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暴牙、嘴難閤、常咬到牙肉 可能是小下巴作祟

暴牙、嘴難閤、常咬到牙肉 可能是小下巴作祟

暴牙、嘴難閤、常咬到牙肉 可能是小下巴作祟

孩子暴牙、嘴巴閉不攏、常常咬到牙肉,這些問題的癥結極可能是下顎較短的「小下巴」症狀,國防醫學大學臨床教授暨長庚醫院矯正科/兒童牙科兼任主治醫師羅秋美教授表示,把握9歲到12歲黃金期使用矯正器治療,將能引導下顎生長到正常位置。

小下巴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於年齡,治療刻不容緩。把握下顎生長發育時間是治療的關鍵,美國矯正學會建議兒童7歲時需要做矯正評估,同時進行小下巴的檢查,把握在青春期前(男性變聲,女性初經)進行治療,9至12歲最佳。

羅秋美醫師藉由「兒童小下巴紅綠燈自我評量表」,提醒家長及早注意及早治療:綠燈組的孩子下巴比例正常,但是要注意家族遺傳,如果父母屬於臉型較短、有紅/黃燈症狀和小下巴的情況,更要注意孩子下巴發育,7歲就應至牙科檢查。

黃燈組的孩子已有小下巴的初期症狀,包括:暴牙、嘴巴閉不攏、上唇前突像嘟嘴、下排牙齒咬到上排內側牙肉(深咬)、講話漏風、ㄈㄏ發音不準,正常咀嚼常常兩頰肌肉發痠,此時家長可與齒顎矯正醫師討論矯正需求;到了紅燈組,下小巴的症狀更明顯,可能伴有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顳顎關節疼痛、下唇異常後縮而上唇明顯前突的情形,需要經醫師評估是否可先用牙套矯正進行前導、或直接實施手術矯治。

羅醫師表示,相較於台灣大多數的人使用傳統功能性矯正器和大鋼牙,在美國,很大多數小下巴青少年們,已漸漸進入使用到隱形矯正的科技,牙醫師和牙技師使用電腦精確模擬齒列的變化、3D列印一系列的下顎前導隱形牙套,牙套在小臼齒和臼齒之間有個像是隱形翅膀的精密翼托,藉由翼托卡榫作用,漸進式推著下顎長出來,同時之間還可排齊牙齒,加快矯正速度。

大概多久可以完成矯正?依據下巴內縮的嚴重程度,每位兒童所需要的矯正時間也會不同。一般狀況來說,如果兒童遵循醫囑合作佩戴下顎前導隱形牙套矯正,矯正治療時間大約8個月到24個月可達到預期效果。

每天需要佩戴下顎前導隱形牙套22小時,除吃飯及刷牙外,都必須戴著,即使碰到換牙、缺牙也沒關係,只要牙套戴的住就好,如果戴不住,就可以再印模,或電腦掃描牙齒,再作新的一套下顎前導隱形牙套,若是蛀牙,還是可以補牙,不影響牙齒保健。

甚麼是小下巴?國防醫學大學臨床教授暨長庚醫院矯正科/兒童牙科兼任主治醫師羅秋美教授指出,從正面看,一般人下巴長度約是人中長度的2倍,明顯短小又內縮的小下巴,除了造成暴牙不好看,還常常伴有深咬的問題,尤其吃硬東西時,下門牙有時會咬到上牙床的牙肉;顳顎關節也受波及,進而影響咀嚼功能、骨骼面相,甚至造成長期頭疼等併發症。

完美的下巴比例為,正面髮際到眉心,眉心到鼻柱,鼻柱下端到下巴應該是1:1:1;人中長度與下巴長度比為1:2。

「小下巴的孩子通常愛吃軟食,因為吃到費力咀嚼的食物就會覺得咬不動、覺得累。」羅秋美醫師表示,令人困擾的還有呼吸不順,這是因為縮進去的小下巴也影響到鼻咽的結構位置,使呼吸道受到壓迫,躺著時更明顯。容易睡覺打鼾、睡不好,甚至衍生睡眠呼吸中止症。

家長往往看到孩子暴牙,帶到牙醫診所檢查才發現原因不在上顎外凸的門牙而是小下巴,羅秋美醫師表示,正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青少年,小下巴的正確治療方式為生長導引,就是透過矯正器把下顎往前拉恢復到正常的位置;若是用上排牙齒往後退或是用拔牙調整位置的方式治療,下巴仍然會是小的。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