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假酒中毒」眼花、氣喘怎麼辦?俠醫林杰樑解法曝光

「假酒中毒」眼花、氣喘怎麼辦?俠醫林杰樑解法曝光

作者:早安健康/譚敦慈、顏宗海醫師

近年來,誤喝假酒導致中毒的事件在各國層出不窮,2017年8月中國重慶一名男子誤喝假酒後,感到頭昏無力,本以為只是喝多了,沒想到後來卻開始劇烈嘔吐,最後甚至喪失視力;印度與捷克也曾在2013年發生飲用非法劣質酒及假酒,造成中毒致死的事件。

除了不肖廠商低價販賣假酒外,民眾私自釀酒也有可能喝到大量的有毒成分,若沒有及早送醫治療,死亡率更高達四分之一!究竟假酒或私釀酒為何會使人中毒?若不幸誤喝,又該怎麼應對?

酒後視力模糊?當心喝到假酒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說明,真酒是「乙醇」,而假酒則是「甲醇」,乙醇喝多對心血管不好,但甲醇更危險。

甲醇又稱工業用酒精或木精,無色透明且氣味與酒精相似,沸點低、具有揮發性,工業方面常被用來當作有機溶劑。甲醇與乙醇相似,但較容易取得也更便宜,所以常是不肖廠商用以降低成本的手段。

顏宗海醫師舉例,曾有人在國外帶酒回台,結果喝到一半,竟發現自己看不清楚坐在旁邊的友人,「明明坐得很靠近,卻連對方的五官都看不清楚。」他進一步指出,若喝酒喝到一半發現上述現象,就要提高警覺,自己是不是喝到假酒,因為甲醇會作用於視神經上,所以往往第一個症狀就是「視力模糊」。

提及如何分辨是否只是喝醉酒,還是甲醇中毒?顏宗海醫師強調,單純的喝醉與中毒的感覺一定不一樣,通常喝醉也不會出現視力模糊的症狀。他補充,若出現下列症狀,包括視力模糊、氣喘,感覺與平常喝酒時不同時,建議立刻就醫檢查。

假酒解毒劑:真酒

若不幸喝到假酒,解毒方法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資深護理師譚敦慈表示,在將假酒中毒患者送醫之前,最有效的解毒方法是「喝真酒」。

譚敦慈老師就分享,以前曾有民眾在搶救假酒中毒的患者時,打電話給林杰樑醫師求救,林醫師就要他們在送醫途中先去超商買高粱酒給患者飲用,當時對方也是不敢置信地頻頻確認。

對此,顏宗海醫師說明,假酒的成分是甲醇,經過肝臟代謝後會變成甲醛,再轉為甲酸,而甲酸即有劇毒性,會引起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引發抽搐、器官衰竭等,造成的死亡率更高達四分之一。

「解毒就喝真酒,看是高粱還是紹興都可以,買得到什麼就喝什麼。」顏宗海醫師說,這個方法很多患者一開始都不相信,真酒之所以可以減緩甲醇中毒,就是靠乙醇「搶走酵素」。

顏宗海醫師說明,甲醇中毒主要是因為甲酸的強烈毒性,若要形成甲酸,就必須讓甲醇在肝臟被分解成甲醛,再使甲醛與甲醛去氫酵素反應形成甲酸。但去氫酵素與乙醇的親和度較高,因此此時喝下真酒,血液中乙醇濃度夠高時,就可以與甲醛競爭,減少其被分解為甲酸的機會,降低中毒危害。

至於沒有被分解的甲醇,情形嚴重的話,可以透過緊急洗腎(血液透析)的方式排出體外,由於甲醇分子量小又是水溶性,若順利的話四個小時就能排除。

避免喝到假酒,買酒的管道更要特別小心,譚敦慈老師提醒,最好至公賣局或有法規認證的釀酒公司購買,才最安全。尤其是到東南亞國家或中國旅遊,要採購當地酒類時,也要特別注意安全性。

才喝幾杯沒關係?女性一罐啤酒就超標

與三五好友聚餐來杯冰涼的啤酒,是許多人的人生樂事之一,但小酌怡情,若飲酒過量就是在傷害身體。根據國健署建議的飲酒量,若以啤酒(酒精濃度5%)為例,男性約為一瓶罐裝(330ml)啤酒;女性甚至只有半罐的量。

幾杯黃湯下肚後,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也大不相同,有些人雙頰立刻發熱脹紅,也有人可以面不改色。譚敦慈老師引用研究表示,若喝酒容易臉紅的人,事實上是身體缺乏「乙醛去氫酶」,肝臟無法代謝酒精轉變的乙醛,導致血管擴張才會出現臉潮紅現象,建議應比一般人減少酒精攝取量,甚至不建議飲酒。

然而喝酒不會臉紅的人,也要注意!就有研究發現,喝酒不易臉紅的人特別容易「酒精成癮」,可見無論是誰,過度的飲酒都是有害無益。

防假酒中毒小撇步

喝酒如果發生眼力模糊、眼睛灼熱感等現象,則有可能假酒中毒,應馬上就醫,到達醫院前可先喝真酒解毒。
中藥酒應選擇有合格中醫師把關的酒品,國外中藥酒應避免飲用。
飲酒不過量,國健署建議男性一天不超過一罐(330ml)啤酒、58%高粱不超過28c.c.;女性不超過半罐啤酒、58%高粱不超過14c.c.。

https://youtu.be/xKdwQ9xjFmA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