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抗日戰爭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

抗日戰爭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

  抗日戰爭中﹐日本在華共陣亡44萬6341人﹐其中被國軍殲滅31萬8883人。但在國軍中﹐誰是抗日戰爭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呢?這無疑是新一軍局長孫立人將軍。這個被譽為“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孫立人將軍﹐在第一次緬戰時﹐仁安羌之戰以一團兵力擊敗日軍4000餘人﹐成功救出被日軍圍困的7000多名英軍﹐以少勝多為其贏得國際聲譽。在胡康河谷戰役擊斃日軍3200餘人﹐在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6800餘人。第二次緬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殲滅日軍3萬3千餘人﹐成為國民黨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其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以及培養軍官技能成為黃埔系外另一個標桿。孫立人﹐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安徽舒城三河鎮(今屬肥西)人﹐生於安徽廬江金牛鎮。其父親孫熙澤則是清朝末年的舉人﹐曾被派任為山東知府﹐如此家世也讓孫立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1914年﹐孫立人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庚子賠款留美預科﹐接受八年的留美預備訓練。後去美國普渡大學修土木工程學﹐1925年取得學士學位。1926年﹐孫立人不顧父親反對﹐執意要進入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接受嚴格之軍事教育﹐因其已有學士學位﹐故直入三年級習文史﹐1927年以文學士畢業﹐遊歷歐洲﹐參觀英、法、德等國軍事。1928年﹐孫立人回國﹐在國民黨中央黨務學校(今國立政治大學)﹐任中尉軍訓隊長。1930年﹐入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侍衛總隊任上校副總隊長。1932年﹐調財政部稅警總團任第二支隊上校司令兼第四團團長。隨後﹐開啟了其傳奇的一生。
  1949年﹐國民黨敗退之際﹐由於孫立人與杜聿明的矛盾﹐蔣介石有意讓孫立人到台灣鳳山訓練軍官﹐而這一走就再也沒能回大陸。1955年6月﹐政府當局以孫立人將軍與其部屬少校郭廷亮預謀發動兵變為由﹐對孫實施看管偵訊。1955年8月20日﹐孫立人「兵變」事件公開化。當時﹐政府以「縱容」部屬武裝叛亂﹐「窩藏共匪」﹐「密謀犯上」等罪名﹐革除孫總統府參軍長職務。事後﹐孫立人一直被軟禁﹐直到1988年蔣經國過逝後﹐時任總統的李登輝才解除孫長達33年的「監護」。1988年台灣監察院認定孫立人無叛亂意圖﹐2014年7月﹐台灣監察機構承認1955年郭廷亮“假藉長官名義為匪工作”間接為其平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