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12
發新話題
打印

[陸軍] (武器科普贴)巴基斯坦MBT-2000主战坦克图文版

过了一年多了,把这个帖子打捞起来,添加一点最新的东西

东方网12月10日消息:据俄罗斯军事平等网12月9报道
      秘鲁国防部长拉斐尔·雷伊12月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称,秘方即将与中国签署有关采购MBT-2000主战坦克的合同。目前,该型坦克正在秘鲁接受测试。不过,秘国防部长同时表示,希望这种测试样板坦克的实际批量列装版本能够装备得“更好一些”。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MBT-2000坦克曾于12月8日参加了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阅兵式。秘鲁当地首都利马(lima)的《共和报》报道称,秘军方可能会采购80-120辆的MBT-2000。此前,秘鲁军方曾分别对中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和波兰生产的坦克进行了对比测试。
     MBT-2000主战坦克是中国为巴基斯坦研制的外销型主战坦克,其前身是中国的90-II式坦克。
     MBT-2000坦克的战斗全重为48吨,乘员三人,最大战斗行程400公里。该坦克装备有热成像夜视系统,可以执行夜间作战任务。中国为巴基斯坦研制的坦克版本安装了功率1200马力的乌克兰6TD-2水冷增压柴油机,从而使48吨的“哈利德”功率重量比达到26马力/吨,最大公路速度65∼70千米/小时,从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所需时间为7∼9秒,最大公路行程400千米。其主炮为一门125毫米滑膛炮,可携带39发炮弹,可发射贫铀弹、钨合金穿甲弹、聚能破甲弹与高爆榴弹等。
     除此之外,秘国防部长还透露,该国目前正计划向巴西采购一批Super Tucano “超级巨嘴鸟”型轻型攻击机。他指出:“这种飞机不但很容易保养,而且装备有先进的技术装备。”


批注:此次出口秘鲁的MBT-2000是最新改进的VT-1A,是由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NORINCO)在MBT-2000(90-2式坦克)发展的。因秘鲁的要求不同,所以跟巴基斯坦装备的早期“哈利德”主战坦克MBT-2000在细节上有一些差别。

[IMG]http://i302.photobucket.com/albums/nn98/19801018/26_102825_aef53b29bce7f2b.jpg[/IMG]
[IMG]http://i302.photobucket.com/albums/nn98/19801018/26_102825_5acb4382ab27a25.jpg[/IMG]
[IMG]http://i302.photobucket.com/albums/nn98/19801018/26_102825_0e852c837a72563.jpg[/IMG]
[IMG]http://i302.photobucket.com/albums/nn98/19801018/26_102825_35b1cc04ef73629.jpg[/IMG]
[IMG]http://i302.photobucket.com/albums/nn98/19801018/26_102825_c1b4e9bb678c780.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0 16:51 編輯 ]

TOP

厉害,一年半前的文章又被捞出来了。楼主精神可嘉啊

TOP

基本上 底盤我認為跟96差不多

砲塔部分 大概防護不好

如果加裝反應裝甲 的確可提升裝甲防護力

可是...

其他西方國家也會裝阿

單就價值而言 偏向便宜 能夠大量生產的戰車

類似T72

一旦遇到攻頂的標槍飛彈

真的會死得很難看

[ 本帖最後由 chu1112 於 2009-12-12 03:38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chu1112 於 2009-12-12 03:32 發表
基本上 底盤我認為跟96差不多

砲塔部分 大概防護不好

如果加裝反應裝甲 的確可提升裝甲防護力

可是...

其他西方國家也會裝阿

單就價值而言 偏向便宜 能夠大量生產的戰車

類似T72

一旦遇到攻頂 ...
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吧
我个人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坦克最好的反制手段依然是坦克

其实现代技术上的坦克和反坦克导弹之间的关系有点象中世纪欧洲的重装骑兵VS轻装王牌弓射手
反坦克导弹即使再先进,也摆脱不了它的基本原理.
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制导武器无法达到坦克炮弹药的速度.
且反坦克导弹的穿甲原理和坦克炮弹的原理也截然不同
在技术层面上,外界能对反坦克导弹的干扰因素也太多了。光.烟.电磁等等
况且,现在坦克反导干扰技术和反侦察系统的发展并不落后反坦克导弹的发展.
瑞士鲁格公司弹头分部研制了一种"进程主动防护"(CRAD)岁片弹药,
口径76毫米.可由大多数装甲车辆的烟幕弹装置发射.
这种破片弹药技术直接来源于迫击炮弹,弹头内有1100颗4毫米的钢珠,
可杀伤面积达220平方米.在理论上结合车辆上的反侦察系统可有效拦截任何反坦克导弹.
这还是瑞士发展的一种,像欧美等各军工技术大国装甲车辆上也有此类系统的装备.
相对于导弹的天敌林立,坦克炮的防御手段显的那么的单一和无奈.
面对以动能弹为打击手段的坦克炮.目前的防御手段还是原始的,
依靠加厚装甲和改良装甲防御质量,那么随着坦克炮的发展,
为了防御它只有不断的加厚装甲的尺寸与之对抗,其直接结果就是,坦克变的越来越臃肿,笨重.

真正能终结坦克历史使命的是未来高能激光武器的轻型化和实用化
但激光武器的到来也就意味着人类另一种战争模式的开始

TOP

以下为一位大陆军事网友“闪击英雄001” 在<<坦克与反坦克导弹关系的问题>>帖子的讨论中的发言,我重新节选编辑了一下他的观点。

坦克是一种综合性兵器,在陆战中,目前还没有哪个能取代它的骨干地位,所以陆战兵器还只能围着坦克转。换句话说,只要进攻方有100辆坦克,那么防御方10000具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也是根本不够用的。理由很简单,坦克从来都是主动突然进攻者,而突破对防御所带来巨大破坏迫使防御方不得不把反坦克兵器分散于全正面。反坦克兵器从来都只是一种被动的低效率的自卫手段,仅仅只是自卫而已,试想一下10000辆反坦克导弹车突破敌人防御后能做点什么有用的事。

认为反坦克导弹能取代坦克炮的在目前纯属做梦,两种火力根本就不是一个性质,高速火力和低速火力是本质区别的,就算是最大胆的家伙也绝对不敢把反坦克导弹车开出掩体(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去和坦克碰一碰,很简单,就算是双方同时开火(同等训练条件下坦克必定先开火),反坦克导弹飞出不到300米导弹车就已经被废掉了。很多人一直以为坦克的主炮的射程只有2公里,远不如像霍特式这类反坦克导弹射程远,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坦克炮打得可比反坦克导弹远。就是单论命中率比较高的直瞄射程一般都有5000米(不是指那个直瞄常取的2倍直射距离以达到极高命中率的那个东东,而是按直瞄的定义算的直瞄射程)。三代坦克的直瞄射程上命中率更高。谁都怕见到对方的坦克,但有几个会怕见到对方的反坦克导弹车。抗得了大部分的打,打得了几乎所有的敌人,跑得还很快,这样的家伙如果都不能存在那么陆地上还有什么东西能存在。

反坦克导弹只有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坦克炮才会真正部分地消失它的魅力,那就是:飞行均速1500米/秒以上、高速的同时能保持高命中率、拥有高速必然带来的长杆穿甲弹头、穿甲能力不低于同期坦克炮射穿甲弹、可以射后不管和快速连射、价格不高于坦克炮射穿甲弹5倍。当然,这只是长杆穿甲弹的另一种发展而已,但是如果有哪个人认为这种导弹能够像今天的导弹一样普及的话,那他也只是做梦。众所周知,长杆弹是一项顶级技术,只有个别国家才有此能力造出,M829A3这样的东西显然只是凤毛麟角,价格贵的吓人。据此推论,这种新型的反坦克导弹绝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同样可以推论,坦克炮不会被这种反坦克导弹所取代,因为如此高深的技术在坦克炮上同样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成本还要低得高,而坦克本身的魅力(因为火力、防护都还可以利用科技的发展得到更大加强,它依然是具有极大破坏和威胁的高机动堡垒)更是不可能放弃它的原因。

[ 本帖最後由 vr0908 於 2009-12-13 20:07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13105655 於 2009-12-13 18:36 發表


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吧
我个人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坦克最好的反制手段依然是坦克

其实现代技&#2641 ...
您可能沒看清楚版友所提的[標槍飛彈]吧.

