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赤腹松鼠習性

赤腹松鼠習性

中 名:赤腹松鼠

學 名:Callosciurus flavimanus

分 類:囓齒目、松鼠科

食 性:雜食      

棲 息:海拔2500公尺以下森林至平地

主 食:種子、果實、嫩芽、花

重 量:45克    分 布:東南亞

身 長:20公分 尾長7.6-25.4公分

赤腹松鼠體背為灰褐,色腹部為紅粟色。大都單隻出現,除了生殖及哺育季外。日間活動於樹上,以清晨及黃昏為高峰時間午間在草叢間活動。松鼠在樹上爬上爬下的速度快於地面上。除生活在原始林區外
在岩石、喬木也可發現松鼠,多為陸生、半水生。

日據時代赤腹松鼠曾經被帶到日本的動物園中供人觀賞,自從關東大地震,赤腹松鼠逃出園外以後,不數年已成為當地一種族群龐大的歸化動物,赤腹松鼠適應力之強,由此可以想見一斑。

台灣最常見之松鼠,俗名蓬鼠。在本省發現過四種,其亞種名很難確定。體背面深褐色,腹面栗赤色,是四亞種的共同特徵。細分的話,有的腹面為一致的深赤栗色,有的腹面中央有一雜色縱帶,有的腹面中央有一灰褐色縱帶,是確認亞種的根據之一。

分佈從平地至三千公尺均可見。生活於林木區,白天活動,但集中於清晨或黃昏時刻。喜築巢於闊葉樹上,有固定的生活領域。雜食性,主要以嫩葉、核果等為食。有剝樹皮、破壞森林之行為。在秋天常將核果集中儲存,以渡隆冬。每年三月、七月兩次繁殖期,每胎產二至三隻。

體長在20公分左右,重量多半在500公克以下,全身僅頭、胸、腹部和四肢為短毛,其餘均為長毛,尤其尾毛極為膨大,故俗稱為「膨鼠」。

一般說來,赤腹松鼠除了腹面為紅色毛以外,其餘概為橄欖褐色。不過牠的體色變異極多,有時尚可發現白化個體,即使是身上具有灰白圈、塊斑或條斑者也不乏見,所以昔日的學者就常因此而將之誤分類為好幾種。

松鼠生殖以12月和5月為高峰,此時雄的赤腹松鼠會棲坐樹上,昂頭引吭高吼,發出嚮亮、單調而持續的叫聲,一方面吸引雌性注意,另一方面則藉以劃分領域。

台灣的松鼠一般都自行營巢,很少利用現成的樹洞做窩(或許是林木砍伐過度,缺乏高齡的大樹可提供窩巢),松鼠的窩直徑大約在40一60公分之間,為橢圓形,多數位於大樹上,有時亦做在竹林裡,外圍以竹枝枯葉框成,層層內包,最後心部有一團直徑約15公分的育雛室,這是由咬成絲帶狀的乾樹皮、山棕或嫩葉片舖成。

觀察赤腹松鼠所做的巢,不由得令人佩服牠們的聰明,在其營巢的地方,多半會將枝葉的心部嫩芽咬掉,使得枝葉過度分枝,長得十分茂密,而將巢穴隱匿起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