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朱由檢陰差陽錯當上了皇帝

朱由檢陰差陽錯當上了皇帝

  中國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太多了,有一大串。這些亡國之君或者是殘暴肆虐、荒淫無恥而亡國,例如商紂王和隋煬帝或者是昏庸無能而丟掉了江山,如三國時,蜀國的劉禪;有的是昏憒無能、醉生夢死,不僅把江山弄丟了,而且自己也成為階下囚而悲慘地毀滅了,例如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我們對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由於他們太有才了,我們對於他們隻有抱以深深的同情和憐憫而已!但是,惟獨有這麼一位亡國的皇帝,人們對他不僅嘆息同情,而且為他的毀滅而深深地惋惜,對他艱難的人生困境表示深切的理解,對他的悲劇性的結局,給予深深地哀嘆!人們對他的勤勉、個人才能和奮鬥精神,加以稱讚。他是一個極想有所作為的皇帝,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是一個孤獨的勤奮的皇帝,他接下了前輩留下來的一副爛攤子,最終,他力挽狂瀾而失敗,演出了一出時代的大悲劇,這場悲劇使無數的人在血海中翻滾沉浮,悲慘至極。後代的人們對他的評價是:「一個並非亡國的亡國之君」。就是說,他是一個不該亡國的亡國之君。這個亡國之君是誰呢?他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史書上稱他為明毅宗、明思宗、莊烈皇帝等,我們按人們習慣的稱呼,把他叫做崇禎皇帝。
  崇禎上吊的到底是哪一棵樹呢?誰也說不準。或許經過三百六十多年,這棵樹或許早已枯敗腐爛,不復存在了。其實,後人追問崇禎上吊的是哪一棵樹本身並不重要,這個追問的背後,倒是包含著更深刻的歷史情結:這就是一個並非亡國的皇帝為什麼會亡國?為什麼崇禎皇帝是明朝末年這場大悲劇的罪魁禍首?崇禎的悲劇到底是個人的悲劇或是時代的悲劇?為什麼他是極具震撼力的悲劇人物?這一追問困擾了中國人三百六十多年。至今依然是眾說紛紜、爭論不休!
  1627年,明朝天啟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明朝第十五代皇帝、年僅二十三歲的明熹宗朱由校病逝。在張皇后的拚死堅持下,才由皇帝的弟弟,年僅十七歲的信王朱由檢繼承了皇位。常言道,運氣來了誰都擋不住。無論是好運或者是噩運都是如此。一個人的運氣似乎是突發的、偶然的、令你驚訝萬分而毫無思想準備,甚至不知所措。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一個人毫無心理準備而突然被人推上了皇帝的寶座,他將會怎樣地驚諤失措!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檢就是在這種驚訝和失措的狀態中當上了皇帝的!他是在孤獨無助、誠惶誠恐的狀態中度過了進宮的第一夜!
  崇禎登基的過程驚險曲折,充滿了戲劇性。從信王府到乾清宮,路雖不長,卻佈滿了荊棘與陷阱。崇禎一路走來歷盡了凶險。崇禎在剛剛進宮的那兩天,真有點獨闖龍潭虎穴的意味。八月二十三日,崇禎皇帝獨自一人來到陌生的宮中,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一個隨從和親信。那時候,還沒有舉行登基大典,他還算不上真正當了皇帝。他深知,皇門深似海,宮內黑幕重重,什麼事都可能發生。更何況朱由檢心中一直有幾個大大的疑團,這就是七年前,他的父親、泰昌皇帝朱常洛為什麼才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就因為吃了大臣送上的兩顆紅丸就一命鳴呼了呢?為什麼自己的兄長,熹宗皇僅僅當了七年的皇帝,年僅二十三歲就一下子死了呢?為什麼皇兄所生的三個兒子都活不下來,都一個一個夭折了呢?
  正因為朱由檢懷揣著這些疑問,更加上他進宮時,他的皇嫂張皇后曾通過秘密的途徑警告過他:「絕對不能吃宮中供給的任何東西!」才使得他在隻身進宮時,心情格外緊張。進宮的頭幾天,一直感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朱由檢深知,那些把持宮內大權的人,心狠手辣,什麼陰謀都幹得出來。所以,他心驚膽顫,寢食不安,度日如年。剛進宮的那一晚,崇禎只能偷吃自己帶來的麥餅。這麥餅是自己的老婆信王妃叫她的父親派人做的。朱由檢把它們藏在衣袖中帶進宮來。宮女送來的水,他也不敢喝。夜深了,他一個人坐在燈前不敢入睡。半夜時分,有一個身佩寶劍,在宮殿外巡邏的太監路過崇禎身邊,崇禎叫他把劍取下來,假裝拿在手中觀看把玩。然後,崇禎把劍放在桌上,對太監說:「把這劍借我玩一玩,以後我給你重賞。」崇禎從太監手中弄到了劍,是為了預防不測。崇禎還故意同夜間巡邏的禁軍拉近乎,他叫太監們送來酒和肉,犒賞他們,這令士兵們高興不已,非常感動。
  崇禎正襟危坐,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這一夜,在宮中的張皇后朱由檢的皇嫂也徹夜難眠,她深怕出現變故。在皇宮外的信王府中,信王妃周后也心驚膽顫,徹夜未眠。她整夜祈禱上蒼,保佑夫君平安!第二天,即八月二十四日,舉行了登基大典。崇禎總算度過了第一個險關,當上了皇帝!即便崇禎當了皇帝,他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依然在生活上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例如,為了提防別人買通御膳房的人用投毒的方式加以暗害,在很長的時間內,他吃的飯、喝的水,都是皇后周氏親自做的。為什麼當皇帝還如此膽顫心驚?為什麼當皇帝還受如此的折磨?這不是咄咄怪事嗎?要說清楚這些事,就要從明朝末年的宮廷黑幕說起!
