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劉備為什麼不信任趙雲

劉備為什麼不信任趙雲

  關於趙雲議論的給出結論是不明智的,第一:資料不足,第二:資料衝突很大。第三:看了很多評價趙雲的文章似乎很多都是現在的什麼學家的自我定論。
  在歷史上趙雲初屬公孫瓚,後歸劉備,逐步成為蜀漢集團的重要將領之一。平心而論,在那個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時代裡,豪傑競逐,猛將如雲,趙雲並不算其中最傑出的人物。謂予不信,有史為證: 論武勇,趙雲不及呂布,關羽,張飛,馬超等人。呂布便弓馬,臂力過人,號為飛將。關羽,張飛都號稱萬人敵,被目為虎臣。馬超被諸葛亮稱為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黃忠常先登陳(陣),勇毅貫三軍。趙雲呢?其勇敢是毫無疑問的,在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之役中他從容拒敵,以少勝多,被劉備稱為一身都是膽,並從此號為虎威將軍。這與張遼在合肥大敗孫權,使孫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甘寧百騎劫魏營,使曹軍驚駭鼓噪可相媲美,但綜觀其武藝和威名,在當時仍比前述諸人略遜一籌。
  論功業,趙雲也不如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魏延等人。關羽在劉備創業的過程中,每每擔任方面重任,可謂劉備的得力助手。早在建安四年(199)劉備重新佔領徐州時,就派關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赤壁之戰前,劉備的軍事實力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劉琦率領的江夏軍隊萬人,另一部分就是關羽水軍精甲萬人;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得荊州數郡,即以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劉備西定益州,又拜關羽董督荊州事,足見倚重之深。而關羽在荊州敗曹仁,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以至曹操議遷許都以避其銳,真可以說是戰功赫赫了。張飛功績亞於關羽,亦為劉備股肱。赤壁大戰後,以張飛為宜郡太守,征虜將軍,獨當一面;劉備奪取益州後,以張飛領巴西太守,處與新占漢中的的曹軍對峙的第一線;他大敗敵將張和,為劉備鞏固對益州的統治作出了重要貢獻。馬超雖然遲至建安十九年(214)方歸順劉備,但他的剽悍善戰早已聞名遐邇,所以他一到劉備軍中,就使被劉備困在成都的劉璋失去鬥志,開城出降,從而為劉備立了一大功。黃忠於建安二十四年(219)親斬曹軍名將夏候淵,為劉備奪取漢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魏延從建安二十四年起鎮守漢中,挑起了屏障益州,經營北伐南進基地的重任;劉備去世後,他更以蜀漢第一員大將的身份,南征北伐,出生入死,建立了纍纍功勳。趙雲呢?長期跟隨在劉備,諸葛亮的身邊,很少獨當一面,功業自然就不那麼顯赫了。 正因為這樣,在蜀漢集團中,趙雲的地位不僅不如關羽,張飛,而且不如馬超,黃忠,魏延。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早已被封為漢壽亭侯);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先已被封為新亭侯);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先已被封為都亭侯);拜黃忠為後將軍,賜爵關內侯;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這時,趙雲僅為翊軍將軍。
  章武元年(221),劉備稱帝,除關羽,黃忠已卒外,張飛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馬超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鄉侯;魏延也進拜鎮北將軍。這時,趙雲的官爵卻未陞遷。建興五年(227),諸葛亮駐漢中,準備大舉北伐。這時,關,張,馬,黃均已物故;魏延以鎮北將軍,都亭侯的身份,擔任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而趙雲則以鎮東將軍,永昌亭侯的身份,跟在諸葛亮身邊,地位仍不及魏延重要。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趙雲去世。
  三國演義中的趙雲首次出場,就先聲奪人,不同凡響。當公孫瓚在磐河被袁紹大將文丑戰敗後,文丑直將公孫瓚趕出陣後山谷而逃... ...公孫瓚弓箭盡落,頭盔墜地,披髮縱馬,卻轉山坡,其馬前失,公孫瓚翻身墜於坡下。文丑急捻槍來刺,在這萬分危急之時,忽見草坡左側轉出一將,馬上須無鎧甲,拈槍直取文丑... ...大戰文丑五六十回合,勝負未分。公孫瓚部下救軍到,文丑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趕去。這時,死裡逃生的公孫瓚才定下神來打量自己的救命恩人,只見他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顏,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趙雲的這個亮相,一下子就表現出一個蓋世英雄的神勇和氣勢,而真正使趙雲名揚天下的乃是驚心動魄的長阪坡之戰,其實,這主要出自羅貫中的生花妙筆。
