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李鴻章到底有沒有受賄俄國300萬出賣國家利益?

李鴻章到底有沒有受賄俄國300萬出賣國家利益?

  李鴻章是中國近代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非常複雜的人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李鴻章被認為是賣國賊﹐特別是在那個特殊年代。而現在李鴻章又被很多人洗白﹐認為他其實是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愛國主義者﹐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同時他身上又超脫不了根深蒂固的一些封建思想。
  貼在李鴻章身上的賣國賊的標籤也好﹐愛國者的標籤也好﹐都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爭議很大。但是如果我們說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化的代表人物﹐相信沒有疑議吧。李鴻章積極搞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開辦實業等等﹐相信在晚清時候沒有一個人走在他的前列﹐張之洞、左宗棠在搞洋務上都遠遠不及李鴻章。
  晚清時候﹐慈禧太后掌舵中國這艘巨船40餘年﹐正好李鴻章也就為滿清幹了40餘年。幹的時間越長﹐做的事就越多﹐犯的錯也就相應多一些﹐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我們往往能看到對李鴻章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總的來說﹐對於李鴻章的評價大致有三種﹕愛國﹐誤國﹐賣國。
  愛國當然就是正面評價了。誤國相對中庸一點﹐覺得說李鴻章雖然想做好事﹐但往往好心辦了壞事。但誤國的評價至少表明了李鴻章的主觀本意是好的﹐只是實際操作中辦砸了。而賣國情況就十分嚴重了﹐一個「賣」字﹐說明李鴻章在主觀上就想幹出賣國家利益的事兒﹐這種是最不能原諒的。那麼愛國與賣國﹐哪種評價更接近於李鴻章的真相呢?
  我想李鴻章首先是愛國的﹐你看他幹的那些事兒﹐就可以看出他的愛國行為。比如李鴻章辦的那些實業﹐其本意就是要抵制外貨﹐發展中國經濟﹐提高國家實力。而創建北洋水師﹐也是為了提高國家的軍事實力﹐抵禦外辱﹐不再受西方列強的欺負。李鴻章幹的這些事兒你能說他不是愛國行為?其實他比那些只會耍嘴皮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人強多了。李鴻章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他的拳拳愛國之心。說李鴻章不愛國的人真是太鐵石心腸了﹐別人做那麼多事﹐你就是不看﹐選擇閉上眼睛。
  而說李鴻章誤國﹐我想也不完全毫無道理。比如中日甲午戰爭李鴻章就表現出了他軟弱性﹐他的軟弱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誤了國。日本狼子野心侵略中國﹐而李鴻章卻寄希望於一個更加狼子野心的沙俄帝國﹐希望俄國人出面干涉。這種異想天開的幻想當然過於幼稚。李鴻章在有些問題上又過於抖機靈﹐猜測慈禧太后聖心﹐瞻前顧後如履薄冰。其實﹐你認準的事情就去幹﹐幹出了成績﹐慈禧太后自然也就會認可了。你非得走一步瞧瞧慈禧太后的臉色﹐走一步瞧瞧慈禧太后的臉色﹐這樣就相當於把自己束縛起來綁住手腳。李鴻章很多事情搞砸了以至於誤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我想造成李鴻章的這種瞻前顧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心中住著那個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惡魔﹐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說李鴻章賣國其實顯得有點證據不足。因為大多數說他賣國都是因為沙俄財政大臣維特寫的一封信﹐信中說李鴻章之所以簽訂《中俄密約》是因為沙俄政府賄賂了他300萬盧布。這個中俄密約叫《禦敵互相援助條約》﹐這裡的「敵」指日本。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後與俄國同盟﹐共同防禦日本人。其實這個條約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強盜條約﹐俄國人不費一槍一彈就把中國的東北納入了沙俄的勢力範圍。這已經不是俄國人第一次趁火打劫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就趁火打劫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割走中國大片領土。包括後來的《中俄伊犁條約》又割走了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如果說李鴻章真的因為那300萬盧布跟俄國人簽訂了《中俄密約》的話﹐那他確實是徹頭徹尾的賣國賊。不過這件事兒還有待考證﹐畢竟那只是俄國人一方的說辭﹐我們在其他地方並沒有找到李鴻章受賄的證據﹐完全是孤證嘛。或許是俄國人別有用心﹐故意誣陷呢?
  300萬盧布是個什麼概念﹐大約150多萬兩白銀。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鎮遠定制費用是140多萬兩白銀。可見300萬盧布這筆錢並不小﹐《中俄伊犁條約》中國就賠給了沙俄500萬盧布。然而我還是不太能相信貪婪的俄國人能拿出300萬盧布來行賄。而且李鴻章縱橫官場四十餘載﹐他要稍微有一點貪心的話300萬盧布(150多萬兩白銀)是可以輕鬆賺到的。李鴻章完全沒有必要冒著背負賣國賊罵名的巨大風險來受賄這個錢。而且﹐他在他開辦的那些實業中多動一點腦筋就可以賺回來的﹐只要他願意。
  所以我想﹐說李鴻章受賄賣國﹐這件事應該是不成立的。這件事兒最多算李鴻章誤國﹐他沒有認清形勢﹐很傻很天真相信俄國人。說他出賣國家利益﹐罪名真的重了一些。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