標槍飛彈是一種射前鎖定射後不理飛彈,此系統對裝甲車輛採用頂部攻擊的飛行模式,攻擊一般而言較薄的頂部裝甲,但也可也用直接攻擊模式攻擊建築物或防禦陣地,直接攻擊模式時此飛彈也可以用以接戰直昇機。頂部攻擊時的飛高可達150米,直接攻擊時則是50米。此武器系統配備了一個紅外線成像搜尋器,並使用兩枚錐形裝藥的縱列彈頭,前一枚引爆任何爆炸性反應裝甲,主彈頭貫穿基本裝甲。


標槍飛彈發射瞬間連續畫面

主要重點有二:
(1)標槍飛彈可由單兵攜行, 相對於龐然大物的坦克, 單兵的隱蔽性較佳.
(2)標槍飛彈採光學或熱影像瞄準, 可射後不理, 發射後就可以離開現場或掩蔽.

單兵或輕裝甲車輛對抗坦克多半採伏擊或偷襲方式, 沒人會單獨去跟擁有重裝甲及火炮的坦克作正面衝突. 同樣的坦克面對隱蔽目標時, 也不會傻傻的衝過去近身驅離, 因為坦克在近戰時自身的視野及火力死角很多, 多半只會保持比較遠的距離以火力壓制, 再由己方伴隨的步兵上前掃蕩, 這就是近代比較廣為各國所採行的步戰協同觀念.

以上部份資料引用來源如下
http://zh.wikipedia.org/zh-tw/

[ 本帖最後由 vr0908 於 2009-12-13 20:09 編輯 ]

TOP

樓上很多大大的評論都是很有道理的,但確切的來說,還是要考量"戰車部隊"的戰術運用吧!.....

戰車部隊的教則中,"戰車連"為最基本的單位,連以下,不再分割使用!也就是說,在戰場上,不太可能看到單獨的一.二部戰車,基本上,一出現就是十二部以上的戰車,或者是混合編組的"戰車戰鬥隊"(二個戰車排+一個裝步排),或者是"裝步戰鬥隊"(二個裝步排+一個戰車排),有複雜地型,裝步一律要"下車戰鬥",為戰車清除可能的埋伏死角.只要不是太落伍的戰車,基本上也都配有"熱顯像儀"來搜索敵情,(國軍M60A3即有配備),加上戰車的射控均已電腦化,發現目標到摧毀目標,不用五秒鐘!所以,理論上不太會有單兵一.二個小組背著"標槍飛彈",去偷襲戰車的(當然,就是打算要"壯烈成仁"的不在此限啦!)

由於近代戰車的主動式裝甲和複合式裝甲的進化,大大提高了戰車在戰場上的"存活率",所以"攻頂式"的反裝甲武器才有比較大的成功機率,任何型式的戰車裝甲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底部和頂部,頂部因為有人員進出,不可能有太厚的裝甲,所以是最大的弱點!因此我雖然同意上面有大大提到,反制戰車最好的武器還是戰車,但是戰車的天敵就是近代在陸軍被廣泛使用的"武裝直昇機"囉!.....不管比機動力.火力,武裝直昇機都可以在第一時間給戰車部隊於最大的傷害,而戰車自身並沒有防空火力(不要告訴我俄製的"長毛象"戰車有"防空飛彈喔!.......),所以美伊戰爭中,伊拉克四千餘輛的戰車,多被美軍的"空中騎兵"給屠殺殆盡囉..........

[ 本帖最後由 楚狂人 於 2009-12-13 21:27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vr0908 於 2009-12-13 20:04 發表

您可能沒看清楚版友所提的[標槍飛彈]吧.

標槍飛彈是一種射前鎖定射後不理飛彈,此系統對裝甲車輛採用頂部攻擊的飛行模式,攻擊一般而言較薄的頂部裝甲,但也可也用直接攻擊模式攻擊建築物或防禦陣地,直接攻擊模 ...
其实坦克对付单兵反坦克火力单元的基本方法就3条
第一 坦克一定要装备高速全自动机枪
第二 坦克的观瞄等火控设施完整有效,而且乘员要配手枪等轻武器
第三 重中之重的是:千万别一辆坦克出去混
呵呵!!!!

回归主题
前面网友提出的用“標槍飛彈”对付坦克,在基本战术上是绝对可行的
但有个很重要的前提,要1对1的情况下
而这些基本上只可能发生在很小的战争规模上,很低的强度的对抗上
现代的坦克地面进攻战,是在各种军兵种的配合下才展开的,最基本的也要步兵协同
所以清除或者压制反坦克导弹的火力点,不是坦克的主要任务
其实这样使用单兵反坦克导弹火力的使用,跟步兵阻击手的使用差不多一样
但毫米波或红外成像制导还要克服激光制导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下或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难以准确捕获目标的问题,
这也部分限制了反坦克导弹的使用效果

当然现代的坦克也是不会等着被动挨打
基本现役的第3代坦克都在加强电子和红外对抗系统的改进和升级
最基本的反制手段就是在榴弹发射器或者烟幕弹装置中配装红外干扰弹

另:能顶部攻击的反坦克导弹有很多,基本上现在的第三代的反坦克导弹都具备“发射后不管”和“顶部攻击”的能力

同时这个世界也存在一些异类的反坦克武器,例如:
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 (IMI)与拉斐尔军火局的导弹分部合作研制的名为灵巧顶部攻击制导炸弹 (STAR)的反坦克炮弹在2005年第三季度就开始进行发射试验。STAR制导炮弹的前身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早期的魔剑(Excalibur)反装甲弹药。该反装甲弹可从 105mm膛线炮和120mm滑膛炮发射。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3 23:19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楚狂人 於 2009-12-13 21:25 發表
樓上很多大大的評論都是很有道理的,但確切的來說,還是要考量"戰車部隊"的戰術運用吧!.....

戰車部隊的教則中,"戰車連"為最基本的單位,連以下,不再分割使用!也就是說,在戰場上,不太可能看到單獨的一.二部戰車,基本 ...
很赞同您的观点

但我提一个小小的补充
运用武装直升机等航空兵力打击坦克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战场空域的控制权
运用航空技术反坦克,从坦克投入到战场开始就出现了,他们之间的争斗也快持续近百年了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3 22:07 編輯 ]

TOP

这里节选一部分《反坦克战史》的资料,这是很早的文章,大约是1988年11月出版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反坦克战史》:由(英国)  约瀚·威克斯著 /  中国大陆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


