7世紀中闍耶跋摩一世統治時期最為強盛,勢力直達今日寮國境內和泰國的東北部。
高棉人信奉印度教,這一時期接受佛教。真臘衰落,被爪哇人短暫佔領了一段時間。
802年,闍耶跋摩二世建立高棉國家,他是一位神王,在吳哥王城作為帝國首都。
高棉軍隊擁有數百頭戰象,他們征服了周邊大多數地區。
1010-1150年蘇利耶跋摩一世和蘇利耶跋摩二世的統治時期,帝國步入極盛。
直到 15世紀30年代時高棉帝國因為中世紀溫暖時期結束後,氣候由夏季降雨穩定型態轉為聖嬰與乾旱頻繁的氣候型態。
由於過去為了支持吳哥的龐大人口,砍伐森林開墾農田,導致水土流失,使得長時間建立的洞里薩水管理系統淤積,
在乾季時無法供應農田用水;遇到乾旱時狀況更加嚴重,造成作物產量遽降,無法再供應數十萬人的糧食需求,造成吳哥城的衰落,於16世紀末期成為廢城


而赤柬時期..是極左派共產主義的激進派分子而聞名
紅色高棉的意識形態集結了毛澤東思想、馬列主義等思想,屬於共產黨分支中的極端派別。
他們奉行的是「最純潔」的共產主義,要消滅一切資產階級和私有制。
紅色高棉的社會主義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很相似,理論基礎和中國基本一致,但實際操作上比六、七十年代的中國更激進。
紅色高棉直接消滅城市、取消貨幣、取消正常的夫妻關係,一切受政府配給控制,實行最純粹的「共產主義」。

而它的創立到崛起
1930年2月3日,胡志明在香港主持成立了印度支那共產黨,黨內設有柬埔寨支部。
1935年,印度支那共產黨在澳門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革命成功後成立印度支那社會主義聯邦或建立各自的社會主義國家。
1951年2月,印度支那共產黨決定自行解散。同年9月,山玉成在馬德望省三洛鄉主持會議,宣告柬埔寨人民革命黨成立。
1960年9月,柬埔寨人民革命黨召開代表大會,將黨名更改為柬埔寨勞動黨。
1962年,柬埔寨勞動黨總書記杜斯木(Tou Samouth)失蹤,由波布繼任,留法派成為該黨的核心。
1966年,波布在祿寧主持中央委員會特別會議,會議上將柬埔寨勞動黨改名為柬埔寨共產黨。
1967年4月,馬德望三洛鄉農民爆發反徵稅暴動,柬埔寨共產黨建立起自己的武裝-柬埔寨革命軍,在各地戰鬥。
1964年,美國派飛機轟炸胡志明小道。1969年3月,空襲殃及柬埔寨。
1970年3月18日,親美的柬埔寨右翼勢力朗諾、施里瑪達等趁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西哈努克在華訪問期間發動政變,建立高棉共和國。
西哈努克被迫流亡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
1970年4月,美國和越南共和國軍隊入侵柬埔寨南部。同年5月5日,柬埔寨民族團結政府成立,西哈努克任主席,喬森潘任副首相。
1975年4月1日,在紅色高棉軍隊的連續進攻下,朗諾被迫流亡美國。同年4月17日,紅色高棉攻佔金邊,推翻高棉共和國。
1976年1月,柬埔寨頒布新憲法,改國名為民主柬埔寨。同年夏,波布出任政府總理,在公開場合由喬森潘作為國家主席。
西哈努克作為國王,但在1976年4月4日被迫退休,隨後遭到軟禁。

三年八個月的管制時期
而在紅色高棉執政期間,試圖逐步將柬埔寨改造為無分任何階級的社會。
其政策包括:廢除貨幣、宗教;沒收私有財產;取消城市,拆散家庭;關閉銀行、學校、醫院、工廠、寺院;禁用書籍和印刷品;
只唱革命歌,跳革命舞,穿革命服裝,嚴禁西方文化傳播;殺害商人、教師、醫生和僧侶;將市民送入集體農場等。

經濟上,紅色高棉試圖將全國人口集中到農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
將農產品出口到國外以獲取外幣購買農業機器,再投入到農業中去,等到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再進行工業發展。
但由於內部管理問題,造成農業生產指標過高,產生類似中國大躍進時期的情況:中層領導為完成上級任務,謊報情況並過度收繳糧食,引發全國性饑荒。
這樣就造成紅色高棉一方面出口糧食,另一方面國內饑荒的奇怪現象。原有的城市居民本身就不適應農村勞動,加上饑荒,發生大規模的死亡。

