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槍械] 一擊必殺/狙擊槍簡介(12/31新增15樓,未完待續)

引用:
原帖由 hr1995 於 2009-12-25 14:39 發表
一把好的狙擊槍,除了準確度之外,彈藥也是很重要的說了啊!畢竟除非特殊情況,為了幹掉一個人,而動用到狙擊槍,實在是很不划算的說。不過要是拿來對付直昇機或裝甲車等載具,那才是本小利大的說了啊!
狙击手并不仅仅只能影响某一场战争的发展,有时还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军队中的帕特里克·弗格森上校倡议建立和发展的狙击手们,被大陆军称为英国殖民军中最危险的部队。弗格森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狙击手,然而使他扬名的却是他那著名的“未开的一枪”: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日耳曼城附近,当时弗格森在115米距离上瞄准了一名美军军官,由于这名军官转身离去,弗格森可能是因为绅士风度而没有向他后背开枪。他本来可以改变整个历史,因为被他瞄准的这个人正是领导美国独立的乔治·华盛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弗格森本人却在1780年10月被大陆军的肯塔基步枪手在410米距离上打死,他的部队投降后,英军将领康华利将军被迫放弃了对北卡罗来纳州的进攻。
与此相反的是,1777年10月7日,北美大陆军肯塔基步枪队中的狙击手墨菲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击毙了率队侦察的英军将领西蒙·弗雷瑟将军。弗雷瑟的死直接影响了战局,导致英军将领约翰·伯格因的突围计划破产,萨拉托加战役由此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狙击手墨菲射出了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分量的一颗子弹。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27 15:22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Q10203 於 2009-12-27 07:49 發表
一把好的槍就是有他的價值
比方說再戰爭時
要除掉哪個指標人物時
槍是很關鍵的東西
架設的距離
攜帶方不方便..等等
據我知道狙擊槍要射很遠
本身槍身就要很大很長一支
攜帶真的很不方便了
感謝大大的分享.. ...
在阻击战中,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在今年8月份,驻阿富汗的英军狙击手克里斯托弗·莱伊诺兹用步枪精确“秒杀”了一名远在1853米之外的塔利班大佬,创下一项驻阿英军“最远射杀纪录”。军事专家认为成功的几率只有“百万分之一”那么渺小,简直是个奇迹。
莱伊诺兹来自英国苏格兰地区,是驻阿富汗英军部队“苏格兰高地军团”的一名狙击手。从今年3月前往阿富汗战场之后,枪法如神的他已经射杀了32名阿富汗叛军士兵。莱伊诺兹的那次伏击地点位于巴巴吉市一家商店的屋顶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莱伊诺兹和弟兄们在屋顶上苦等了3天3夜之后,才有干掉塔利班大佬的机会。

高手也无法永远保持不败,这正是狙击的法则。被称为“白色死神”的芬兰狙击之王西蒙·海耶虽然在苏芬战争中猎杀了505名苏军,最后还是在1940年3月6日被另一名苏军狙击手的达姆弹击中面部而退出战斗。从这一点来说,狙击战的确是最强射手之间的对决。

其实在我们华人中也有一位很“牛逼”的阻击手
沈比利,华裔,澳大利亚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经证实的狙杀记录为150名土耳其官兵,如包括未经证实的则为201名,连奥斯曼帝国近卫军里最优秀的狙击手也死在了他的枪口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卡哇伊比比 於 2009-12-26 06:04 發表
這麼說來好像也有點道理,心理恐懼。
畢竟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被秒掉,還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事实上,射击敌军人员一般只占狙击手任务的一小部分,敌军的车辆、直升机、通讯设施与油槽、水塔等往往是更重要的狙击目标。理论上说,狙击手的射杀行动可分为软性与硬性两种。射击坦克装甲车的通讯天线、车长的潜望镜与外挂油箱,使乘员下车查看,再进行射杀,属软性猎杀。硬性猎杀行动中,以7.62毫米的半自动狙击枪狙击一架俄罗斯制米-8直升机,射击其旋翼轴等外露且脆弱的部位,20发左右子弹就能致之于死地。

我是在看了电影《兵临城下》以后,才开始逐渐去了解阻击战的发展史,印象中阻击作战大规模运用的战争有两场:南非两次布尔战争(1880年--1881年,1899年-1902年)以及苏芬战争(1939年11月30日---1940年3月)。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