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1949年蔣介石向族人伸出的三個手指頭有何深意?

1949年蔣介石向族人伸出的三個手指頭有何深意?

  在蔣介石的故居豐鎬房的展廳裡﹐有一幀他與族長分別時的照片。照片上族長似乎在問他什麼時候能夠回來。那時的人只怕是沒有今天的覺悟﹐蔣介石一走﹐自然如喪考妣﹐哀聲一片﹐尤其是長期得以蔣介石庇護的族人們。蔣介石當時伸出了三個手指頭。
  後人猜測蔣介石當時的意思﹐應該是指三年。有美帝國主義的支持﹐剛剛到台灣的蔣介石對於自己殺回大陸﹐還是信心百倍的。不過三年之後﹐他不僅沒能反攻大陸﹐還接連丟掉了沿海的諸多島嶼。如果不是毛澤東遠見卓識﹐讓他保留了賴以聯繫大陸的紐帶金門各島﹐蔣介石只怕連台灣也待不了﹐只能到美國或者其附庸國當寓公了。
  在離開家鄉26年之後的1975年﹐他終於徹底「放棄」了反攻大陸的想法﹐回到了天國。他是想回來的﹐一開始是想打回來﹐後來也有過其他想法﹐比如﹐據後人披露﹐他也曾與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高層有過試探性的聯繫。而在他「主政」台灣期間﹐對於台獨與分裂主義﹐一直予以嚴厲打擊﹐倒也不失為一個有血性有骨氣的中國人。僅此一點﹐他真的想以一種和平的方式回到大陸﹐也是可能的。我想﹐後來中國共產黨高層領導人對於一國兩制的設想﹐雖然不是受到他的這種情結的啟發﹐但多少一定是有關聯的。
  但蔣介石終究是沒有在有生之年重回大陸﹐回到他的家鄉溪口村。雖然蔣介石在遺囑所言﹕「日後光復大陸﹐中正生於斯長於斯﹐要將遺體移返南京﹐葬於中山先生之側。」現在「光復」大陸成為泡影﹐他的遺體經防腐處理﹐暫安放於桃園縣慈湖行館內的黑色大理石棺槨內。不過據說這裡非常像故鄉溪口﹐蔣介石因思母而在此修行宮﹐名之曰慈湖。固執的蔣介石也只能在這裡夢迴故里﹐「以待來日光復大陸﹐再奉安於南京紫金山」了。
  1996年前「總統」李登輝贏得大選後﹐對李登輝不信任的蔣緯國曾公開主張﹐將兩蔣陵寢移回大陸浙江奉化老家﹐以示落葉歸根﹐引爆兩蔣移靈的話題。但當時還在世的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及蔣方良都贊成在台灣先舉行國葬﹐等兩岸統一﹐再奉安大陸。不過﹐終究因為家屬意見及當時的政治氣氛等種種因素﹐始終沒有付諸實際行動。如今﹐蔣緯國和宋美齡也已先後逝世。蔣介石什麼時候能夠奉安大陸﹐就誰都無法知道了。
  其實﹐不僅是他自己想回來﹐就是他的「老對手」、「老朋友」毛澤東﹐也可能是有等他有朝一日回老家看看的心理準備的。1949年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21軍61師進駐溪口﹐溪口解放。毛澤東主席指示「在佔領奉化時﹐要告誡部隊﹐不要破壞蔣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築物。」。
  這一點﹐充分體現了毛澤東的遠見和大度。說是遠見﹐是因為要留下蔣介石思鄉的根﹐讓他牢記儘管跑到了台灣﹐但兩岸還是一家。說是大度﹐這一點是盡人皆知了。毛澤東6位直系親屬包括妻子楊開慧在內被國民黨殺害﹐他的祖墳被蔣介石挖開好多次﹐但他還是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以德抱怨﹐下令保護好蔣介石的故居和祖墳。
  當然﹐在文革期間﹐蔣介石的故居受到過一定的損害﹐但當地人們很有智慧﹐用毛主席語錄保護了其他一部分。同時﹐中央得知消息後﹐也隨即對溪口的文物古跡加以保護。所以﹐到了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此後﹐中央就撥專款修繕和恢復蔣氏遺跡。1984年﹐蔣氏遺跡作為旅遊景點正式開放。現如今日日訪客如雲﹐而這溪口的蔣介石故居與京、滬、穗等地的蔣介石舊居一樣﹐成了研究中國現代史寶貴資料。
  可以說﹐在國共兩黨長期的交往中﹐毛澤東與蔣介石既是一對「冤家」﹐也可以算是一對「老朋友」。自從他們踏上政治舞台起﹐就開始了相互合作與鬥爭﹐並終其一生。在這期間﹐毛澤東至始至終表現出來的遠見與大度﹐確實是蔣介石所無法比擬的。最終兩人的成敗﹐最根本的原因固然是他們信奉的主義不同﹐但他們兩人的個性修為﹐也有一定的關係。
  1949年10月1日﹐當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時﹐蔣介石不知有沒有在想近三十年兩人的鬥爭中﹐自己到底輸在哪裡。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