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民初國民黨建造航母的美夢為何破滅

民初國民黨建造航母的美夢為何破滅

  中國要建造航空母艦的消息被世界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然而也許很少有人知道﹐中國要建造航空母艦八十年前就有了計畫。當時雖然還是航空母艦誕生的初期﹐也就是距離1917年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誕生的十一年後﹐國民黨海軍將領陳紹寬就曾提出過一項建造航母的計畫﹐但由於政治、經濟、軍事等諸方面原因﹐致使的國民黨的航空母艦的計畫結果成為了南柯一夢。本文將披露了1928年國民黨的航母計畫從夢想到夢碎的鮮為人知的全過程。
  據有關史料﹐自從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以後﹐這種新型的作戰利器頻繁穿行於戰爭硝煙中。二十世紀初﹐一些對戰爭富有想像力的軍人提出了讓飛機跟隨艦艇赴遠洋作戰的大膽設想。1909年﹐法國著名發明家克雷曼·阿德第一次向世界描述了飛機與軍艦結合的美好景象。他在《軍事飛行》一書中﹐提出了航空母艦的新概念以及建造航空母艦的初步設想。
  在以後幾年中﹐各國海軍爭先恐後﹐進行著大膽的嘗試。終於在1912年﹐英國海軍將一艘老式巡洋艦「競技神」號改裝成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向航空母艦的建造邁出了第一步。這艘軍艦儘管不能讓飛機直接起降﹐但它可以攜帶水上飛機執行遠程作戰任務。
  中國海軍自甲午戰爭以後﹐與列強拉開了很大距離。飽受海上戰爭之苦的中國人不甘心這樣的結局﹐意識到必須追趕列強﹐建設一支現代化海軍才能拒敵於國門之外。於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北洋政府海軍部派出兩名年輕的軍官陳紹寬和鄭禮慶赴歐洲觀戰﹐目的是從現代戰爭中汲取經驗教訓。
  1916年12月﹐兩人踏上了前往歐洲的征程。他們先到英國、法國、義大利考察海軍﹐然後登上英國皇家海軍的艦艇親臨戰場﹐體驗歐洲海戰場上異樣的火藥味。當時﹐英國完成了「競技神」號的改裝以後﹐又將「恩加丹」號、「女皇」號、「坎帕尼亞」號、「勇敢」號、「光輝」號、「暴怒」號等大型艦艇改裝成水上飛機母艦。到了一戰結束時﹐英國共改建了十五艘水上飛機母艦﹐這支海上新軍為海戰增加了新的看點。在達達尼爾海戰中﹐英軍一架水上飛機奉命離開母艦出擊﹐將一艘五千噸的土耳其軍艦炸沉﹐令參戰各國刮目相看。
  就在戰爭即將結束之際﹐英國對「暴怒」號實施進一步改裝﹐加裝了飛行甲板﹐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1918年7月﹐從這艘航母上起飛的七架艦載機﹐轟炸了德國的空軍基地﹐顯示了航母的巨大作戰能力。陳紹寬耳濡目染﹐將海戰的新變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特別是1917年中國對德、奧宣戰後﹐陳紹寬奉命直接參加英國的潛艦部隊﹐與敵激戰於大洋深處。他連續參加了三場海戰﹐感觸頗深。從那時起他就下決心要讓中國海軍擁有航母。一戰結束後﹐陳紹寬在英國擔任了兩年海軍武官﹐1920年﹐他帶著英國女王頒發的歐戰紀念勳章回國。
  陳紹寬回國時﹐正值軍閥混戰時期﹐根本不具備建設新海軍的條件。1928年張學良在東北易幟﹐蔣介石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陳紹寬擔任海軍第二艦隊司令兼海軍署署長。他感到形勢好轉﹐於當年年底給國民政府上了一個呈文﹐要求擴充海軍。在呈文中﹐他首次提出要花二千萬元建造一艘航空母艦。他的提議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在1929年1月的全國編遣會議上與其他提議一起被否決。這使陳紹寬難以接受﹐他與第一艦隊司令陳季良雙雙憤然辭職。
