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心靈雞湯] 活著就要有尊嚴

活著就要有尊嚴

  “ 生活 的有尊嚴”成了時下網上熱議的話題。摘掉“東亞病夫”帽子的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屢有 精彩 的表現,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贏得了世人足夠的尊重,找回了往昔的尊嚴。
  國家的日益強盛,為我們創造了良 好的 生活環境,人民就可以活的有尊嚴,就可以揚眉吐氣地行走在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國家的人民是否活得有尊嚴,與這個國家的強弱有直接的關系。但就人的個體而言,如何有尊嚴得活著,則更多地關乎人的品質與氣節。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身居高位,富甲天下的往往成為最為有尊嚴的人。這是一種客觀現實,誰也無法否認。但這只不過是一種社會生活中的假象,是一種庸俗的 人生 觀和價值觀,是人們對“尊嚴”認知上的誤區。居廟堂之高可以活得有尊嚴,處江湖之遠也可以有尊嚴地活著。在我看來,是否有“尊嚴”,絕不能只看看這個人是否著美服,居豪宅,乘華輿。也不能簡單地聽他的豪言壯語,慷慨陳詞。正所謂“志士不飲盜泉之 水 ,廉者不食嗟來之食。”“志士”,“廉者”都是靠 自己 的品質和氣節來維護自己的尊嚴的。
  要想有尊嚴地活著,就應該具有高尚的品質。試想一個身居高位的人,如果每天只想著*機鑽營,中飽私囊,或渾渾噩噩,碌碌無為,而不思為國家,為人民殫精竭慮,造福一方,又如何贏得尊嚴呢?即便有人前呼後擁,有人阿諛逢迎,有人投懷送抱。那也絕對與尊嚴無關,只能是尊嚴喪盡。
  司馬遷遭宮*以後,覺得尊嚴掃地,有辱先人,一種刻骨的恥辱令他幾度絕望。他在《報任安書》中悲憤地寫道“悲莫痛於 傷心 ,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忍辱負重,就是這樣的品質才成就了一部光輝巨著《史記》,司馬遷才名垂千古,贏得人們世代景仰。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尊嚴,我們不一定為尊嚴而活著,但我們應該活得有尊嚴,否則與行屍走肉何異?作為草根一族亦不能 放棄 做人的尊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就是一個人在維護自己就起碼的尊嚴。“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就很好地詮釋了維護做人的尊嚴的原則。我們可能 永遠 都是最為普通的貧民百姓,既達不到“富貴”的程度,也可能遇不到“威武不屈”的情況,但我們同樣可以遇到維護尊嚴的挑戰。在是非面前,是顛倒黑白,唯唯諾諾還是堅持原則,保持做人的尊嚴;在名利面前,是唯利是圖還是取之有道。這都是對我們維護尊嚴的考驗。
  之所以世風日下,貪瀆日盛,與我們每個人對人的尊嚴漠視不無關系。古之聖賢為了維護尊嚴可以舍棄 生命 ,而現在的人們為了蠅頭小利就可以置尊嚴於不顧。為了謀取一個職位,可以低三下四地找關系,走後門,自辱人格;為了評上職稱,可以搖尾乞憐地巴結上司,討好評委,就可以造文*,*取他人的學術成果,弄得人格喪盡,尊嚴掃地。如此種種,實在是可悲可歎。
  人應該有尊嚴地活著。為了維護做人的尊嚴,必要的時候不惜灑盡一腔熱血。這樣的人才是一個大寫的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西楚霸王項羽,可能只是一介武夫,一個熱血男兒。在楚漢相爭的對決中,從強盛到衰弱,最終落得個四面楚歌的境地。但就做人的尊嚴這一點來說,他卻遠勝於最終成就一番帝業的劉邦。四面楚歌,但絕非沒有生路,可他既沒有 選擇 投降,又不屑逃跑。就像唐人胡曾在詩中寫的那樣“吳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用一腔英雄血染紅了“尊嚴”二字,使這“尊嚴”二字格外的醒目,格外沉重。所以李清照感歎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人是有尊嚴的,如果喪失了就起碼的做人的尊嚴,與畜生何異?苟且地活著,不如壯烈地死去。
  尊嚴是一面鏡子,不容別人玷汙,自己亦應常思清潔,時時清新明亮,才能光彩照人。
  對別人不輕慢,對自己不縱容;不阿諛奉承,不妄自菲薄;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這就是有尊嚴。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