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明朝狀元最無德無能的當屬魏藻德?

明朝狀元最無德無能的當屬魏藻德?

  據明史記載,魏藻德,順天通州人。崇禎十三年舉進士。既殿試,帝思得異才,復召四十八人於文華殿,問:「今日內外交訌,何以報仇雪恥?」藻德即以「知恥」對,又自敘十一年守通州功。帝善之,擢置第一,授修撰。
  翻開明朝歷史,我們不難看出,魏藻德不僅是明朝最後一任首輔,還是最無德無能的一位狀元。之所以如此評價他,皆因他做人卑劣,為官無能。然而,他在崇禎年間卻有極佳的官運:崇禎十三年(1640)中狀元,授修撰,至十五即被超升為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不到三年就從正六品驟升為正三品。
  按說,魏藻德做官為政一無建樹,二無學術,其存在與陞遷只能加速帝國的崩潰,那他是憑借什麼一路官運亨通的呢?原來他別無他長,就是擅長辭令,有辯才,且深通崇禎的謀略,故總能迎合崇禎的心思。
  其實,說他會迎合崇禎心思,也是抬舉了他。事實上,他只對於己有利之事才迎合,於己無利則置若罔聞罷了。如,崇禎末年,在李自成步步逼近北京的情況下,崇禎急於籌集軍餉,命官員捐款助餉,魏藻德為保住其家財,率先表示家無餘財,反對崇禎征餉。使得征餉之事因未見成果,草草了事。再如,崇禎十七年,在北京城內外交困之時,魏藻德臨危受命,成為內閣首輔,當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崇禎問他有何對策,一向口若懸河的他卻選擇了閉口不言,崇禎再問,你只要開口,我立刻下旨照辦,魏藻德依舊是垂頭不答... ...三天後,北京陷落,崇禎自縊,明朝覆亡。
  我們說,假如魏藻德只是一介書生並不精通國家大事,只會投機鑽營,還可以理解其優柔寡斷、胸無大計之表現,但他在李自成成為大順皇帝時的變節行為,就更能看出他的品質何等低劣。京城陷落,像工部尚書范景文等一大批人死節,而作為明朝最後一位首輔的魏藻德,卻很快投降了李自成。然而在農民軍那裡,他並沒有受到優待。李自成責問他為什麼不去殉死,這個曾經知恥的狀元答道:「我正準備效力新朝,哪敢去死。」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指責其身為首輔而誤國,魏藻德為自己辯解:「我本是書生一個,根本不懂得政事,加上崇禎無道,所以才亡了國。」。劉宗敏聽了大怒說,你從一介書生到狀元,不到三年就做了宰相,崇禎哪點對不起你,你竟詆毀他。說罷,命人掌其嘴數十下。
  當時,農民軍還強迫那些投降的明臣交錢,魏藻德屬閣臣,不僅不能例外,還規定交錢不得少於十萬金。在酷刑之下,魏藻德拿出了白銀數萬兩,而當初倡議朝臣捐錢的時候他卻是一個子也不願掏。
  看來,惡人害得狠人治。魏藻德雖拿出了數萬銀,但劉宗敏絕不相信一個內閣首輔僅有幾萬兩白銀,故繼續用刑,直至五天五夜的酷刑後,魏藻德因腦裂死於獄中。幾天後,他的兒子也因籌不夠錢,被處死。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