  朱由檢的父親就是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是信王朱由檢的哥哥。明光宗朱常洛僅僅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就死了。皇帝朱常洛為什麼會這麼短命呢?如果說他是因為工作勞累,不如說他是放縱情慾而死去!因為,朱常洛一當上皇帝,就有人送了一批美女給他享受。原來,明光宗朱常洛有一個輩分上的母妃,就是萬曆皇帝寵愛的妃子,叫做鄭貴妃。當年,鄭貴妃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福王當上皇帝,想方設法排擠皇長子朱常洛。最後,在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下,還是朱常洛當了皇帝,鄭貴妃的兒子當了福王,分封到洛陽去了。鄭貴妃當然心懷不滿,妒忌生仇恨嘛!鄭貴妃別有用心地給現任皇帝朱常洛送來了八個美女,供他享用。泰昌帝朱常洛照單全收,很感謝這位母妃。朱常洛當太子時,懾於父皇的威嚴和太子的身份,行為很收斂,情感很壓抑,絲毫不敢越軌。現在當上了皇帝,再也無所顧忌了!長期被約束的情慾像洪水一樣氾濫開來。皇帝朱常洛每天晚上都叫其中的兩個美女一起陪睡龍床,輪番作樂。由於放縱情慾,皇帝原本就單薄的身體就嘩啦啦地垮下來。在極度虛弱的狀態下,御藥房太監崔文升又向皇帝進獻通大黃利藥,使得皇帝一天之內拉肚子達三、四十次!差一點沒死過去!眼看皇帝不行了,鴻臚寺大臣李可灼又向皇帝獻上了救命的紅丸仙丹。沒想到,頭一天皇帝服了一顆仙丹後,頓時覺得身體十分清爽,又有了精氣神。第二天皇帝又服了一顆仙丹後,竟然就一命鳴呼了!為什麼吃了一顆紅丸皇帝頓時有了精氣神,而吃了第二顆紅丸就一命鳴呼了呢?此事,誰也無法解釋,成了一個疑案。這就是明末時著名的紅丸案。
  可憐的皇帝朱常洛僅僅當了一個月的皇帝,他不僅沒來得及給他的皇帝老子、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的棺材下葬,居然自己也就躺在棺材裡了。宮廷中,一下子就停放了兩個皇帝的棺材!誰會想到光宗會像一陣旋風一樣,只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呢?朱常洛的猝死,弄得內宮和朝廷都措手不及!這下又由誰來坐皇帝的寶座呢?內宮和朝廷上下,誰都沒有思想準備!朱常洛生下了五個兒子,除了長子朱由校,第五子朱由檢活了下來,其他孩子都在幼年夭折了。在一片混亂之中,只好推出朱常洛的大兒子、十六歲的朱由校倉促即位。
  朱由校當上皇帝的過程簡直是一場鬧劇!原來,朱常洛還在當太子時,有一個正妃叫郭妃,她卻早早就病死了,東宮中就沒有了正妃。朱常洛身邊嬪妃眾多,但最寵愛的一個妃子叫做李選侍,由於她住在西宮,人稱之為西李。西李和鄭貴妃這兩個女人輩分不同,但在夢想控制皇帝這一點上,目標相同。她們之間既相互爭鬥,又相互聯手打擊其他的嬪妃。因為她們倆的人生目標都非常清楚,鄭貴妃想當皇太后,西李夢想當皇后,因此各懷鬼胎。鄭貴妃爭寵的手段是柔性進攻。她不斷地奉獻美女讓朱常洛縱慾,滿足皇帝的肉體之歡,以換得當皇太后的地位。李選侍當然也要施展自己的美色來迷惑朱常洛,同時,她又放長線、釣大魚,這些年來,她先後當上了朱常洛兩個兒子朱由校、朱由檢的監護人,照料他們的生活。為了專權,甚至用打罵、羞辱的方法來折磨這兩弟兄的生母王選侍和淑女劉氏,以至於她們早早就死去了。只是在李選侍自己生下公主後,朱常洛才把年幼的朱由檢交給住在東宮中的、也名叫李選侍的女人看管。東宮中的這位李選侍人們稱之為東李。
  誰知朱常洛剛當上皇帝,還沒有來得及冊封皇太后、皇后,也沒有來得及決定誰當太子就死了。現在,這鄭貴妃和西李這兩位女人都知道,皇帝死了,鄭貴妃要想當皇太后是不可能的了;李侍選要當皇后也是不可能了,只能競爭當皇太后了!李選侍當皇太后的心非常迫切。聽說要讓皇長子朱由校當皇帝,她就把皇長子朱由校挾持在手中,並要挾內宮和朝廷的大臣們只有同意她當皇太后,才放出太子朱由校!國家不能一日無君主啊!面對西李的要挾,朝廷的大臣們一時束手無策。這時,有一位名叫王安的太監心生一計。什麼計策呢?很簡單,就是把皇長子朱由校搶出來!大臣們出於無奈,只好同意了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九月一日,太監王安以太子伴讀的身份,進入李侍選住的乾清宮中看望皇長子。