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毛澤東為投靠蘇聯曾想定都哈爾濱

毛澤東為投靠蘇聯曾想定都哈爾濱

  近年來﹐毛澤東與中共向前蘇聯賣國的醜聞內幕不斷被披露。蘇聯解密檔案顯示﹐中共從建立之初就是蘇共的一個特務組織。中共不僅在篡政後主動放棄了外蒙古﹐為了投靠蘇聯還曾想將首都設在東北城市哈爾濱。
  1948年3月下旬﹐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東渡黃河﹐進入晉綏地區時﹐就已經開始考慮定都的問題了。中共中央正式決定將首都設在北平是在1949年3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其實毛澤東最早選定的首都既不是虎踞龍盤的金陵南京﹐也不是古都北京﹐更不是西北黃土高原的西都長安﹐而是具有「東方的莫斯科」之稱的哈爾濱。
  1945年8月﹐蘇聯紅軍和東北抗日聯軍攻佔哈爾濱﹐結束了日本長達14年的侵佔﹐哈爾濱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而且它一直是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所在地。考慮到哈爾濱是當時全國最安全的大城市﹐與蘇聯最近﹐便於取得蘇聯的支援和幫助﹐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特地批准將其升格為「特別市」﹐準備在這裡宣佈建立政權。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當時的注意力雖然向東北傾斜﹐但是哈爾濱畢竟遠離中國腹地﹐從當時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轉移過去很不容易﹐中間需要一個中轉地﹐於是又選定了華北的避暑勝地承德﹐準備把承德作為中央的臨時所在地。但隨著日本全面投降﹐國軍和美軍聯手進入東北進行接收﹐雙方在東北的戰事一發不可收拾﹐初期國軍在武器優勢下逐步佔據交通要衝﹐讓毛澤東最終決定放棄哈爾濱為首都的想法。
  期間﹐1948年4月30日﹐毛澤東向全國發出所謂「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的號召﹔隨後在周恩來的安排下﹐沈鈞儒、郭沫若、李濟深等三批民主人士先後經香港到達哈爾濱。這佐證毛澤東與中共中央在1948年尚有定都哈爾濱的打算。
  俄羅斯歷史學者潘佐夫(AlexanderV.Pantsov)根據新解密的蘇聯時期的歷史檔案﹐查閱了多達15卷放在「俄羅斯社會和政治史國家檔案館」裡的關於毛澤東的文卷檔案﹐寫出《毛澤東﹕真實的故事》﹐並於2015年5月首次在台北發行中文版。該書提到已故中共前領導人劉少奇和高崗生前曾向斯大林遞送情報。根據材料﹐早在20世紀30年代﹐劉少奇在莫斯科擔任中華全國總工會駐紅色工會國際代表時﹐就開始為前蘇聯的情報部門工作。此外﹐劉少奇在40年代仍繼續向斯大林遞送祕密材料。
  潘佐夫表示﹐那個時候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的一個部分﹐因此也可以說﹐所有中國共產黨人都在為共產國際工作。當然有一些中國共產黨人直接為蘇聯的安全部門內務人民委員會(NKVD)工作﹐例如後來為毛澤東做俄文翻譯的師哲。另外﹐還有一些中共黨員直接為俄羅斯情報部門工作。
  他還舉例說﹐即使毛澤東本人也曾向斯大林傳送過重要情報。如﹐毛澤東曾告訴斯大林﹐德國可能會在1941年6月22日進攻俄羅斯。後來蘇德戰爭爆發後﹐斯大林特別發電報向毛澤東致謝﹐強調毛澤東準確的情報使蘇軍能及時做好軍事準備。潘佐夫從蘇共政治局檔案中還發現﹐即蘇共政治局在1941年7月3日﹐也就是斯大林公開承認德國進犯的那一天﹐決定撥款100萬美元給中共。
  潘佐夫還講﹕「我們可以說﹐只要共產國際受莫斯科控制﹐他們都是莫斯科的特務﹐整個中國共產黨都是莫斯科在中國的代理人。」從潘佐夫披露的檔案材料看﹐毛澤東和他領導的中共忠實執行共產國際和斯大林的指示﹐只有在1953年斯大林死後﹐毛澤東才能不受約束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國難當頭之際﹐中共中央發出命令稱﹐「必須繼續武裝起來保衛蘇聯﹐因為日本侵略了中國的東三省﹐實際上是拉開了侵略蘇聯的導火線﹐我們必須保衛蘇聯﹔… …」「九一八」事變後不到兩個月﹐中共趁亂在江西瑞金創建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並制訂憲法申明﹕中國境內的所有少數民族和各地區的人民們都有獨立建國的自由﹐都能夠脫離中國。
  中共1949年篡政後﹐於1950年2月14日與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協議中明確表示﹕中方「無條件承認」外蒙古獨立﹐取消中華民國政府關於外蒙的不平等條約﹐並願意根據聯合國民族居住權原則﹐把民國政府用武力收復的外蒙領土還給外蒙﹐並與蒙古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中共把國民黨規定的蒙古獨立的條件「公民表決」變成「無條件承認」。
  1950年﹐斯大林指示毛澤東﹐要求進行中蒙邊界調整﹐毛澤東迅速響應﹐立即指示成立「中蒙邊界聯合工作組」配合工作。經過此次「調整」﹐中國新疆北郊﹐原綏遠﹐察哈爾省北部等共計10餘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併入蒙古國。之後﹐中共政府還將原中華民國地圖上標識的諾門罕谷地、達裡岡崖牧場、新疆北塔山、四分之三的貝爾湖劃歸蒙古國。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