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世界氣喘日國健署提醒牢記防治守則

世界氣喘日國健署提醒牢記防治守則

世界氣喘日國健署提醒牢記防治守則

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期望提升大眾對於氣喘的認知,訂定每年五月第一個週二為世界氣喘日,今年世界氣喘日為五月一日。衛福部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昨(一)日呼籲,只要牢記遠離過敏源、拒絕菸害、外出戴上口罩等三個小撇步,如此可以有效防治過敏原,遠離氣喘帶來的呼吸危機。

氣喘是常見的慢疾病之一,影響全球超過三億人口。王署長指出,遠離過敏源必須維持環境清潔,由於塵蹣是家庭當中常見過敏原,常生長於枕頭、棉被、床墊、絨毛玩具當中,為了預防甚至控制氣喘,建議定期清潔居家環境,每一至兩週用熱水清洗寢具,同時曝曬於陽光底下。此外,居家環境不堆放絨毛玩具或是擺放地毯,如此可望防範塵蹣生長。

王英偉強調,拒絕菸害很重要,抽菸的煙霧對於氣喘病患而言,也是刺激性物質,患者吸入煙霧就可能引起氣喘,因此患者周遭親人有吸菸習慣時,應勸告當事人以免引發氣喘。

外出戴上口罩方面,由於病患對於空氣汙染物質比較敏感,比如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硫氧化物、臭氧及粒狀物質等,因此,病人外出時最好戴上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的粒狀汙染物質。

值得注意的是,居家環境往往隱藏誘發氣喘因子,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引發未滿十二歲兒童氣喘原因前五名依序包括塵蹣佔了百分之四十六點三、氣溫急遽變化佔了百分之三十七點七、病毒感染佔了百分之三十六點八、冰冷食物佔了百分之二十八點八、空氣汙染佔了百分之二十四點二,環境佔了極為重要的因素。

藝人季芹表示,某晚出現咳嗽咳不停症狀,原以為是一般的感冒,經治療見好轉,咳到胸口痛、睡不著,甚至喘不過氣來到醫院掛急診,才發現是氣喘。

誘發氣喘因子,比想像中的多元。什麼情況下會誘發氣喘?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工作小組召集人、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邱國欽醫師表示,常見的認知是接觸過敏源,如塵(虫滿)、黴菌、毛髮、寵物皮屑等。另外,其他的誘發因子,還包括抽煙、二手煙、呼吸道病毒感染、月經週期影響、胃食道逆流、接觸刺激性化學物品、從事或長期在油漆或粉塵的工作環境。受工業化及氣候因素的影響,包括境外移入的「沙塵暴」帶來的空氣污染物、汽機車廢氣排放的移動性的污染源、工廠與工業區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排放物等,也是誘發的原因。當空氣中的「PM2.5」懸浮微粒透過呼吸道進入身體及血液內,藉由循環影響全身的同時,也降低肺功能,進而誘發氣喘發作或引起慢性氣管炎。

治療氣喘目標,達到良好控制。氣喘就像許多慢性病一樣,除了提高自我的病識感外,更要遵從醫師的治療計劃,邱國欽醫師說,氣喘照護鐵三角,包括藥物治療、居家監測、避免環境誘發因子,患者千萬不能調整藥物劑量或自行停藥,氣喘雖然無法完全根治,但可以透過「控制良好」達到氣喘不再發作,只有學會與氣喘和平共處,才能讓生活與工作不被影響。

「氣喘,千萬不要輕忽」,發病至今已經與氣喘和平共處快20年的季芹分享自我的控制經驗說,看起來好像沒事的氣喘,在發作時真的很危險。治療期間,每天用藥讓人覺得很煩,隨著醫療發達,在平常保養方面,居家環境常清潔、床單換洗頻率要高,避免絨毛的玩偶。愛狗的季芹也提到,她是選擇比較掉毛比較少的狗狗。還要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增強體力與免疫力。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