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關節發出聲音正常嗎?骨頭啪啪聲是關節退化?醫師釐清3大可能主因

關節發出聲音正常嗎?骨頭啪啪聲是關節退化?醫師釐清3大可能主因


編按:你也有關節發出聲音的經驗嗎?蹲下、或是伸展的時候,為什麼骨頭會有聲音呢?是不是骨頭受傷的徵兆?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整形外科醫師 Kim L. Stearns 指出,關節發出聲音雖然可能使人焦慮,但通常是正常且無害的。除非關節時常發出喀喀聲響,且伴隨持續性的疼痛、腫脹,這種情況就建議就醫診治。

關節發出聲音的原因

Stearns 醫師指出,年紀大的人關節較可能發出聲響,原因是關節中的軟骨會隨著年紀增長、自然老化而磨損,表面變得較為粗糙,導致骨骼互相摩擦時更容易發出喀喀聲。此外,關節聲音也可能時有時無,會根據人的坐姿、睡姿或肢體動作而發生或消失。

另外,有些人也會重複某些運動或健身動作時,注意到關節彎曲時會發出短而急促、尖銳的聲音,通常這是因為肌肉緊繃、肌肉韌帶摩擦鄰近的骨骼所造成的。這時可以進行溫和的伸展,幫助減少關節聲音的問題。

而許多人會折手指、讓指關節發出喀喀聲,這是關節中自然產生的氮氣氣泡破裂所產生的聲音。同時,折手指的動作也不會導致指關節腫大或造成關節炎。

不過,如果想要減少關節發出的聲音,最好的方法是經常活動肢體,因為長時間維持坐著或躺著的姿勢,會使身體中的液體流動不良;藉由活動身體,可以帶動全身的水分流動、幫助潤滑身體的各個關節。

需要看醫生的關節、骨頭聲音

美國非營利醫療機構 Aurora Health Care 網站資料指出,伴隨疼痛的關節喀喀聲、爆裂聲或細碎聲響,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由於關節之間的軟骨磨損退化,使硬骨之間的緩衝與保護減少,導致發炎並引起疼痛、關節僵硬,並可能因為活動量增加而疼痛更嚴重。
髕股關節疼痛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也稱為跑者膝,會導致關節發出捻髮聲(crepitus)並伴隨膝蓋骨(髕骨)後方的疼痛。這種情況常發生在運動量突然增大時,以進行跑步、深蹲或跳躍的動作最為常見。
軟骨受傷:運動傷害、跌倒或意外都可能導致軟骨破裂,引起關節疼痛伴隨細碎的聲響。

早安健康/健身筆記

滿多常在運動的朋友都會很納悶,為何都認真運動了,膝蓋 、肩膀、脊椎還是常常喀喀作響,是不是身體有甚麼毛病!?

今天特別根據臨床醫師的醫學研究來替大家釐清原因與焦慮 ,讓您不再為骨骼的怪聲而困擾!

關節聲響來源可歸類為下列三大主因:

1. 關節腔中的氣泡破裂

我們身體中常用到大幅度動作的關節大部分屬於滑液關節, 關節腔內都含有關節液(潤滑液),液體內又含有許多氣體 。

由於關節活動時會改變關節液、滑膜囊分布位置,進而影響關節腔體積、壓力,因此氣體釋出,氣泡因我們活動時的擠壓而破裂,產生聲音;屬正常現象,因此不會有害。

Ex: 大家最愛折手指時的啪啪聲

2. 肌腱於骨頭上滑動

人體的活動關節,都是由許多肌肉的肌腱、大量的韌帶牢牢抓緊而形成的,可避免骨頭之間太接近而產生過多不必要的摩擦撞擊,也可避免脫臼而影響關節活動。

因此在活動時,眾多的肌腱難免會碰到硬硬的骨頭,因此肌腱上包覆著腱鞘(Tendon sheath),來避免過多的摩擦而導致肌腱炎,因此肌腱於骨頭上的滑動是正常現象,沒有過度也不會有害。

Ex: 最常見肩膀、大腿旋轉移動時的聲響

3. 骨頭與骨頭間的摩擦

A. 其實關節活動時難免會有骨頭互相碰撞,但貼心的造物主在關節會摩擦處都蓋上了軟骨作為保護,但軟骨無神經與血管 ,所以不會痛也不會再生,軟骨就是個消耗品,過多的不當摩擦(體重過重、疲勞或劇烈活動)後無法砍掉重練,也容易導致關節炎。

因此,別把韌帶伸展過度受傷而太鬆,也須讓肌肉夠強壯 ,才能穩固關節、減少劇烈的摩擦。

B. 關節如果太過僵硬,也會讓軟骨的壓力增加,軟骨細胞易受損,會增加骨頭間的碰撞而禍害無窮。因此,要多做瑜伽伸展,可讓關節放鬆、關節液流動,滋潤軟骨養分,使軟骨細胞壽命延長。

Ex: 最常見是膝關節活動時,膝蓋骨與股骨(大腿骨)的摩擦;頸椎腰椎轉動時,小關節的摩擦聲(因此動作時請慢、不要 甩動,以免發生危險)。

結論:

想要擁有健康的骨骼肌肉系統,遠離關節炎、腰酸背痛等的不二法門,就是時刻提醒自己「姿勢要端正」、不忘時時運動「肌肉鍛鍊與瑜伽伸展」,也別忘「補充蛋白質與鈣質+曬太陽」唷!

當然疼痛無法緩解時就記得趕快看醫生!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