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元仁宗推行以儒治國

元仁宗推行以儒治國

  元仁宗育黎拔力八達(1286~1320)是元朝第四位皇帝於1311年至1320年在位。他是元武宗弟,早年從太常少卿李孟學習儒家典籍。大德九年(1305),出居懷州。十一年成宗死,回大都奔喪,與右丞相哈剌哈孫合謀,擁立統軍北邊的長兄海山(元武宗)為帝。元武宗封他為皇太子,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傳。於武宗死時嗣位,年號是皇慶(1312)和延祐(1314),在位9年死後廟號仁宗、漢文諡號聖文欽孝皇帝。
  仁宗於武宗至大四年(1311)即位後,大張旗鼓地進行改革,取消尚書省,停用至大銀鈔,減裁冗員,整頓朝政,推行「以儒治國」政策,並於延祐元年(1314)在江浙、江西、河南等地進行田產登記,史稱「延祐經理」。仁宗自幼熟讀儒籍,傾心釋典,曾下令將《貞觀政要》和《資治通鑒》等書摘譯為蒙文,令蒙古、色目人誦習。仿唐宋舊制,於延祐二年(1315)詔行科舉,尊崇朱熹之學,史稱「延祐復科」。蒙元滅金、宋後,科舉廢棄。「延祐復科」距離宋亡36年,距離金亡更達81年,漢族士人至此方重獲正常的晉身途徑。民族矛盾有所緩和。又出兵西北,擊敗察合台後王也先不花。元朝歷代皇帝中,仁宗是一位較有作為之君。後毀約將武宗之子和世㻋徙居雲南,立自己兒子碩德八剌為皇太子,打破叔侄相傳的誓約。
  愛育黎拔力八達7歲時喪父。為了接受教育,9歲時其祖母闊闊真選定漢族儒學名士李孟給他做老師,李孟本以「通貫經史,善論古今治亂」著稱,因而他從小就受到儒學的熏陶與教育。10年後鐵穆耳患重病,不理朝政,皇后卜魯罕獨攬大權,她於公元1305年10月下令愛育黎拔力八達隨其生母答己離開宮廷,遷居懷州(今河南沁陽)。在那裡住了3年愛育黎拔力八達目睹了地方官員的不法行為和百姓的種種疾苦。
  公元1307年成宗鐵穆耳病死,當時朝中圍繞皇位繼承問題分為兩派,一方以皇后卜魯罕和中書左丞相阿忽台為首,支持安西王阿難答繼位;另一方以中書右丞相哈剌哈孫為首,聯合部分蒙、漢官員擁立愛育黎拔力八達和其兄海山。愛育黎拔力八達得到他們支持後,與其母答己立即趕往京城,而當時海山遠在邊境,愛育黎拔力八達率衛軍闖入皇宮,捕殺了阿難答、阿忽台等人,諸王闊闊出、牙忽都等擁他即皇位,但他以監國之名義執掌朝政,另派使者奉玉璽前去邊境迎接海山。公元1307年海山登位後,詔立其弟為「皇太子」兼領中書令,確定了他的皇位繼承權資格。
  公元1311年正月武宗海山病死,愛育黎拔力八達以皇太子身份執政。他整飭吏治,廢除武宗時設立的尚書省,仍恢復原來的中書省,並以「禍國殃民」之罪將丞相脫虎脫三寶奴和平章樂實、右丞相保八等武宗一朝的當政人物處死,安排中書省班子,恢復各地的行中書省,懲治地方贓官污吏,嚴禁諸王、貴戚的擾民行為。然後他於公元1311年在大都大明殿正式登基,帝號「仁宗」。
  愛育黎拔力八達在位期間,進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措施:
   一、尊孔崇儒:在李孟等漢人儒臣輔佐下,推行「漢法」的政治方針。同年7月,命國子祭酒劉賡去曲阜,以太牢(牛牲)祭孔子。公元1314年下詔襲封孔子53代孫為衍聖公,後來又加封孟軻父為邾國公,母為邾國夫人。他多次對臣僚說要開辦學校,以儒家經典為主要教科書,並開科取士,提高文人地位,為了治國安邦,確定以儒家的倫理綱常作為統治思想,要蒙古族大臣瞭解和掌握儒學要旨和政治。公元1317年下令將《大學衍義》全部譯為蒙語(由江浙行省刊印),賜給朝臣。不久,他閱讀《貞觀政要》、《資治通鑑》後下詔將此兩書譯為蒙語(文),讓蒙古、色目官員誦讀。