政治上,紅色高棉實行高度管制及清洗。國民被分為「舊人」和「新人」,「新人」必須通過改造才能獲得新生。
政府限制國民的活動,稍有違反即可能被處死。貨幣被取消,人民於公社內勞動,並禁止在公共食堂以外取食。更有人因身體太弱不適合勞動被殺。
夫妻被分開,一個星期只能見面一次。

後期到垮台
1977年9月,波布第一次拿起國家廣播電台的麥克風,進行了一場長達5個小時的演講,主題思想是反對國內外一切反動勢力,將革命進行到底。
柬埔寨國民,包括許多紅色高棉的中高級幹部,都是第一次聽到自己領袖的聲音,許多人甚至是第一次聽到波布這個名字。
之前,他們只知道統治者是安卡(即高棉語「組織」之意)。
1978年5月,大清洗激發了反波布的起義。起義被鎮壓後,流亡者在越南成立了柬埔寨民族團結救國陣線,領導者是紅色高棉曾任師長、省委書記的高層領導人韓桑林。
1978年11月3日,蘇聯和越南簽訂《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同年12月25日,越南人民軍向柬埔寨發動進攻。
1979年1月7日,越南人民軍攻佔金邊。這一系列軍事行動,被稱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
縱使不少柬埔寨人對越南的統治感到恐懼,但越南軍仍在不少投誠的紅色高棉人士的引領下,成功瓦解紅色高棉政權,而投誠者也成為後紅色高棉時代的政府核心。
越軍佔領柬埔寨後,建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對表示不滿,通過向聯合國的投票,仍承認紅色高棉政權為柬埔寨的合法政府,這也成為日後引發中越戰爭的一大潛在誘因。
實際上被軟禁的西哈努克在金邊被占前幾天被紅色高棉釋放,派往美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對越南的侵略進行申訴。他在參加大會後於酒店中在一個美國警察的幫助下逃離。1979年2月17日,中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在越南北部與越軍展開了戰爭。
其後赤柬勢力撤往西部,並控制泰柬邊境附近地區近十年。他們受到泰國軍隊的非正式保護,而資金大多來自走私寶石及木材。
由於越軍的進攻,使得赤柬下生活的百姓能有重見天日的機會,因此在越共砲聲接近的同時,柬國百姓為免再度遭受戰火波及,
自發的以越南國旗中的五星作為樣板,以竹、紙等材料製成五星懸掛於家門口,以代表歡迎越軍的解放。
直到目前仍有多數柬國百姓於特定節日時習慣性的將這種星星放置於門前。

紅色高棉對自己人民犯下的暴行的證據很快在各地發現,越南人將所有證據公之於眾,世界為之震驚,紅色高棉失去了所有國家的支持。
為緩解國際壓力,1981年12月8日,柬共宣布「自動解散」。
1985年,波布、農謝宣布退休。但實際上柬共仍然存在,這些「退休」的人物仍然控制著紅色高棉的運作。
1989年9月,越南佔領軍撤出柬埔寨。
1992年,在聯合國調解下,柬埔寨衝突各方簽訂和平協定。自2月起,聯合國陸續派出2.2萬工作人員,花費近28億美元幫助柬埔寨實施和平協定。
而作為協定簽字方之一的紅色高棉卻拒絕與聯合國合作,宣布抵制大選,使其陷入全面孤立狀態。
1994年7月7日,柬埔寨王國國會宣布紅色高棉為非法組織。
在柬埔寨政府的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下,紅色高棉官兵厭戰思鄉,開始逃離。
1996年8月,紅色高棉二號人物英沙里率領四千人向政府軍投降,使紅色高棉失去了拜林這個重要的軍事和經濟基地,同時也拉開了紅色高棉全面瓦解的序幕。
到1997年5月,紅色高棉已喪失了近80%的作戰部隊。6月,民柬國民軍總司令宋先密謀投誠,波布得知後派人槍殺宋先夫婦及其8個子女,並用卡車碾壓屍體。
波布隨後被部下抓獲,公審後被判處終身監禁。
1998年4月15日,波布死於心臟病。同年12月25日,喬森潘和農謝在拜林宣布向金邊政府投降。
1999年3月6日,塔莫於泰柬邊境附近被柬埔寨軍方擒獲,標誌著紅色高棉政權完全垮台。


的確最重要的歷史不是在吳哥時期
而是在赤柬聞名於世的高壓統治、大屠殺、強制遷移、強制勞動、以及政治清算等等
1975年至1979年的柬埔寨種族滅絕,其中約170萬人失去了生命(全國人口的21%),是上世紀最嚴重的人類悲劇之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