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貼圖] 海水魚的貼圖,給大家分享

第五百八十五幅
學名:Antennarius nummifer
中文名:日本躄魚,錢斑躄魚,眼斑躄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太平洋:紅海,波斯灣而且東非到夏威夷與社會群島,北至日本,南至紐西蘭。東大西洋:亞速群島,馬得拉群島,加納利群島與聖赫勒拿島。色彩可變的,黃色的,和粉紅的,紅色的,褐色,或黑色的。在背鰭鰭條後面的基底的一個深色的斑點.(黑色的階段用胸鰭頂端鰭條白色的也出現),誘餌大約長度相等具有第二背鰭棘。凸起的餌球有絲狀的觸鬚.(與一個身體矮胖的蝦,相似)最後的腹鰭鰭條分叉。有尾柄。眼通常有從它的瞳孔放射的條紋。棲息於在兩者的潟湖與臨海礁石上的潮間帶到深度至少 25 公尺。從表面到大約 176 公尺可能是在印度-太平洋的區域中佔據任何地方,以 19 公尺平均已知抓取的深度。來自東大西洋的那些在更深的水域,在 44 與 293 公尺之間,平均 107 公尺的深度。活著時,它的餌球與一個極小的身體矮胖的蝦相似。卵生的。卵是黏在絲帶狀的鞘或者凝膠黏液團被稱為 ' 卵筏' 或 '卵罩'.肉食性,體長最大13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八十六幅
學名:Antennarius rosaceus
中文名:橙吉柏特,長杆躄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太平洋:紅海,菲律賓,印尼,馬紹爾群島,吉柏特島與羅得豪島。軟背鰭基底的誘餌<1.8 長度的骨質部份;餌球一個絲狀突起的小凸起節。有一個第二背鰭棘不連接到一張皮膚的網身體而且生長著很多的極小簇與一個絲狀的頂端。在海綿地帶中生活在中等深度;出現於臨海礁石平台中。肉食性,體長最大5.8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八十七幅
學名:Antennarius sanguineus
中文名:加州躄魚
地域:分佈於東太平洋: 加州灣到祕魯, 包括可可島與加拉巴哥群島。棲息於在岩礁中的小凹處了而且尤其沿著牆壁。他們幾乎完全地以背景混合而且狀似有硬外殼的海綿。肉食性,體長最大8.5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八十八幅
學名:Lophiocharon trisignatus
中文名:蟲紋躄魚,蟲紋絨冠躄魚
地域: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菲律賓到那西方的與澳洲的北海岸。出現於在礁附近的近岸水域。卵生的.當孵策略的時候,卵群也被依附於雄魚父母的身體的側邊或如幫助在引誘其他的魚作為食用魚方面.肉食性,體長最大14.7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八十九幅
學名:Histiophryne cryptacanthus
中文名:隱棘躄魚,隱刺薄躄魚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現於岸邊礁石上了。但是已經被記錄到深度 130 公尺.成魚與海綿或海鞘類一起發現了。卵生的。卵被一個單獨的,平又非細胞組成的絲狀突起彼此依附而且在一個凹陷的在後左邊的胸鰭被孵。肉食性,體長最大9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九十幅
學名:Lophiocharon lithinostomus
中文名:藻瓣絨冠躄魚
地域:分佈於中西太平洋: 印尼與菲律賓的蘇路海。看上去藻瓣絨冠躄魚,真像一堆枯化的樹枝插在石上。食小魚。肉食性,體長最大9.1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九十一幅
天竺鯛科
學名:Apogon chrysotaenia
中文名:黃體天竺鯛,多線天竺鯛,大目側仔
地域: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印尼南至澳洲西北部;記錄自紐西蘭了。稚魚有茂密的斑紋。成魚有模糊的斑紋,但是高的前面尖的第二背鰭鰭。有時有能隨著色調被開或閉的深色的肉梗斑點。棲息於近海岩礁,礁石平臺與珊瑚礁斜坡的裂隙。夜行的種。雜食性,體長最大12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九十二幅
學名:Apogon annularis
中文名:環紋天竺鯛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紅海,喜在深水的珊瑚區內游玩,夜行的,雜食性,體長最大7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九十三幅
學名:Apogon maculatus
中文名:麻薩諸塞天竺鯛,斑紋天竺鯛
地域:分佈於西大西洋:麻薩諸塞州(美國),百慕達群島,巴哈馬與墨西哥灣到巴西。紅色到暗紅色的在第二背鰭鰭後面與一條寬的黑色像鞍狀斑一樣的橫帶之下具有一個圓的黑色斑點在尾梗上。在港灣,與珊瑚礁中,普遍地棲息於沿著海洋牆壁與樁材。一個夜行的種,它在裂縫與裂隙中保持隱藏在白天期間.範圍深度超過 100 公尺.雄性有卵曾經有斑點的在巴哈馬在六月與七月.在水族貿易中的最常見天竺鯛。雜食性,體長最大11.1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九十四幅
學名:Lachneratus phasmaticus
中文名:拉馬特天竺鯛
地域:分佈於東太平洋:進入印度洋之內的向西夏威夷群島。一種不常見的品種,夜行的,雜食性,體長最大7.4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九十五幅
學名:Apogon dhofar
中文名:阿拉伯海天竺鯛
地域:分佈於西印度洋: 已知只來自了中央的與阿曼南方。棲息於岩石的底部了。雜食性,體長最大14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九十六幅
學名:Apogon lachneri
中文名:白星天竺鯛
地域:分佈於西大西洋:美國佛羅里達南部與巴哈馬到貝里斯。包括安地列斯群島。棲息於清澈的珊瑚礁。雜食性,體長最大6.5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九十七幅
學名:Apogon dispar
中文名:基靈天竺鯛,異天竺鯛
地域:分佈於東印度洋:可可-基靈群島。中西太平洋:索羅門群島與帛琉。有一個特殊的白色斑點在它的尾柄。發現於海峭壁的洞穴了;也在清澈的岸礁到外海岩礁中,通常在生長的大黑色珊瑚中遠離牆壁。雜食性,體長最大5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九十八幅
學名:Apogon moluccensis
中文名:蘇拉威西天竺鯛,麻六天竺鯛,摩鹿加天竺鯛
地域: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印度到印度支那與馬來列島到澳洲北部。可變的而且在產卵之前有不同的彩色斑紋或者何時進食。深褐色的有暗淡的頭部與背部到白灰色或者淡黃色的在第二背鰭鰭的基底的末端的側邊,與特殊的白色斑點上腹地有暗淡的條紋。兩條白色的線經過眼從吻尖。夜行的種。生活於近海;在泥斜坡上與在潟湖中通常在淤泥的棲息地。雜食性,體長最大9公分。
[img][/img]