   二、開科取士:皇慶二年(1313)仁宗下詔實行科舉,規定「舉人宜以德行為首,試藝則以經書為先,詞章次之」。科舉考試每3年舉行一次,命題以《四書五經》為主,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道,蒙古、色目人與漢人、南人分別考試出榜。仁宗在政治上滿足了漢族知識分子要求廣開仕途的要求,還規定考試採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從而以程朱理學作為考試取士標準,確立了理學思想的統治,這對後世的科舉用人制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趙孟頫才藝絕世,丹青藝術的被稱為元朝第一,書法世稱趙體,流傳不多的作品至今仍是收藏界的珍品,詩詞文賦諸體皆妙,開啟元詩新風。元仁宗對趙孟頫更是推崇備至。在有人對趙孟頫提出不同意見後,他卻歷數趙孟頫的優點:「文學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白、宋蘇軾,姓名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帝王苗裔,一也;狀貌昳麗,二也;博學多聞知,三也;操履純正,四也;文詞高古,五也;書畫絕倫,六也;旁通佛老者,造詣玄微,七也。」在這位皇帝的眼裡,趙孟頫簡直就是一位完美的人,因此毫不留情地批評了來說壞話的人,並還立即賞賜趙孟頫「鈔五百錠」,授予他翰林學士、榮祿大夫,官至一品,還推恩三代。尤值一提的是,皇上知道他因為年老畏寒而不能早起時,就賜給他貂鼠皮的大衣,讓他保暖,可謂關懷備至。
  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將趙孟頫晉陞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推恩三代」;管夫人也被加封為「魏國夫人」。由於仁宗的青睞和趙氏藝術的出類拔萃,趙孟頫晚年名聲顯赫,時時在皇帝左右活動。其妻也經常出入內廷,成為皇后的座上客。趙氏的門生,如虞集、楊載、唐棣、朱德潤等,在其薦舉下也紛紛進京做官,而許多政治地位較高的北方書畫家,包括色目人、蒙古人書畫家如高克恭、康裡子山、李仲賓等,多與他有交往,一些較年輕的畫家,如黃公望、商琦、柯九思等,也拜在他門下。外國使臣、僧人,則以能求得趙氏墨寶為榮。
  元仁宗曾一度信奉佛教,常讀《維摩經》。他下詔:凡僧人中有「不養父母,避役損民」者,命其還民(俗),並廢僧人之特權。他還打算禪位於太子,以便遊歷深山寶剎,後經右司郎中月魯帖木兒極諫,「陛下正當年富力強,為國為民造福之年,禪位者,如唐玄宗、宋徽宗都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的,陛下萬萬別存這個念頭」!仁宗深有觸動,從此打消了內禪之念,還收起佛經,致力於勤理國政。仁宗通曉儒術,熟知佛教「明心見性」之理,其為人和藹,對近臣貴戚以禮相待,平時生活不尚豪華,較為「儉樸,從不巡遊,也不沉溺於酒色。又罷土木工程百餘處,又禁諸王、大臣營建私第,精簡禁衛。史書評價他「縱其一生,他還是一個有所作為的皇帝」。
  編撰法典是愛育黎拔力八達改革元代製度而產生預期結果的另一個領域。可能是因為在多元文化社會確定統一的法典有難以克服的困難,也可能是因為蒙古統治精英認為統一法典會限制他們的權力所以採取了反對的態度,元廷從未制定一個通行全國的標準法典。缺乏法典引起了漢人官員的極大焦慮,他們進行了多次努力編撰法典和律例,以作為判案的依據。最早的補救措施是1291年頒布的《至元新格》,這大體上是個法令彙編。此後鐵穆耳朝和海山朝編修法典的努力幾乎毫無成效。
