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起床踩地腳跟像針扎 罹足底筋膜炎

起床踩地腳跟像針扎 罹足底筋膜炎

起床踩地腳跟像針扎 罹足底筋膜炎

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郭俊佑醫師表示,「足底筋膜」顧名思義是位於足底的一段筋膜纖維,連接著足跟骨以及蹠骨間,作用於幫助身體吸收活動時,腳底的衝擊力能夠幫助維持足弓穩定來支撐體重。

郭俊佑中醫師指出,「足底筋膜炎」在中醫歸為「足痛、跟痛」,多由經絡氣血供應不足、瘀阻所致,或是腎陰虛損筋骨失養造成的退化情形,好發於四十至六十歲,發生原因包括過度使用、承受過多衝擊力而導致發炎增厚鈣化,因而產生後續疼痛反應,或從事彈跳、足部常需緩衝、需長時間站立、走路等職業,如馬拉松慢跑者、舞蹈者、教師、勞工、專櫃、醫護人員或肥胖、天生扁平足者。

郭俊佑醫師說,經絡上有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經過,兩者在疼痛表現上稍有不同,亦有可能會兩者同時出現。臨床上常會檢測足底筋膜的厚度,來判斷發炎嚴重程度,需要與蹠骨痛、足跟脂肪墊損傷、足底纖維瘤、疲勞性骨折、腰薦神經壓迫作區別。中醫治療方式包括針灸、針刀、整脊或是遠絡療法等,可根據病人疾病形成原因,選用適當的治療方式,達到快速有效的改善。

郭俊佑中醫師也提醒,罹患足底筋膜炎者平時應適度休息,多做伸展小腿運動,避免赤腳並選擇足弓支撐較好、鞋底鞋跟較柔軟的鞋子,避免長時間跑步、跳躍以免復發,也建議如有類似症狀,應及早至中醫科門診進行診察與治療,可依據病患疾病形成的原因安排適合的治療方針,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