反坦克战史--第八章 反坦克导弹

能够投掷的东西就能用于破坏(石块、鱼叉,以及其它无数种东西都可用作军用武器)。  
—— 《袖珍牛津字典》
  
  现在,反坦克导弹已经成为现实。但人们往往难以理解的是:它的出现为什么竟然会经历了那样漫长的时期。制造反坦克导弹的技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具备,当时,德国已经拥有滑翔炸弹和导线控制的爆破坦克。而在战前,盟国方面就已拥有用无线电进行遥控的靶机。尽管靶机和小型导弹之间有很大差别,但二者的原理却大同小异。然而,即便是拥有惊人发明潜力和在探索有无可能、有无必要方面拥有明显自由的德国人,也从来未敢冒然涉猎反坦克导弹领域,如果能够开展此项研究,那肯定会对德国军队大有助益。人们必定会作出这样的推断:战时,科技工作者之所以对反坦克导弹漠不关心,其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军方没有人提出过这方面的要求。  
  战争时期,发明家和发展工作者们,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时间和使用者要求的制约。如果军方一开始就提出需要一种新的和口径更大的火炮,那么,它通常得到的也就只能是一门火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者在提出其要求之前,通常都来不及进行周密的思考:当他手中所使用的火炮在射程上已经不如他所遇到的坦克上的火炮远,在对付坦克装甲方面已经无效时,他所作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求得到一种更大和更好的火炮——当然是越快越好。面对着这种要求和一张紧迫的时间表,研制工作者就只能应其所求,发展一种口径更大的火炮。而当使用者惊呼火炮太重的时候,那他就只好自作自受。大多数的时间都花费在对产品的改进上。如果军方在一开始提出的是要研究一种对付坦克的更好方法,那么,他所得到的武器很可能就会跟火炮全然不同。这就是我们提出下述看法的根据:即如果军方提出的是研究对付坦克的方法而不是局限于发展火炮。那么,反坦克导弹在二次大战中很可能已经被制造出来并得到了应用。然而,由于军方并未这样提出要求,因此,他所得到的武器自然只能局限于火炮,外加一点轻型火箭。除此之外,就再无其它品种。而反坦克导弹也就只能在战后资金短缺和军方漠不关心的条件下,自生自长了。  
  第一批反坦克导弹是在50年代中期出现的,它的诞生地是法国。在考察各种反坦克导弹的不同特点之前。我们将首先澄清一下在下面叙述中所使用的一些专用术语,以及导弹的发射和制导方式。  
  从广义上说,凡是抛掷或发射出去的物体,都应当称之谓导弹。这既包括圣经上所提到的牧羊人大卫杀死歌利亚人勇士菲力士时所使用的那种用绳索投掷的光滑的圆形石块,也包括重达数吨,带着原子弹头、并能环绕地球飞行半周的洲际火箭。  
  但根据通常的惯例,人们所使用的都是狭义的定义。即那些由火箭发动机推动、依照发射者发出的指令飞行,并且能够携带多种战斗部的物体,才称之为导弹。本书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定义。所谓制导导弹,是指那些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明显的是由发射人员控制的物体。然而,这种定义和含义也还有些含混,因为绝大多数的火箭导弹都能归入这一类。如果采用习惯用法(也可以说是滥用),那么,赋予这个词的将是这样一种含义:所谓导弹是专指那些在其整个飞行过程中均被加以制导的物体,而在本书中则是专指那些专门用于同坦克作战,并且从始至终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下的物体。  
  绝大多数反坦克导弹都采用有线制导,这也就是说,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是由沿着拖在导弹尾部的两股精制金属导线所传输的电子信号进行控制的。指令信号非常简单,仅限于控制导弹在两个平面上移动,上或下,左或右。在练习弹上,通常还需要给导弹拟定一个自毁程序,以便在导弹明显偏离航线或超过射程极限时,能够自毁。除此之外,在指令信号中就再也没有别的东西。自毁动作是由一个额外的附加指令信号所完成的。导线制作得非常精细,并且与外部绝缘,以防止飞行过程中发生短路。导线载于导弹的尾部,在导弹飞行过程中,逐渐从线轴或线管中拉出。由于导线十分纤细,因此,在导弹飞行结束之前,几乎不可能飘落到地面上。像这种把导线放在导弹上的方法,恐怕是使导线不产生应变的唯一方法。指望利用火箭把导线从固定在发射阵地上的线轴上拉出去的办法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采用上述方法也有缺点,过就是导弹必须承载导线的全部重量,并且必须能在飞行过程中,把导线均匀而迅速地释放出来。释放导线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已经成了一种全新的专门技艺,而且时至今日,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停止。除了导线释放问题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导线被拉出以后,导弹本身重量所发生的变化,将会给导弹的飞行与控制带来麻烦,这样,如果不从电器或电子方面寻找办法,那么,用机械方法进行解决的难度将是非常之大的。  
  与火炮相比,导弹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仅只需要一个异常简单的发射架——甚至往往不需要发射架就可以发射;它能携载一个尺寸很大的战斗部;因为它是一种制导武器,因此具有很高的命中精度,这种精度比火炮自然要大得多。导弹在命中精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只要保证射手能够看到目标,那么,它在最大距离上的命中精度,几乎仍然像在任何其它距离上一样好。事实上,当目标距导弹非常近时,命中反而会更加困难,因为此时导弹的飞行时间还很短,以致难以使导弹处于控制之下——这一点,正好跟火炮相反。对火炮来说,目标距火炮越近,命中的精度就越高。现在,一个中等尺寸的导弹,其射程就已能够超过常规火炮。而且有种种迹象表明,导弹的射程还将会进一步增大,而火炮对此则只能望尘莫及。由于只有一个十分简单的发射架,因此,反坦克导弹非常便于机动,并且很易进行隐蔽。由于一般没有炮口焰和冲击波,因此,大多数反坦克导弹,在其整个发射和飞行过程中,均难以用肉眼看见。坦克无法知道反坦克导弹是否正在对它进行射击,即使能够发现正在对它进行射击,也无法探知反坦克导弹发射架的准确位置。而使用反坦克火炮,则一直存在着这个问题,因为炮口冲击波能被坦克发现,因此,坦克驾驶员通过各种回避办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炮手的瞄准。使用反坦克导弹时,虽然坦克驾驶员同样也能采取他所喜欢的回避动作,但导弹控制手能够轻易地跟踪坦克的每一个机动动作,而不存在任何大的麻烦。  
  当然,反坦克导弹也有其不足处,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这些不足之处在人工制导的老式反坦克导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给射手(或控制手)提供控制飞行的条件,反坦克导弹的飞行速度都比较小,每小时仅约300-400 mi。若飞行速度为400 mi/h(643.6 km/h),则飞完2000 yd(1828 m)所需要的时间约为10 s;若飞行速度为300 mi/h(482.7km/h),则飞行2000 yd所需要的时间约为13 s。在13s的时间内,可能会发生各种情况。例如,目标可能会运动到树木或房屋的后面,或者刚好运动到一些稀薄的遮蔽物后面,使导弹射手无法看到。这样一来,射手可就无计可施了,因为,如果射手根本看不到目标,自然也就不可能会命中目标。  
  因为导弹以跟飞机同样的速度飞行,所以,用控制飞机的方法来控制导弹也就不足为奇了。绝大多数早期型号的反坦克导弹,大多是采用升降舵和副翼,利用气动力进行控制。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制造简单、价格便宜。再安上一个陀螺仪,就可以将指令信号传送到相应的控制面上,以完成所要求的机动动作。安装陀螺仪是必需的,因为否则便不能测出导弹的飞行姿态。在有些导弹上,还特意作出了下述安排,即使其在飞行中不停地转动,其目的,是为了抵销制造误差及火箭推力偏心的影响。升降舵连接在弹翼或尾翼上——在所有这些低速飞行的导弹上,都需要多个弹翼,目的是使其能够上升或概略地保持直线飞行。  
