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教你如何判斷心絞痛 拒絕“痛時再治”!

教你如何判斷心絞痛 拒絕“痛時再治”!



2013年04月03日      家庭醫生線上  


 

  1、從心絞痛的發病性質上看

  心絞痛是是壓榨緊縮、壓迫窒息、沉重悶脹性疼痛,不是刀割樣尖銳痛或抓痛、短促的針刺樣或觸電樣痛、或晝夜不停的胸悶感覺。在一些病人身上可表現為燒灼感、緊張感或呼吸短促伴有咽喉或氣管上方緊榨感。疼痛或不適感開始的時候比較輕,逐漸增劇,然後逐漸消失,很少為體位改變或深呼吸所影響。

  2、從心絞痛的疼痛持續時間上看

  心絞痛的疼痛持續時間一般為1∼15分鐘,多數為3∼5分鐘,偶有達到30分鐘的(中間綜合征除外),疼痛持續僅數秒鐘或不適感(多為悶感)持續整天或數天的都不是心絞痛。

  3、從心絞痛的誘發因素上看

  心絞痛的誘發因素主要以體力勞累為主,其次是情緒激動。登樓、平地快步走、飽餐後步行、逆風行走,甚至用力大便或將臂舉過頭部的輕微動作,暴露在寒冷環境、進冷飲、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以及恐怖、緊張、發怒、煩惱等情緒變化,都能誘發心絞痛。

  晨間的痛閾低,輕微勞力如刷牙、剃須、步行就可引起發作;上午及下午痛閾提高,則較重的勞力也可不誘發。在體力活動後而不是在體力活動的當時發生的不適感,不似心絞痛。體力活動再加情緒活動,則更容易誘發。

  自發性心絞痛可在無任何明顯的誘因下發生。

  4、從心絞痛的疼痛部位上看

  心絞痛的疼痛或不適位置常位於胸骨或其鄰近,也可發生在上腹至咽部之間的任何水準處,但極少在咽部以上。有時可位於左肩或左臂,偶爾也可伴於右臂、下頜、下頸椎、上胸椎、左肩胛骨間或肩胛骨上區,然而位於左腋下或左胸下者很少。

  對於疼痛或不適感分佈的範圍,病人常需用整個手掌或拳頭來指示,僅用一手指的指端來指示的極少。

  心絞痛發作之後並不是冠心病真的緩解消除,或沒有危險了,實際上不及時診治常常會導致延誤治療時機、增加治療難度和降低療效,甚至威脅生命。

  心絞痛原因是冠狀動脈(供給心臟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血管)狹窄使得心臟的供血相對或絕對減少。狹窄是由於冠狀動脈壁內形成了以膽固醇為主的粥樣硬化斑塊阻塞了血管腔,或同時有痙攣(過分的血管收縮)而造成的,相對供血不足常指心臟活動量明顯增加,如心率加快,收縮力增強等,心臟需氧量就會增加,使實際供血量顯得不足。絕對供血不足常指冠狀動脈狹窄已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當生活中遇到某些誘因,如睡眠噩夢、情緒波動、氣候變化、文娛活動等,都可導致心絞痛突然發作。

  無論哪種供血不足均會突然造成心肌細胞缺血,導致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也可因缺血過久而出現急性心肌梗塞。也就是說,每一次或僅發作一次短暫的心絞痛,都說明冠狀動脈已出現病變。有些病人平時完全沒有任何症狀,既往也無心絞痛發作史,但第一次發病時病情就很嚴重;有些病人的病變並不重,但卻也可因發生心絞痛而致死。由此可見,只要發作過一次心絞痛,就應當立即接受心內科醫生的診治,並接受隨訪與冠心病防治,以防發生猝死或急性心肌梗塞。

  因此,心絞痛“經常痛時再治”的想法是十分錯誤的想法,千萬不能等到心絞痛反復發作後才診治,那樣常常為時已晚。須知,心絞痛的診治是越早越好。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