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太精典的笑話,出自國家政務官的嘴巴

引用:
劉憶如表示,國際評比機構的排名台灣都遠贏韓國,顯示台灣有自己的優勢、優點,不要妄自菲薄。她說,現在國際正面臨重新洗牌的時機,台灣應該與大陸攜手合作,力抗其他貿易競爭國的威脅與競爭。
劉主委所言投資環境評比是以企業老闆的觀點來看吧,
台灣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只有22K,跟韓國的大學生畢業生可以比嗎?
若以企業財團想投資的環境來說,台灣自然比韓國好吧,
因為薪資成本很低,這是不是台灣財團壓榨員工的後果呢?
這才是經建會要報告給人民知道的事情,而不是提經濟成長率、投資環境的評比,
問題是人民的薪水有增加嗎?以鴻海為例,企業營收每年都增加幾千億,
鴻海在台灣員工有加薪資嗎?郭董前幾天才說,他的企業不裁員不放無薪假,
但並沒有承諾要幫員工加薪喔,鴻海營收成長對於台灣的經濟成長是有幫助的,
不過並沒有替員工加薪,所以人民的所得並沒有同步增加不是嗎?
目前挺馬的大企業及財團的老闆,經建會的官員還提出冷冷冰冰的數據,
請問國家競爭力等於人民的收入嗎?不相等吧,怎麼增加台灣人民的所得才是重點,
怎麼控制物質的平穩才是重點,經建會的官員做到了嗎?還是只會提宇昌案呢?
如果台灣人民所得再次倒退,經建會官員是不是該苦民所苦,每個只領22K的薪水呢?
因為人民才是政府官員的老闆,以經建會官員的表現,每月應該只領大學畢業生22K的薪水,
直到人民薪水有增加為止吧。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