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空軍] 湛藍天空的紅色"劍客"—蘇-30 戰鬥機(全文完)(票選年度優良發帖第四名)

英雄本色--苏-30MKK

  还是在 1996 年末,苏霍伊设计局就曾透露过一种正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苏-35/37 的双座攻击型飞机。项目总指挥西蒙诺夫表示,这种新飞机与为印度研制的装有推力矢量喷管、前翼、双座的苏-30MKI 完全不同。新机的核心是在苏-27M 这一空中优势战斗机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具有强大对地攻击能力的远程遮断打击飞机。不过,在当时这一消息并没有被多数人所注意。

  1999 年 3 月 9 日,编号“蓝色 501”的苏-30MKK 首架原型机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进行了首飞,最后一个“K”代表 KnAAPO 的第一个字母。到 5 月 19 日,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配工作后再次试飞,试飞员是阿维里扬诺夫。第二架原型机,编号为“蓝色 502”的苏-30MKK 于 6 月 19 日飞上蓝天。编号“蓝色 503”和“蓝色 504”的第三架和第四架苏-30MKK 则在那一年的晚些时候被制造出来。后者主要负责武器和电子火控系统的测试工作。同年 8 月 15 日,俄罗斯联邦空军总司令阿纳托利·科尔鲁科夫上将在接受西方记者的采访中证实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已经签署了苏-30MKK 的采购合同,将购买成“打”的苏-30MKK 飞机。

  早在苏-35UB 双座教练战斗机的研制之初,该项目总师柯内舍夫就决心在这一新设计机型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双座战斗轰炸机,而不是在已经成熟的苏-27UB 基础上换些电子设备挂几枚空地导弹来做秀。考虑到俄罗斯军方和杜马中某些保守势力对于向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出口最新军事技术装备持强烈否定态度,苏霍伊局和 KnAAPO 决定让新型飞机沿用国防部已经批准的出口编号,也就是后来的苏-30MKK。不过,在苏霍伊集团和国家武器进出口总公司在上报俄政府和军方的材料中,依然将这一机型称为苏-30MK。这一手在当时不但糊弄了俄国内的保守势力,也把某些所谓的军事观察家们着实戏弄一番。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是这一军售项目的主要推动者。正是在总统办公厅的强力于预下,苏-30MKK 这一具有强大对地/海攻击能力的战斗轰炸机才得以“孔雀东南飞”。

  和苏-35 一样,苏-30MKK 是在苏-27SK 的基础上以电脑辅助设计技术(AD/CAM/CAE)对机身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后制造出来的。工程技术指导是副总工程师萨福诺夫。苏-30MKK 和苏-35UB 是 KnAAPO 第一批采用这种应用技术设计制造出来的飞机,在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确定了采购意向之后,正以 CALS 工艺技术进行苏-35UB 工程项目的设计小组迅速转向,第一架苏-30MKK 原型机从最初准备投入设计到实际制造出飞机只用了 9 个月的时间,除了 KnAAPO 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种飞机在构型上非常类似,为设计小组和试制车间提供了方便。

 在开发生产飞机的过程中对其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改变,运用了新型铝铸造合金,并更广泛地使用了复合材料。首先是作了旨在增大航程和加大载荷以及机身强度的一系列改进。为了达到增大航程的目的,为飞机配备了带加大尺寸油箱的新式外翼(油箱外壁是机翼可拆部分的第 13 翼肋,而不是以前的第 9 翼肋)和加大面积、高度和厚度的新式垂直尾翼,在这种由碳纤维增强材料制成的垂直尾翼内部设置了整体油箱,机翼和垂尾中的整体油箱为飞机增加了近吨的燃油。与苏-27 相比,苏-30MKK 的垂直尾翼弦长和高度都有所增大。其实苏-30MKK 在设计之初就沿用了苏-35UB 的机体结构,这也是为什么苏-30MKK 的垂尾乃至整个气动外形与苏-35UB 非常相似的原因,但绝不是当初某些西方军事记者认为的,苏-30MKK 采用如此设计是为了装备更大的 UHF 天线。


苏-30MKK 首架原型机 1999 年首飞成功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mkk_01.jpg[/IMG]

第二架原型机,编号为“蓝色 502”的苏-30MKK 于 6 月 19 日飞上蓝天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mkk_02.jpg[/IMG]

苏-30MKK第三架原型机“503”试验发射 Kh-29 电视制导空地导弹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MK-21.jpg[/IMG]

苏-30MKK 第四架原型机,编号为“ 504”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mkk_09.jpg[/IMG]

TOP

感谢大家的支持


   除了机翼油箱/舱加大容量和在垂直安定面里增加两个油箱外,飞机还有 4 个机内油箱,3 个在机身和中翼内,1 个在外翼内。前机身油箱/舱(1 号油箱)容量为 3,150 千克,中翼油箱/舱(2 号油箱)为 4,150 千克,后机身油箱/舱(3 号油箱)为 1,053 千克,机翼油箱/舱(4 号油箱)为 1,552 千克,在燃油密度为 0.785 时,机内油箱的总燃油储量为 10,185 千克(含垂直安全面油箱 280 千克燃油)。另外苏-30MKK 还制定了基本和中间加油方案,按基本加油方案,1 号油箱不加油,2 号油箱部分加油,此时的燃油储备为 6,962 千克。按中间加油方案,2、3、4 号油箱和垂直安定面油箱全部加满油,1 号油箱部分加油,此时的燃油储备为 9,640 千克(将根据执行任务的不同设置加油方案)。

  苏-30MKK 对机身头部和中央尾锥形梁的结构进行了修改,雷达整流罩锥体改成可拆卸式的,在机头设备舱接近雷达和光学雷达部件的位置开设了舱口。在机头段左边设置空中受油系统的伸缩管,而光学雷达的瞄准器(传感器)则从飞机轴线向右移。

  苏-30MKK 配备有空中受油系统,可用空中加油机或配备了标准加油吊舱的同型飞机为其加油。受油率 90~2,300 升/分钟。空中加油应在高度为 2,000~6,000 米,速度为 450~550 千米/小时时进行。受油伸缩管配置在座舱左前方,并配备了夜间受油照明灯。

  在所有苏-30 系列飞机中,苏-30MKK 是当之无愧的“大块头”,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 38,000 千克,仅次于苏-27IB/34。这也使苏-30MKK 的最大极限载弹量创记录的达到 12,000 千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先进战机中,载荷最大的,不但超过同门师兄苏-30MKI(8,000 千克)也超过了美军 F-15E(11,113 千克),甚至超过了 Tu-16 中程轰炸机。最重要的是,苏-30MKK 允许在 38,000 千克的极限重量之下起飞(满载满油状态)!

  这样大的载荷设计和极限起飞能力,主要是为了迎合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对远程战斗轰炸机的需要,在苏-30MKK 机翼根部添加两个载重 2,000 千克的挂架,以挂载 Kh-59ME 等大型空地导弹。起飞重量的增加要求加强起落架和某些其他结构件,最显著的就是在带半摇臂式支柱的起落架前支柱上安装了一对尺寸为 620X180 毫米的无刹车机轮,以取代以前使用的一个尺寸为 680X260 毫米的机轮。除此之外对飞机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加强,飞机的最大使用过载达到 9g。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苏-27/30 在进入到马赫数 0.70 到 0.9 范围内时,其使用过载会降到 7g 左右的问题在苏-30MKK 上己经得到解决。这也是苏-30 系列中唯一达到这一指标的型号,另外,在侧卫系列飞机中,也只有苏-30MKK 和苏-35/35UB 及苏-37 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苏-30MKK 和苏-35UB 在结构上本来就极其相似,两者间超过 85% 的零部件可以互通使用。

  苏-30MKK 的飞行员座舱是串列双座式的,座舱盖也由两部分构成,即固定风档和两个飞行员共同的可向后上方打开并可抛部分(舱盖),后座位置稍高一些,以保证其在各个方向都有良好的视界。两个飞行员的工作位置都装备了第二批 K-36M 型弹射座椅,分别安装在后仰的 1 号和 2 号座舱壁上。与最初的苏-27UB 和后来的苏-30MKI 有所不同的是,在飞行员座舱的某些重要部分进行了特别加强,机身油箱和飞机的其它一些重要部位也进行了结构上的特别加强处理,提高了飞机的作战生存能力。


在所有苏-30 系列飞机中,苏-30MKK 是当之无愧的“大块头”,能挂载几乎所有的俄制空对地(海)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是苏-30 系列飞机中对地(海)攻击能力较强的,严格来说苏-30MKK是专用型战斗轰炸机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30MKKX-59.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30MKK.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73211045494.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2149735_2005030614144037828700.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2149735_2005030614144040571500.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13 16:22 編輯 ]

TOP

    苏-30MKK 采用的综合式航电系统是开放式结构的,各子系统除了有自己的主控电脑外、还以一个中央电脑为中心构成综合信息网络。苏-30MKK 的中央电脑是由国家航空系统科学研究院和拉明斯克耶仪器制造设计局联合研制的,项目总师是詹治卡瓦。核心为 MVK 任务计算机,运算速度可达 100 亿次/每秒。采用 1553B 数据总线(苏-27SM 也采用该总线),新程序及新一代计算机通过多路数据传输总线与航空电子主系统和武器系统交联。信息综合的结果,苏-30MKK 在战况意识、人性化、自动化、数据链等方面达到与西方战机相媲美的水平,高度计算机化的结果使其航电系统能以软件升级或更新积木式硬件的方式不断提升。

