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社會] 制度缺失 教師批責任歸因政府

制度缺失 教師批責任歸因政府

中時電子報2018年2月25日 上午5:50
大學學測成績單已寄發,高雄六龜高中因沒有學生超過40級分引發外界關注,教師代表則認為,除了不能以考試結果來斷定學生表現好壞之外,主要問題仍在於教育制度出問題,責任歸因於政府。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表示,六龜高中的現象,不是誰對誰錯,而要從教育的本質來思考,每人都有其適合的學習及發展方向,也就是教育的適性原則,有的學生適合走學術,有的學生則適合走技術,學測作為一般學術型大學入學的依據,就是用來檢定學生是否適合走學術路線,學測分數並不是一個學生總體能力的指標,分數低並不表示未來的成就比較差。

王立昇認為,六龜高中的老師都很努力,學生沒有40級分以上,表示多數學生不是適合走研究學術;另一方面,媒體報導該校有學生想要讀技職,卻沒有機會,「我覺得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學生的學習方向,在高中階段就已明確,因此要提供適合的學習環境,六龜高中學生不能適性發展,歸責於政府,依照《高級中等教育法》第45條規定:「高級中等學校應就學生能力、性向及興趣,輔導其適性發展」,這反映出整個教育體制的問題,必須儘快且全盤的解決。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榮譽理事長吳福濱說,六龜高中是一所偏鄉的綜合高中,校內同時有高職與高中部,而學校因地處偏遠,城鄉差距導致教育資源不足,政府必須正視,加強投入軟硬體設備,而不是選擇放棄偏鄉學生。

吳福濱也提到,六龜高中的問題,反映台灣教育制度的缺失,過去高職生考科大,高中生考一般大學的升學模式被打破,現在大學也可以招收高職生,但高職生的學習不同一般高中生,其重視的是實作能力的訓練,技職升學管道還是要與一般大學分開。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祕書長黃文龍說,從教育人員的角度,不應以成績來看待學生的表現,雖然政府現在推行12年國教,鼓勵多元學習,期望跳脫以考試分數本位思考,但社會卻仍難以擺脫,考試成績至上的觀念。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