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防愛滋 學者籲設專屬社群網站

防愛滋 學者籲設專屬社群網站



臺灣時報
7 |  大社會
2012-07-15



〔臺北訊〕衛生署統計每年新增愛滋感染者中,男同性性行為占八成。學者研究發現,多數人仰賴網路資源卻得不到正確答案,建議應成立專屬社群網站提供正確資料,提供正確防治愛滋觀念。


 「被蚊子叮咬會被感染愛滋嗎、溫泉魚會傳播愛滋嗎、用多一點唾液可以取代保險套而不被感染愛滋嗎?」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柯乃熒表示,網路看似可靠,但容易誤導,資訊也不健全。


 「求知若渴,但不敢問,因為害怕被貼標籤或被誤會」,柯乃熒說,雖然政府與民間單位宣導安全性行為、預防愛滋方法,不過有類似相關問題時,尋求解惑首要管道是「yahoo知識家」,不是正常醫療管道。


 她說,在臺灣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首要的危險因素是男同性性行為(MSM),到二○一一年九月底MSM占臺灣HIV感染者總數四十六%,每年新感染人數中MSM占八成以上。


 柯乃熒以「MSM網路意見領袖的介入與展望」進行研究,同時也是國際上首次從實踐面向探討,初步結果顯示,隨著網路世代來臨,年輕族群使用電子產品習慣也起了變化。


 她說,網路受男同志社群歡迎的原因是,具有隱密性、方便性及社群力量的特質,這也成為男同志社交及尋求性伴侶的新興媒介。


 另一面向是,網路也成為MSM傳播、感染性病及HIV的危險環境。因此,研究從參與社群討論、提供正確訊息到成立「網路意見領袖協作平臺」及「愛滋味資訊合作社」。


 柯乃熒發現,透過網路社群力量傳播愛滋防治相關資訊,可以顯著提升六個月內愛滋病毒篩檢率,以及降低與網友發生性行為時未使用保險套比率。


 柯乃熒指出,這項研究是首次在網路虛擬的MSM社群中進行社區層次愛滋防治介入措施,文章也將在廿二日開始的世界愛滋病大會上發表。


 衛生署傳染病防治研究及教育中心昨天舉辦「二○一二HIV防治暨醫療學術研討會」,會中就HIV分子流行病學及危險因數、男同性性行為(MSM)、HAART藥物與治療HIV醫療費用支出現況進行專題討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