  添加了 A737GPS 的 PNS-10 综合导航系统,是以惯性导航为中心并加上其他自动校正设备的综合导航及飞行系统,可以接收美国 GPS 信号及俄国 GLONASS 信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小于 100 米。此外还有近距无线电导航系统,根据燃油使用状况及剩余量计算飞行距离的系统。复合导航系统能根据任务规划或燃油剩余等状况为飞机设定最适合的飞行路径,并交由自动飞行系统操作,例如指引飞机与空中加油机交会、赶赴战区、接近敌机等。

  电传操纵装置与苏-30MKI 的相同,装有新的数字式飞控电脑,发动机可接受自动飞行系统的操纵,这意味着装置了最新研制的发动机全权数字控制系统(FADEC)。其飞行限 制较苏-27SK 放松不少,飞行操纵更为人性化。

  这一点尤其被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的飞行员所赞赏。来自珠海航展的消息说,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已经自行开发出一整套的全权数字式四余度电传操纵装置(FBW),这一 FBW 系统具备 CCV 操控能力,可使飞机在没有俯仰的情况下利用直接力的控制实现上升和下滑等一系列非常实用的动作。俄罗斯人相信,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最终将用自己的 FBW 系统装置在所有的苏式飞机上。

  通讯系统方面,有可进行空对空及空对地双向加密语音通信的无线电通信能力,其中甚高频/超高频(VHF/UHF)波段可在 400 千米以内使用,高频(HF)段最大距离 1,500 千米。飞机装有 TKS-2 型战术加密高速数据链,可接受地面站台指挥,也可进行机对机指挥。按照拉明斯克耶仪器制造设计局的说法,苏-27 等俄罗斯战机虽然也配备早期的数据链,但限于数据处理能力和传输速度,只能向战机传递目标航向,预定拦截点等简单信息,而 TKS-2 可以充分支持苏-30MKK 实行联合网络作战,实现编队内的信息共享,比如编队的雷达可以交替进行开机以扰乱对方的电子侦察系统。


Su-30MKK 航电系统拓扑图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028106555_su30mkk-019.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49c3cbeb.jpg[/IMG]

中国大陆海军航空兵涂装苏-30MKK 三视图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87241581052872.jpg[/IMG]

TOP

 装有 TKS-2 的飞机可以一次指挥 15 架苏-30MKK,也就是说最多以 16 架苏-30MKK 组成的编队在其中 1 架长机的指挥下作战。网络内的 16 架苏-30MKK 会自动联接僚机数据,共享信息,由长机自动分配目标或由后座武器操作员手动分配,僚机可在完全不开雷达的情况下进行“隐密”攻击,也就是由长机提供火控数据给僚机,僚机以此为发射出去的导弹进行无线电指令制导。另外在这里要补充一点,所谓“指挥”一说是俄罗斯的军事用语,在西方被称为“信息共享”。其实美国空军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广泛运用的技术手段,只不过被俄罗斯人换了个叫法而已。加上制造商在那里顾弄玄虚,结果被所谓“防空指挥中心”愚弄的不止是当年苏联部长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的委员们……

  飞机的火控系统分为两部分,由 SUV-VEP 空对空火控子系统以及 SUV-P 空对地火控子系统组成。其中 SUV-VEP 包括雷达、光电探测器、头盔瞄准器、全向雷达告警器、空对空及空对地数据链。雷达告警器精度很高,可定出辐射源方位,满足 Kh-31P 反辐射导弹的发射需要,且可显示 4 个最具威胁的地面目标,环视红外线探测器除了提供导弹预警外也可控测飞机,并可提供导弹火控资料,通过数据链可接收僚机的火控资料,使本身不开雷达作战。作为对空火控系统的 SUV-VEP 也负责控制 Kh-31A反 舰导弹的发射。火控计算机性能也予以提升,以便发射 R-77 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及进行多目标攻击并执行反辐射等任务。现有的火控电脑可同时制导 6 枚 R-77,不过前提是雷达也能同时对付那么多空中目标。未来如果有能应付更多目标的雷达,则需要新火控计算机以提升制导 R-77 的数量。

  SUV-P 空对面火控精确制导系统与 SUV-VEP 共用探测设备,仅在处理方式上有所差异。它能与精确制导武器进行宽频通信,可将精确制导武器所攻击的目标数据、武器的导航数据等显示在座舱的 4 个显示屏上。SUV-P 还与机首光电探测器中的电视导引装置结合,以发射如 Kh-59ME 这类电视导引武器(须加挂吊舱)。

  目前装置在苏-30MKK 上的是由 NIIP 研制的,装有 N001VE 雷达的 RLPK-27 雷达综合瞄准系统,设计师是在俄罗斯享有盛誉的格里申,著名的 SUV-27 火控系统就是在他的主持下研制的。它改良自苏-27SK 装备的 N001E 雷达,追加设计了对地工作模式。N001VE 在基本性能上和 N001E 雷达相同,迎头搜索距离达到 100 千米,尾追搜索距离 40 千米。使用空对空 TWS 模式时最多可追踪 10 个目标,最多同时攻击 2 个,可制导两枚 R-77 中程空空导弹。对单个目标的最大搜索角度是方位角正负 60°、俯仰角正负 55°。在格斗及敌我识别的同时搜寻、锁定、追踪目标,并具备从一群目标中准确识别出单个目标的能力,还能探测直升机类的低空低速目标。使用对面模式时,能够完成地图测绘、地面移动目标识别和标定。还增加了发射 Kh-31 和 Kh-59 空地导弹的模式。


第一批10架苏-30MKK于2000年12月20日在安徽芜湖空军基地交付给中国大陆空军,下图为在阿穆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KnAAPO)进行的出厂展示仪式。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423345.jpg[/IMG]

其实对中国大陆空军来说,SU-30MMK战机的装备服役,最大的变化是整个国土防空体系的作战思想,从消极的被动防御跨越到主动的攻击防御,从而中国大陆空军开始了向进攻型空军发展的转变。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hlzi12626_20080422202741_6.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hlzi12626_20080422202741_4.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4-1.jpg[/IMG]

TOP

NIIP 和 NIIR 展开的竞争

  NIIP 和位于莫斯科市的黎明公司(无线电制造科学研究院)原先都隶属于法佐特龙公司,后者对外被称为稳相加速器公司(NIIR)。本来 NIIP 专门负责研制生产苏-27 用雷达,NIIR 则是米格-29 雷达的生产承包商。进入九十年代后,双方开始涉足对方的领域。除了“雪豹”雷达外,NIIP 还发展了用于苏-27 升级使用的 PERO 无源相控阵雷达。而 NIIR 则发展出用于改装 F-8IIM 的 ZHUK-8II 和 ZHUK-MSE 以及 ZHUK-MSFE 相控阵雷达。

  NIIR 在 2000 年向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提供了 20 套 SOKOL“隼”式相控阵雷达天线用于装备试验。这是一种全新设计的系统,在其主动电子扫描阵列天线(AESAA)上集成有约 1,000 个 X 波段的 T/R 模块。对单个目标的最大搜索角度是方位角正负 85°。俯仰角为正 56°、负 40°。扫描范围是正负 10°、正负 30°和正负 60°。雷达有 3 个接收器,发射机峰值 6KW,平均功率 1.5KW,有 16 个工作频率,增益 37 分贝,对 5 平方米的空中目标的迎头搜索距离为 150 千米,下视距离 140 千米。尾追搜索距离分别为 60 千米(上视)、55 千米(下视)。对桥梁的探测距离是 150 千米,对坦克集群的探测距离为 25 千米。对驱逐舰的探测距离是 300 千米。其天线直径为 980 毫米,可同时精确跟踪 12 个目标,同时攻击 4-6 个目标。

  到 2003 年 12 月为止,俄罗斯方面已经完成了 13 次“隼”式雷达的试验飞行。预计到今年年底完成定型试飞。这种雷达将是第五代雷达没有制造出来之前俄罗斯空军用于改进苏-27/30 和研制 T-50 飞机时的标准制式装备。

  虽然有消息说“隼”式雷达将用于苏-30MKK,但是 NIIP 依然在极力游说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采用“熊猫”式雷达。“熊猫”是在 N001VE 的基础上换装 PERO 相控阵无线改进而成的。在“熊猫”雷达研制的所有阶段,都确定严格的重量、尺寸和耗电量等要求。在保留对耗电量要求的同时,雷达重量的增加不应超过 20 千克。同时,增加的部分重量将改进 SILS-30 型平视显示系统的结构来补偿。

  无论是“隼”还是“熊猫”,在它们被装置到飞机上以前所有交付的苏-30MKK 装置的是 N001VE 雷达。N001VE 是目前俄罗斯已经定型和投入使用中真正具备同时对空和对地/海目标进行工作的雷达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雷达。目前俄罗斯空军中只有 15 架苏-27/30 飞机装置了这一雷达系统。它们也成为俄空军苏-27/30 机群中首批真正的多用途战斗机。

