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卵巢囊腫會消嗎?卵巢、子宮囊腫會不會癌病變?症狀、治療方法一次看

卵巢囊腫會消嗎?卵巢、子宮囊腫會不會癌病變?症狀、治療方法一次看


卵巢囊腫(ovarian cyst)是卵巢中出現充滿液體的小囊,每個月排卵時是最常形成卵巢囊腫的時候,許多女性每個月都會形成至少一個濾泡或黃體囊腫(follicle or corpus luteum cyst)。除非囊腫長大、或長出多個囊腫,否則多數人不會注意到自己有卵巢囊腫問題。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年輕女性健康中心(Center for Young Women's Health)資料指出,卵巢囊腫是卵巢中充滿異體的囊狀物,通常會在排卵後消失。以分類來說,卵巢囊腫的類型包括

卵巢濾泡囊腫(Follicular cyst):每個月會生成一個含有卵的液囊,並在排卵(卵子離開卵巢)時破裂。如果含有卵的液囊沒有破裂、無法釋放其中的卵,液囊可能會持續長大達1∼10公分。多數的濾泡囊腫會在2~8周內消失,也不會導致疼痛。較大的囊腫有時會引起下腹部的疼痛與壓力,並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會消失。

黃體囊腫(Corpus luteum cyst):通常在每個月排卵後形成,並會在數周內自行消失,少數案例中會耗時達3個月。黃體囊腫的尺寸可能達到3∼4吋,同時也可能因為出血導致疼痛。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卵巢同時有多的囊腫的病症,通常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或疼痛,也不需要移除。

導致卵巢囊腫的原因

荷爾蒙異常:功能性囊腫(functional cysts)可能是荷爾蒙失調、或服用排卵藥而生成,通常不需治療、會自行消失。
子宮內膜異位症:異位的子宮內膜跑到卵巢、繼續生長時,可能形成巧克力囊腫(endometrioma),導致性行為或月經期間的疼痛。
懷孕:懷孕初期時,卵巢可能會形成囊腫以幫助胎盤形成,有時這些囊腫到之後的孕程仍會留在卵巢中,可能需要切除。
嚴重骨盆腔感染:擴散到卵巢和輸卵管的感染,可能導致囊腫形成。

卵巢囊腫症狀

卵巢囊腫生成側的下腹部,可能會有壓迫、腫脹、刺痛或隱隱作痛感,症狀可能反覆消退、發生。
當卵巢囊腫破裂時,會導致突然、劇烈的疼痛。
當卵巢囊腫導致卵巢扭轉時,可能導致疼痛並伴隨噁心、嘔吐。
較少見的症狀則有
骨盆疼痛
下背部、大腿隱隱作痛
排尿、排便難以完全清空膀胱或腸道
性行為疼痛
原因不明的體重增加
經痛、生理痛
異常陰道出血
胸部僵硬
頻尿

美國洛杉磯西達賽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資料指出,卵巢囊腫的治療會根據囊腫類型、患者年齡與健康狀況而定,多數女性不需治療、僅需定期追蹤並注意症狀變化,囊腫即會在數週至數月內消失。

部分狀況下,患者可能需要進行追蹤的超音波檢查,確認卵巢囊腫是否消失或不再增大。而如果超音波、血液檢查發現癌症的徵兆,醫師可能會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摘除部分或全部的卵巢。可能須進行手術的情況包括:

囊腫導致持續的壓迫或疼痛
囊腫有持續長大的徵兆
囊腫過大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希望摘除囊腫、幫助受孕

卵巢囊腫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囊腫破裂與卵巢扭轉。囊腫破裂可能導致突然的下腹劇痛、血液與水分流失,部分狀況下需要接受手術。卵巢扭轉較少見,但可能會導致卵巢無法得到正常的血流供應,引起突發的疼痛、噁心或嘔吐,可能需要緊急進行手術。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John Hopkins Medicine)資料則認為,卵巢囊腫通常不需治療、會自行消失,但如果卵巢囊腫沒有消失或引起症狀,或是被診斷與癌症有關,則可能需要藉由手術切除。

早安健康/黑住紗織、佐田節子

卵巢囊腫,即使是良性,也輕忽不得

卵巢囊腫屬良性腫瘤,多發於二十至三十多歲女性身上。由於卵巢囊腫內部皆為液體,摸起來柔軟不易察覺異狀,因此罹病初期幾乎毫不自覺,通常會等到囊腫腫大到腹部突出,或是健康檢查時被診斷出來,才發現它的存在。

最常見的囊腫為塞滿皮膚、頭髮、牙齒或脂肪的「畸胎瘤」,這種畸胎瘤是卵巢裡的卵子,擅自增生長出牙齒等物質而形成。

其他同為卵巢囊腫的,還有被歸類為子宮內膜異位症之一的「巧克力囊腫」、囊腫裡充滿透明液體的「漿液性囊腺瘤」,以及充斥著濃稠液體的「黏液性囊腺瘤」等種類。

雖然這些都屬良性腫瘤,但是若要治療,基本上都必須動手術。因為必須取出後才能確認是否真的是良性腫瘤,有時候還會因此發現內部出現癌前病變現象。

另外,若囊腫直徑大於六公分,有可能會發生囊腫扭轉現象,引起激烈腹痛。若不幸遇到此狀況,就必須將卵巢整個切除,因此,一般都會以直徑大於六公分為標準,並建議盡早動手術切除囊腫。

「低劑量藥錠」、「OC」跟「LEP劑」哪裡不同呢?

在談論荷爾蒙療法時,常會聽到英文縮寫LEP的藥名,這其實是低劑量雌激素與低劑量黃體素合併製成的藥劑。 實際上,這個藥和口服避孕藥用的低劑量藥錠幾乎相同。

避孕藥又稱「OC」,取自於經口避孕藥的英文縮寫。由於近年來幾乎只用低劑量藥錠當避孕藥,因此OC這個單字也被用來稱呼低劑量藥錠。

既然成分跟作用機制幾乎完全相同,為什麼要特別分開使用低劑量藥錠(或OC)與LEP兩個名稱呢?這是因為要藉此分辨服藥目的,LEP主要用於治療經血過多或嚴重月經症;低劑量藥錠是以避孕為目的。

最近相關領域的專家們也開始以這種方法來區分兩者。書裡也以「低劑量藥錠(LEP劑)」等寫法來區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