  然而,简单的空气动力控制系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就是它必须借助于空气动力才能工作。这也就是说,导弹只有在达到所需要的飞行速度时,才有可能达到全面控制状态,而在导弹起飞之后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内,几乎不能处于真正的受控状态。这就意味着导弹的最小射程相当大,换句话也就是说,导弹在处于受控状态之前,将要飞行相当长的距离。因此,只要目标坦克跟导弹接近到足够近的程度,除了偶然情况之外,它就能够免遭命中——这与火炮的情况恰巧相反,对火炮来说,射程越近,射击精度越高。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更为现代化的反坦克导弹,都在喷管处安上了燃气控制舵,自然,这也就意味着,这种控制舵必需用一些特殊的耐热材料制作,只有这样,才能承受住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烧蚀和冲刷作用。这种控制方法已经在英国的“斯文费厄”反坦克导弹上得到了应用,有关这种导弹的其它特点,我们还将在后面详加叙述。由于采用了利用转动喷管进行控制的方法,使得“斯文费厄”在飞离发射箱几英尺之内,就能进行令人吃惊的机动。  
  绝大多数反坦克导弹——当然不是全部——都是由人通过控制箱和控制手柄、或它们的变型进行控制的。控制手柄跟飞机上的操纵杆非常相似,而有几种导弹,特别是苏制导弹,它们的控制箱,在外形上,跟无线电航模靶机的控制箱近似,操作手通过一个潜望镜或一个双目望远镜,并通过移动控制手柄的办法,引导导弹沿瞄准线飞行。这个动作,跟飞机驾驶员的动作几乎一样。射手根据火箭发动机所发出的火焰可以看到导弹,而在有些导弹上,由于在弹尾又加装了一个专用的曳光管,因而使火焰变得更加明亮。沿着导线输入的控制指令使控制面移动,移动量的大小以及回归原位的时机,则需要由射手进行判断。要完成这样的任务,自然需要有相当熟练的技能和经过大量的实际训练,而困难的程度,则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控制系统的类型。目前,有两种类型的控制系统,在考察具体的导弹型号之前,了解一下两种控制系统所包括的含义还是必需的。  
  几乎所有的老式反坦克导弹采用的都是被称之谓“加速度控制”的原理,采用这种原理时,应将控制手柄扳向一方,比如左方时,导弹即转向左方,当控制手炳再转回居中位置时——也就是说不再需要导弹转弯——则导弹将改作直线飞行,但此时,它只能沿着新的航线作直线飞行,即它仍然是在与其初始航线成一定夹角的航线上向左飞行,这种情况与驾驶汽车完全相同:当将方向盘打向左方几秒钟后,再转回原位,汽车就会向左作直线运行,如果方向盘打向左方后保持不动,那么,汽车将总是向左转弯,以致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周。导弹也同样如此:如果控制手柄没有处于居中位置,那么,导弹将一直转弯,并形成一个圆周。而圆周的大小则取决于控制手柄移动量的大小。这里不妨再阐述一下,对射手来说,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假定,如果射手想让导弹向左飞行以进入瞄准线,那么,它就需要将控制手柄扳向左方一段时间,而在导弹进行横向移动时,他应当将控制手柄从左方移开。在导弹即将与瞄准线重合的某一点上,射手则必须向右扳动手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导弹引导到瞄准线上。但事情并不会一次成功,通常不是修正的偏大,就是修正的偏小,因此,必需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出修正指令,这样,导弹在飞行中,实际上是围绕着瞄准线,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不停地摆动。  
   “速度控制”原理与“加速度控制”原理有所不同。为了能够使“速度控制”成为现实,需要有一种复杂得多的陀螺装置。在“速度控制”系统中,当控制手柄移向左方时,导弹即移向左方;当控制手柄转回中间位置时,导弹则向右转动一个同等的角度——从而使导弹最后沿着一条与原来航线平行的航线飞行,这就改变了射手对校正移动只能进行估测的状况,从而使射手的负担大为减轻。从作用上说,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把导弹引导到按照手柄移动的方向上,而不是使导弹转向。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对导弹提出要求以后,对射手来说,导弹将总是横贯瞄准线进行等速运动;采用“加速度控制”时,导弹显然将越运动越快,因此,才取名为“加速度控制”系统。采用“加速度控制”系统将很难把导弹引导到预定的航线上;采用“速度控制”系统时,射手只要在控制手柄上轻轻一捅,就能“轻轻推”着导弹作横向运动并对到目标上。而对采用“加速度控制”的导弹来说,实现这一点则是相当困难的。在对这两种原理进行比较之后就会发现,“加速度控制”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初始训练和重复训练。  
  尽管“加速度控制”系统具有以上缺点,但它仍然为若干种导弹所采用,这主要是因为它制造简单,并且维修容易。当然,事实上,现代的反坦克导弹也并不需要部队进行多少维修工作——就工作状况来说,它要么能正常工作,要么不能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可以直接送回工厂返修。第一种实用的反坦克导弹是50年代中期由法国北方航空公司(Nord Aviation)制造的,这种导弹是在德国在二次大战中研制的一种叫“鲁尔斯塔尔”(Ruhrstahl)空对空导弹的启发下,研制成功的。而这种空对空导弹,在大战结束时尚处于发展阶段。法国的第一种使用型号是SS10反坦克导弹。在其被更大型的SS11取代之前,它在部队持续服役了6年以上。SS10的大小,在当时是合适的。弹重33 lb(15kg),弹长不到3 ft(914.4mm),翼展30in(762mm)。弹上有四片尾冀,尾翼有一个很大的后掠角。它以平均80 m/s的速度飞行,或者说每小时概略为180 mi,射程为1600 m。SS10的飞行速度太慢,射程也太近,但它毕竟是第一个投入现役并取得成功的导弹,因此,在反坦克导弹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一些报告说——虽然其中大部都未经证实——法国陆军曾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使用过这种导弹,主要是用于消灭在复杂地形上的点状目标,例如,山顶上的防御支撑点和岩洞内的防御工事等,都曾被SS10的空心装药战斗部摧毁过。而要完成这些任务,使用一般火炮是异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SS10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用事实证明了,人们可以造出反坦克导弹。同时,它还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设计思想。例如,导弹的发射装置兼作运输包装箱的方案,就为后来的许多导弹所仿效。取下包装箱,将前端支起,再将瞄准具安于后部,导弹即作好了发射准备。它是一种名符其实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然而性能不理想,威力也显得不足,因而,在50年代末期被SS11所取代。SS11比 SS10大1倍,战斗部也比较大,弹长达到46in(1168.4 mm),但翼展却减小到20in(508mm)。续航速度几乎是SS10的2倍,达到 335mi/h(539 km/h),最大射程增加到3000 m。SS11是一种十分厉害而成功的武器,先后曾有二十多个国家进行购买和装备。全弹重30kg(66 lb),战斗部可以穿透23 in(554.2 mm)厚的装甲板——这是一项惊人的性能,并且也是导弹能够携带大量炸药的一个有力证据。如将同等重量的炸药装入炮弹内,弹径就会达到155 mm左右,而火炮的重量将会达到5-6 t。 SS11不仅可以在地面上利用发射箱发射,而且可以安装在车体上,并在车上发射。导弹和发射箱可以由吉普车搭载,既可以在伸出于车体两侧的支架上发射,在有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风挡玻璃上方发射。采用车上发射时,射手和司机必须下车,并向侧方走出几码远的距离,以避免发射时受冲击波伤害。当安装在装甲车或坦克上时,导弹要么安装在发射箱内,要么安装在发射轨上,而发射箱或发射轨安装于炮塔的两侧。总之,SS11在装车方式上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并且只需经过稍事改动,就能装在直升飞机上。  
