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海軍] 日自P—X反潛巡邏機

日自P—X反潛巡邏機

日自使用美系軍武的比例,與我國大概不相上下。
可俗語說的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自己最好〞
想走出自國軍武之路,日自真不可不謂用心啊!
以下就是小弟所要與諸位共享研的文資,若引用失漏錯別,敬祈專精大、版大不吝指教補充!

文資來源:wiki、wpeu.net
圖片來源:aviationnews.jp、wiki、wpeu.net


                                        日本計劃08年購買4架P-X海上巡邏機

P—X(Patrol aircraft-X)反潛巡邏機是日本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反潛巡邏機,用以替代目前裝備的P一3C飛機。 P—X飛機的外形尺寸要比P一3C飛機更大一些。
    其試作機以XP-1為型號名稱。本機由川崎重工進行開發・製造。於2007年(平成19)9月28日進行初次試飛。
    與C-X(次期輸送機)同時開發,開発費兩機合併為3400億円。


                                                                             現役的P-3C(海上自衛隊)

P-X和P-3G的技術對比

P—X飛機的動力裝置為4台日本自行研製的XF7—10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推力約6噸。而P一3C裝備的是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所以P—X的速度和升限要明顯高於P一3C。 P一3C飛機研製時間比較早,原型機首飛是1968年,之後有過多次改進,包括P一3C—UPDATEI(1975年)、P一3C—UPDATE II(1978年)、P一3C— UPDATE II.5(1981年)、P一3C—UP—DATE lII(1984年)和P一3C—UPDATEIIIAIP(1998年)。日本所裝備的P一3C為P一3C—UPDATE II.5型和P一3C—UPDATE III型。從交付年代就可以看出,P一3C的信息化水平已經比較落後。例如P一3C上所使用的ASQ一114機載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是每秒13.9萬次/秒,存儲容量是64K,是上世紀7、80年代的水平。而P—X是新研製的飛機,其航電系統可以採用當前最新的計算機技術。據稱P—X採用了開放式航電系統。所謂開放式航電系統,主要是兼容民用標準。因為目前在信息技術領域,已經是民用技術主導技術發展潮流。兼容民用標準,在部件採購、升級換代等方面都十分方便。從公開的P—X飛機駕駛艙和任務控制台也可以看出,PX飛機的信息化水平遠遠高於P-3C飛機。 P—X相比P-3C有了上述改進,那麼它對日本海自的反潛作戰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日本新型PX海上巡邏機駕駛艙顯示其信息化程度要遠遠高於P-3C

航空反潛戰術

航空反潛活動一般分為三種方式:巡邏反潛、檢查反潛和應召反潛。巡邏反潛在戰時主要是保障海軍基地、港口和艦船不遭受敵潛艇的攻擊。在平時一般用於收集敵方潛艇信息,積累敵方潛艇目標特徵資料。目前,日本海自的P一3C日常任務主要是監視東亞地區其它國家潛艇的活動,在戰時則主要為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提供反潛巡邏。

檢查反潛是指反潛機在特定時間內對指定的海域進行反潛搜索,以查明此海域有無敵潛艇。例如,在戰時日本的P一3C可以預先在美國航母打擊群的航行路線和集結陣位上進行檢查反潛,以確保航母打擊群能夠安全到達戰鬥位置。

應召反潛是指反潛機在機場、載艦或指定空域待命,當獲得潛艇的活動情況後,飛往發現潛艇的海區,搜索和攻擊敵潛艇的戰鬥行動。這是反潛飛機在戰時最常用的一種活動方式。

航空反潛的作戰行動一般分為四個階段:搜索、識別、定位和攻擊。首先用機載探潛設備發現潛艇踪跡,然後根據其特徵進行技術識別和戰術識別。技術識別就是確認發現目標確實為潛艇,戰術識別就是確認潛艇的敵我身份。定位是利用導航和探測設備確定潛艇的準確位置。然後根據潛艇所處的狀態及海域的水深、水文條件,選擇合適的機載武器對潛艇發起攻擊。反潛巡邏機的探潛設備一般包括:聲吶浮標、雷達、光電設備、磁異探測器,最新的探潛設備還包括激光探測器。

反潛飛機在搜索潛艇時,一般先依靠雷達探測潛艇露出水面的通氣管和潛望鏡,如果潛艇完全潛入水中,則依靠目力觀測(如果是在晚上,則依靠紅外探測器)。還可以通過廢氣分析儀探測潛艇排放的廢氣來發現潛艇。在發現潛艇踪蹟之後,則投放聲吶浮標來確定潛艇位置。在發起攻擊前,依靠具有定位能力的聲吶浮標確定潛艇準確位置和航向,或者利用磁異探測器來定位潛艇。通過多次定位,可以計算潛艇的航速。

反潛飛機所攜帶的攻潛武器一般為魚雷和深水炸彈,對於靠近水面的潛艇,還可以用火箭彈、反艦導彈和航空炸彈進行攻擊。使用魚雷和深水炸彈時,一般從潛艇的側舷方向發起攻擊,命中率較高。


                              日本新型PX海上巡邏機駕駛艙自動化程度很高

對於日本海自反潛作戰的影響

如前面的分析,PX飛機相比P一3C,首先的改進在於速度和升限明顯提高。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反潛飛機在作戰時,速度和高度都是比較低的,不需要很高的速度和升限。那麼P—X飛機以及美國的P一8A飛機,都採用渦輪風扇發動機來提高飛機的速度,其目的何在呢?

