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海軍] 北極熊國20380型護衛艦

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苏俄战舰的排水量无不是在数千吨、甚至数万吨以上,且“武装到了牙齿”,驰骋大洋,好不威风。可眼下的俄罗斯,却要大批量建造小吨位轻护舰,以用于近海作战,确实让人有时过境迁的感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在相当长时间内由于经费拮据,人才流失,一度甚至连舰艇的保养与维修都无法正常进行,作战编队大多只能蜷缩在港口,整体实力一落千丈。为了重振昔日雄凤,逐步恢复其海军大国、强国地位,近年来俄罗斯推出了“缓兵之计”,即暂时放弃“远洋海军”理念,强调近海作战,优先发展濒海作战舰艇。俄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库罗耶多夫元帅曾多次表示,在俄海军现阶段的造舰计划中将优先发展各种近海作战舰艇,其中尤以轻型护卫舰和驱逐舰为重点。库罗耶多夫元帅认为:“为了有效地保卫俄海疆安全,尤其是保卫沿海地区的经济区,我们至少应拥有300艘各种级别的作战舰艇,特别是近海作战舰艇。”

俄罗斯最近几年不单将停建多年的几艘“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又陆续重建,推出了新型“拉达”级常规潜艇,而且开始加速打造一些新型水面舰艇。按照2006年版《俄联邦海军未来10年发展纲要》,俄罗斯近年率先要建造的是适合近海航行的轻型护卫舰,尔后再着手建造能够实施远洋作战的大型护卫舰。近几年,由于军费的逐步增加,俄罗斯海军一些新型舰艇陆续问世,其海上编队已出现于远海大洋。俄海军竭力想向世界表明,自己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蓝水海军”,依然具有足够的远洋航行和不俗的作战实力。

尽管有了不小的进展,但俄罗斯海军要想大刀阔斧地建造航空母舰、巡洋舰之类的大型战舰,依然囊中羞涩。迫于短期发展航母无望,俄罗斯海军只好另辟蹊径,实施先期发展护卫舰战略,即先发展适合近海作战需求的20380型那样的轻型护卫舰,待时机成熟后再发展大吨位的驱护舰,这样既可缓解眼下经费的不足,又可逐步提高技术储备,同时也符合俄海军战略今后的渐进发展与过渡的需要,况且建造吨位不大的舰艇有助于加速装备的更新换代,并且能有效降低其在服役期间的维修费用。 实际上,这既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也不失为一种明智有效之举。

但是,相继下水的轻型护卫舰也有一定的致命硬伤,即打击手段单一,且无法执行远海任务。例如20380型轻型护卫舰虽配备有现代化的反舰、反潜和防空系统,并采用新技术以提高隐形性能,但其2000吨左右的排水量使得作战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更别说远海作战能力了。因此,俄海军在初步掌握新型轻型护卫舰的先进技术后,迅速着手打造具备多种打击能力的大型多用途护卫舰。所以20380型轻型护卫舰现在的建造只能算是一种过渡,装备的数量可能很少,主要的目的是积极争取向外出售,以便换取更多的外汇资金。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01-7.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0380.jpg[/IMG]

描述:20380型轻型护卫舰从外观上看起来,确实很有“西方战舰”的味道,20380型轻型护卫舰应该会成为俄罗斯揽外汇的主打海军装备产品。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13.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1-14.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8.jpg[/IMG]

描述:2006年2月,俄罗斯开始动工建造的超大型导弹护卫舰22350型首舰“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这才是俄罗斯自己现阶段的“目标舰”, 俄罗斯建造22350型护卫舰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2009年11月26日,位于圣彼得堡的北方机械制造厂也正式开始为俄罗斯海军建造第二艘22350型护卫舰“卡萨托诺夫”号。个人感觉现在的俄罗斯海军在得到这几艘22350型战舰时估计比当年苏联接收“基洛夫”级还激动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10-9-30 20:54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