  趙雲不得重用,很大的一個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這與中國歷史上產生於西漢後期,東漢時達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門閥制度有關。漢末亂世,群雄並起,門閥制度也受到衝擊,但其生命力極為頑強。袁紹貴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決定因素。三國之中,曹操對門閥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稱為塚中枯骨。他手下的戰將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韋、許褚是草莽豪強,徐晃、張遼、文聘是降將。而劉備早期無人可用,顧不上講究門第。但臥龍一到,這套玩意兒就又活了。魏、蜀、吳三國,蜀漢對門閥制度的堅持是最明確的,趙雲也就倒霉了。同時,孔明的任人唯親,也是史有定論的,馬謖、楊議就是例子。難怪在孔明當政的後期,蜀漢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了。
  劉備稱帝,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 ...等一百八十人」。諸位知道領銜的是誰麼?征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沒別的原因,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趙雲呢?在「... ...等一百八十人」中,連名字都不能列在賀表上。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趙雲是政治鬥爭失敗者。劉備平定益州時,欲大賞封地,諸將默然,只有趙雲諫曰:「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今安居夏業,民心方定,不宜奪之為私賞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劉備只得大喜從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漢的滿朝文武得罪盡了。
  沒有野心,不懂得鞏固自己的勢力,沒有自己的親信家將,在那亂世之中,廣張羽翼是何等重要得。關張自成一黨,家將眾多,如關平,周倉等,馬超世代公候,投劉備時又是帶者全部家將,黃忠曾為長沙太守,親信也肯定不少。獨有趙雲... ...向來是單槍匹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輕了。為官清廉。從劉備,孔明幾次欲大賞趙雲,趙雲不受或分賞諸軍,可見趙雲為官必然清廉。清官自然就沒錢籠絡家將,估計他也是蜀漢那些貪官的眼中釘。我在想,若是蜀漢統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話,恐怕趙雲更不好過。
  第三個原因是趙雲時運不濟,投劉備時,是在劉備最危難的時期,根本無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劉備都是是寄人籬下,因此趙雲屢屢充當警衛長的角色。等到劉備開始有兵可用了,已經是十數年後了,誰都習慣了趙雲警衛長這一職位,因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又將領眾多,自然也就沒有統兵機會了。一直到蜀漢後期,諸葛亮實在無將可用了,才派趙雲為主將上陣。那時的趙雲,已經是滿頭白髮了。
  趙雲犯了為官的幾大禁忌,又時運不濟,故雖一生任勞任怨,也只能是死後封侯。當初若是投曹操,我想不至於如此結局。關於趙雲的統帥能力。趙雲品性謙遜,性情冷靜,善內政,從擇定賢主,千難萬險,追隨不改見忠貞種看出,趙雲實有大智慧。若趙雲統兵,輔以一智謀之士,我肯定謀士之言他能聽得進。為將者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條件是能使士卒用命。故名將吳起親自替士兵吸膿,為得就是能使士卒用命。而趙雲,做戰英勇,每每身先士卒,最難得的是,有大賞又不獨自享受,而是分與諸軍。這樣的人不是帥才那什麼樣的人才是帥才? 統兵作戰經驗尤為重要,而經驗是需要積累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天生的將軍。若是趙雲一開始就定位在統帥的位置上,我以為他的統兵能力不比關羽差。
  有些人說不是拜把子兄弟,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因為真正的結拜是在元朝的時候才有的,桃園三結義基本是杜撰的,因為從生到死跟劉備的就是關羽、張飛,所以有人就說他們是拜把子兄弟。 因為劉備東征孫權要奪回荊州、替關羽報仇的時候趙雲出來反對,說當今國賊是曹操而不是孫權,兄弟之義私也,國家之義公也,捨公而取私恐為天下恥笑。所以劉備就不信任趙雲了 認為趙雲有投吳之嫌。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