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人物誌] 王佐之才-荀彧之死

王佐之才-荀彧之死

荀彧,字文若,潁川(今屬河南許昌)人,曾經擔任過亢父縣(今山東濟寧市南部)的縣令。公元189年,因為董卓當政,荀彧警覺到天下有變,便辭官回歸故里,率領宗族投靠了袁紹。兩年之後,荀彧離開袁紹,跳槽到時任奮武將軍的曹操麾下。在以後刀光劍影的戰爭歲月中,荀彧不僅多次挽救過曹操,而且為曹操的成長提供過許多謀略上的支持。他還為曹操物色了一大批高質量的人才,例如荀攸、郭嘉、鐘繇、杜畿、司馬懿等等。

公元196年,漢獻帝建安元年,荀勸說曹操率領義兵救助落難的皇帝。不久,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許昌,通過「挾天子而令諸侯」,很快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軍事化勢力集團。荀彧也因此被封為萬歲亭侯,並擔任尚書令。

讀者們可能會感到奇怪,荀彧既然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的建言人,而且又是曹操的大恩人和大功臣,曹操為什麼要逼死他呢?事實上,荀彧當年的建議並非「挾天子而令諸侯」,而是「奉天子而令諸侯」。當年,京城洛陽在戰亂中淪為一片廢墟,漢獻帝和所有的政府官員像難民一樣露宿在殘垣斷壁之中。荀向曹操進言說:「天子蒙塵,將軍誠當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他希望曹操在這個國難當頭的時刻挺身而出,幫助漢獻帝「修復漢室」(恢復正常的國家管理秩序)、「征討不庭」(征討那些不服從管理的軍閥)。做一個「立德、立功」的大英雄。

曹操聽從了荀彧的建議,毅然挺身而出,但他的目的不是為國家做貢獻,而是為自己謀利益。他來到洛陽,遇見董昭,兩人一合計,把漢獻帝接回許昌,從此就把皇帝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心裡。「奉天子而令諸侯」與「挾天子而令諸侯」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能夠立即辨別出曹操的忠奸。可嘆是,荀彧卻為此背上了助紂為虐的惡名。

公元212年,漢獻帝建安十七年,曹操想當魏國公,立即遭到荀彧的反對。在大漢王朝的曆史上,即使是霍去病這樣的大功臣,也只是做了一個冠軍侯。除此之外,只有漢平帝時期的王莽做過安漢公。曹操的意思莫非是想和王莽一樣,做一個篡奪皇位的奸臣?所以,荀彧嚴肅地告訴他說:「丞相啊,我當初之所以勸你奉天子而令諸侯,為的是挽救國家的危亡。所以,你應該懂得做一個臣子的忠誠和謙退,而不是利用手中權勢來謀取私人的利益。」曹操此時何等自負,被荀彧一頓教訓,不由得惱羞成怒。他再也沒有辦法信任荀彧,於是決計剷除之。不久,荀彧在家中把他所有的兵書、筆記、資料付之於一炬,然後服毒自殺。死時,年僅49歲。

荀彧的道德人品,其實並不亞於與他同時代的諸葛亮。關於他的思想,各位讀者可以查閱《三國誌•荀傳》,以及裴松之的注引《別傳》。他曾經多次與曹操談論「投戈講藝、息馬論道」的管理哲學,他是那樣嚮往太平盛世的美好生活,他也因此那樣忠誠地輔佐他的老闆曹操。可嘆的是,他最終落得的是一個慘死的下場。


小弟常想,如果曹操真的能夠聽從荀彧的話,平定天下的動亂,安撫苦難的百姓,致力於復興大漢王朝,就不會有劉備的反曹,以及後來的三國鼎立,甚至也不會有後來魏、晉、南北朝長達360多年的亂世。曹操雖然沒有正式篡位稱帝,但其人其罪,卻甚於王莽多矣。

[ 本帖最後由 得仔 於 2010-12-21 23:10 編輯 ]

TOP

回復 2# 血皇子 的帖子

略為同意,小弟得知荀彧當時給曹操提出的
三大綱領:奉主上、秉至公、扶弘義,
這三大綱領強調的是什麼呢? 強調的都是必須堅守道德和正義,
都強調這個。 所以荀彧的三大綱領它不是策略,
不是謀略,是理想,是綱領,說到底就是要維護漢室,
維護大漢王朝。 而且荀彧對曹操寄予厚望,
他認為曹操有這個能力。
曹操當時也有這個理想。不料人心難測•••。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