  愛育黎拔力八達很快採取措施對這樣的形勢加以補救。在1311年即位的當月,他命令中書省臣彙集從忽必烈朝初年以來的律令條規。這一彙編工作於1316年完成。但是對彙編的複審過程比預期的時間長得多。直到碩德八剌即位後兩年的1323年,這一法典才以《大元通制》的名目正式頒行。這個新法典收錄了建國以來的法律條文2400餘條,分為斷例、條格、詔制、別類四大類。
  《大元通制》雖不是一個全面性的法典,按照現代法制史學者的觀點,此書「是元代法律成熟的標誌,因為它有充實的內容並採用了以《泰和律》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法典的結構」。 《泰和律》是金朝的法典,它的編撰遵循的是唐代法典模式。但是作為征服王朝的法典,《大元通制》沒有完全照搬以前的中國法典。它在許多方面反映了蒙古人的習俗和元代特有的製度特徵。 《大元通制》和也是在愛育黎拔力八達朝由江西地方政府或私人編輯的《元典章》,是元代法制史的兩個里程碑,也是征服王朝的元朝日趨成熟的反映。
  蒙古族的衣著式樣,自古即與遊牧經濟生活相適應,而且富有特色。 13世紀中外旅行家對蒙古族的服制均有詳細記述。男女服裝款式相似,都穿長袍。早期衣服不像後來流行的高領口,而是右衽交領,由左邊到腋下有開衩,右邊有三扣,左邊有一扣,少數為方領,腰間密密打作細折,以帛帶束腰,腰圍緊束突出。衣服大,長拖地。婦女穿敞口而寬闊的披肩,青年婦女則穿男式衣服。初以家畜及野獸毛皮製做衣服,隨著手工業的發展,周圍民族紡織品的傳入,富裕者用自漢地、波斯、俄羅斯、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地輸入的綢緞、綿綢、毛料以及各種珍貴獸裘製作華麗的衣服。如《黑韃事略》記載:「其服右衽而方領,舊以氈毳,新以苧絲金線,色以紅、紫、紺、綠,紋以日月龍鳳,無貴賤等差。 」貧困者則用羊、山羊及狗皮或粗布、棉花、粗毛及氈雜做衣服。此類長袍之用途和優點頗多,乘馬時緊束腰帶,能保持腰肋的穩定垂直。已婚婦女還穿一種非常鬆寬的長袍,在前面開口至底部。元仁宗就命令蒙古貴族著漢裝,並以身做則,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元英宗碩德八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很想在政治上大有作為。他其實並不柔懦,處事很有主見。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剛一去世,他就同答己在政事的處置上開始交鋒。有一個叫乞失監的臣子,因為賣官鬻爵,被刑部按法律規定判處杖刑。答己卻出面干預,叫改行笞刑。杖刑是元代「五刑」中的第四等刑,最少要打67板子;最多打到107板子。笞刑是第五等刑,最多只打57鞭子;最少的,打上7鞭子,表示一下懲戒之意就算了。英宗碩德八剌得知祖母要賣人情,立即加以制止。他對祖母說道:「法律的規定體現了天下的公意。遷就個人感情,隨意調輕調重,那就不能在天下人面前維護法律的威信了。」他斷然命令,維持原判,對乞失監執行杖刑。過了沒有半個月,又有一個大臣,叫失列門,受了答己的指使,向碩德八剌提出要調整人事,撤一批人,任命一批人。碩德八剌馬上駁回:「現在哪裡是封新官的時候!先帝的舊臣,也不宜輕易變動。等到我正式即位,自然會同宗室親王、元老大臣仔細商議。到時候,賢能者都可得到任用,奸邪者都要被罷免。」答己連著碰了幾個不硬不軟的釘子,氣憤極了,恨恨地說:「我真不該養這個孫子!」
