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海軍] 匿縱設計的先驅 法國拉法葉級巡防艦

引用:
原帖由 祺仔 於 2009-12-16 13:37 發表


該文為本人作品。
小弟誤會了真是抱歉.

還請祺大對軍需版多加支持.

TOP

引用:
原帖由 670528 於 2009-12-17 09:27 發表
想問一件事~艦首是100mm快砲,西方不都是標準76mm快砲嗎
拉法葉新加坡可以合作建造~其實法國沒有永遠的敵人,可以台灣法國合作下一代巡防艦
拉法葉級的艦體設計主要由法國造艦局(Direction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DCN)負責, 所以原裝拉法葉艦的艦艏A砲位是採同樣是DCN研製的Mod 68 CADAM 100mm 55倍徑艦砲.

由於拉法葉級的許多裝備的安裝設置都採用模組化技術, 例如艦內許多管道線路的安裝都是裝在可迅速拆卸的架台上, 艦上每一載台, 機具和裝備都預先配置足夠的管線與空間, 艦首的艦砲也安裝在一個模組化的樹脂平台上, 所以可以輕易整合其他類型的艦砲.

TOP

艦艇不比戰機, 以目前科技要作到讓艦艇完全匿縱是有可能的, 但會使得艦艇的偵搜設備及武裝配置受到相當大的限制. 所以目前的艦艇匿蹤設計傾向於縮小RCS值與實用功能間取得平衡.

艦艇縮小RCS值主要目的有3點:

(1) 改變自身雷達波訊跡或紅外線特徵, 可讓敵方誤以為是其他噸位較小的商船或漁船.

(2) 縮小RCS值可讓敵方的偵搜設備或武器鎖定距離大幅縮短, 直接影響武器效能.

(3) 縮小RCS值可讓艦艇自身的電戰干擾設施及軟殺設備, 更容易誘騙來襲的反艦武器, 間接提高存活率.

TOP

引用:
原帖由 同盟楊威利 於 2009-12-26 14:52 發表
到了台灣東西都變濫了
完全不會匿蹤...........

拉法葉的耐波度不好....所以以前 原本 支援澎湖 後來因為在風季 海巷不佳完全無法服勤
所以永遠都是成功級在跑任務

還有速度也是糟....記得好像 最快26節.... ...
這裡要在說明一下, 目前全球已投入量產服役或設計中的船艦(包括瑞典最新的維士比級護衛艦, 和美軍計畫中的火力艦), 沒有任何一級有達到RCS完全匿蹤的水準. 不是目前科技作不到, 而是作出RCS完全匿蹤的艦艇根本無法投入實戰, 所以作出來的意義不大. 只要能縮小RCS值減少雷達反射波, 就已經達到原本的作戰需求了.


維士比級護衛艦的首艘艦維士比號(左圖)和計畫建造的火力艦想像圖(右圖)

康定級的耐波性的確比成功級略微遜色, 但也沒差到那裡去. 康定級原本就是拉法葉級的反潛型, 在我國海軍定位為反潛專用艦, 台灣海峽的平均深度只有約200公尺, 本來就不適合潛艦和反潛艦活動的舞台, 所以康定級多半和諾克斯級搭配, 在平均深度比較深的東部海域執勤.

任何武器載台並不是一昧追求高速度, 要視其主要任務需求而定. 反潛艦的首要任務就是搜尋潛艦, 為了避免自身船艦在海面高速行駛所帶來的波浪雜音, 執勤時多半只會以慢速前進. 柴油引擎雖然極速比較差, 但自身噪音比較小, 用來作為反潛艦的主要動力來源是合理的配置. 也由於柴油引擎的省油特性, 所以康定級的最大航程達7000海浬, 相較之下成功級的最大航程(4500海浬)就顯得遜色多了. 最大航程比較遠, 也代表船艦對油料補給的需求比較低, 除了戰時可減少補給次數, 在服役期間的整個壽命週期, 操作成本就可以省下不少開銷.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