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中國歷史上的兒皇帝

中國歷史上的兒皇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後晉皇帝石敬瑭的名字總是與「兒皇帝」的罵名緊密相連﹐儘管歷史記載中說他謀略過人﹐作戰勇敢﹐為政廉潔﹐禮賢下士﹐很有政治才幹﹐但這些都不能洗刷他的卑劣無恥。
  石敬瑭是沙陀人(也有人說他是漢人)。父親叫臬捩雞﹐李克用的部將﹐官至刺史。石敬瑭覺得父親的名字不像是漢人﹐於是自取名字叫石敬瑭。石敬瑭自幼喜讀兵書﹐志向遠大﹐立誓要成為戰國李牧及漢朝周亞夫那樣的名將。代州刺史李嗣源十分賞識他﹐引以為心腹﹐後來乾脆把女兒嫁給了他。李嗣源是李克用的養子﹐也就是後唐的第二代皇帝唐明宗。
  後唐明宗死後﹐他的兒子李從厚繼位﹐是為愍帝。愍帝在位僅四個月﹐皇位就被明宗的養子李從珂奪了去﹐是為末帝。末帝即位後﹐任石敬瑭為太原留守、太原節度使。石敬瑭生活儉樸﹐不近聲色﹐不設宴會﹐辦公結束後﹐常召幕僚談論民間疾苦和為政得失。他辦案精明果斷﹐不會被假相所迷惑﹐作出的判決大都令人心悅誠服。由此深得人心﹐聲譽日隆。
  皇帝的養子竟然做起皇帝來﹐這讓身為駙馬的石敬瑭心理很不平衡。太原是北方重鎮﹐石敬瑭赴任後﹐一邊主持對契丹的防務﹐打理民政﹐一邊以太原為根據地﹐積聚錢糧﹐擴充軍隊﹐準備取代這個來路不正的皇帝。後來雙方真的是兵戎相見﹐而石敬瑭幾次都吃了敗仗﹐被圍困於晉陽。為了當上皇帝﹐石敬瑭甘願忍受任何恥辱﹐付出任何代價。他決定向原本與自己為敵的契丹求援。契丹是居住在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公元907年﹐阿保機統一各部後﹐建立了政權。阿保機死後﹐耶律德光繼位﹐勢力更加強大﹐屢屢向南侵擾中原王朝的北部邊境。石敬瑭與其部下桑維翰、劉知遠共同籌劃﹐請求契丹為援。
  但契丹不會輕易答應援助石敬瑭﹐雙方幾經討價還價﹐石敬瑭終於答應了契丹人開出的大價碼﹕石敬瑭稱臣於契丹﹐行父子之禮﹔事成之後割讓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的土地。劉知遠勸石敬瑭說稱臣就可以了﹐行父子之禮太過分﹔多給一些錢物就可讓契丹出兵幫助﹐而割讓土地﹐恐怕將來會成禍患。但石敬瑭稱帝心切﹐哪裡還顧得上這些。
  清泰三年(936)九月﹐耶律德光親自率5萬騎兵自雁門關南下﹐援助石敬瑭﹐當天就打敗唐兵﹐包圍了晉安寨。盧龍節度使趙德鈞領兵解救﹐他沒與契丹開戰﹐而是以大量金帛送給遼軍﹐而後與契丹搞起了秘密交易。他請求耶律德光立自己為皇帝﹐率兵攻佔洛陽﹐與契丹約為兄弟之國。這個條件比石敬瑭的開價差得多﹐儘管如此﹐耶律德光孤軍深入﹐怕被趙德鈞切斷退路﹐所以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石敬瑭聽說這一消息﹐驚懼萬分﹐忙派桑維翰到契丹軍營﹐跪在耶律德光帳前﹐從早到晚﹐哭哭啼啼﹐最後耶律德光拒絕了趙德鈞的請求。
  十一月十二日﹐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晉帝﹐約定雙方永為父子之邦。晉每年向契丹交納帛30萬匹﹐把今北京市與今河北、山西北部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接著耶律德光和石敬瑭一道向南進軍﹐趙德鈞父子戰敗投降。石敬瑭繼續向洛陽前進﹐後唐軍隊潰敗﹐末帝與曹太后、劉皇后等人攜傳國璽登上玄武樓自焚。石敬瑭順利進入洛陽。
  不過這「兒皇帝」確也不好當﹐石敬瑭受盡了窩囊氣。石敬瑭已45歲﹐卻要稱34歲的耶律德光為父﹔每次契丹使者到來﹐石敬瑭都要拜受詔敕﹔每年輸送給契丹的金帛寶物不計其數。契丹人稍不如意便派使者來指責﹐石敬瑭只有卑躬屈膝道歉的份。無論朝中還是民間都認為這是莫大的恥辱。但石敬瑭深知「兒皇帝」的位子來之不易﹐不肯與契丹父皇帝反目。
  天福七年(942)﹐在恥笑與唾罵聲中當了7年兒皇帝的石敬瑭﹐背負著萬世罵名﹐結束了他罪惡的人生。他的侄子石重貴接著做了4年兒皇帝。這個由契丹扶持起來的兒皇朝便被契丹人攻滅。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