  作为法国陆军反坦克防御的一种骨干武器,SS11曾在法国陆军中服役达10余年之久,但作为单兵便携式武器使用,它的重量显得有些太大,因此,在SS11装备部队之后不久,一种被称之谓“安塔克”(Entac)的反坦克导弹即告问世。“安塔克”是“反坦克制导导弹”一词的法文字母缩写,与SS11相比,它既小又轻,装有导弹的发射箱全重为70 lb(31.8kg),飞行重26 lb(11.8 kg),最大射程2000 m,战斗部较轻,仅装有8 lb(3.6 kg)炸药,但却具有足以穿透20 in(508 mm)以上装甲的能力,尽管穿孔的孔径可能很小。“安塔克”于1957年被法国陆军采用,并曾向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出口,这些国家购买安塔克的目的,或者是进行试验,或者是进行装备。截至1968年为止,订货总数已经达128000枚,交货总数已达116000枚。这就使得“安塔克”导弹,像SS11导弹一样,成了北方航空公司的“摇钱树”。  
  现在,我们继续介绍法国的情况。继“安塔克”之后,法国研制成功的另一种反坦克导弹,是SS12,但它无疑地是一种车载导弹。导弹自行化跟火炮自行化的发展思路是一样的,我们在前言中已有交待,对自行化问题本书将不予讨论。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为,SS12是SS11的一种放大型号,只是在动力系统上,作了相应的变动。它采用了半自动制导方式,并且在使用这种方式的导弹中,它大概是第一个加入现役的。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半自动制导及其原理还是值得的。在各种不同的系统中,基本的思路都是一致的,这就是,导弹发射出去之后,射手需要完成的全部动作,就是不管目标怎样运动,都应当始终将瞄准镜视轴线对准目标。不管瞄准线怎样移动,导弹都将沿瞄准线飞行。这一点是通过一个复杂的控制箱实观的,控制箱内装有红外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探测到位于瞄准镜视界范围内的导弹所发出的火光,并问相应的信息传输装置发出电信号,信息传输装置通过导线将修正指令传到导弹上,“通知”导弹移动到瞄准线上。当导弹与瞄准线重合时,修正指令消失,导弹即可径直向前飞抵目标。但是,实际上,射手在操作时并不能一劳永逸,需要经过不断地修正,才有可能最后达到目的。在跟半自动制导体制相结合时,导弹本身几乎不需作任何改变,但从上面所进行的简要叙述中可看出,瞄准装置必定要大为复杂和高度的精密,这不可避免地又会导致价格的急剧增长。如果仅从命中目标这个标准进行衡量,那么,半自动制导方式确实占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射手的全部工作就是扣压扳机和使瞄准具对准目标,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肯定会命中目标。训练完成这种动作的射手,自然非常容易。然而,在武器发展领域内,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东西。  
  半自功制导系统,不仅造价昂贵,而旦也给战术使用带来了麻烦。发射时,射手必须位于能够清楚地看到目标的位置上,并且必须位于导弹的近旁。如果目标作横向运动,那么,射手就必需转动瞄准具进行追随瞄准,同时,导弹也将随同瞄准具进行同步转动。为了完成上述动作,要求发时阵地——在某种程度上说——必须处于暴露状态,尽管人们在主观上总希望发射阵地能够设在距敌人较远,因而使敌人难以发现的隐蔽地段上。而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在这方面却显示有明显的优点。由于它是利用控制手柄进行人工制导,因此,发射时,射手并没有必要靠近导弹。射手可以把控制箱放在另一个地方,再用电缆把发射架与控制箱连接起来,就可以在距离发射位置若干码之外发射并控制导弹。这段距离的大小,虽然通常都严格保密,但有人暗示,50-100m的距离,并不是不能实现。发射这种导弹时,首先必需使导弹飞到瞄准线上,然后,才能使其正常地飞达目标。开始阶段的方向引导,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而用在起始阶段这几百码的飞行距离,也确实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但它带来的好处是,射手可以隐蔽在山顶,而导弹发射架则可以放在山顶的后面,因此,在实际发射时,导弹可以处于良好的隐蔽状态。而在飞行中,则很难能够判明导弹射手的意图和目的。只要阵地选择适当,射手技术熟练,导弹就能够在敌人对发射阵地和来袭方向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一举将坦克毁歼。种种迹象表明,在1973年的阿以战争中,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这种控制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引导导弹进入瞄准线时所需要的最小射程比较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有些导弹所给出的诸元中,有效射程是从300、400m到最大射程的道理。这300-400m,就是使导弹进入控制状态所必需的飞行距离。而在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上,由于采用的是半自动制导方式,因此,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导弹进入瞄准线,就如同火炮所发射的炮弹进入弹道是一样的。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继续叙述法国的导弹系列。法国的另外一种,也是最后一种反坦克导弹,是“米兰”(Milan)反坦克导弹,这是一种设计先进、单人便携的半自动制导导弹,它现在已经在法国陆军中服役,而不久还将在西德陆军中服役。“米兰”的研制和试验阶段先后经历了10年的时间,它采用了不少新的概念。首先,它是一种预先包装好的全备弹,工厂交货时,即已进入待发状态,装于玻璃钢包装筒内。发射时,装入发射筒的后部,因此,虽然不能说包装筒就是发射筒,但起码应该说是发射筒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射的瞬间,包装筒被吹向后方,发射筒即可再装进一发新弹。“米兰”系统在使用上非常简便,但其作用却极为有效。它的弹长为30 in(762 mm),连同包装筒一起,共重24 lb(10.9kg),发射装置重33 lb(15kg),因此,装有导弹的发射装置的全重,已经超过了单个步兵进行长途行军所能携带的负重置,但装填程序非常便捷,而且,在行军时,通常都是导弹和发射装置分开携带。导弹在发射之前不需要再进行检查,全套装置就如同是1门火炮跟弹药一样。如果导弹不发火,可以退出故障弹并装填一发新弹。导弹的飞行速度为590 ft/s(179.8 m/s),或者说是,每小时稍超过400 mi(643.6 km/h)——应当说,是相当的快。导弹能够快速飞行的优点之一,是在紧急情况下,能象火炮进行直瞄射击时射出的炮弹那样,打击近距离内的目标,而根本用不着进行制导。当使用这种方法时,它的最小射程为75m。与50年代那些大吹大擂,但性能落后,飞行速度很低的导弹相比,“米兰”导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武器。然而,像其它任何半自动制导的反坦克导弹一样,它的价格比较贵。  