TOP

第五百九十九幅
學名:Pseudamia zonata
中文名:班索得天竺鯛,大尾黑班天竺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Ninigo島外海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北部,索羅門群島,萬那度,菲律賓與琉球群島。在身體上的深色橫帶之間的間隔微弱淡紅;中央的鰭的軟鰭條淡紅的。前鼻孔有非常短的深色在後部的鰓蓋。尾部的形狀長菱形的。平坦的眼間隔。在縱向的系列中的 23-25個鱗片。發現於深的洞穴了,通常小光是左邊的地方.雜食性,體長最大21公分。
[img][/img]

TOP

第六百幅
學名:Apogon trimaculatus
中文名:大馬紹天竺鯛,三斑天竺鯛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琉球群島到西澳大利亞與大堡礁的南方,東至美屬薩摩亞與馬紹爾群島。稚魚在淡的背景上有密集深色斑紋。成魚暗色的.棲息於近海珊瑚礁。夜行的種。雜食性,體長最大15公分。
[img][/img]

TOP

第六百零一幅
剃刀科及海龍科,加插海馬類
學名:Phycodurus eques
中文名:枝葉海馬
地域:分佈於東印度洋:澳洲南部的特有種。通常用海藻出現沙子區塊鄰近礁石之上,吃糠蝦與其他的甲殼動物。卵胎生的.雄魚帶卵在一個孵卵袋是在尾部下面發現,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偽裝: 沒有一個獵物及掠食者認得它作為一個魚。肉食性,體長最大35公分。
[img][/img]

