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車資訊] 40週年最大賀禮,BMW喜迎第1000萬輛3-Series量產下線!

40週年最大賀禮,BMW喜迎第1000萬輛3-Series量產下線!


結束以排汽量作為名法則的舊世代車型,代號E21的BMW 3-Series於1975年正式發表、並取代既有的2002成為當時最為入門,也最具操駕樂趣的雙門跑車;而在歷經E30、E36、E46、E90甚至是F世代的F30之後,3-Series至今以刻劃出40年的歷史軌跡,無獨有偶的,在以40週年為主題的2015年裡,BMW也宣布,3-Series已創下1000萬輛的生產紀錄!




1975 E21 3-Series

趁著1973年石油危機崛起的經濟型雙門跑車,E21世代推出時僅有Coupe單一車型(Cabriolet則在1978年後追加),並搭配1.6L、2.0L M10直列四缸和2.0L、2.3L M20直列六缸等四種動力,以及3速自排和4、5速手排等三種配置。當然,在當時剛成立不久的台灣總代理汎德公司也曾引進E21 3-Series進口販售(多為315入門等級),至今亦有少數玩家收藏。


1981 E30 3-Series

時序進入1981年,蛻變至第二代E30 3-Series,雙圓頭燈儼然成為了招牌、亦成為未來在BMW車款上不可錯認的焦點;車型的選擇上也追加了為更具實用性的四門房車和旅行車的設定,搭配從前代就廣受好評的直六引擎,讓E30 3-Series持續在市場上發光發熱。除了一般乘用車需求外,1986年因應BMW加入WTCC、BTCC及DTM等房車錦標賽事,推出了以雙門Coupe為基礎的高性能M3,也確立了往後M3跟隨3-Series改款的腳步。


1990 E36 3-Series


1993 E36 3-Series Compact(三門掀背)

說起最受操控玩家歡迎的,莫過於1990年推出的E36 3-Series,除了在外觀上改為更圓潤的設計外,後懸吊部分則從半拖曳臂改成多連桿,以提升運動性表現;而在既有的車身形式外,BMW甚至還在1995年推出以E30和E36底盤混合而成的三門掀背(後懸吊依舊為半拖曳臂);1998年問世的第四代E46 3-Series,最大的改變在於經典的雙腎造型水箱罩重新修容,車身線條也捨棄了以往的方正姿態,變得更加圓滑許多。


1998 E46 3-Series


2004 E90 3-Series

洋洋灑灑歷經6個世代以及40年來的進化,如今3-Series早已成為是BMW銷售台柱、亦是操控的代名詞之一,另在2014年全球銷售數據統計中3-Series一共售出了476,792輛,小幅成長2%,但幾乎占了BMW四分之一以上的銷量貢獻!而在今年稍早的7月份,BMW宣布3-Series於自家德國慕尼黑廠,達成第1000萬輛的下線紀錄,為品牌寫下完美註解。


2011 F30 3-Series(圖為小改款340i)









1330萬新台幣即刻入手,AUDI新世代R8 LMS開始接受預訂!


近兩年的GT3組別系列賽,在LAMBORGHINI Huracan GT3、MERCEDES-AMG GT3相繼取代舊有車款後,可說是迎來另一波觀賽高潮,而在未來由BMW M6 GT3、FERRARI 488 GT3甚至是McLAREN 650S GT3和PORSCHE 911 GT3 R發表、投入新一季賽事後,預計2016年度將會更有可看性;而在先前,AUDI於今年度日內瓦車展發表的新一代R8 LMS賽車,也終於開始接受各國分公司或私人車隊預訂。


以全新第二代R8為基礎進行打造,R8 LMS透過碳纖維材質的運用來增強其安全性,另外還導入運用在R18 e-tron Le Mans原型的PS1座椅,透過直接與車台的連結,更提升座椅穩定性及與剛性,同時亦可透過腳採調整桿進行前後、高低的調整。而車輛的結構強化感與防滾籠等,也透過輕量材質的精進,減輕了25kg的負擔,並提升39%的剛性表現,車頂部分也有救援開口的設計,以便能更快速的進行救援動作。