  未来苏-30MKK 不但将装置新型相控阵雷达以提升其精确打击能力,还将拥有全新的 C4ISTAR(即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情报、监视、目标定位和侦察)能力。这其中包括为苏-30MKK 加装由“圆顶”设计局研制的 M400 侦察吊舱(装在进气道两台发动机之间),这种大型吊舱可以装载包括机载侧视雷达、电视、红外装置、远距斜向摄影照相机在内的各种感应器,其中机载侧视的探测距离不小于 100 千米,分辨率为 2 米;电视/红外装置的探测距离不小于 70 千米,分辨率 0.3 米;照相机的工作距离为 70 千米,分辨率为 0.4 米。整个侦察系统有宽带实时数据链,可把信息传回地面,也能为载机分析系统复制图象。M400 还能够发现飞机后半球的远距离目标,为越肩发射空空导弹提供引导。装备了这种吊舱系统的苏-30MKK 将拥有更强的对目标识别和指示能力。M400 系统可以精确锁定海上和其它目标,可为远程攻击武器提供目标搜索帮助。

 除此之外,由乌拉尔光学机械厂研制的“游隼”(Sapsan-E)型前视红外/光电/激光目标指示吊舱也将装置在苏-30MKK 上。该吊舱长 3 米,直径为 0.39 米,重 250 千克左右,内装电视摄像机、激光测距仪和目标照明器、激光光斑方位探测器、目标跟踪单元等设备。其工作头的工作俯仰角为正 10 度到负 15 度,滚转角为正负 180 度。这样当飞机做大机动飞行时,仍有充分能力保证将目标锁定在视场内。可以提供战机对地/海面目标的搜索,跟踪与锁定能力;控制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辅助导航和空空辅助跟踪等。在没有配备这种吊舱之前,苏-30MKK 的对地精确攻击由 OEPS-30MK-E 来完成,其虽然对地面较大的目标如机场,指挥中心等具备搜索与跟踪能力,但对于车辆等小型机动目标还力不从心,“游隼”(Sapsan-E)的配备将有力的提高苏-30MKK 的攻击能力。


“隼”式相控阵雷达天线将是未来苏-30MKK 的标准配置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80531171747982.jpg[/IMG]

苏-30MKK 改进型不但装置了新型相控阵雷达以提升其精确打击能力,还将拥有全新的 C4ISTAR(即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情报、监视、目标定位和侦察)能力。这其中包括为苏-30MKK 加装由“圆顶”设计局研制的 M400 侦察吊舱(装在进气道两台发动机之间),以及由乌拉尔光学机械厂研制的“游隼”(Sapsan-E)型前视红外/光电/激光目标指示吊舱也将装置在苏-30MKK 上。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m400.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apsan.jpg[/IMG]



未完待续
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给予支持

TOP

  装置这一系统的飞机被称为苏-30MKK-2,似乎是为装备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的海军航空兵而研制的。末来还将提供更为精进的苏-30MKK-3,除了更为强大的探测、跟踪及攻击目标能力外,这一型号的飞机还将装置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实际上按照苏霍伊设计局的说法,完成全面改进后的苏-30MKK 将达到“四代半++”战机的水平,只是由于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不愿意让外界过多地了解所以不便于公开这方面的信息。

  自苏-27 系列飞机公开之后,跟这个系列飞机一样其动力装置的命名也十分混乱。1996 年苏-37 公开的时候,也曾提到过该机采用的大推力 AL-37FU 发动机。在情况明朗后发现当时的苏-37 上装置的依然是 AL-31F 的推力矢量改型。其推力远未达到宣传材料上的 14,500 千克,仅为 12,800 千克。

  早在前苏联时代就制定了分阶段改进 AL-31 系列发动机的计划,但到今天为止真正的大推力型发动机还没有正式投入生产。对俄罗斯军方来说,其苏-35/37 飞机也需要推力更大的动力装置。因为第五代发动机在最快的情况下也要在 2010 年以后才能被制造出来,所以对 AL-31 系列的改进该型工作就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

  作为发动机的主要研制单位,留里卡-土星设计局在军方和苏霍伊设计局的支持下进行的改进工作已接近尾声。将在 AL-31F 的基础上安装新型涡轮,使发动机工作效率从 0.86~0.87 增至 0.92~0.93。新型涡轮的换装为用户提供两种选择,要么将发动机的推力增大 1,500 千克,从而达到 14,370 千克,要么将涡轮前温度降低 110℃,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维持不变,从而使发动机工作寿命增至原先的 2.5 倍。当然,两者不可兼得。

  负责 AL-31F 发动机生产任务的莫斯科“礼炮”机器制造联合企业则提出更为复杂的改进计划。“礼炮” 厂的前身为 1912 年建立的“土地神”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是俄罗斯第一家航空动力制造企业。与留里卡-土星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有着长期密切合作的历史。这家代号为 45 的工厂自进入喷气时代以来就为苏-7 和苏-9 飞机生产 AL-7 系列发动机,苏-17 和苏-24 使用的 AL-21 系列发动机也是该厂生产的。“礼炮”厂也是 AL-31F 发动机的缔造者之一,该厂全程参与了 AL-31F 发动机的研制和生产。由该厂生产的 AL-31F 系列发动机已大量出口,是俄航空企业中创汇能力仅次于 KnAAPO 的单位。“礼炮”厂也是目前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企业中的领头羊,拥有相当的技术实力使其不断进行发动机的改进工作。

  在该厂提出的 AL-31F-M1 改进计划中,将换装一个 KND-924-4 型大尺寸低压压气机和 SAU-235 型数字控制系统。该压气机共有 4 级,最大尺寸为 924 毫米。“礼炮”厂已经完成了 AL-31F-MI 型发动机的制造工作,完成第一阶段改进的发动机已被安装在苏-27 上做了 20 多次试飞。试飞结果充分证明经过改进的发动机在飞行包线内均能稳定工作。在换装了新型压气机后,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在不开加力状态)已从原来的 7,674 千克增至 8,315 千克,最大加力推力由 12,500 千克增至 13,240 千克。发动机的重量也从原来的 1,547 千克增至 1,557 千克。但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减去了 40 千克重量,且可靠性提高了 3 倍。

  俄罗斯空军对该发动机的改进极感兴趣,计划在完成苏-27 和苏-30 型机的维修时,用 AL-31F-M1 型发动机替代 AL-31F 型发动机,同时也计划将该发动机安装在其它的苏-27 和苏-30 系列飞机上,这无需对飞机结构进行改进。预计与空军一起进行的改进型发动机的联合试验将在一年内完成。


由“礼炮”机器制造联合企业负责 AL-31F 发动机的改进计划。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8631.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a.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4427_bb7cba51192f9b7.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4427_992809367d3c7c2.jpg[/IMG]

TOP

  “礼炮”厂已经着手 AL-31F-M2 改进型发动机的制造工作。在第二阶段升级工作中,发动机上还将换装新的涡轮冷却系统,可使推力进一步增至 14,100 千克。第三阶段升级工作将在今年内完成,这种被称为 AL-31F-M3 型发动机将在结构和制造工艺上有较大的改变。发动机将换装 KND-924-3 型风扇。这种三级式风扇采用了大展弦比叶片,并应用了叶片、叶轮盘一体化设计技术。尽管与 KND-924-4 相比风扇的级数减少了,但增压比及工作效率都会有较大提高。采用此型凤扇的新型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增至 14,609 千克。后两种改进型发动机的联合试验将在 2006 年以前完成。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苏-30MKK 将采用哪一个升级计划的发动机,但来自莫斯科的消息表示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在生产苏-27 飞机的同时并没有引进 AL-31F 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将来也没有这个计划。这表明外国军事订购人将用自己研制的发动机装置在苏-27 和苏-30MKK 上。

  在电子对抗系统方面,以全向雷达告警接收器为中心,外加主动电子干扰系统及被动干扰系统、全向红外线探测系统,以及一个管理整个系统的电脑。苏-30MKK 的雷达告警装置是最新研制的,体现俄罗斯最新的电子技术。既可警告、自卫,又可提供火控资料。告警系统侦测并定出具有威胁的雷达波方位后,由 LCD 向飞行员提出警告、进行主被动干扰、根据数据库确定辐射源型号,并可指示雷达照射威胁来源,并将数据记录下来供日后分析。其精确度足以提供 Kh-31P 反辐射导弹射击需要,对照 Kh-31P 有 200 千米的最大射程,苏-30MKK 的雷达告警器精确警告范围应大于 200 千米。

  主动电子干扰系统位于翼端吊舱,被动电子于扰系统仍为 APP-50 箔条/曳光干扰弹发射器,在尾锥附近共有 96 个干扰弹。

  航电综合与座舱配置是由拉明斯克耶仪器制造设计局负责的。除了 SILS-30 抬头显示器(HUD)、备份用的飞行姿态显示器、高度表、速度表等仪表,其他都由 2 个 17.8 厘米X12.7 厘米的 MFI-9 型彩色液晶显示器(LCD)取代。

