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文景之治為何會引發七國之亂﹖

文景之治為何會引發七國之亂﹖

  漢王朝在經歷了高祖劉邦時代之後﹐曾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一段「文景之治」繁盛時期﹐漢文帝、漢景帝父子把西漢王朝的統治推向了高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發展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國家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可是﹐看似昇平的西漢王朝的背後卻一直存在一股陰霾﹐這股陰霾來自於漢朝建立開始所埋下的種種禍根。雖然最後叛亂被平息﹐但是還是為初創不久的西漢王朝帶來了沉重打擊。
  參與七國之亂的各諸侯王們都是高祖的子孫﹐而在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高﹐人民豐衣足食﹐被後人稱道的「文景盛世」之中﹐為什麼會出現叛亂的情況﹐按理說國家昌盛﹐百姓富足﹐放著好好地王爺不當﹐非要去反叛朝廷﹐這其中的深層次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高祖劉邦病逝後﹐他的兒子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可是年少的他根本無力把控朝局﹐這個時候呂後便開始逐漸把持朝政﹐掌權的她開始大肆剷除異己。為自己的族人謀利﹐得罪了不少人﹐在後來惠帝駕崩﹐她又假借少帝之名把控朝廷。呂後專權給西漢王朝帶來了沉重打擊﹐雖然後來的漢文帝勵精圖治﹐讓漢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出現了空前繁榮的盛況﹐但是陰霾的種子已經悄悄被種下。
  漢文帝劉恆是劉邦的寵妃薄姬所生﹐在當時是庶子即位﹐所以很多重視血緣關係的諸侯王對此大為不滿。血緣上的疏遠讓中央的權威受到威脅﹐各諸侯不再完全服從中央的命令﹐尤其是在政治上更是貌合神離﹐在文帝即位之初﹐就曾發生過小規模的叛亂﹐雖然動亂很快平息﹐但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了。
  在經歷一次動盪之後﹐漢文帝開始著手約束各諸侯的勢力﹐通過分遷轉封的方式防止諸侯在自己的領地長期盤踞。分封自己的孩子為王﹐監視各諸侯的動向﹐削弱諸侯在當地的影響力﹐把勢力龐大的諸侯國進行多次分封﹐形成相互掣肘、相互制約的局面。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中央的權威﹐但是卻讓各諸侯感到了威脅﹐仇恨的種子也就此埋下。
  七國之亂的發起者吳王劉濞被分封在吳越地區﹐這些江南地區資源稟賦強大﹐自古便是魚米之鄉。百姓豐衣足食﹐生活富裕﹐地方諸侯的財政足可以匹敵中央。人力財力的極速擴張帶來的則是吳王劉濞權利慾的膨脹﹐他開始不服從中央的管制﹐甚至私自製造錢幣﹐經營鹽政﹐一度在眾諸侯中當起了「老大」。
  真正造成中央漢文帝和吳王劉濞不可調和的矛盾的﹐是一次弈棋事件﹐當事的雙方是當朝太子劉啟(漢景帝)和劉濞的兒子劉賢。劉賢仗著自己父親的權勢﹐在對弈的過程中展現出對太子的無理態度﹐太子一怒之下用棋盤將劉賢打死﹐當時文帝下旨將劉賢的屍身運回吳越﹐卻被吳王劉濞退了回來。這種抗旨不遵的行為直接讓雙方撕破了臉﹐劉濞從此開始抗拒中央的指令﹐甚至直接託病不在上朝。
  漢景帝劉啟即位後﹐秉承了父親的治國理念﹐兢兢業業地治理國家﹐在他的治理下﹐中國社會得到空前發展﹐國力強盛﹐百姓富足﹐「文景之治」達到了高潮。漢景帝重視化解中央和各諸侯的矛盾﹐由於父親景帝並沒有處理好和諸侯之間的關係﹐雙方之間矛盾日益激化﹐為解決問題﹐漢景帝聽從了晁錯的意見﹐頒佈《削藩策》削藩。直接把部分藩王的封地收為中央所有﹐這一做法激起了各諸侯王的不滿﹐而這個時機恰恰又是吳王劉濞「等候多時」的機會。
  《削藩策》頒佈之後﹐早已按耐不住的吳王劉濞迅速聯絡了其它對中央不滿的諸侯王﹐並打起「請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起兵。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劉濞的目的顯然不是勤王﹐而是要舉兵謀反﹐而這時﹐漢景帝看到浩浩蕩蕩的反軍卻犯起了嘀咕﹐並最終迫於壓力﹐誅殺了晁錯﹐而這一軟弱行為並沒有讓各路藩王退卻﹐反而更加肆無忌憚。
  在看到各路藩王無意退兵之後﹐漢景帝下定決心要用武力解決叛亂﹐他啟用周亞夫進行平叛﹐周亞夫足智多謀﹐善於用兵﹐尤其擅長截糧道。在他的精心策劃下﹐經過三個多月的鏖戰﹐中央軍取得了勝利﹐而參與反叛的七個諸侯王全部斃命﹐最後漢景帝廢除了其中的六個諸侯國﹐僅保留了楚國的部分封地。
  為了避免七國之亂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漢景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分封自己的兒子為王﹔規定諸侯國的官員任免必須經過中央批准﹔諸侯國要向中央繳納一定的稅賦﹐這樣一來﹐諸侯國的政治權利被剝奪﹐經濟權利被部分剝奪﹐並時刻處於中央的管控之下﹐進而也失去了同中央抗衡的能力。
  高祖之後﹐由於分封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地方諸侯做大的局面﹐甚至有個別諸侯國的實力超越中央﹐給後來的統治埋下了陰霾的種子。西漢「文景之治」盛時﹐爆發的七國之亂源於前期的太后的亂政和血緣隔閡﹐本質原因還是中央集權和地方自治矛盾的日益激化﹐並最終爆發了叛亂。雖然最後叛亂被平息﹐但是箇中原因還是值得後人借鑑﹐即使在現代﹐我們回看這段歷史也能感受到當時那個境況下時局的動盪﹐哪怕正逢盛世也難掩陰霾。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