  延祐七年(1320)正月二十一日仁宗去世,二十四日,英宗碩德八刺奉皇太后答己之命罷免中書右丞相伯答沙,以鐵木迭兒為中書右丞相。鐵木迭兒為人陰險貪虐,被人們比作元世祖忽必烈時代的阿合馬。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當年曾察知他的罪行,下詔將他逮捕審訊。他卻躲到答己的親信內侍家裡避風。愛育黎拔力八達知道母親在包庇他,好幾天悶悶不樂,但也無可奈何,只有下道詔書,罷免他的宰相職位,將事情不了了之。愛育黎拔力八達死後第四天,答己就直接下令,恢復鐵木迭兒的相位。他一重新上台,就以「違背太后旨意」、「接詔書時態度不恭敬」一類罪名,接連誣殺了好幾個反對過他的正直大臣。
  鐵木迭兒復相後,立即著手報復政敵,糾集黨羽,排除異己,對曾觸犯過他的仁宗朝重臣大加殺戮,朝臣恐懼。 鐵木迭兒先是誣諂中書省參議韓若愚有罪,請求處以極刑。英宗知道韓若愚冤枉,拒絕了這一請求,但懾於答己太后和鐵木迭兒的淫威,不得不將韓若愚革職。二月又先後把不依附於自己的中書平章赤斤鐵木兒、御史大夫脫歡、中書平章李孟、兀伯都刺、阿禮海牙等罷官、奪爵、降職。四川行省平章趙世延曾彈劾過鐵木迭兒。這時,鐵木迭兒便唆使人誣告他有罪,同時又暗示他只要交出同黨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祿。趙世延嚴辭拒絕。鐵木迭兒便給他加上違背詔書、大不敬等罪名,擬處死刑。英宗明知冤枉,但也只敢說趙世延犯罪是在大赦之前,應該有所寬大。鐵木迭兒要求追究當年和趙世延一起彈劾過自己的人。英宗仍以這些事發生在大赦之前,不應該追究來搪塞。鐵木迭兒一再要求處死趙世延,英宗就是不同意。於是,負責審訊的官員為了討好鐵木迭兒,千方百計地折磨趙世延,企圖使他因不堪凌辱而自殺。不料趙世延即不招供,也不自殺。鐵木迭兒只好將他長期關押獄中。英宗救下了趙世延。
  鐵木迭兒在誅除政敵的同時,大批提拔親信,把江浙行省左丞相哈律(一寫黑驢)、陝西行省平章趙世榮提升為中書平章。他的黨羽、宜徽院使失列門以答己太后的名義要求太子大規模更換朝臣。太子以先帝舊臣,豈宜輕動為理由加以拒絕。中書左丞張思明也勸鐵木迭兒不要鬧得人心惶惶,引起諸王、駙馬們的不滿。這樣,鐵木迭兒才稍加收斂。三月十一日太子碩德八刺即位,是為英宗。17歲的碩德八剌在皇太后答己及鐵木迭兒等人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為元英宗,改元「至治」。元英宗碩德八剌在太皇太后答己和權臣鐵木迭兒的聯合攻勢下,一開始只能被動防守,以後就逐漸部署反擊了。元英宗一面和太后、鐵木迭兒周旋,加封鐵木迭兒為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師,甚至下詔禁止官員非議鐵木迭兒。尊答己太后為太皇太后。一面積聚力量,提拔自己的親信。他任用大批漢族官僚和知識分子,罷免了一批依靠特權、竊踞要津的蒙古、色目官員。
  英宗剛毅而思有所作為,銳意於改革,仁宗母后答己對此不滿,欲謀廢立英宗事洩露後,英宗將後黨盡加誅殺,極力抑制答己、鐵木迭兒一黨的勢力,四月十一日,英宗任命太祖功臣木華黎之後裔、安童之子、太常禮儀院使拜住提升為中書平章,以牽制鐵木迭兒。拜住素來主張以儒學治天下,與英宗一拍即合,成為他的主要助手。以英宗、拜住為一方與太皇太后答己、鐵木迭兒等人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四月十三日,鐵木迭兒請求禁止各大臣越級上奏,企圖阻塞言路。英宗同意了這一要求。五月初三,鐵木迭兒誣陷上都留守賀伯顏穿便服迎接詔書,以大不敬之罪處死,抄家。英宗仍不動聲色,但在賀伯顏死後不到十天,便將拜住提升為中書左丞相,地位僅次於鐵木迭兒。五月二十日,英宗又根據拜住的建議,以陰謀廢立皇帝的罪名將阿散、哈律、脫忒脫、失列門等人處死並抄家,沉重打擊了太皇太后、鐵木迭兒這一派的勢力。於是,鐵木迭兒又一再要求處死趙世延,被英宗拒絕。至於鐵木迭兒一再陷害拜住,英宗更是置之不理,反而對拜住更加信任。