  前驾驶舱中,2 个显示器并列,后座的 2 个显示器则上下串列,显示器功能可互换,且可根据客户需求改变 LCD 的大小、数量、配置等。除了 HOTAS 双杆操纵系统外,两手边的控制面板有飞行、导航、火控、通信、发动机控制系统。飞行员任务配置上,前座飞行员执行飞行、发射空对空导弹等空战任务,后座飞行员负责对地攻击、空战指挥、夜间攻击等任务,其中空战指挥由数据链自动联接飞机,共享信息,除了可由长机后座飞行员指挥,也可由电脑自动配置。

  该座舱界面提供很好的态势感知能力:威胁辐射源位置、自卫系统操作状况、空对面攻击武器工作状况、僚机信息等都可由 LCD 中取得,加上其数据链可联接 16 架苏-30MKK 共享信息,因此每一架飞机都相当于一个信息源,机队自己就能构成一个预警、指挥体系,减少对预警机和地面指挥中心的依赖。



中国大陆将用自己研制的发动机装置在苏-27 和苏-30MKK 的改进上上,作为替代AL-31F 发动机的大陆国产WS-10"太行",是一种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并且已经和AL-31F一起大量混装到歼11和歼11B上(注意下列图片中歼11战机左右发动机喷口的不同),WS-10A"太行”这个发动机本身技术水平上来讲是非常了不起的东西。虽然WS-10A"太行”从技术和性能上来讲,与美国现在使用在F-22A上的F-119相比几乎有一代的差距。但是对于中国大陆航空工业来讲,WS-10“太行”的研制成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讲到WS10“太行”的性能,这基本上算是第三代发动机。是与F-110GE-129和AL-31F性能相近的东西。但关键是在研制WS-10的过程中,中国大陆技术人员掌握了一整套开发和研制以及生产先进军用大推力涡扇机的能力和方法,这样就为日后的近一步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作为一种新型号的发动机,尤其是作为中国大陆自行开发的第一款军用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在一开始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在研制和预生产期间是这样,在投入批量生产和使用后也照样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款新型发动机从研制成功到进入大批量生产再到开发出改进型号,没有个10年来完善是不可能的。当年美国的F-100和F-110是这样,俄罗斯的AL-31也是这样。同样,与美国和俄罗斯同样作为地球人的中国大陆人,在研制其自己的第一款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WS-10“太行”的过程中也会是这样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WS-10"太行",在投入批生产之后,中国大陆依然在引进AL-31FN发动机。一来是WS-10"太行"这一新型号投入批量生产后要逐步扩大产能,二来作为新型号其成熟和完善需要一个时间,是很正常的事情.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58_32a83ece139b7ed.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8681424348477804.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jszc20090410-15.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40809175622.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233848654749.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080530161233510.jpg[/IMG]


未完待续

TOP

鹰扬九月天

  自 2004 年初以来,外国军事订购人的官方电视台连续播放了其空军部队装备的苏-30MKK 成功进行 R-77 空空导弹、Kh-59ME 防区外空地导弹(AS-13“大螺栓”,射程 285 千米)、Kh-3lP 反辐射导弹的试射景象,同时还播放了苏-30MKK 部队在远程奔袭作战演练中发射 Kh-29 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和 KAB-500、KAB-1500Kr 制导炸弹的镜头。

  《世界军事》等杂志也就装备苏-30MKK 的部队训练成果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所有这些显示出部队在操作使用苏-30MKK 的过程中已渐入佳境,无论是在训练飞行还是后勤维护方面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部队已初步形成战斗力并开始执行战备值班任务。同时具备强大攻击力的苏-30MKK 也正符合其建立一支攻防兼备空军的需要,是完成其“叱咤万里长空,布国威于四方”的理想平台之一。

  KnAAPO 副总经理克洛托夫高度评价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积极掌握苏-27 和苏-30MKK 战机性能的表现,并对使用中飞机的出勤率和保障力量之间完好搭配感到满意。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架苏-30MKK 因为质量问题而发生事故或停止飞行,除了飞机的质量值得信赖之外,良好而专业的地勤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克洛托夫指出通过苏-30MKK 项目双方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已经更上一层楼。在整个苏-30MKK 项目进展期间,没有出现在南亚市场发生的情况。这是因为无论 KnAAPO 还是外国军事订购人都是实事求是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的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的工作非常了解。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在采购了三批苏-30MKK 之后,将很快签署第四批飞机的合同。他还特别强调,俄罗斯空军已经开始按照苏-30MKK 的标准改进所有现役的飞机,这再一次说明苏-30MKK 是成功且可靠的产品。所谓在出口中“厚此薄彼”的说法又一次不攻自破(甚至可以说和原来的传闻恰恰相反)。

     印尼武装部队四星上将,有着 2500 小时飞行经验的布迪.摩兰蒂司令在 2001 年实地考察了苏-30MKK 和苏-30MKI 后表示:“这两种飞机是在不同飞机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研制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飞机。苏-30MKK 是具有三代半飞机(西标)的机体结构,装置三代发动机和雷达火控系统的战机;而苏-30MKI 则是装置三代半发动机和雷达火控系统,具有三代飞机机体结构的战机。如果让我做出选择,我则宁愿选择前者。因为对现代化战斗机而言,发动机、雷达和机载火控系统是相对容易改变的。但是飞机的机体结构和气动布局是无法轻易进行修改的,因为那将是‘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俄罗斯国家武器进出口总公司特别顾问 Johnchin 在回答笔者关于苏-30MKI 和苏-30MKK 的问题时表示,一个国家在发展或引进军事技术装备时都是按照各自的需求来制订采购计划的,国情和发展战略的不同导致各国在具体项目上的作法不同。反过来讲也可以通过军事技术的引进,对使用国的军事发展策略一窥无遗。无论是苏-30MKI 还是苏-30MKK 都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发展出来的产物。


苏-30MKK 主要装配了 R-77 空空导弹、Kh-59ME 防区外空地导弹(AS-13“大螺栓”,射程 285 千米)、Kh-3lP 反辐射导弹.Kh-29 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和 KAB-500、KAB-1500Kr 制导炸弹等。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78481_570148dad8a2485.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6_22288_3ff9866cd67bfd1.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p200511181012374085.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6_22288_c2076bb481f4ce8.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6_22288_c2e90870c46015b.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6796_191d49c8d573411.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6796_33ae3c77149a453.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16 16:32 編輯 ]

TOP

 印度一向自诩为仅次于美俄两强的世界第三军事超强,所以在军事装备的外购或研发中总是特意追求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当年以色列建议出售“狮”式多用途战斗机给印度被拒绝,就是因为当时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许诺将提供最先进的技术用于印度 LCA 战机的开发。后来发生的情况众所周知,饱受资金缺乏和技术储备不足困扰的 LCA 到今天也没有能够交付给印度空军。当俄国的飞机工厂因为缺乏足够发展资金而推出苏-30MKI 这一先付款后享受的“钓鱼工程”时,被推力矢量喷管和相控阵雷达搞的眼花缭乱的印度人在没有看到原型机的情况下就签署了十几亿美金的合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过于大胆的举动。毕竟苏-30MKI 与 JSF 不同,俄罗斯空军自身并没有批量采购苏-30MKI 这一类型飞机的计划。另外装置全动前翼和推力矢量发动机的“超机动性大型战斗轰炸机”在实战中的用途令人感到迷惑,在花重金购买飞机的同时却不去购买配套的武器系统,这一切都值得深思。

  反观苏-30MKK,由于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本身就是一个在世界军火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供应者,拥有丰厚的实际经验。早在俄国人之前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就已经通过广泛而灵活的多种合作模式,利用他国资金发展出诸如基础喷气教练机、轻型多功能战斗机、中型坦克和自行火炮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型武器装备。对这种请君入瓮式的商业操作技巧可说是轻车熟路,其自身就非常了解未成熟技术在型号设计和运用上将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因此当别人向他们提出类似的提议时,深谙其道的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自然不会轻易接受。

  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对大型军事技术装备的采购是根据其自身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经过相当程度的研究和讨论后做出的决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的几次全球局部冲突,深感美军高科技精确打击能力的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几经修改,终于提出建设一支具备“攻防兼备、火力与信息一体”的进攻型空军。

 保持强悍的空中战力、具备远航程和大载荷的苏-30MKK,在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和诸如 M400 一类的信息侦察吊舱后,苏-30MKK 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和全天候精确打击能力。配合其 TKS-2 型战术加密高速数据链组成的联合网络作战系统,整个机群的飞行员都可获得较为完整的战场信息。作战部队实现了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向体系作战的转变,使之成为系统对抗中的信息传感器和火力攻击平台。这将赋予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在东亚地区仅次于美国太平洋战区空军部队的远程遮断和穿透打击能力。


中国大陆空军从装备使用苏-30MKK战机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攻防兼备、火力与信息一体”的进攻型空军建设之路。苏-30MKK战机的投入使用以及形成战斗力的过程,只是大陆空军近几年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51231154456882.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751722201557452.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16 17:05 編輯 ]

TOP

  与作风严谨、处事老练的外国军事订购人(中国大陆)相比,印度人则好像唱诗班的孩童一般天真,他们总是在所谓的高新技术和最新装备面前表现的不知所措,总是被巧舌如簧的国际军火商牵着鼻子走。往往在搞不清楚事情的状况下就匆忙做出决定,甚至在采购了价值不菲的高科技装备后也没有想好怎样有效运用。

  就在苏-30MKI 后不久,印度人又被苏-47 这一所谓的标准俄式五代战斗机所吸引。当全世界的空军专家都在猜测苏-47 是否就是在苏-27 的机体结构上换装一对向前掠构形的机翼的改进型的时候,新德里的将军们却好像新年大采购一般跑去签订合作研制苏-47 的协议。当发现俄罗斯空军根本未将苏-47 作为真正五代战机看待时,印度人又随随便便地停止了合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衰退,一直到今天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主要的出口产品依然是能源和军事装备。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当局竭力振兴军火出口以获得其所需的硬通货。经过多年的努力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军火出口业的大户,仅次于美国。仅 2002 年其武器出口总额就高达 48 亿美元,其中主要是苏霍伊公司的战斗机出口(在这一年里苏霍伊集团出口了 60 架战斗机,占世界战斗机出口量的 40%)。目前苏霍伊集团仅收到的订单就超过了 150 亿美元。在过去几年中苏霍伊集团每年的预算保持在 13 亿美元,是俄罗斯军工界和航空工业的佼佼者。苏霍伊飞机联合集团总裁米哈伊尔·A·波戈西扬自豪地说:“世界军机出口中,每 4 架中就有 1 架是苏式飞机!这其中要么是苏-27,要么是苏-30!”

