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真實的馬超是什麼樣﹖

真實的馬超是什麼樣﹖

  提到馬超這個人物﹐我們都知道他是三國時期蜀漢五虎將之一﹐幫助劉備建立蜀國的功臣。很多影視作品還有遊戲中都能見到馬超的身影﹐而人們對他的印象往往是「戰神」一般的人物﹐實力非常強大。不過仔細想想﹐多數人對於馬超的認識好像都只停留在馬超武藝如何這個層面上﹐對他的為人並不是很瞭解。當然﹐真實的馬超可不是我們印象中的「完人」﹐甚至他做過一些我們很難理解的事情。
  與《三國演義》中所說的完全不同﹐馬超並不是為了報仇雪恨而起兵反曹的。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的盲目出兵﹐才連累父親馬騰﹐弟弟馬休﹐馬鐵等宗族二百餘人被斬。漢末﹐西涼是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大小十幾路軍閥﹐互不統屬﹐時而聯合時而開戰。對於朝廷的態度﹐也是時而幫一把﹐時而對著幹。其中﹐馬騰﹐韓遂是其中勢力最強的兩股人馬。先是稱兄道弟﹐合著一起幹﹐之後兩人反目﹐韓遂便殺了馬騰的妻子﹐打得不可開交。
  建安十三年(208)﹐馬騰入朝為官﹐封衛尉。馬超的弟弟馬休﹐馬鐵也被封為奉車都尉﹐騎都尉。跟著馬騰一起入朝的﹐還有宗室三族。作為西涼首屈一指的軍閥﹐馬騰為何要這麼做﹐難道是擔心打不過韓遂麼﹖我們不得而知﹐但這擺明了是一條「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路。馬騰走後﹐馬超接任「掌門人」。這時﹐他可不能任性胡為﹐因為宗室三族的性命可都捏在朝廷手中。
  曹操雄才大略之主﹐雖剛經歷了赤壁之戰的大敗﹐但轉眼就盯上了西涼亂局﹐於是放話出去﹕「我要出兵征討張魯﹐需要借道各位大佬們的地盤。」借道的說法可真可假﹐但逼反西涼諸人的用意絕對是真的。果不其然﹐一聽說曹操要借道自己的地盤﹐西涼各部迅速擰成了一股繩﹐集結了羌﹐氐﹐漢混雜的十萬大軍﹐準備與曹操開戰。這其中﹐就有馬超﹐韓遂。
  「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這﹐便是馬超與韓遂說的。韓遂當初殺了馬騰妻子﹐不管殺的是不是馬超生母﹐韓遂始終都是馬超的仇人。馬超此舉﹐雖是拉攏韓遂抗曹﹐卻實為不孝之至。
  建安十六年(211)七月﹐曹操親自西征﹐兩軍開打﹐於潼關﹐渭南大戰。
  建安十七年(212)正月﹐馬超圍攻涼州刺史韋康於冀城。三月﹐馬超斬殺突圍求救的涼州別駕閻溫﹐惹冀城民怨。五月﹐身處鄴城的馬超宗室三族被斬。八月﹐韋康開城投降﹐被馬超處死。
  建安十八年(213)九月﹐韋康舊部以「調虎離山計」賺馬超出城﹐然後重奪冀城並殺死馬超妻兒。進退失據﹐馬超只能投奔漢中張魯。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馬超這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宗室三族﹐妻兒的被害﹐他都有著脫不了關係。馬超投張魯﹐很受欣賞﹐張魯甚至還想將女兒嫁予馬超。可惜此時的馬超風評已壞﹐張魯在部下的勸阻下﹐叫停了這門親事。
  初嘗寄人籬下滋味的馬超﹐也終於見識了別樣的世間險惡。張魯的部下因為懼才﹐都想著加害馬超。反攻西涼無望﹐又見張魯不是成事之人﹐恰逢劉備入川﹐馬超生出了棄張魯而投劉備的念頭。建安二十年(215)﹐馬超投劉備﹐走得極其堅決。其妾室董氏﹐庶子馬秋均被留在了漢中。張魯投降曹操後﹐董氏被賜予閻圃﹐馬秋被殺。
  亂世之中﹐家人難以保全﹐這本是很正常的事。但由於馬超有過之前的不良表現﹐此處再看﹐卻也難以分辨他到底是「保不住」﹐還是原本就「不想保」。不管如何說﹐這「拋妻棄子」的嫌疑﹐他注定是要背上的。
  漢末西涼的情況比較特殊。軍閥割據﹐互不統屬﹐最為重要的是這裡更像是一個熔爐。熔爐中﹐混居著羌﹐氐﹐漢等多族。馬騰的父親因為丟官以致家貧﹐娶羌女為妻。可以說﹐馬超是個混血兒。在那個時代﹐羌人沒有什麼君臣概念﹐強者為酋豪﹐弱者為附屬﹐尤其崇尚武力。生長在不一樣的環境﹐多多少少會受到不同文化影響。如果我們以「忠孝仁義」為標桿去解讀馬超﹐韓遂﹐是有失偏頗的。這樣的文化﹐也使得西涼各部之間時打時合﹐與朝廷之間也是一樣的態度﹐我可以保你﹐也可以反你。對於羌﹐氐來說﹐沒有什麼「正統」﹐只要你夠強﹐胡也好﹐漢也罷﹐我都可以跟著你幹。
  正如數十年後的禿髮樹機能攻陷涼州﹐威震天下一樣﹐西涼只認強者。而這樣的態度﹐恰恰是東漢朝廷﹐曹操所憂懼的。在皇帝﹐權臣的眼中﹐這樣的民風要不得﹐這是亂臣賊子無疑。如此不穩定的變數﹐必須要根除。這是兩種意識形態上的碰撞﹐勢必會撞出火花。你要打﹐我們必須要自保。這也是為何曹操一說借道﹐西涼瞬間擰成一股繩的緣故。
  馬超﹐曾有望成為那個一統西涼的強者。他的「西涼夢」﹐或許正是如此。馬超身上流淌著的血液﹐有漢﹐亦有羌。當他與羌﹐氐之人並騎之時﹐凜冽的風沙撲面而過﹐他的內心在想些什麼﹐我們無法感受。或許﹐他在想著做個西涼的土皇帝﹐或許﹐他在想著稱雄天下。然而馬超終究還是西涼夢碎﹐輸的徹徹底底﹐一無所有。在人生最後的十年裡﹐他葬送了親情﹐孤獨地寄人籬下﹐而他在羌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就成了他最大的政治資本﹐助他淪為了蜀漢最大的一隻政治寵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