  至治二年(1322)八月二十五日鐵木迭兒去世。九月二十二日太皇太后答己去世。英宗真正掌握了大權。元英宗顧德八剌下令追查鐵木迭兒的貪污案,追奪其官爵、抄沒其家財,並處死了一批追隨鐵木迭兒作惡多端的官員。十月二十五日,英宗升任拜住為中書右丞相(元代尚右),並決定不再設左丞相,以示尊榮。英宗、拜住著手革除弊政,推行新政,主要內容有減輕賦役,重農抑商,裁減冗官,啟用儒臣等,大力進行改革,表示要勵精求治、一新機務。
  元英宗碩德八剌至治二年(1322)推行新政的政治改革。英宗專任拜住,表示要勵精求治、銳意改革。英宗自幼受儒學薰陶,學習經史,登基後繼續推行「以儒治國」政策,頒佈了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以加強法制,督責國家政製法規,革除以往的政令不一、罪同異罰的混亂現象;他首先召集了德高望重而頗有治國經驗的前朝老臣,起復他們的官職,給予優厚的待遇,使他們議事中書。此後數月曾採取了一些改革性的措施:廣泛起用漢族官員和儒士,如張珪、吳元珪、王約、吳澄等;發佈《振舉台綱制》,要求推舉賢能,選拔人才;罷徽政院,裁減冗官,精簡機構,節制財用;推行助役法,民田百畝抽三,以歲入助役,減輕徭役,以舒農力;並在宰相拜住、中書省平章政事張珪等的幫助下實施了一些新政,當時天下為之風動,政治為之一新。這些措施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貴族反對。
  英宗在實行新政的時候處理了鐵木迭兒專權亂政的罪行,查處他們的貪贓枉法事件,卻沒有很好地清理鐵木迭兒的黨羽,導致了後來的政變。先是在至治二年(1322)十二月英宗下令處死鐵木迭兒之子、宣徽院使八思吉思,罪狀是貪贓枉法。接著,在至治三年(1323)六月下詔追奪鐵木迭兒一切官爵,抄沒家產,並將其罪狀公佈於大下。又以貪贓罪罷免鐵木迭兒之子知院旺丹。這些舉動使鐵木迭兒餘黨震恐不安,於是,鐵木迭兒的義子、禁衛軍將領鐵失等人陰謀發動政變。
  鐵失是鐵木迭兒的死黨。他當過宣徽院使,這是一個負責皇室生活供給的官職。他以此為階梯,受到答己的寵用,以後又兼任了皇室侍衛親軍的都指揮使和糾察百官善惡、政治得失的御史大夫。元英宗碩德八剌曾寄希望於他,對他說:「朕住在深宮,不能深入瞭解臣子們的行為和百姓的疾苦,要靠你們這些人當耳目。過去,鐵木迭兒貪得無厭,你們都不予揭發。現在,他雖然死了,朕也要抄沒他的家產,以對後來的人有所警誡。」鐵失聽了,心裡有鬼,十分不安。
  至治三年(1323.八)英宗從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北)起駕南返大都(今北京)。上都一向是保守派蒙古貴族勢力盤踞的據點;當年阿里不哥發動對元世祖忽不烈的叛亂,其根據地就在上都。鐵失怕元英宗碩德八剌整頓朝政的利刃加到自己頭上,決定利用上都的「地利」,先下手為強,除掉碩德八剌。那天晚上,元英宗碩德八剌住宿在上都以南30里(在上都以南15公里)的南坡店。尚存的鐵木迭兒餘黨、御史大夫、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以阿速衛親軍為外應,密遣心腹去漠北,糾集了一批對他心懷怨恨的守舊貴族——其中就有鐵木迭兒的兒子鎖南——發動政變。他們衝進碩德八剌的住宿地,殺掉宰相拜住。鐵失親自闖進碩德八剌的幄殿,動手殺害了這位年僅21歲的皇帝,史稱「南坡之變」。在位三年(1320~1323)英宗死時只有21歲。他死後廟號英宗、漢文諡號睿聖文孝皇帝。鐵失等當夜馳往大都,收封省部印信,遣使奉玉璽至漠北晉王也孫鐵木兒鎮所。九月也孫鐵木兒聞訊後在漠北即位,次年改元泰定,是為泰定帝。

TOP

^^

感謝大大分享,很少有元朝的歷史分享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