  苏-30 系列飞机作为当今世界综合作战能力最强悍的多用途战斗机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大量出口东北亚和东南亚国家。除外国军事订购人(中国大陆)和印度之外,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先后采购了近百架苏-30 系列飞机,还有更多的国家正在与俄罗斯就引进这一型号系列飞机展开接触。与此相对的,和苏-30 性能相近的美国 F-15 战机到今天也仅仅出售给日本、沙特、以色列和韩国这样的铁杆同盟国家。高性能战斗轰炸机的大量扩散和在亚洲地区的高度集结,必将对未来这一地区的军力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印尼2003年4月购买了源自 Su-30MKK 的型号的战机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2345539C177581447DB73D9128958D1.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U1335P27T1D463877F3DT20070913081338.jpg[/IMG]

阿尔及利亚也购买了有Su-30战机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MKA.jpg[/IMG]

苏-47“金鹰”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放型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的一种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1997年9月25日首飞,最早被称为S-32,不久改称为S-37,2002年又被重新命名为苏-47。其设计重点突出在大迎角下的机动性和敏捷性以及飞机的低可探测性,基本的尺寸和重量数据与苏-37类似,机头、机尾和座舱与苏-35相似,起落架与苏-27K相同,采用苏-35/37的4余度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 该机采用前掠机翼,有明显的机翼翼根边条和长长的机身边条,能降低阻力和减少雷达反射信号,改善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在亚音速和大攻角时有很好的气动性能,可增加飞机的航程和高空机动性,并能充分利用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由于资金限制,该机的前两个阶段的飞行试验到2000年中期才结束,共飞行了90多次,进行了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2001年5月,该机开始第三阶段的飞行试验,为研制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积累经验,飞行试验将持续到2005年。2002年5月,苏霍伊被选中作为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主研制商,加上俄罗斯空军根本未将苏-47 作为真正五代战机看待,所以逐渐放弃了发展。总共只生产了一家技术验证机。印度到2004年为止,总共为此项目出资近1.5亿美金。结果换来了一个可以继续参加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的优先名额。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8223221445617.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aa.jpg[/IMG]


原文到此为止,自此以下为2004年以后关于SU30战机的更新内容,希望大家多支持。
未完待续

TOP

引用:
原帖由 raker 於 2009-5-4 15:09 發表
第二次推,這位樓主哪天要出書
在下一定會去買一本
感谢各位朋友的抬举
本人也只是大陆地区一个普通的军武爱好者
只是平时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我所做的就是在不涉及著作权的情况下
把大陆军事杂志出版社以前一些好的文章重新编辑整理了一下
以后,只要时间允许,我会尽量把大陆这边的好文章整理出来同大家共同分享

出书!?就我这样的臭水平,要在大陆敢拿出来,立马被那些“学霸大老”们拍的满头包
本来今天想更新一下内容,可工作上的事情有点忙
明天一定更新出几篇
感谢大家的支持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5-6 17:03 編輯 ]

TOP

以下内容为2004年以后,关于SU-30战机家族的发展和销售情况的文章选节

2005年12月,伊尔库次克研究与生产公司官员向俄通社-塔斯社透露:2006年,俄罗斯将向马来西亚出售Su-30MKM战斗机。日前,由马来西亚空军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到达伊尔库次克办理采购设备与物资方面的手续。早在2003年夏天,马来西亚究与俄罗斯签署了这项采购18架Su-30MKM战斗机的、价值9亿美元的合同。合同还包括在马来西亚境内提供维修以及后续的现代化升级。为此,俄罗斯将在马来西亚开办维修中心。

2006年6月,印度尼西亚空军计划从俄罗斯再购进6架"苏"型歼击机,其目的是在今后10年间组建起现代化的作战航空大队。按照编制,印度尼西亚空军航空大队应该装备12架飞机。2004年9月,印度尼西亚购进了首批4架"苏"型机,但是,2004年12月的海啸使得印尼空军的改装计划搁浅。现在,印度尼西亚方面重新表示在向其提供贸易贷款的条件下,继续购买俄罗斯的飞机。据印度尼西亚媒体报道,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已经批准空军从俄罗斯购买6架新的"苏"型歼击机。购买的机型系俄制苏-27CK和苏-30MK歼击机。贷款总额预计为10亿美元。预计,贷款资金将在5年期间每年转汇2亿美元。

2006年7月,两架俄罗斯苏-30战机已于7月2日运抵委内瑞拉,随后将进行访问表演。此外,委内瑞拉政府计划今年从俄罗斯购得24架苏-30战机。此前该国表示由于美国对其存在敌意,将可能放弃已装备的F-16战斗机。2007年,部分苏-30已经交付到委内瑞拉空军。

2006年9月,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已经取消完全在印度本土为印空军生产苏-30MKI战斗机的计划,仍改从俄罗斯进口全部飞机组件。这不仅将为印度节省大量军费开支,还将使最后一架苏-30MKI战机的交付日期提前3至5年时间。据印度防务新闻报道,根据俄印两国政府2000年达成的协议,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授权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从2004年开始以生产许可证的形式,自行组装生产140架苏-30MKI多功能战斗机。根据该协议,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计划在2017年向印空军交付最后一架苏-30MKI战斗机,且部分重要组件会在印度本土自行制造。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是一个典型的拉丁美洲民族主义领袖,由於美国长期视拉美国家为附庸,反美是任何拉美民族主义政权的基本政策,正因如此,查韦斯不但在委国大受欢迎,在其他拉美国家,人们认同查韦斯的程度甚至高於国内的领袖,可见在拉美人眼中,美国的形象实在差劲。美国正式宣布实施针对委内瑞拉的军火禁运,该禁令包括禁止商业性军备转让和第三国家转让含有美国技术的武器。实施军火禁运的理由是查韦斯政府在反恐斗争中不与美国合作,态度消极。事实上,拉丁美洲问题专家指出,军火禁运纯属政治姿态,反映布殊政府对查韦斯不断的挑衅和高油价的无奈。委内瑞拉大力的施行石油工业国有化,极大的削弱和打击了美国有关公司在石油委内瑞拉资源上的传统利益,才使得委内瑞拉成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眼中钉,可是,美国政府早已被其在中东的军事冒险弄得分身不暇、狼狈不堪,根本不可能对委内瑞拉采取强硬措施。 查韦斯对美国军火禁运的不以为然,军火禁运可能影响来自巴西的军备,因为它们或含有美国技术,但是,近年来委内瑞拉转向俄罗斯采购军备,并已向俄国订购武装直升机、自动步枪和弹药等,因此美国实施军火禁运将不会对委内瑞拉产生太大影响。

委内瑞拉政府于1983年以6亿多美元总价从美国购进一批F-16战机,目前委内瑞拉空军共有21架这种战机。美国破坏提供配件合同,并且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以阻止委内瑞拉获取配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曾经就此问题,多次警告美国:“你要再欺负我就贱卖掉你的飞机给感兴趣的国家”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0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0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03.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04.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05.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5 01:05 編輯 ]

TOP

2006年11月,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计划在今后两个月达成一笔采购8架苏-30MK喷气战斗机和4架军用米-35攻击直升机的交易。这笔交易有可能在印度尼西亚总统正式访问俄罗斯时签署。这笔交易还包括5架货运直升机和两艘潜水艇,据悉价值达10亿美元。支付将以从俄罗斯信贷的方式进行,并纳入印度尼西亚下一个五年预算中。交付日期预计在2007年末开始,随后三年交付完成。据俄罗斯方面称,有关谈判正在进行,双方基本达成了协议,最终签署协议要到今年末印尼总统正式访问时才能确定。印尼方面决定不采购新型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16并改进它的机队而选择采购俄罗斯飞机。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对印尼长达11年的武器禁运(2006年初解禁),印尼的大部分F-16A/B机队由于缺乏备件而不能飞行。印尼在这11年当中只能通过第三方采购零件,因此它的F-16A/B机队中10架飞机只有4架能飞。印尼官方称,政府害怕美国对印尼再次实行禁运,这将严重影响本国的空中防御能力。而政府认为俄罗斯不会这么做。2003年印尼曾经采购了2架苏-27SKM和2架苏-30MK,但由于预算不够而延迟了进一步采购14架苏-30的计划。2004年12月亚洲海啸后,政府想法发生了改变。但印尼是否向俄罗斯采购直升机的计划还不太明朗。这笔业务之前,印尼的大部分军用装备是由美国公司制造的。如果印尼空军希望恢复它原来的F-16机队,则需要采购F-16零件和发动机,虽然可以动用在禁运期间冻结的1300万美元外军融资基金,但剩下的部件必须由印尼空军解决。

