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公元前269年趙敗秦於閼于之戰

公元前269年趙敗秦於閼于之戰

  從「三家分晉」到「秦滅六國」,兩千多年前的三晉大地,曾上演過一幕幕驚心動魄決定國家命運的歷史大戲,是春秋戰國這一重要歷史時期的主要舞台。
  閼于(今山西和順)本屬韓國,後歸趙國。周赧王三十二至三十三年(前283至前282)秦昭王攻佔趙國離石等三城。趙派公子郚入秦為人質,請求用焦等三城換回所失三城,秦昭王允諾了。但後來趙惠文王認為離石等三城鄰近秦國,即便換回,也難長守,因此不願再換。秦昭王大怒,於是在周赧王四十六年(前269)派中更(秦爵十三級)衛人胡陽率軍伐趙,越過韓國上黨郡(今山西和順以南、沁河以東地區),進圍趙國的險要之邑閼于。面對敵強我弱之勢,趙奢率軍行離邯鄲30里,嚴令堅壁駐屯。當時秦軍駐紮在趙國武安(今屬河北)以西,「鼓噪勒兵」,武安危在旦夕。趙奢排除干擾,不為所動,堅壁達28日之久。等到秦軍懈怠,突然卷甲急行軍,兩天一夜趕至閼于。趙奢採納軍士許歷的建議,離閼于五里結成堅固的陣勢,以避秦軍銳氣。隨後發兵萬人搶佔北山,居高臨下攻擊秦軍。秦軍大敗,棄甲而逃。趙奢大破秦軍,解除了閼于之圍。趙惠文王因此賜封趙奢為馬服君(馬服山在今河北邯鄲西北,因以為號),提升許歷為國尉。趙奢由此與廉頗、藺相如爵位相當。
  這一時期的歷史舞台上,以黃河、太行山、呂梁山為背景,以秦、趙、韓、魏四國為主角,以秦與趙、韓、魏三國的戰爭為劇情,先後上演了最為精彩的「閼于之戰」、「長平之戰」(公元前262年)和「再戰閼于」(公元前236年)三大戰役。與「晉陽之戰」「長平之戰」相比,「閼于之戰」沒有引起我省史家的高度重視,甚至還有一些人在爭論閼于是不是以「秦趙戰閼于,趙奢施奇計」,在秦趙戰爭史上正是這一戰役維持了秦、趙8年的戰略平衡,秦滅趙的腳步因此而遲滯。
  閼于到底在哪裡?《辭海》:閼于,古邑名。戰國韓地,後屬趙。在今山西和順。公元前270年秦派胡陽攻趙閼于,趙將趙奢大破秦軍;公元前236年秦派王翦攻趙,取閼于等九城。閼于是現在的哪個縣?除《辭海》外,翻閱了今人註釋的《史記》《資治通鑒》等史書的各種版本和《中國歷史百科全書》等工具書,以及各種專業和業餘作者發表在互聯網上的無以計數的有關文章,對閼于的註釋絕大多數為「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00公里處的和順縣西北」,並且在諸多地圖裡,閼于即今和順,應是不爭的事實。
  閼于之戰史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伐韓,軍於閼于。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於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秦軍軍武安西,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益增壘。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于非趙地也。」趙奢既已遣秦間,乃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閼于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曰:「內之。」許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趙奢曰:「請受令。」許歷曰:「請就鈇質之誅。」趙奢曰:「胥後令邯鄲。」許歷復請諫,曰:「先據北山上者勝,後至者敗。」趙奢許諾,即發萬人趨之。秦兵後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于之圍而歸。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以許歷為國尉。《資治通鑒·周紀五·赧王下》以及凡提及該戰役的典籍,原文與《史記》所載大體相同,這裡不再重複。需要說明的是,不管敘述差異多大,趙軍的進軍路線是相同的,即:邯鄲(兵去邯鄲三十里)——武安西(秦軍軍武安西,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閼于(令善射者去閼于五十里而軍)。秦軍在閼于等著(秦伐韓,軍於閼于),決戰之地自然在閼于,武安只是趙奢忽悠秦軍間諜之地,目的達到後,兩天一夜到了閼于,才有北山大戰。
  至於閼于是今山西沁縣烏蘇說,是因為原文中有「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之言,於是有人考證說山西沁縣有南北馬服村,然而去當地考證的人說:當我們向村民們詢問有關情況時,當地人的回答有點讓人哭笑不得:南馬伕,北馬伕,兩個馬伕嗎,趕馬的嗎。趙奢是誰,不知道;馬服君,是不是馬將軍?從前我們村有馬將軍廟,現在早毀了。結論是什麼,我想不用再說了吧。倒是創修於明神宗萬曆十一年,即公元1583年的和順縣志上載:趙奢壘,在縣東石家莊(村名,晉冀交界),即趙奢去閼于五十而軍處,今廟猶存。和順縣志載,從戰國至北齊(前403年-公元550年)近一千年的時間裡,和順原來的名字就叫「閼于」。
  閼于之戰的歷史意義。有人統計,春秋末期至秦統一,大小戰役有二百多次,「晉陽之戰」的結果是「三家分晉」,標誌著春秋的結束戰國的開始。到了戰國時期,秦國是主角,趙國是六國中最強大的,所以秦趙之戰影響著歷史的進程,而在山西發生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戰役也應該是三次,即「閼于之戰」「長平之戰」和「再戰閼于」。
  在秦國與趙國的爭霸戰爭中,閼于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其時,閼于屬上黨郡,是韓國的戰略要地。戰國後期,秦國想佔有上黨郡,以便作為其東進的跳板,韓國想將上黨郡交給秦國,但經過上黨的官吏和百姓「全民公決」,歸附了趙國。閼于正好在上黨郡的最東部,緊鄰邯鄲。攻佔了閼于,秦可在太行山巔俯瞰趙國的一馬平川,趙國將無險可據。所以按照「遠交近攻」的戰略構想,秦東渡黃河首先攻打的是韓上黨郡。閼于之戰發生在秦昭王38年(前270年),由於趙奢的勇敢和智慧,大敗秦軍。據程步先生統計,秦昭王時代秦軍18次東渡黃河作戰。其意義在於,閼于之戰前,秦軍戰無不克攻無不勝,從閼于之戰開始卻是戰而不勝,秦趙維持了8年的戰略平衡,直至公元前262年「長平之戰」秦勝趙敗。有意思的是,趙奢是閼于之戰的英雄,他的兒子趙括卻是長平之戰的敗將。父子倆留給後人的成語分別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和「紙上談兵」。26年後,即公元前236年,秦大將「王翦攻閼于、橑陽」(《資治通鑒·始皇帝上》),連拔九城,奪取趙漳水流域,閼于、橑陽改屬秦。七年後,即前229年,王翦又攻打趙國,一年後,攻陷趙都邯鄲,虜趙王遷,趙王降,趙成了秦的一個郡。
  綜上所述,戰國時期,秦趙兩國在山西的三大戰役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閼于之戰,趙勝秦敗,戰勝了秦不可戰勝的神話,成就了趙奢等一代名將,開始了兩國長達8年的戰略平衡;長平之戰,秦勝趙敗,成就了白起等一代名將,加速了秦滅六國的鐵蹄進程;再戰閼于,秦終於佔領了閼于這一戰略要地,成就了王翦等一代名將,秦完成了對趙的戰略包圍,為最終滅趙做好了決戰準備。
  趙國除了燦爛的文化,還有一點是後人最為稱頌的,就是趙國軍民的積極抗戰,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唯獨趙國是最能打也是打的最為慘烈的國家。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