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人物誌] 【抗日名將】孫立人

引用:
原帖由 s100104 於 2010-12-11 16:20 發表
回樓上的兩位大大
歷史是沒辦法假設的
孫將軍不受重用肯定是有當時的歷史背景
蔣公不是個愚昧的人
能夠打勝仗 又足夠忠誠的人
不會不用的
讀歷史首先就是應該懷疑歷史不是嗎
就我知道老蔣是經常對方殉國了,才發現自己錯怪對方
看一下當時被日軍叫做支那大將軍的張志忠到死了老蔣才徹底信任他
(不過也叫張將軍倒楣誰叫他手下剛好有一個共諜)

只是發現這段歷史什麼少了活埋日軍哪段,要說孫將軍不被重用和信任過也不對,畢竟他也當過陸軍總司令(只是時間點太晚了大陸都丟了)
外加他當時有很多建議都有被接受(只是得罪老蔣之後哪些功績在文件上被刪掉了),外加他當時跟海空軍不和老蔣也經常幫他打圓場
孫將軍也是算倒楣了,應為韓戰時戰術理念跟老蔣不和,外加又是性格比較剛烈不擅交際,堅持己見
連小蔣都表明受不了更何況是心眼小很多的老蔣

下面這段轉自維基(來當老蔣和孫將軍感情開始不好的導火線的補充資料)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參戰。美方對蔣中正的態度與韓戰爆發前相比可説是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為了減緩在韓戰的壓力,立即制定一份中華民國國軍行動綱領,想利用最少的美軍資源,幫助國軍進行游擊戰,甚至奪回並控制廣西、雲南等西南省分,來達到削弱甚至推翻中共的目的。然而,蔣中正並不贊同美國的方案。因為結局對蔣與中華民國而言,很可能比不開戰更糟,有可能影響中華民國當時軍政權力的結構,尤其顧忌曾留學美國的孫立人,而且戰事很可能以僵局的形式告終,使得中華民國夾在北京與華府之間,難以動彈 [4]。然而蔣中正願意派遣軍隊到韓國加入韓戰,美方卻不願意。另外從蔣中正以後被公開的日記裡可知,當時仍深受美國支持的孫立人,從1951年的1月初開始,就極力想說服蔣,希望取得反攻大陸全盤之軍事指揮權,甚至以辭職要脅,結果被蔣批評為「自不量力,只想藉美國之感情保護。」

比較想知道老蔣當時還有在考量什麼因為在慘頂多長江為線大陸被硬是被分成兩國統治,這也能算是國共內戰時美國就打好的算盤(很想罵美國在我們打勝仗時對我們禁運得哪兩年,變成狂打敗仗大勢已定阿)
就算是只奪回廣西、雲南一帶也比現在的狀況好很多,甚至只拿回海南島一個島,台灣目前的工業發展都能改善很多(誰叫台灣缺乏礦產),但歷史沒有如果阿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