2006年12月,由于自主研发的战斗机仍然处于研发早期,米格-21又在逐步退役,印度国防部采购委员会已同意印度空军提出的从俄罗斯购买40架苏式战斗机的建议。该项建议仍需要财政部和内阁安全委员会通过。此前印度政府已经通过一份印度空军战斗机现代化计划,并计划为此投入2000亿卢比。 2007年初,印度在该国航空展上正式宣布订购上述40架苏-30战斗机。

2007年3月,俄罗斯现代化国有企业--莫斯科"礼炮"机械制造生产企业科研部门副总经理瓦林金·克雷莫夫向记者宣布:"礼炮"生产企业建议将AL-31F第三阶段的改进型AL-31F-M3发动机用于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未来前线航空系统(PAK FA,第五代战斗机),这种前线航空系统符合俄罗斯空军的技术任务要求。瓦林金指出,当前"礼炮"生产企业正在利用自筹资金研制AL-31F第一阶段的改进型AL-31F-M1,这种改进型发动机起飞重量增加了1吨,建议安装在苏-27系列战斗机上,发动机的替换不需要飞机做任何的改动。"礼炮"生产企业AL-31F第二阶段的改进型AL-31F-M2发动机推力达到14吨,计划安装在前线轰炸机苏-34上,因为它拥有这种飞机需要的最大起飞推力。瓦林金强调,第三阶段的发动机AL-31F-M3推力达到14.5吨,可以安装在PAK FA上,这种飞机计划在2009年首飞。克雷莫夫指出:"推力达到14.5吨的AL-31F-M3发动机可能只适用于未来战斗机PAK FA项目的第一阶段研制生产计划,因为AL-31F-M3不完全满足第五代发动机提出的单位指标要求。" 按照他的意见,第二和第三阶段改进的发动机可以安装在未来的出口型战斗机苏-35上。克雷莫夫说:"我们建议改进的发动机用于'苏'式战斗机,但这只是为战斗机的研制者--苏霍伊控股公司提供了一种选择,目前苏霍伊公司主要考虑的发动机是'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117S发动机。"


为了避免在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武器禁运,印尼逐渐改变原来主要向西方购买武器装备的传统,近几年加大了同俄罗斯和中国大陆等武器生产国的军火贸易。采购了大批战斗机等各种武器,东南亚国家除了印尼空军,还有马来西亚和越南也装备了SU-27/30战机
印尼空军空军的苏-30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6106214526790.jpg[/IMG]

马来西亚空军的SU-30MKM和MiG-29N战机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30MKM0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30MKM.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30MKM01-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MiG-29N.jpg[/IMG]

越南空军装备的SU-27/30战机,貌似保养的环境不怎么样,本来SU-27/30战机的数量就少(好象共有12架苏-27服役,其中7架苏-27SK和5架苏-27UBK,4架苏-30MK多用途战斗机,此外还订购8架因没钱还没交付),战机的妥善使用率也让人有点怀疑,这些战机能有多大的作用就只有越南空军自己知道了。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52557_e6cf236820a2f7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537940641f273d8.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819482dd78bb56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a4fe50563e6e9c6.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7fe8a465ce024bd.jpg[/IMG]

TOP

2007年4月,俄罗斯与印度签署了18架苏-30MKИ多功能歼击机订购合同。飞机由俄"伊尔库特"科学生产综合体股份公司生产。向印度出口的苏-30MKИ歼击机将按照"折旧贴换"的交易方式进行。可能是印度将返回现用的苏-30K歼击机来交换新飞机。专家估计,合同总值可能约为7亿美元。苏-30MKИ歼击机装备两台АЛ-31ФП推力矢量发动机。飞机安装的"雪豹"型雷达,在前半球发现目标的距离不低于120∼130千米,后半球发现目标的距离超过60千米。该型歼击机能够携带总重达8吨的几乎所有航空武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飞行距离为3000千米,一次空中加油的飞行距离为5200千米。

2006年4月,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准备向马来西亚空军移交首批2架苏-30MKM歼击机。俄罗斯和马来西亚签署了共计18架苏-30MKM歼击机的购销合同。首批飞机的交接仪式将于2007年5月23日在莫斯科举行,交接仪式安排在马来西亚总理对俄进行访问之时。在交接仪式两周后内,首批战机便将运抵马来西亚。年内另外两批4架苏-30MKM歼击机将分别于9~10月及11~12月交付马来西亚。余下的12架飞机将以每隔2个月一批,一批2架的方式移交给马来西亚。将在2008年内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全部供货。

2007年5月,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表示将在近期与印度方面签署增售40架苏-30MKИ歼击机的合同。关于现行的合同,印度方面是在班加罗尔市举行的国际航空航天展时宣布的。向印度增售的歼击机将以飞机套件的形式供应给印度斯坦飞机公司的工厂进行许可证组装。飞机将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航空生产联合体生产,并将在2008~2010年供应。目前伊尔库茨克航空生产联合体正在组装苏-30MK系列歼击机,其中包括为阿尔及利亚组装28架苏-30MKA,为马来西亚组装18架苏-30MKM,为印度组装18架新型苏-30MKИ歼击机,用以交换退出印度空军序列的18架苏-30K,同时还在为印度生产140架用于苏-30MKИ许可证生产的飞机套件,及新增加的40架用于苏-30MKИ许可证生产的飞机套件。

2007年7月,俄罗斯媒体近日指出,伊朗计划向俄罗斯采购数量空前庞大的现代化战斗机,其中包括250架苏-30,和数量不明的空中加油机。如果这项交易能够顺利达成,它将成为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体在苏联解体后获得的最大一笔军事订单。俄罗斯《纽带》网报道, 以色列媒体早前指出,以色列政府目前已掌握了俄罗斯与伊朗正在筹备一项巨额军备交易的情报。据悉,俄方有可能向伊朗出售250架现代化的苏-30战斗机。除此之外,伊朗还对采购俄制空中加油机表示出了浓厚兴趣。分析人士指出,一旦伊朗获得这批加油机,将能够使苏-30的作战半径扩大至数千公里。如果这项交易能够顺利达成,它将成为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体在苏联解体后获得的最大一笔军事订单。250架苏-30战斗机、相关零配件、武器系统和飞行员培训的总费用有可能高达150亿美元。目前,苏-30战斗机的最大买家是印度,其前后总共从俄罗斯进口了40架。此外,印度还将根据与俄方签署的许可协议,利用后者提供的配件在国内自行组装140架。美国情报机构早前表示,尽管联合国和美国早已对伊朗实施武器禁运,但是伊朗目前已经设法绕过武器禁运制裁措施,通过叙利亚购买俄罗斯制造的先进军火装备。美国情报机构表示,叙利亚和伊朗可以通过一系列双边协议正当地实现战机移交,让国际上无话可说。首先,叙利亚和伊朗之间签署了共同防卫条约。根据这一协议,叙利亚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该国部分战机部署到伊朗境内。这些战机可以保留叙利亚的标志,在名义上依然属于叙利亚所有,但是实际上部署在伊朗境内,同时也为伊朗方面使用。


翱翔在委内瑞拉蓝色天空的苏-30MK2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30MK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a77bacd38e4849e.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0dc8c4b86cc727b.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30MK2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30MK2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30MK23.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30MK24.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5-7 16:45 編輯 ]

TOP

早前更有消息表明,叙利亚拟向伊朗购买大批军火和军事装备,包括飞毛腿导弹、防空导弹、火箭弹发射设施、俄制陶-27型坦克及战斗机等。叙利亚方面对此表示,“两国必须为应对破坏本地区稳定和制造紧张局势的共同敌人的威胁做准备,全面加强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俄罗斯方面早前宣布:莫斯科在向伊朗和叙利亚出售先进武器方面,不采取任何限制措施。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经理拉迪诺夫指出:伊朗和叙利亚是俄罗斯的老朋友,所以我们在有关向伊叙两国出售武器的问题上,不会重视美国和以色列提出的抗议。拉迪诺夫指出: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在遵守各项国际协约和准则的范围内向世界各国出售武器,在此问题上,俄罗斯不会屈服来自任何一方的压力。

2007年12月,俄"伊尔库特"集团公司所属的伊尔库茨克航空厂于2007年12月29日对为马来西亚空军制造的一批苏-30MKM歼击机进行了初步验收。而相关议定书由订购方"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代表和直接执行方的代表签署。按照2003年签署的合同,俄罗斯于2007年6月开始向马来西亚提供歼击机。首批6架苏-30MKM歼击机用安-124"鲁斯兰"运输机运抵马六甲半岛吉兰丹州的空军基地。飞机由俄罗斯专家在当地总装,并由俄罗斯试飞员试飞,然后交给马来西亚空军。此批4架苏-30MKM歼击机将于2008年1月交付,而在2008年底前将交付剩余的8架。

