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揭秘公元前719年東門之戰是怎發生的

揭秘公元前719年東門之戰是怎發生的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駕崩﹐周恆王即位﹐東門之戰就是這個的戰爭﹐其時間約發生於公元前719年﹐是衛國、宋國、陳國及蔡國攻打鄭國的一場戰爭。那麼﹐東門之戰是怎麼發生的呢?揭秘公元前719年東門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前719年﹐衛國州籲弒衛桓公自立﹐打著鄭莊公胞弟共叔段在衛國避難的兒子公孫滑的旗號﹐通過行賄等手段及宋殤公不滿鄭國收留他的堂兄公子馮﹐糾合陳國、蔡國、宋國攻打鄭國﹐圍攻鄭國的東門﹐五日後才退兵。此戰不單延續因公孫滑挑起鄭、衛之間的戰爭﹐更開啟了一連串鄭莊公與眾諸侯(尤其是宋殤公)的戰役。
  據魯國的史書《春秋》記載﹐公元前719年﹐春夏之交﹐「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左傳》解釋說「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圍其東門﹐五日而還。」這個戰役是整部《春秋》第一次記載諸侯聯軍討伐一個國家的戰役﹐左傳稱之為東門之役。東門之役在公元前八世紀末期春秋之初期是一個大事件﹐從719年(隱公4年)一直到715年(隱公8年)﹐前後歷時5年雙方才在齊國的調停下達成和解。後因以「東門之役」指舊仇。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