  尽管法国在反坦克导弹发展领域内一度处于领先地位,但这种局面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到1960年,其它许多国家就已经生产出了他们自己的产品,各式各样的导弹型号几乎汇成了一股小小的发展热潮。它们全都利用控制手柄进行人工制导,并且绝大多数的尺寸都相当小。在西德,梅塞斯米特公司(Messerschmitt)生产出了“柯布拉”(“Cobra”,“眼镜蛇”)反坦克导弹,并于1960年开始服役,据说,一直到1969年还在生产。这是一种设计普通的反坦克导弹,弹上有四片控制尾翼,弹重23 lb(10.4 kg),战斗部重5 lb(2.27 kg),射程据称为2000 m。它的唯一的特点是,发射时既不用发射箱,也不用发射轨,只靠两片尾翼支撑在地面上。在弹体的外侧有一个外加的助推火箭,发射时,助推火箭使弹体跳起并向前飞行,飞出几码之后,续航发动机点燃,导弹即转入正常飞行,并纳入射手控制之下。这种导弹的售价比较合理,因此,对那些没有导弹工业的国家颇有吸引力。到1969年,已经生产了120000多枚,并销售到18个国家,其中有很多是北约成员国。这种导弹的飞行速度比较低,约为190 mi/h(305.7 km/h),而那对尺寸很大的尾翼,也肯定会对横风比较敏感。  
  在意大利,它所生产的“蚊”式(Mosquito)反坦克导弹跟西德的“柯布拉”非常相似,只有一点除外,就是它是从包装箱上发射。它比“柯布拉”尺寸稍大一点,但战斗部尺寸大体相同,并且飞行特性也非常相近。据说,这种导弹目前仍在生产,但并没有大量向国外出售。瑞典生产的反坦克导弹,被称之谓“斑塔姆”( Bantam),它是“博福斯反坦克导弹”一词的字母缩写。这种导弹由博福斯公司在1956年开始自费研制,1963年被瑞典陆军采用,1967年瑞士陆军也进行了装备。虽然声称它的尺寸接近于“柯布拉”——弹长3 ft(914.4 mm),翼展16 in(406.4 mm),但重量较小,仅17 lb(7.7 kg),所以,人们必定会估计到,它的战斗部相对来说比较小,效能也比较差。为了缩小包装箱尺寸,它的弹翼嵌在发射架内,发射时,先砰的一声弹射出去,然后再展开。跟SS11一样,“班塔姆”也是用发射箱进行发射,而在瑞士陆军中,它则被安在一个专用的支架上,而支架则安于普什-哈尔林格(Puch-Haflinger)微型汽车的前部。  
  甚至日本,也已拥有他们自己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KAM 3式,它于1957年开始设计,1963年进入服役。它同样也跟“柯布拉”类似,只是尺寸比较大。它在一个放置于地面的轻型支架上进行发射,并且据说非常容易控制。在一本介绍世界兵器的图书所刊载的一张照片上,似乎有显示KAM 3在夜间发射的镜头,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它就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具备夜间作战能力的反坦克导弹中的一种。由于在已经进行准确瞄准的条件下,发动机的火焰和炫目的闪光会遮住目标,射手根本没有办法判断目标的准确位置,因而,也就无法对命中与脱靶之间的区别实施有效控制。所以,在夜间使用反坦克导弹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日本已经生产出了第二代反坦克导弹——KAM 9式,采用的是半自动制导方式,然而,这是一种车载导弹,已经超出了单纯由步兵携带和使用的范围。  
  象其它国家一样,英国对反坦克导弹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956年,密塞斯威克斯(Messrs Vickers)公司开始自费研制反坦克制导武器,结果是,研制成功了“威基兰特”(“Vigilant”,“警惕”)式反坦克导弹,并于1963年进入现役,并很快又出售给芬兰和科威特,1964年又大量出售给沙特阿拉伯,次年又大量出售给利比亚。“威基兰特”的外形和性能跟其它导弹非常相似,但由于飞行速度比较大,所以其弹翼比较小。导弹在出厂时,被密封于包装箱内;发射时,导弹从包装箱内直接射出。它采用姆指控制杆进行制导,而不是象一般导弹那样,采用实际的控制杆。它的射程比较小,仅1370 m,但精度比较高,在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中,“威基兰特”是唯一一种没有采用“加速度控制”系统的导弹。威克斯公司是“速度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先驱,他们事先就曾预见到,这种导弹的价格可能会比较贵,然而,事实已经证明,增加这笔额外的开支还是值得的,从试验记录来看,“威基兰特”的精度确实高得惊人。它是一种名符其实的单兵武器,使用一个轻型控制箱和瞄准具。导弹在飞行中,依靠空气动力控制面进行控制,因此,在能够对控制指令作出反应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速度,但它的最小射程比其它任何型号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都小,而且,在可靠性和坚固性方面都很好。它的悲剧在于,它出现的时间太迟,在它问世时,绝大部分的导弹市场,已经被一些性能低劣的导弹型号所充斥。  
  英国的第二种反坦克导弹是“斯文费厄”(Swinfire),它是“威基兰特”的放大型号,因而具有相当大的威力和通用性。和其它反坦克导弹相比,它在设计上有独到之处。从外表上看,它仿佛跟其它有线制导、手工控制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并无二致,但是,实际上远非如此。它的外形很小,速度很快,并且在制导方式上,也与其它已经生产的导弹有所区别。象“威基兰特”一样,“斯文费厄”采用的也是姆指控制秆和“速度控制”原理,但对导弹的控制,却是通过转动和倾斜发动机喷管的办法来实现的。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发展,因为这意味着,导弹从发动机点火和离开发射架的瞬间,就已完全处于射手的控制之下,因此,“斯文费厄”的最小射程极小。“斯文费厄”的另一大特点,是采用了计算式瞄准具和程序飞行控制盒。发射时,射手可以在任何方向上,离开导弹一段相当远的距离。导弹将沿预定的航线飞行,导弹能自动进入瞄准具视线并一直向前飞抵目标,因此,射手也就根本用不着担心捕捉或搜索不到导弹。这种自动飞行的程序,可以在一个很大的射击区域内进行计算。使射手可以放心的是,只要在导弹发射时,他能把瞄准具对向预定的射击区域,那么,导弹就会立即调转方向,自动进入射手的瞄准视界,而无需射手再作任何其它动作。这一点的使用价值非常之大,它大大简化了射手训练,使射手在发射阵地的选择拥有很大的活动余地,而这一点是其它老式反坦克导弹所做不到的。“斯文费厄”现已在英国陆军中服役,并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其威力。  
  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所兴起的这股生产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热潮,美国人明显的是持旁观态度,他们仅购买了少量的SS11和“安塔克”导弹,以便进行试验和获取知识。美国陆军并不认为,他能从控制手柄制导的导弹中,得到他所需要的全部东西,在经过对一种被叫做“标枪”(Dart)的车载反坦克导弹进行初步探索之后,美军断然决定,越过控制手柄制导阶段,全力以赴地着手从事半自动制导导弹的研制。事实证明,这条途径既不容易,又不省钱,更不会迅速,自1960年开始进行研究,到1972年第一枚导弹投入使用,前经历了12年时间,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种被称之谓“陶”(TOW)的反坦克导弹,终于被研制出来。“陶”是英文“管式发射,光学跟踪,有线制导导弹”一词的缩写。它很大,比“米兰”导弹要大得多,很重、很贵、也很复杂,但威力大得惊人,并且对坦克极为有效。这种导弹不需经过任何改变就可安装到直升飞机上——自然,瞄准系统必定会跟地面全然不同。在越南战争的结束阶段,有两架携载“陶”式导弹的直升飞机,在对越共坦克与装甲车作战时,曾经获得了80%的成功率,直升飞机在作水平直线飞行的情况下发射导弹,机上使用的是一种特制的稳定式瞄准具。  