2008年1月,印度国防部已经确认在2008年8月参加美国在内华达州内利斯(Nellis)空军基地的“红旗军演”,并派出6架苏-30MKI参演,但机上的NIIP Bars 相控阵雷达将不能开机工作。印度空军官员表示:“雷达的频率是严格保密的,它将直接影响飞机的作战性能,而且我们将在美俄之间保持很好的平衡,谨慎地应对未来关系。”美国人对苏-30战斗机的核心系统性能非常关注,因为中国大陆从俄罗斯订购了大批这种飞机。莫斯科方面以前曾指出苏-30 MKI的雷达频率不能外泄。印度的6架苏-30MKI战斗机曾在2007年参加了同英国空军举行的双边演习,英国参加演习的飞机有“台风”战斗机以及“狂风”F3战斗机。这次“红旗军演”印度还准备派遣一架伊尔-76 加油机和2架伊尔-76运输机随同其6架苏-30MKI战斗机一同飞赴美国。

2008年2月,俄苏霍伊航空控股公司将在2008年底前向马来西亚出口最后12架苏-30MKM歼击机。按照2003年8月俄总统访问马来西亚时所签署的合同,俄罗斯将向马来西亚提供18架苏-30MKM歼击机。2007年马来西亚空军得到了6架苏-30MKM歼击机,剩余的12架计划在2008年底前分两批交付订购方。此外,俄罗斯和马来西亚还达成协议,将建立为这些飞机提供维护和服务的技术中心。2007年12月马来西亚飞行员首次在本土展示了苏-30MKM的能力。苏-30MKM是在为印度空军研制的苏-30MKИ歼击机基础上制造的,其用途是夺取制空权,使用制导和非制导导弹打击地面和水面目标。苏霍伊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航空器材出口商。2007年苏霍伊公司向国外出口了苏-30MK2、苏-30MKM和苏-30MKИ歼击机,及为先前出售的飞机提供零件和部件。


在2008年8月参加美国在内华达州内利斯(Nellis)空军基地的“红旗军演”的印度空军苏-30MKI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02650_04c4c06798db340.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02650_354691f9c06ce06.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02650_4bea4480fc192e7.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02650_4db45b8bdfa4fa6.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02650_ff4c589778ced5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5836_cdcb68c828693c1.jpg[/IMG]

全文完

TOP

关于SU-30战机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一两篇文章能解释清楚的,我只是在这里尽力的给大家提供一个了解的窗口。在整个SU-30战机的用户中,中国大陆空军和印度空军,无论在装备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上是最高的,因大陆和印度一直以来的恩怨纠缠不清,所以有很多的朋友总喜欢把中国大陆和印度的SU-30战机进行比较。在我看来,因为中印对其装备SU-30战机的使用要求不同,所以实际要求的技术侧重点也不相同,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以下是我对此类问题的具体看法。

印度的苏-30MKI是在米格29日益落后的状况下,印军引进主要做制空战机用的。它有前鸭翼和推力矢量发动机,强调的仍然是战机机动性和格斗能力。  
而苏30MKK和苏30MK2是根据中国大陆空军特有要求生产的战斗轰炸机,在兼顾制空性能的前提下重点突出对地攻击能力,相当于F15E在美国空军的作用。可携带各种对地/海等精确攻击弹药。同时也可携带R77,R73等先进空空导弹,并保留了改装矢量喷口和NO10雷达的潜力。空战不是SU30MKK的主要任务,当然就没有特别强调诸如机动性等指标。但空战能力也不亚于SU27,特别是中距空战能力,更超过了SU27。而SU30MKI则是根据印度空军要求生产的高性能空优战斗机,用途是争夺战场制空权,以空战为主要任务,那理所当然的就必须突出雷达的对空性能和机动性能,但执行空对地(海)攻击则实在是勉为其难,最多是和SU27SK差不多。  
从一些数据来看,MKK似乎比MKI要差一些。的确是的,比如说,MKK的机动性能比苏-27SK要差一些,而MKI则被称为“双座的苏-37”,其机动性能可想而知。不过,MKK的座舱要比MKI简洁得多。雷达方面,许多人说印军的MKI的雷达探测距离可达400千米;中国大陆的军事刊物介绍MKK的雷达时一般是说100千米;而俄军用的苏-30FN的雷达也才100多千米。表面上看MKI的要优越很多,实际上,MKI的400千米是对轰炸机、预警机等大型目标说的,对5平方米的小型目标,探测距离也才100千米左右。SU30MKI嘛,我就一直不明白印度把作为多用途战斗机引进的SU30MKI,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进配套的对地(海)攻击武器,用俄罗斯人的话说就是“看来我们的印度朋友已经忘记了他们的新飞机还有这么一项功能”.


这是俄罗斯苏霍伊公司苏27战机总设计师柯内舍夫在2002年11月接受记者专访中有一段话很有意思。

记者:你认为印度空军装备苏30MKI战斗机和中国空军装备的苏30MKK战斗机那种更为先进?

柯内舍夫: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要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俄罗斯空军要选择一种新型战斗机,有一种性能较好的和一种性能较差的飞机可供选择,那么你认为他们会选择哪种呢?无论如何俄国空军不会选择一种较差的飞机,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俄罗斯空军将按照苏30MKK战斗机的标准改进现有的战斗机。这并不是说苏30MKI战斗机不先进,主要是因为这种战斗机现在还没有研制完成,目前的飞机还无法达到设计性能指标,如果它的研制完成,那么他还是要比苏30MKK战斗机先进,但是目前他还是不如苏30MKK战斗机。当然到那个时候,更先进的苏30MKK2战斗机就会出现了。

记者:既然伊尔库茨克厂自己推出了苏30战斗机的改型,那么同样生产的苏30系列战斗机的阿穆尔共青城厂是否也有类似的独立改进项目?

柯内舍夫:共青城厂的人是一群实事求是的人,他们不浪费钱,一直同苏霍伊设计局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得到了苏霍伊设计局最大的技术支持。


从下面几张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印度的侧重点在于制空权的夺取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hlzi1061_20071107114107_1-1.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U2142P27T1D470827F3DT20071107080-1.jpg[/IMG]

如果大家喜欢,就请支持一下,感谢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8777-1.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5 01:01 編輯 ]

TOP

感谢 vr0908版主 把我这个主题贴打捞提升起来,也感谢鲁拉拉等朋友的支持
以下为有关SU-30战机情况最新的资料内容


2009年6月马来西亚通讯社报道说,马来西亚空军期待在2009年底前从俄罗斯接收最后一批6架苏-30MKM战机。马来西亚皇家空军总司令指出,在接收全部的18架最新型歼击-轰炸机后,马来西亚皇家空军保卫国家空域的能力将会大大加强。先前供应的12架苏-30MKM战机已在马来西亚空军中服役。全部歼击机均装备了最新式雷达,并具有超机动能力,使得该型歼击机拥有空战优势。

2009年7月印度空军计划到2015年把苏-30战斗机机队的飞机架数增加到230架。印度国防部长称,印度空军认为苏-30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最适合印度的作战环境需求。目前,印度空军拥有98架苏式战斗机,其中的一些已经升级为苏-30MKI。印度空军计划把苏-30MKI战斗机,同126架中型多用途作战飞机以及本土研制的轻型作战飞机一起组成其主战力量,在不久的将来逐步汰换其他类的战斗机。

2009年7月,据俄塔社报道,印度空军司令部日前提出,应加快在印国内生产苏-30MKI多用途战斗机的速度。印空军已正式致函根据俄罗斯许可负责苏-30MKI组装工作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希望其能将该型的年产量由14架提升到至少18架。根据俄印此前签署的总价值超过85亿美元的双边协议,俄方将通过两种方式向印空军提供苏-30MKI:一种为具备直接飞行能力的整机,另一种则是需要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进行组装的飞机部件。自1996年与俄方签署采购40架苏-30和根据授权在印境内组装140架苏-30的合同以来,印空军已接收了总共 98架该系列战机。这些战机目前已被升级为苏-30MKI。按照印军方的计划,到2015年,该型战机的总装备量应达到230架,并逐步转变为印空军最主要的打击力量。不过,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目前对苏-30MKI生产技术的掌握不尽理想,导致组装速度一直无法提升,这种情况已引起了印军方的强烈不安。按照最初的计划,该公司应负责组装总共140架苏-30MKI,但根据俄印稍后签署的补充合同,这一数量被增加至了180架。据估计,增购的苏-30MKI将于2011年开始交付印空军。印空军司令部强调称,这些战机的交付时间不得被推迟至2011年底。有分析人士指出,印空军高层之所以希望加快苏-30MKI的生产速度,是因为其现役的老式战斗机即将在近期达到使用年限并开始退役。而新服役的苏 -30MKI将被用来弥补战机数量的下降。此外,据《印度时报》报道,如果就采购126架新型战斗机所举行的国际招标被推迟,印空军不排除再次向俄罗斯增购苏-30MKI的可能性,并将考虑装备由印自行研制生产的LCA“光辉”轻型战机。