  蔣介石怕海軍群龍無首﹐趕忙出來安撫陳紹寬﹐作出建設海軍的承諾。他說﹕「我們曾講要在十五年以內﹐有建設六十萬噸的希望﹐照此看來﹐我們在五年以內﹐或者即可完成﹐與世界上列強的海軍相抗﹐鞏固我們的國防。」蔣介石又對六十萬噸的艦艇作了大概的分析﹐認為其中應包括三艘航母。陳紹寬被蔣介石這番話所打動﹐於是打消了辭職的念頭﹐隨後擔任了海軍部長。
  擔任海軍部長後﹐陳紹寬在所有的海軍建設規劃中﹐都將航母的建造作為海軍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連停泊航母的海軍基地他也想好了﹐在膠州灣、象山和大鵬灣。陳紹寬讓在英國學習的海軍留學生將英國各艦隊的情況寫成報告﹐呈送海軍部﹐以資借鑒。他還在海軍內部掀起了一場關於海空軍配合作戰的大討論。
  1934年﹐他根據參加歐洲海戰的經驗﹐寫成了《海戰》一文﹐對「海戰中的飛機」進行專門討論。他寫道﹕「現代海軍在海戰時﹐欲取攻擊手段﹐必有賴於艦上所載的飛機。」然而蔣介石誇下造艦六十萬噸的海口是安撫陳紹寬的權宜之計﹐根本沒有當成實事來辦。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發展投入少、見效快的空軍上。因此﹐他始終沒有在海軍建設上投入足夠的經費。
  除蔣介石以外﹐國民黨內部還有少數人出於派系鬥爭考慮也反對建設強大的海軍。國民政府監察委員高友唐荒唐地提出﹐不但不需要建造航空母艦﹐現有的艦艇也不需要﹐應將它們賣給商家作商船﹐將賣艦的錢拿來買二百艘小艇守海口足夠了。這些來自國民黨內部的阻力讓陳紹寬的航母夢難以成真。到抗戰爆發前﹐「航空母艦」也僅僅是掛在人們口頭上的一個新鮮名詞而已。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紹寬暫時放下了那些紙面上的規劃﹐開始部署現有艦艇的抗戰事宜。當時中國海軍的抗戰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江陰。1937年8月上旬﹐為阻止日本艦隊沿江西上﹐國民政府用沉船在江陰建立了一道封鎖線。日軍為打通封鎖線﹐動用航母上的飛機實施大規模轟炸﹐將防守封鎖線的國民黨海軍第一艦隊幾乎所有艦艇炸沉。此後﹐日本航母經常出沒於中國沿海﹐配合陸上作戰行動。
  日軍的空中肆虐讓陳紹寬進一步看到了航空母艦的作用。1943年11月他代表海軍部再次提出海軍建設的規劃。在這次規劃中﹐他已經不再滿足於擁有幾艘航母了﹐而是要建造幾個航母群。他設想將中國沿海劃為四個海軍區﹕第一區從遼寧安東到山東半島成山頭﹔第二區從成山頭到長江口﹔第三區從長江口到廣東汕頭﹔第四區從汕頭到中越交界。每個區成立一支海防艦隊﹐擁有五艘航母﹐全國沿海共需要二十艘航母﹐每艘航母造價十八億元。這個規劃令包括蔣介石在內的許多人瞠目結舌。陳紹寬卻說﹕「這筆錢國家是省不得的。」
  顯然﹐就戰時中國的狀況來看﹐上述規劃沒有實現的可能﹐陳紹寬也明知這一點﹐但在他看來﹐先給蔣介石吹吹風也是很有意義的。1945年8月﹐在抗戰即將勝利之際﹐陳紹寬動真格的了。他拉上軍政部部長陳誠和主管人事的銓敘廳廳長錢卓倫﹐結合現有海軍艦艇情況﹐制定了《海軍分防計畫》。該計畫對幾年前的規劃作了修訂﹐將擁有航母的數量從二十艘減為十二艘﹐目的是讓更多的人接受這一方案。
  陳紹寬解釋說﹕「這是二艘航母當然不是一次完成﹐期限為三十年。第一個十年計畫先造一萬噸和八千噸航母各一艘﹐每噸造價六千二百八十美元。」抗戰勝利後﹐正當陳紹寬雄心勃勃地準備實現建造航母的計畫時﹐內戰的陰雲開始籠罩中國大地。此時蔣介石的腦海中思考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打敗共產黨﹐建設海軍已被完全拋在腦後。
  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了對解放區的進攻﹐大規模的內戰全面爆發。國民黨海軍被捲入內戰中﹐陳紹寬的強海軍夢隨之破滅﹐國民黨海軍航母計畫也自然成了南柯一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