TOP

第六百零二幅
學名:phyllopteryx taeniolatus
中文名:澳洲葉海馬魚
地域:分佈於東印度洋:澳洲南部,從南方的澳洲西部到新南威爾斯與塔斯梅尼亞,記錄自潮間帶到深度 50 公尺了。時常在海草與珊瑚礁之中.卵胎生的.雄魚帶卵在一個孵卵袋是在尾部下面發現.肉食性,體長最大45公分。
[img][/img]

TOP

第六百零三幅
學名:Hippocampus bargibanti
中文名:巴氏海馬
地域:分佈於中西大西洋: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昆士蘭省與新加勒多尼亞。保護狀態:生物資料不足,描述以 4件標本為依據:成魚的高度,少於 2.0 公分。環,11-12+31-34.吻的長度是大於 4.0 分之一頭長。背鰭鰭條,13-15 覆蓋 1+1個環。胸鰭鰭條,10.冠,一個圓形的癤瘤。棘,當不規則的凸起小瘤散佈在身體與尾部; 一根突出的圓形眼棘; 一根低的圓形頰棘。其他的顯著特性:頭部與身體非常肉質的,大部份沒有可認識的體環;軀幹片段的腹面部分不完全的;吻非常短。彩色斑紋:二個彩色變種被知道: (一) 白灰色或紫色的具有粉紅或紅色的小瘤 (發現於柳珊瑚 Muricella plectana) 而且 (b) 黃色的有橘色的小瘤.(發現於柳珊瑚 Muricella paraplectana),已知僅生存在本屬 Muricella 的柳珊瑚上面,在一個柳珊瑚上多達 28 對。小瘤而且截形的這種的吻與寄主柳珊瑚的水螅體的顏色與形狀相配而它的身體與柳珊瑚莖相配。如此極端是這偽裝在他們的寄主柳珊瑚已經在一個水族館被收集而且觀察之後,最初的標本只被注意。 大洋性的後期幼魚在各種不同的寄主身上定居, 但是到繁殖, 他們似乎偏愛紅色的水螅體 Muricella spp。 那通常生長深度超過 20 公尺。卵胎生的.雄魚帶卵在一個孵卵袋是在尾部下面發現。肉食性,體長最大2.4公分。
[img][/img]

TOP

第六百零四幅
學名:Hippocampus denise
中文名:柳珊瑚海馬
地域:分佈於西太平洋:顯然比印尼更廣泛分佈,萬那度與帛琉。從馬來西亞,索羅門群島與 Pohn Pei ,密克羅尼西亞觀察。國際間的買賣被監視過一個授權系統。顏色活著時單色的橘色具有顏色略深的環尾部的周圍;在保存狀態下,淡橘色在頸部的後頸與全部上有極小的深褐色的斑紋在一些標本中之上。小型的。臀鰭小或不存在。在軀幹12上的環; 在尾部 28-29 上.身體肉質的與下方而腹的軀幹脊縮小成分開插入皮膚的十字形針狀體。頸背的碟圓形的沒有凸起的冠。吻的長度大約 30% HL比率。頭部深度大約 50% HL比率。眼上面沒有棘。軀幹深度(在第 9 與第 10個軀幹環之間)大約 7% 分之一標準體長 (母魚) 與 10-15% 分之一標準體長 (雄魚).特定身體脊的角有時發展成圓形的小瘤(與 H. bargibanti相較的明顯更少與更少的發展)。生活在鄰近柳珊瑚海扇( Annella reticulata , Muricella sp. 與 Echinogorgia sp.).善於偽裝,與他們的顏色與身體裝飾形成小瘤,能與他們的柳珊瑚寄主的莖與水螅體相配.卵胎生的.雄魚帶卵在一個孵卵袋是在尾部下面發現。肉食性,體長最大2.2公分。
[img][/img]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