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逾65歲 4成聽損

逾65歲 4成聽損

逾65歲 4成聽損

最新報告顯示,全台年過六十五歲長者四十%有聽損,恐影響溝通、認知功能,失智風險提高。醫師提醒,若常聽到嗡嗡聲、看電視音量大、常請他人重複對話並有耳鳴、頭暈,應立即就醫。

華科慈善基金會民國一○五至一○八年間針對九○五五名民眾進行聽力篩檢,發現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失能性聽損盛行率達四十%,推估全台高齡聽損人口有多達一三七萬人。

根據推估,符合申請身心障礙的聽障者恐有多達四四•三萬人,但衛福部統計六十五歲以上已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聽障者八•五萬人,差距相當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區據點進行的聽力篩檢,一旦驗出問題轉介率僅不到三%,若與醫療機構合作,由醫護人員替篩出問題的長輩掛號,轉介率則攀升至七十%,顯示民眾在沒有醫療資源介入的狀況下,主動就醫的意願低。

該報告進一步分析發現,男性失能性聽損比例約卅八•四%,比女性卅三•二%略高,東部地區聽損盛行率又高過其他地區;年齡層方面,六十五歲以上失能性聽損盛行率約四十%,七十五歲以上增至四七•九%、接近每二人有一人聽損,八十五歲以上更高達七一•四%,平均每三人就有二人聽損。

亞東醫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陳光超表示,從五十歲開始就可能出現明顯的退化性聽損,隨年齡增長,大腦聽覺中樞退化,接收到的刺激也隨之減少,也可能受到噪音、疾病、藥物等因素影響加速老化,一旦聽不清楚,就可能影響活動意願、溝通與認知能力,增加失智風險。

陳光超說,高齡者若有失能性聽損,認知功能退化速度比常人快卅%到四十%,建議年過五十歲的中高齡者每年接受聽力篩檢,如果出現五大重要徵兆就得提高警覺,包括常聽到嗡嗡聲、電視音量總是調的比正常人高、經常要求對方重複剛才說的話,同時出現持續耳鳴或合併頭暈症狀,就應立即就醫。

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組長陳妙心表示,目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每年一次健檢,會由醫師主動瞭解長者是否使用助聽器,未來將進一步研議是否納入聽力篩檢。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