在騙過李侍選之後,王安扛起皇長子就朝著乾清宮的大門外奔跑。大臣們一看王安搶出了皇長子,就蜂擁上前圍住皇長子。乾清宮守門的太監們要搶回皇長子,卻遭到了大臣們大聲訓斥,給震住了。大臣們連忙把皇長子塞進馬車中拉走,然後把朱由校擁進文華殿中,立即讓朱由校坐上了太子之位。緊接著,內閣大臣們把太子朱由校像國寶似的收藏起來。五天之後,即九月初六,內閣大臣硬是把生米煮成了熟飯,舉行了新皇帝的登基大典,讓朱由校登上了皇帝寶座,當上了皇帝。這就是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當了皇帝後,李選侍還不死心,自認為撫養熹宗有功,理所當然應成為太后。她死皮賴臉地依然同熹宗住在乾清宮,每天哭哭啼啼,糾纏著小皇帝熹宗冊封她為太后。大家知道,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李選侍卻依仗著自己是先皇的寵妃,賴在乾清宮不走,這不成體統。熹宗心裡面根本不想封李選侍為皇太后,不願繼續被她支配。但又想到李侍選曾經撫養過自己,是自己的保姆,礙於這個面子,又不好意思把她趕走。太監王安代表大臣請求熹宗下詔,逼迫李選侍搬出乾清宮。李選侍見大勢已去,只好帶著自己親生的公主,悲憤地離開了乾清宮,住進了普通宮女們所住的宮殿裡,從此,她再也沒有了出頭之日了。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移宮案。
  李選侍為了當皇太后的而敢於挾持皇子,敢於對抗群臣,這說明了什麼呢?這說明了大明宮中綱紀廢弛,皇權軟弱,宮中各派力量都想爭奪控制皇帝的權力。李選侍的撒野僅僅是一個低水平的奪權表演而已,更危險的奪權活動則隨著明熹宗的登基而展開!朱由校從皇族中一個跑龍套的皇子,當上皇帝。當了皇帝後,他的表演就更有意思了。從當皇長子到當上皇帝,角色身份變了,但他的特點卻一點也沒變。他的特點是什麼呢?就是貪玩。他從小在宮中,卻沒有上學讀書,文化水平很低。有的學者稱他為文盲兒子,一字不識,不知國事。他喜歡欣賞戲曲歌舞,喜歡騎馬射箭,更是喜歡做木工活和油漆活,喜歡發明創造些小玩意取樂:例如,做一些小型的木工機械設備呀,造房屋的模型呀,做硯台盒呀、梳妝盒呀等等來賞玩。他製造這些玩意時求巧、求新,並且精益求精,一直做到非常滿意時為止。在這方面,明熹宗可以說得上是心靈手巧,奇思妙想。
  當上皇帝之後,朱由校對工藝製造的愛好有增無減。他對於要處理的朝政大事很不耐煩,總認為這些朝政雜事妨礙了他的木工活、油漆活。這位也是一個幹錯了行的皇帝,如果讓他去幹木工活,我相信,他絕對不比後來清代宮廷中的巧匠樣式雷差!明熹宗干木工活、油漆活時精力非常投入,他有一個怪習慣,就是不讓人偷看,就像他在偷偷地製造原子彈一樣!他更不喜歡有人在身邊影響他幹活,除非是平日裡特別親近的大臣可以來簡短匯報工作之外,其他任何人不得在他的工作間逗留。
  他挖空心思做出許多精美的器物放在宮裡又沒啥用處,他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處裡這些成果,只是一味地做。有時。他也叫宦官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市場上去賣。難道明熹宗還貪圖這點錢嗎?他並不是想賺錢,他不需要這點錢,他只是想知道自己的作品能否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讚美。能賣出高價錢就表明市場對自己作品的認可程度。有一次,他讓小太監拿著剛做好的護燈小屏八幅和雕刻的寒雀爭梅戲到市場上去賣,他還叮囑小太監:「御制之物,價須一萬。」第二天,小太監果然交上了一萬兩銀子,熹宗非常高興。至於這一萬兩銀子真是這兩件玩意的賣價,還是有人為了討皇帝的高興而做的手腳,那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皇帝應該幹的事他都不想幹,那麼,這些事誰來幹呢?自然有人願意幫忙幹咯。這主動幫忙幹皇帝活的人是誰呢?就是獨攬大權、權傾一時的宮中總管太監、兼東廠太監魏忠賢!崇禎進宮的第一夜,防備的就是這個人!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