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外夷傳奇] 一個少人知道的歷史-白團

自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被列為第一號戰犯的岡村寧次,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忐忑不安,但他卻接到了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的消息,
表示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軍要和他會面。何應欽也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論輩分還是岡村的學弟,
兩人就中國戰區日軍和日本人的遣返,以及戰後中日關係交換意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也接見岡村寧次,
岡村就這樣秘密地成為蔣中正的軍事顧問,甚至在戰後的戰犯審判裡,獲得無罪判決,被判決有罪的戰犯,也在1952年「中日和約」生效後獲得釋放。
蔣中正「以德報怨」的政策,雖然引發兩極評價,但卻促使岡村決定組織舊日本軍人協助中華民國,以報答這樣的恩情。

白團 可說是 蔣中正的影武者 也可說是報恩團
原本都該被國際法庭判死的日本軍官有部分被蔣中正介入而無罪釋放 所以才會來台報恩

~~~~~~~~~~~~~~~~~~~~~~~~~~~~~~~~~~~~~~~~~~~~~~~~~~~~~~~~~~~~~~~~~~~~~~~~~~~~~~~~~~~~~~~~~~~~~~~~~
回1188
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變,引發國際間與日本國內的緊張,雖然此事變並非裕仁下令,而是關東軍自作主張的結果。
裕仁應該是有能力去阻止他發生的,但是他卻沒有阻止,反而默許了這次的活動。
他認為只要事情成功就好。在之後關東軍的許多作為,裕仁都默許了其行動-一二八事變、炸死張作霖等。
因為他需要控制中國東北,取得那邊的資源,已讓日本能從經濟大恐慌中重新站起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逐漸介入日本軍在中國的行動。

一九三七年的七七盧溝橋事變,雖然這次行動並未經過日本中央的許可,裕仁也對此行動相當不滿。
但是陸軍方面認為對中之戰只要二、三個月就可結束,因此裕仁改變了他的想法,決定要對中國用兵,
理由是要懲戒野蠻的中國士兵,而七月二十九到三十的通州屠殺日僑,更是給了裕仁開戰的理由,
於是他對外聲明說:"日本帝國對於中國政府的暴行已忍無可忍,被迫進行反擊,以懲罰中國政府的暴行,讓中國政府反省。
"之後,日本軍就把侵略給合理化,認為這是一場聖戰,為保衛日本人民的權利而戰,也要把天皇的聖德藉由此戰傳給未開化的中國地區。
裕仁不但對中戰役積極的參與,也縱容軍方挑起事端,譬如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的設置、到使用毒氣。
可是原本預計幾個月就結束的戰爭卻拖了好幾年,在中國的戰線又越拖越長,而美國也對軸心國進行經濟封鎖-日本沒辦法得到石油。
在資源越來越缺乏的情況下,日本可能必須放棄對華作戰,到這麼一來日本在中國東北的領土可能就因此喪失,
勢必會嚴重打擊天皇的權威,為了鞏固他裕仁的權威,所以他決定對美作戰。

一九四一年末的珍珠港事變,原本日方是希望能藉由此次都錫活動一舉殲滅美國的主力艦隊,以最快時間逼美國求和,
但是此次偷襲並未殲滅美軍的航母群,使得日本再往後的戰役楚於不利的狀態。尤其是一九四二年的中途島之役,更是扭轉了整個戰局。
日本從那之後節節敗退,加上兵力又折損過多,日本開始利用人民對天皇的忠誠進行自殺攻擊。
但戰局能不見好轉,裕仁還因此撤換了他最喜愛的首相-東條英機。
在德、義兩國相互投降後,裕仁也知道這仗是打不下去了。但怕無條件投降後他天皇的位子會不保,所以堅持不肯投降,
美國為了趕快結束戰爭,決定用原子彈使天皇清醒。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九日的原子彈攻擊震驚了裕仁天皇。使他最後不得不投降。

日本投降後,盟軍派麥克阿瑟來暫時管理日本,原本美方是想把天皇體系給廢除,
但麥克阿瑟請求,認為他們可以利用天皇來使盟軍佔領日本的過程更為順利。
這讓裕仁欣喜若狂,他知道麥克阿瑟打算利用他,他也可藉由麥克阿瑟來保住他天皇的位子,他們倆決定合作。
而在九月二十七日麥克阿瑟和裕仁天皇兩人的合照,更顯建出美國要表現出地位在日本之上的姿態。
雖然有損他天皇的權威,但為了他的位子,他什麼都可以妥協。
很快的,裕仁和麥帥兩人聯合把這個天皇的替死鬼-東條英機送上東京大審,並製造假象,
說裕仁在戰爭根本無實權,都是主戰派的在主導戰爭、挑起戰爭。一切都是以東條英機為首之主戰派的錯,天皇根本沒錯,
為了強化這個假象,天皇還到災區去視察,已顯現出他的"仁德"`。麥克阿瑟可說是裕仁生命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人,
在麥帥因韓戰問題必須為美國時,給了他不少的打擊-儘管麥帥的憲法幾乎剝奪了天皇所有的權利。

在二戰過後,國內出現了反天皇的聲音,認為天皇也是罪魁禍首之一,應該遜位下臺,但是這些人並沒有受到很大的迴響,
每個人還是相信美國和日本聯手編出的假象。
而裕仁也開始注重歷史紀錄,他不想在歷史上被紀錄成罪人。
在一九八七年十月底,裕仁生命到了盡頭,他首先因腸病而住院開刀,
但之後又被檢驗出有癌症。在拖了一年多,裕仁再一九八九年一月七日上午六點三十三分去世。享年八十七歲。


~~~~~~~~~~~~~~~~~~~~~~~~~~~~~~~~~~~~~~~~~~~~~~~~~~~~~~~~~~~~~~~~~~~~~~~~~~~~~~~~~~~~~~~~~~~~~~~~~~

裕仁本身的名字和他的年號昭和都跟他的實際作為不合,他原以為他的罪行能夠永遠被埋藏,但是歷史總是會還原真相的。
他一心只想要彰顯天皇的權威,卻造成千萬生靈塗炭。在歷史上留了個臭名
而戰後裕仁天皇在得知東條英磯在法庭中被判死刑時,天皇為其流淚。

以上說明了當時天皇其實也是頗有野心...

所以說天皇的權力被軍部架空一說...
我比較頃向於不成立的狀態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