  使用地面发射架时,“陶”式导弹的战斗全重为170 lb(77.2 kg),对于它的4人发射小组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导弹连同包装筒一起,共重40 lb(18.2 kg),同“米兰”一样,导弹发射后,包装筒被吹向后方,一个小型的无座力炮发射药先将导弹推出发射管,在导弹飞出发射管之后,火箭发动机开始点火。发射药向后所产生的冲击波非常不利于隐蔽,特别是在沙尘地形条件下就更是如此。由于发射时射手必须能够看到目标,因此,反过来说,目标也容易看到射手及其在发射时所暴露出来的征候,然而,对于这种如此有效的武器来说,这只是所付出的一点小小的代价。使美国陆军深信不疑的是,它所拥有的“陶”式导弹,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一种反坦克武器。根据所援引的材料,当射程在1 mi(1610 m)左右时,“陶”式导弹具有高度精确的命中概率。由于“陶”式导弹的飞行时间比较短,因此,和用一些老式导弹相比,目标机动到遮蔽物后面的机会非常小;由于射手跟踪坦克的时间只有仅仅几秒钟,所以,射手在发射时的紧张程度可以大为减小。  
  美国设计的第二种反坦克导弹,是“龙”式反坦克导弹。这是一种名符其实的单兵便携式导弹。跟“陶”式导弹一样,采用的是半自动制导方式,安装的是普通的跟踪装置及指令传输系统。它的弹径为90 mm,交货时,导弹放在玻璃钢制发射筒内,从而组成了完整的发射装置,射手再将瞄准/跟踪装置安在发射筒上以后,就组成了完整的“龙”式导弹系统。发射后,射手取下瞄准跟踪装置,空的导弹发射筒即被扔掉。但是,“龙”式导弹并不是“陶”式导弹的一种小型化,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别,事实上,在所有的反坦克导弹中,“龙”式导弹的动力系统是最为独特的,对外行者来说,它的工作过程,简直令人难以理解。它不象其它导弹那样,在尾部装有一个大的火箭发动机,而是在弹体中部排着12行共计60个微型火箭喷管,每个喷管都跟弹体轴线成一定的角度,因而,经过喷管喷出的气流,既流向后方,也流向侧方。这些发动机点燃的时间很短,不到一秒钟,但因为是位于同一排两端的一对微型火箭同时点燃,因此,并不会使弹体发生上下摆动。  
  射手发现目标以后,先将跟踪器安装到发射筒上,再展开轻型双脚架,然后设置好发射阵地。在目标进入瞄准线后,射手扣动扳机,在一个普通的小型无座力炮发射药的推动下,导弹即可发射出去,并一面向前飞行,一面作低速滚动。在经过几码远的无控飞行后,第一对微型火箭开始点火,弹上的陀螺装置可以确定,被选定的微型火箭喷管何时面向下方,并在其指向地面的时候开始点火。其作用是给导弹以向上和向前的推力。经过大约半秒钟之后,相邻的下一对微型火箭接着点火……,依次类推,逐次点火,用以克服重力和空气的阻力。在飞行过程中,当每对火箭点燃时,导弹即稍稍上升,飞行速度下降后,导弹又惭惭下降,这时,另一对火箭即开始起动……,此种过程一直持续到导弹命中目标为止。发射时,“龙”式导弹所发出的声音也非常独特。夜晚,当几乎全黑的导弹被射到航程上以后,从火箭发动机喷发出来的火焰,就会形成一串快速移动的亮点,用摄象机拍出的照片表明,“龙”式导弹的飞行轨迹非常象是,在一条长长的丝光线上串着的一串闪闪发光的明珠;白天,人们在观看“龙”式导弹的发射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只正在大草原上奔驰的猎犬。  
  半自动制导瞄准具,可以向导弹提供必要的修正量。当需要导弹向侧方运动时,陀螺仪将等弹体倾斜一定角度后,再让下一对微型火箭点燃,这样就可以防止横向推力将导弹推回原来的航线。导弹发射后,射手从发射筒上取下跟踪装置,抛掉空发射筒,并准备好下一次的发射。“龙”式导弹的战斗全重为30 lb(13.6 kg),其中瞄准装置总共不到7 lb(3.2kg)。导弹有一个巨大的空心装药战斗部,至于它的破甲力,自然是严加保密,但根据制造厂商透露出来的可靠情报表明,它能够穿透现今所有的坦克装甲,而不管命中角度有多大。“龙”式导弹唯一的明显缺点,似乎是射程太近,仅有1000 m,也就是1100 yd,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说,这样的射程都是不够的。“威基兰特”的早期型号之所以受到责难,就是因为它的射程仅有1375 m,而其改进型已经达到1700 m,而“龙”式导弹的射程比“威基兰特”的早期型号还近!利用目前的动力系统来增大射程的办法是否可行,尚值得怀疑,当然,低估制造者的聪明才智和独创精神,显然也是愚蠢的。  
  在反坦克导弹发展方面应当考虑的最后一个国家,是苏联。描写苏军的情况,这是一个使人心灰意冷的课题,因为,来自苏联的情报异常贫乏,而且又都经过宣传部门的渲染和歪曲,因此,要想从中得出严密的结论,显然是十分困难的。然而,我们可以肯定一点,就是苏联至少有三种反坦克导弹。现在可能还会更多。据我们所知,最老的一种,是PUR 61式,北约称其为“斯拿波”(Snapper),“斯拿波”很象SS11,其尺寸与重量也基本相同。根据目前的判断,它的有效射程为500-2300m,飞行速度可能相当低,因为它的尾翼比较大,并且成十字形配置。飞行中依靠空气动力进行控制,配用的是空心装药战斗部。说它具有跟SS11同样的性能可能是公正的,假定它采用的是“加速度控制”型制导系统的说法,同样,也可能是公正的。“斯拿波”虽然是一种步兵武器,但它通常都以多联装的形式,安装在车辆上。根据有关的规定,射手可以在距发射架50m远的地方,进行遥控发射。  
  在“斯拿波”装备部队之后不久,另一种作为“斯拿波”的补充的导弹即已出现。这种导弹,在苏军内部称之谓PUR 62,而北约则称其为“斯瓦特”(Swatter)。这种导弹真是高深莫测,人们至今对其尚知之甚微,目前,人们唯一知道的是,它大约在60年代中期即开始服役。它似乎是“斯拿波”的改进型,可能在弹头内配有多种末端制导系统,这意思也就是说,在导弹飞行的最后几百码距离内一些敏感装置能够探测到目标,并导引导弹一直飞抵目标。如果真是这样,那它可就是一种走在时代前面的超级武器。因为,它实际已经具备了把所有这些高级而复杂的东西,集中到一个窄小空间的能力,更何况,在数年之前,它就已开始服役。大概要等很多年之后,我们才有可能知道它的底细。跟“斯拿波”相比,“斯瓦特”的弹翼要小得多,显然,其飞行速度也会高得多,它通常采用的是车载机动方式,迄今,还没有迹象表明,它可以从车上卸下来,以遂行纯粹的步兵任务。  
  苏军的第三种,也是本书所介绍的最后,—种反坦克导弹,是PUR 64式“赛格”(Sagger)反坦克导弹,人们初次见到这种导弹的时间,是在1965年。虽然它的结构比上述两种紧凑,但据认为,它的战斗部和效能与前两种一样。其弹体比前两种稍长,但安于弹体末端的尾翼则很小。从一张有些模糊的照片所显示的情况看,在尾翼上并没有控制面,这只能意味着控制是由象“斯文费厄”那样的旋转喷管完成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苏联对这项技术成就,显然是秘而未宣——而这又不大符合苏联人的习惯,特别是在他们认为他们的某项发明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的时候——但很难想像,除此之外,“赛格”还会采取别的控制方式。“赛格”可以从地面进行发射,有一张清晰的照片显示出,“赛格”导弹正在雪地上的一个简单支架上准备发射。除上述情况外,我们对这种导弹的详细情况并未多少认识,而有关其瞄准及制导系统的情况,更是毫无所知。如果“斯瓦特”真的已经安装上了多种制导系统,那么,“赛格”导弹就很可能采用的是半自动制导体制,这当然只是一种推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克里姆林宫永远不会在这种问题上出安民告示。  
  在1973年的阿以战争中,阿拉伯军队曾经发射了大量的“赛格”导弹,似乎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从一定程度上说,阿拉伯军队使用导弹的战术,正好同西方相反,他们常常是用3或4发导弹进行齐射,显然,他们拥有数量充足的导弹。为了能够确保命中,他们采用了浪费惊人的“连珠炮”战术。即使是这样,导弹也常常脱靶,有几份以色列的报告说,在战场上开动的以色列坦克,曾经被“赛格”导弹所落下来的—串串长长的控制导线所覆盖。据估计,阿拉伯军队之所以要采用齐射战术,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射手训练的不足。可以肯定,看到如此浪费的场面,那些苏联“顾问”们必然会气得心脏病发作。据我们所知,这也不是苏军使用反坦克导弹的战术。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3 22:01 編輯 ]

