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底砂要不要清?

底砂要不要清?

其實底砂這個東西讓人又愛又恨
一個水族箱裡,沒有砂子,總覺得怪怪的
養水族,就是想建立一個自己心中的小小「生態」
有草、有魚,少了那一層薄薄的底砂,感覺就是怪怪的
針對這種缸子,還有一個名稱…「裸缸」
怪怪!這個名稱聽起來就不舒服!
裸缸,當然是指特定的缸子!
一般來講,大型魚的缸子、繁殖缸、海水缸才比較會使用裸缸

其他的,不管是矽砂、大磯砂、黑金剛砂、黑土、赤土……
有的是美觀性、有的是機能性
底砂的種類琳瑯滿目,不管怎樣!都統稱底砂

你是不是也這樣子?
常常把魚撈出來,然後把水抽乾
接著就把缸子搬到水龍頭下或是管子接過來
開始拼命的洗砂子!

「天啊!怎麼那麼髒?」
「媽呀!這一些噁心的東西是什麼啊!」  

是的!那一些噁心的東西,就是魚兒的便便、沒餵完的飼料以及生物的分泌物

「好險!那我把底砂拿出來仔細的沖一沖,這樣總對了!」

是嗎?呵呵!不一定喔!

你有沒有發現!那一些噁心的東西怎麼感覺像是粉塵一樣
細細的、懸浮的,怎麼不是像魚便便般一條一條的?
沒錯!你洗出來那噁心的東西,其實並非想像中的那麼毒、髒
那……已經是被分解過的有機廢物了!

「分解?分解之後還是很髒很毒啊!」
這樣講,其實只答對了一半

底砂,其實它的硝化作用分成很多部份
由上往下看來,表面是有氧區、下段是厭氧區
當然,如果你缸子的砂子只有1公分厚,那就沒有如此區分
有氧和厭氧區的分佈會因厚度、水流、砂粒大小甚至是有無植物而有所區別
姑且不論有氧、厭氧區是在做什麼的
可以確定的是,它們一直很努力的在幫缸子進行「過濾」動作

過濾分很多種!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那是「濾掉渣渣」
那不過是物理的過濾功能部份罷了!
其實,更重要的是過濾的「化學作用」部份
培養硝化菌,就在於建立起缸子的「化學過濾」功能
缸子哪裡有硝化菌聚落?到處都是,最多的地方就是有縫隙的、可以附著的地方
包含底砂以及濾材(過濾棉、活性碳、陶瓷環、生化球……)
這些菌種,會將缸子裡面的有毒物質經由生物化學作用轉變成無毒物或是微毒物
所以!沒事拼命洗砂子到底對不對?

砂子要洗!不過,不要常洗、不要全洗!

有沒有在水族館看過市售的「底砂髒物吸取器」
是的!
嫌水髒,抽抽底砂的髒東西就好了!
實在是沒有必要拿出來大洗特洗
因為!自來水一加進去,再好的菌種、辛辛苦苦培養的菌種瞬間就會死了
如果有強大的過濾系統,洗洗底砂還無妨
因為不是完全消滅了硝化菌
但,萬一是一個小小缸,小小外掛裡面又沒有啥濾材
底砂這一洗下去!
魚兒的便便沒辦法很快的分解!
多餵的飼料沒辦法很快的分解!
油脂、有機蛋白質反而會很快的讓水質污染
這個乾淨到不行的底砂反而是一個禍源!
因為,那些砂子就真的只剩「觀賞」功能了!

綜合建議:
1、底砂偶而吸一吸,把會堵塞砂子呼吸的髒東西抽出來就好
2、洗砂子要一塊一塊的洗,不要一次全抽出來洗,抽一小部份出來洗一洗就好,一週洗一小塊,分兩三個月洗完也可以
3、種種水草,那一些髒到不行的噁心東西,反而是水草不可或缺的最愛喔!可以吸收髒東西,又可以美化缸子
4、厭氧區常常會累積高量的硫化物,不要亂翻砂子!當心魚蝦兒暴斃喔!
5、土類(黑土、赤土)的底砂不要亂洗!會越洗越髒!砂子越洗越小!

今生將不再見你 只為 再見的 已不是你 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現     再見的 只是滄桑的 日月和流年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