TOP

2009年8月,俄罗斯方面表示将于2010年完成向越南出售8架苏-30MK2战斗机的合同。国营的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宣布,俄罗斯将于2010年完成向越南出售8架苏-30MK2战斗机的合同。根据俄越两国于今年1月签署的协议,越南将向俄罗斯购买价值5亿美元的8架苏-30MK2战斗机。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副总经理Alexander Mikheyev在本届莫斯科航展(MAKS-2009)期间向媒体表示,上述飞机将会在2009∼2010年间分两批交付,每批4架。他同时还透露,目前越南方面已经根据合同为这批飞机预付了数笔资金。

2009年12月,来自俄联合航空公司的消息人士星期四透露,俄罗斯与越南有望在最近1-2个月内完成有关再向越方出售12架苏-30MK2战斗机的谈判。东方网引述报道说,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的专家马基延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即使不考虑采购配套机载武器的费用,单是这12架苏-30MK2的总价值就将超过6亿美元。除此以外,来自俄联合航空公司的消息人还透露,越南军方目前还在考虑购俄制米格-29和苏-35战斗机的可能性。需要提醒的是,越南曾于今年1月份与俄方签署了采购8架苏-30MK2的合同,而在此之前,越空军总共已获得了16架苏-27/30战机。俄罗斯直升机公司驻东南亚地区代表德米特里.维普利亚日钦曾于12月2日宣布,俄方有可能在近期与越南签署有关提供大批米-17军用运输直升机的合同。在继续大批量采购新型战机的同时,俄越之间有关出售6艘636型常规动力潜艇的谈判也基本完成,双方将在最近数月内签署最终的合同。据一位来自俄圣彼得堡造船业的消息人士透露,双方的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而“俄罗斯技术”公司经理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表示,合同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提供潜艇和培训人员,还包括在越海岸建造用于驻扎潜艇的基础设施。据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马基延科估计,有关出售6艘潜艇的合同的总价值将超过18亿美元--几乎是俄独立以来获得的最大一份潜艇出口订单。


最近的新闻提到越南与俄罗斯即将签署新的购买12架苏-30MK2战机的协议以加强原有的4架苏-30的队伍。原有这四架是2003年底越南与俄罗斯签署协议购买的并与2004年11月通过海运交付给越南空军的,目前主要部署藩朗空军基地,由370航空师统一负责指挥。
越南的苏-30MK2一共四架,机身编号分别为:8531, 8532,8533,8534
但据维基百科说,越南正在使用12架 Su-30MK2V,可能是它的统计数据出了差错(前几年越南是增加订购了8架Su-30,但后来因为越南经济上的原因取消掉了)。这次订购的12架 Su-30MK2 将于2010年开始交货,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1a-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3.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a.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4-3.jpg[/IMG]

越南的苏-27/30机队
越南有一型苏30和三型苏27共四个分支型号的苏系战机,其苏27机队虽然有三个型号,但实际上型号之间前后有一定继承,彼此差别不算太大,所以三种27的后勤保障基本上是通用的。
越南一共采购三批16架苏-27/30,95年五月接收第一批六架(五架苏-27SK及一架苏-27UBK),97到98年接收第二批六架(二架苏-27SK,二架苏-27UBK,二架苏-27PU),2003年后接收第三批四架(苏-30MK2V)。
越南的苏-27机队三个型号的编号分别为:苏-27SK     苏-27UBK     苏-30MK2V
七架Su-27SK,机身编号:6001,6002,6003,6004,6005,6006,6007 。
2007年7月1日(确切时间存疑),6007号苏-27SK与友机在海上进行飞行训练时失踪,编队中其他飞机未能及时发现该机坠海,后封锁事故海域约67平方海里进行拉网搜索,均未发现坠海飞机痕迹。6007号机驻防基地推测为藩朗空军基地,藩朗基地以其独特的战略地位成为越南空军苏系机队的主要部署地点。越南境内多山,该基地身处地形复杂的山区,周围有较高的山峰,周围山区及金兰湾方向的海上气象条件较为复杂,有季节性大雾天气。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600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5-2.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6004.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9_9123_f895883fe9bc74e.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7_9123_f1dae39c514a0b9.jpg[/IMG]

三架Su-27UBK:8521,8522,8523。
本来是五架苏-27UB,但是1997年12月6日运送8524及8525号机的AN-124在离开俄罗斯伊尔库次克时坠毁,两架苏-27UB严重损毁,后来以两架稍早生产的苏-27PU填补了空白
两架Su-27PU,机身编号:8526,8527。是较早生产的机型,但经过一些改装,弥补两架苏-27UB的损失。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9_9123_49540e49dc167bb.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7UBKA.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7_122428_881cd57b0709c41.jpg[/IMG]



湛藍天空的紅色"劍客"—蘇-30 戰鬥機的傳奇還再繼續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7_135516_fadf4cbc24c6715.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6-1.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5 11:58 編輯 ]

TOP

马来西空军订购了18架苏-30MKM,苏-30MKM目前是马空军战力最强战机.但并不是最好的飞机就能有最强的战斗力,现代的武器终究是要靠人来操作,人的因素始终还是最重要的。马来西亚空军到现在为止只有4人能熟练驾驶苏-30MKM战机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59_7778191.jpg[/IMG]



       由于国土被大海一分为二,马来西亚特别重视空军建设,在短短数年内就购买了数十架先进战机。不过,马空军战机的来源非常杂,既有美制F/A-18,也有俄制米格-29和苏-30MKM。其中技术最先进、性能最好的当属18架苏-30MKM。这种以俄罗斯苏-30为基础研制的战斗机号称达到“四代半”水准,可以对抗世界上任何一种先进战斗机。

        然而,新装备的到来并未让马空军高兴几天。他们发现,这些高科技武器的确先进,但也特别难伺候,否则就只能“趴窝”。更麻烦的是,美制武器和俄制武器从设计思想到后勤体系的差异都很大,马空军必须准备两套维护班子,相应支出也增加了不少。经过一番分析和研讨,马空军认为仅凭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必须寻求外部帮助。

  据马《吉隆坡安全评论》网站报道,日前,马来西亚国防部长纳吉在答复国会议员的提问时称,解放军空军司令许其亮上将曾在今年4月访马期间,表示中国大陆准备与马进行国防工业合作,其中包括苏-30战斗机维修和操作方面的内容。纳吉表示,尽管中国大陆空军使用的是苏-30MKK,与苏-30MKM有差别,但中国大陆空军拥有的经验肯定会让马方受益。

  他还强调,苏-30MKM去年的维修费是770万林吉特(约合1500万元人民币),今年初至5月的维修费是1370万林吉特(约合2700万元人民币),随着俄罗斯原厂商对战机维护的保证期结束,今后的所有修理费均需由马方承担,寻找可靠而便宜的维修供应商迫在眉睫。

    马来西亚空军之所以向中国大陆同行寻求帮助,而不是其他苏-30系列战斗机的用户,其中有很大的必然性:

  首先,在全球所有苏-30系列战斗机的用户中,惟有中国大陆空军的使用和维修经验最丰富。中国空军的苏-30虽没有印度多,但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包括原产国俄罗斯),较大的机队规模使得中国大陆空军能更快地积累使用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空中力量》杂志2008年曾披露,马来西亚的邻国印度尼西亚当年1月同中国大陆签署了组建TNI-PLA军事合作委员会的协议。同年10月底,印尼空军的4名飞行员来到中国大陆空军某训练中心受训一周,受训科目可能包括苏-30战斗机的模拟操纵。印尼军方甚至表示,中国大陆的模拟训练设施比俄罗斯的还先进。毫无疑问,印尼此举对马来西亚有很大示范性。

  其次,中国大陆空军的自主意识很强,不愿依赖俄罗斯维修飞机,而是靠着自己的艰苦努力与扎实的航空技术实力,最终掌握了苏-30的几乎全套维修技术。

  相比之下,俄罗斯虽是苏-30生产国,但由于俄空军无钱装备该型战机,所以无法积累使用经验,维修技巧也无从谈起。至于印度空军,虽有庞大的装备规模,但因为一味追求技术领先,导致该国的苏-30迟迟不能形成战斗力。直到今天,印度空军苏-30的发动机大修还得靠俄罗斯帮忙。马来西亚空军正是经过调查,才放弃了寻求印度帮助的念头。

  此外,俄罗斯媒体曾称赞,中国大陆空军是世界上使用和维修苏-30战机最熟练的国家。来自该机出生地的赞扬,无疑为马来西亚空军最终决定寻求中国大陆帮助,再添一个分量十足的砝码。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63_558692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64_119170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66_582394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62_962879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67_3204071.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5 21:41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ongweihwa 於 2009-12-16 12:56 發表
F18 比su30MKM 还差吗?? 那跟F35 和 F22 呢? 在军事知识严重缺乏
你可以把你的问题提的再详细点吗!?有点没看明白你的意思。

F18要看是哪个型号的,每个批次的F18 的技术水平都是有差距的
就论单机性能,su30MKM 比F-18E/F之前的型号都强,这一点应该是没错的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