反潛飛機在戰時主要執行應召反潛任務。假設反潛飛機接到潛艇情況通報之後用時間趕到發現點,在這段時間內潛艇也很可能知道自己已經暴露,會盡力脫離以規避搜索。假設潛艇的速度為V,則反潛機趕到之後,需要在半徑為V×T的圓形區域內進行搜索,因為潛艇可能位於這個區域內的任何一點。反潛機發現潛艇的概率和需要搜索區域的大小成反比,也就是說,反潛飛機到達戰場越快,發現潛艇的概率就越大。

P—X飛機的最大速度比P一3C提高20%,巡航速度提高了37%,說明P—X飛機發現潛艇的概率會更高。

從另一個方面說,假設反潛機在接到反潛命令之後,必須在時間T之內趕到戰場,否則就難以搜索到潛艇。那麼反潛機在T時間內飛過的距離就是它執行反潛任務的最大活動半徑(忽略起飛的時間)。這也就說明,P—X飛機在戰時執行應召反潛任務的半徑比P一3C至少要增大20%,覆蓋的作戰區域要大40%。


                                        日本P-X海上巡邏機備用設備倉

航母打擊群的反潛防衛圈一般分為3層,其中P一3C位於最外層,S-3位於中間,艦載直升機和反潛艦艇位於內層。 P一3C的巡邏半徑為150∼300海裡。如果航母打擊群位於開闊海域,且潛艇威脅比較嚴重,那麼就需要增加P一3C的數量,否則在P一3C巡邏完一圈之後,潛艇已經突破了防禦圈。在這種情況下,巡邏飛機速度越快,則執行一圈巡邏的時間越短,需要的飛機數量就越少。

一般來說,使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飛機在低速下耗油率比使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飛機低,如果兩機航程相當,那麼使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飛機最大續航時間就比較長。如果在距離基地較近的海域巡邏,則巡邏時間更長。

位於鹿屋和那霸基地的P-3C飛機,平時在台灣至日本之間的水道進行巡邏。 P-3的續航時間為12小時,如果只開兩個發動機,續航時間可達17小時。預計PX飛機的航程比P-3C稍大,而續航時間稍短(10小時左右),所以PX飛機進行巡邏的時間比P一3C短。

但是日本海自仍然計劃將裝備P一3c的8個航空隊縮編為4個,用以替換P一3C的P—X飛機數量也比P一3C少。估計日本軍方是出於兩種考慮:

第一種可能是認為P—X飛機的完好率會高於P一3C飛機,所以所需的飛機數量會減少。第二種可能是美日在第一島鏈間的反潛水聲偵測網已經比較完善,所以平時不再需要這麼多的巡邏飛機,新採購的反潛機主要用於戰時使用。除了速度和航程上的區別,P—X飛機在外形上比P一3C也略大,所以機艙內空間會比P一3C大一些。

而反潛巡邏機執行巡邏任務時,飛行時間比較長,一般巡邏3∼4小時,加上往返時間,可能超過8小時。在這種情況下飛行人員比較疲勞,戰鬥力會下降。如果艙內空間比較大,一是可以安排多餘的人員換班,二是可以提供休息場所,有利於保持戰鬥力。


                                            日本首架新型P-X海上巡邏機亮相

P—x相對於P一3C另一個重要變化就是航電設備有較大改進。日本還沒有公佈P—X的航電設備的細節,目前已經知道的有:P—X使用了光傳操縱系統,採用日本自行研製的相控陣雷達。在公開的結構圖上可以看出,在機頭正前方和機頭兩側各有一塊雷達天線,機身上方有兩個衛星通信天線罩,和P一3C上的類似,機尾是磁異探測器,佈置也和P一3C一樣,因為日本有多年使用和生產P一3C的經驗,所以很多設備的研製和在飛機上的佈置必然會藉鑑P一3C飛機的經驗。另外,P—x的駕駛艙和任務控制台都採用大屏幕的液晶顯示器,取消了機械儀表,這說明P—X飛機的顯示和控制系統數字化程度很高,遠優於P一3C飛機。

反潛飛機的設備比較多,光探潛設備就有雷達、紅外、聲吶和磁場探測器等多個方面的設備,這些設備的工作模式和信號類型都是不同的。如果能將各種探測系統的信號融合在一起,互相驗證,可以提高發現潛艇的能力。在搜索、定位和跟踪潛艇時,還需要導航定位系統、飛行駕駛系統的配合,在攻潛時還涉及到電子對抗、水聲對抗和武器系統的使用,所以反潛機需要高度協調才能完成任務。

P-3C主要依靠“埃紐”(A—NEW)系統來集中控制指揮,但是這套系統雖然有一定的自動化程度,但是沒有實現數據的融合。由於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PX飛機要實現高度信息化的機載任務系統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PX的機載人員估計為9人,而P-3C為12人,說明PX的信息化程度更高。


                                                      (P-X)静強度試驗機

P—X飛機的速度快、航程遠、作戰半徑大、信息化程度高,作戰效能要優幹P一3C飛機。相比較而言,P.3C更適合平時的巡邏,而P—X更適合戰時環境,也可以說,從P一3C到P—X,進攻性更為明顯,不僅僅立足於日本周邊海域的反潛巡邏,更是考慮整個東亞地區的反潛作戰。這是日本反潛作戰能力的一個重要變化。但是,反潛巡邏機設備多,每架次飛行時間長。設備越多,飛行時間越長,出現故障的可能就越大,所以反潛機需要很高的可靠性。 P—X飛機儘管技術先進,但是作為一種新研製的飛機,其可靠性還需要在長期使用和改進中得到提高,所以,P—X飛機還面臨一個成熟期,然後才能體現其價值。


                                                                                   起飛中的(P-X)



[ 本帖最後由 晴秀 於 2008-4-6 07:38 編輯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迴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