TOP

我也額外的提到一點補充,不管反裝甲武器的再進步,或是戰車裝甲或射控的再提昇,但是戰車部隊的訓練不足,仍然是戰車最大的隱憂!.....

不知道各位看了這麼多圖片,有沒有發現,只要是戰車在行進中的照片,戰車駕駛手都是開著頂蓋,露出半個腦袋在駕駛的!.......

這是非常不符合戰場要求的,但是用戰車的"潛望系統"駕駛,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又危險,但如果平時訓練沒有要求,在戰時駕駛自然沒有"閉門駕駛"這個能力囉!.....

我看過很多二岸戰車的訓練影片,都是一樣的!.......都是戰駕開著頂蓋一路狂飆,我看要等到有戰爭的洗禮才會覺悟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楚狂人 於 2009-12-13 22:20 發表
我也額外的提到一點補充,不管反裝甲武器的再進步,或是戰車裝甲或射控的再提昇,但是戰車部隊的訓練不足,仍然是戰車最大的隱憂!.....

不知道各位看了這麼多圖片,有沒有發現,只要是戰車在行進中的照片,戰車駕駛手都是 ...
如若问及任何一种坦克,“它的最大弱点是什么?”答案将永远是,“车内乘员的士气。”  
—— 英国国民警卫队讲义(1940年)

开着頂蓋一路狂飆可不是两岸特有的哦,基本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方国家的装甲兵都有这个传统
在我印象中,开着頂蓋驾驶好象一般是在检阅或者长途奔袭演习中才出现
按照一般的装甲兵作战条例,在战时,驾驶员是不可能把头探出来的(那是找死),使用观察窗驾驶那更是必修的科目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3 23:14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13105655 於 2009-12-13 18:36 發表


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吧
我个人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坦克最好的反制手段依然是坦克

其实现代技&#2641 ...
大大..我想您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是敘述說 該坦克因為需要控制成本的關西 跟印度自製的坦克阿瓊式比起來 防護力明顯有差距

也因為防護力的關西 就算加裝主動式反應裝甲 也不會起太大作用

既然大大敘述有關反坦克武器與坦克的關西

那小弟就發表一下個人淺見

如果在空曠區域 戰車的確是陸戰之王

就像二次大戰裡的坦克大會戰 只有坦克才能制服坦克 除非有空中武力干預

但是現代戰爭中 越來越難出現坦克大會戰

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巷戰

在城市巷戰中 反戰車武器可以取得較大的功用

因為坦克有太多的盲點 如果以您的舉例1萬發反戰車飛彈對上100台戰車 如果在空曠地方 一定是100台戰車取得上風

但是如果是城市戰 1000發就可以把戰車打得落荒而逃

像車臣戰爭就是很好的例子

俄羅斯派出精銳的T-80 想說應該會很簡單的就勝出

結果大量的T-80遭到車臣民兵損毀

TOP

引用:
原帖由 chu1112 於 2009-12-14 03:00 發表


大大..我想您誤會我的意思了

我是敘述說 該坦克因為需要控制成本的關西 跟印度自製的坦克阿瓊式比起來 防護力明顯有差距

也因為防護力的關西 就算加裝主動式反應裝甲 也不會起太大作用

既然大大敘述有關 ...
呵呵,包涵啊,我的理解上可能出了偏错,就象您说的那样,城市巷战从古代有城市诞生开始就一直是最难打的。二战时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把城市巷战发挥到了极至,现在还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以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中,就可以经常看到城市巷战的残酷。不管是以俄罗斯技术为代表的东方坦克,还是以美国技术为代表的西方坦克,都在城市巷战中吃过大亏。

具体到“哈利德”同印度自製的“阿琼”坦克对比,其实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看法简单总结为下面几点。

“哈利德”最具威力的是火炮,首批产品选装的是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大陆产的滑膛炮。该炮在苏联原型炮的基础上再借鉴原西德的技术,用了十年的时间攻关研制,因而优于装配在T-72坦克上的同口径火炮。其炮管采用电渣重熔精炼及单壁自紧自管技术,弹药采取分装方式(弹头与发射药筒分别装填),炮膛内部镀铬,以减少磨损。其炮弹有穿甲、破甲和榴弹等三种弹头,其中的贫轴穿甲弹同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最新弹种性能相同,可打穿“阿琼”和T-90等现役各种第三代坦克的装甲。其车体正面和炮塔采用了“三明治”式的复合装甲:两层钢装甲中间夹着一层陶瓷钢。还能再挂装可抵御穿甲和破甲两种弹的“双防”反应式装甲,其防护水平可同美、英、德60多吨的坦克叫板,也不逊于巴主要对手印度的T-90型坦克。“哈利德”型坦克在炮塔内装备了自动装弹机,减少了一名装填手,不像欧美第三代坦克那样还需要第四名乘员。这不仅提高了炮弹装填速度,乘员减少也能使炮塔比西方坦克小了一圈,所需装甲相对更少。西方坦克在设计上以容纳身高1.9米的乘员为标准,车内还要宽敞,而“哈利德”坦克在设计上则依据亚洲乘员的一般身高,以1.7米为标准,车身相对低矮。这些因素,使该车在装甲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总重量比西方坦克轻了十多吨。

驾驶“哈利德”要像老式坦克那样用力拉杆,这比不上欧美那些按钮便可操作的新型坦克,内部舒适性也差了一些,但对于已习惯了艰苦环境的巴国乘员来说却不大会影响使用。西方人可能会嘲笑车内硬棒棒的旧座椅早该扔进垃圾箱,但它与其他第三代主战坦克在主要作战性能上已能并驾齐驱。过去苏联在设计武器时曾提出过“百分九十九投资于实战,百分之一考虑舒适”,巴基斯坦这种不求奢侈的做法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巴基斯坦年国民收入不过600亿美元,正常年份军费开支不能超过40亿美元,宿敌印度这两项的开支分别是其八倍和四倍,两国若以同样价格的装备相互竞争势必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现在“哈利德”单价只有相当于印度国产“阿琼”坦克和引进的T-90坦克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作战性能却与其基本相当,巴方以这种效费比装备部队,就能保持与印度的相对平衡。这种方式,是穷国对付富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很多小国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说实话,印度“阿琼”坦克的研发过程应该已经成为现代世界武器发展上经典的反面案例,从1974年3月,该研制计划得到第一次拨款1.55亿卢比,预研工作自此开始,前后总共花费了近35年的时间,耗费资金超过30亿美元,到最后印度“阿琼”主战坦克至今依然前途艰险. 印度陆军一直拖延到2009年5月25日才装备第三批总共16辆“阿琼”主战坦克,才真正标志着印度陆军首个“阿琼”坦克团正式装备完毕。因“阿琼”主战坦克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技术缺陷,虽然面临印度国会和社会各界的压力,印度陆军依然坚持认为“阿琼”坦克并不适合装备部队。

可以说,在武器进口渠道方面,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印度条件更优越的了。印度可以一边利用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技术来研制自己的LCA战斗机,另一边从俄罗斯进口现成的米格-29和苏-30战斗机。在陆战武器和海军武器方面,这样左右逢源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由于可以轻易地获得门类齐全的各种武器装备,印度军方对于武器装备国产化的重要性体会就不是很深。因此,上至印度军方高层乃至印度政府,长期以来在军事工业和国防科技领域,一直奉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正是这个“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导致印度的国防工业政策不断摇摆。这就能解释“阿琼”坦克为何在其长达33年的研制过程中经历几上几下,死而不僵了。当印度军方获得外购武器的渠道时,国产武器就成了鸡肋靠边站,当军方的外购货源吃紧时,国产武器又重新得到了重视。

印度“阿琼”坦克的研发过程告诉我们,现代的主战坦克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技产品,绝不是把全世界最好的零件拼凑起来就能生产出全世界最好的坦克。坦克的设计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所制定的战术目标做出综合性的最佳妥协。这取舍之间和妥协的艺术是非常有学问的。

TOP

主炮:125毫米/48倍径滑膛炮
這個我喜歡
不知道能賣給台灣嗎??

TOP

 35 12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