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哪一位皇帝處罰別人最喜歡用「宮刑」,號稱為割屌皇帝?

個人另外補充
宮刑之著名受刑人:司馬遷   張賀   李延年   鄭和
1.  司馬遷:漢武帝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名將「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主動請纓出擊匈奴,兵敗被俘,漢武帝震怒。滿朝文武都認為李陵叛降,全家當誅。而在這時,身為太史令的司馬遷卻爲李陵辯護。他認為李陵兵敗投降是因為「矢盡道窮,救兵不至」,而且李陵是希望「欲得其當而報漢」。李陵雖然兵敗,但是他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其所摧敗,攻亦足以暴於天下」。司馬遷這番表述卻沒有得到漢武帝的理解。漢武帝認為他是藉李陵之功,詆毀這場戰爭的主帥李廣利(此人為漢武帝寵姬李夫人的哥哥),進而批評自己用人不當,造成軍事失利。漢武帝因而大怒,將司馬遷投入牢獄,以「誣罔」(欺騙皇帝)的罪名判處死刑。當時的死刑有兩種方式可以充抵,第一種是「令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另一種是按照漢景帝時期所頒布的法律「死罪欲腐者,許之」,處以腐刑(閹割)。由於沒有足夠的金錢可以贖身,司馬遷只得屈辱地接受腐刑。對此他曾表示過「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
出獄後,司馬遷改任中書令,發憤撰寫史書,亦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史記》最初沒有書名,司馬遷將書稿給東方朔看過,東方朔佩服不已,將其命名為《太史公書》,後世稱《太史公書》為《史記》。

2.  張賀:西漢中期人物,生卒不詳,漢武帝時著名酷吏張湯的長子。巫蠱之禍被處以腐刑,後出任掖庭令,撫養漢宣帝。漢宣帝即位後,追思張賀的撫育之恩,令其弟張安世的少子張彭祖為其繼子,封陽都侯,並追諡其為陽都哀侯。同時封張賀年僅七歲的孤孫張霸為散騎中郎將,賜爵關內侯,食邑300戶。
巫蠱之禍:張賀與衛太子劉據交好,為太子家令。巫蠱之禍起,衛太子劉據無奈起兵,旋即失敗,太子的賓客絕大多數被殺。張賀應在處死之列,但經由弟弟張安世上書,得以免死,但須接受腐刑。

3.  李延年:(前2世紀?-前87年)西漢音樂家。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
元鼎六年(前111年),李延年因擅長音樂得到武帝的接見。李延年擅長音律歌舞,故頗得武帝寵幸。一日為武帝獻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問:果真有如此絕代佳人?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說:李的妹妹就是。遂入宮,稱李夫人。
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負責飼養宮中的狗,是宦官中地位最低的一種,後因李夫人的關係,李延年被封「協律都尉」,負責管理皇宮的樂器。但在李夫人死後李家得到的榮寵很明顯的與日俱減。後來更因其弟李廣利投降匈奴,導致全族被殺。

4.  鄭和:鄭和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朝初期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拉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後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哈只米的納,祖母溫氏。父親原名米里金,漢名馬哈只(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穆罕默德」),襲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寶10歲,被明軍副統帥回族同胞藍玉掠走至南京。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1403年),姚廣孝收馬和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在靖難之變中,馬三寶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寶鄭姓以紀念在鄭村壩的戰功,並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