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政治] 從讓利轉為磁吸 郭正亮:跳過服貿障礙 展現自信

從讓利轉為磁吸 郭正亮:跳過服貿障礙 展現自信

2018年03月01日 01:17 中國時報 朱真楷/台北報導

大陸拋出含金量極高的同等待遇政策,民進黨立委郭正亮直言,31項措施從就學、就業、創業到影視出版,極具戰略性,堪稱有史以來最具系統性作為;尤其大陸跳過「服貿」障礙單邊開放,釜底抽薪,經貿促統決心強烈,經貿政策從「讓利惠台」轉為「吸納台灣」,對我方無疑是嚴峻挑戰。

國台辦發布31項惠台措施,消息傳出,郭正亮用幾句話形容大陸對台政策重大轉變。他說,國民黨時代的惠台措施,是大陸來台採購、投資、交流,基調是「大陸走進台灣」;民進黨時代的惠台措施,是大陸吸引台灣人才、行業、資金,基調是「台灣走進大陸」。

郭正亮說,這次措施至少產生四種效應。一,無論開放81項技職考試,或申請參與「千人計畫」、「萬人計畫」,必產生人才外移。而開放台企參與「中國製造2025」等計畫,並享當地同等待遇稅率優惠,一來鼓勵台商在陸上市,也會讓台灣資本外移。

二,措施克服了「服貿」卡關問題。因為目前電商、金融、出版業都因「服貿」延遲,現在大陸很有自信,「擺明台灣不讓我過去沒關係,我歡迎你來」,單方開放,直接跳過服貿障礙。

三,台灣出版業與影視劇被允許沒有數量限制的登陸,必會讓台灣業者在經濟利益考量下思考對岸尺度,連動產生自我檢查政治效應。

四,若將上述幾點與就學、就業、創業相關政策連結看,大陸經貿促統方案已儼然成形,一次列出對岸在經貿上能對台灣開放的項目;郭正亮說,「這是釜底抽薪進行經貿促統」,對台灣是很嚴峻的考驗。

郭正亮不諱言表示,國民黨時代,大陸對台採「惠台措施」,多數利益被中間人攔截,民眾未享紅利;如今北京倒過來變「磁吸」,不僅直接針對百姓,更要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到對岸看看「大陸不是如你們想的這麼差」,是有資源有自信的做法。

但他也警告,大陸「硬的更硬、軟的更軟」,在官方政治部分,恐也有相對應系統性力道,「我認為,北京即將出台政治軍事整合方案,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