據原廠表示,AUDI新一代R8 LMS即日起開始接受車隊預訂,起始價格為35.9萬歐元(單R8 LMS賽車並包含增值稅)、折合台幣約1330萬左右,而若需要引擎、零件等後勤維修原料者,亦可加價3.9萬歐元、以39.8萬歐元的價格進行訂購(約1470萬新台幣)。此外,AUDI亦表示新一代R8 LMS在預訂後,即可在稍晚9月21日開始進行生產,並在10月26日起交付。

自2009年起,AUDI Motorsport一共打造超過135輛R8 LMS賽車,車隊客戶遍及澳洲、亞洲、歐洲以及美洲市場,而新一代的R8 LMS賽車,今年的量產規模將能達到45輛,並在2016年賽季來臨之前交付於全球各大車隊手上,至於多出來的訂單則在明年起逐步量產交付、並取代現有舊款的車型。











一舉挑戰豪華性能SUV市場,CADILLAC Escalade-V預約2016紐約車展亮相!


為進一步拓展更多樣化的性能市場,美式豪華品牌CADILLAC於2002年開始,與所屬的GM Performance部門合作,推出一系列以既有車型為基礎、各項性能重新調教的V-Series特殊產品;時至今日,原廠也有意將觸角延伸至尺碼更大的旗艦型SUV,即為Escalade-V!並有望在明年的紐約車展中登台亮相!


在過去,CADILLAC V-Series一直都僅侷限在房車、Coupe或是敞篷車的範疇,亦即是所謂的CTS-V(共有Sedan/Coupe和Wagon)、XLR-V和STS-V等,其中較為特別的也僅止於以旅行車為架構的CTS-V wagon,而CTS-V wagon在2010年發表後,受限於市場取向的變化,在2014年全新第三代問世後便從此消失在銷售名單之中。

一直到今天,在CADILLAC旗下的V-Series車型,也僅剩CTS-V Sedan和ATS-V Sedan、ATS-V Coupe一共三款產品,並分別主打如MERCEDES-AMG E 63和BMW M3/M4、AUDI RS 4/RS 5等豪華性能產品,但在SUV市場持續暢旺的行情表現下,CADILLAC則希望能夠再添加一款新產品,以迅速反應需求。

其實在北美地區,像Escalade這類車長超過5000mm的全尺寸SUV可說是相當受到歡迎,也多半拿來作為公司或飯店接待外賓的專屬車輛,倘若能夠推出性能更加強悍、外型更具殺氣的特殊車型,想必也會讓更多消費者掏錢買單,Escalade-V的推出也可說是毫無意外。

預計將在明年3月底紐約車展亮相的Escalade-V,其動力部份應與現行CTS-V相同,取自所屬GM集團的LT4 6.2L V8機械增壓汽油引擎(也同為CHEVROLET Corvette Z06的動力核心),具備640hp最大馬力和85.5kgm扭力峰値,並將搭配全新的8速自排變速箱,達成最為狂野的性能表現。











以微小之力改變用車習慣,Car2go全球擁有百萬會員但難以在台實現


從2008年在德國開始試運行以來,car2go至今已在全球擁有超過百萬的會員數,就連與高雄為姊妹市的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也見到不少有著「car2go」字樣的smart fortwo在市區中穿梭,然而這個以降低污染、改變用車習慣的構想,要在台灣實現恐怕很難,最主要還是在於推動上的困難度太高。


近幾年我前往歐洲與美國出差,常見到貼著「car2go」字樣的smart fortwo停在都會區中,尤其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有著相當高的能見度,這就是2008年由隸屬於德國DAIMLER集團旗下MOOVEL所推行的汽車共享新概念,經過七年左右的努力於歐洲、美國都有超過百萬名會員,2015年1月更宣布進入中國在重慶建置據點於2016年進行營運,然而這項與台北/台中U-Bike、高雄City Bike概念相同的模式,若想在台灣實現卻顯得困難重重,主要在於政府是否有心推動,以及路邊或公共停車格有限,再這則是不少利益掛帥者未能分到好處恐會出面抨擊。

DAIMLER集團之所以推行「car2go」,主要是鑒於人口快速增長、高污染工業發展導致全球CO2排放量逐年提升,為了降低污染並達到節能目的,便提出「Car2go」的汽車共享概念,根據car2go亞太區業務發展部總經理Rainer Becker表示,這種隨租、隨用、隨處還的共享模式在目前歐洲、北美洲等超過26個城市展開業務服務,2015年1月更宣布前進中國先於重慶營運,總計擁有超過100萬名會員,所有車輛都是smart fortwo,依照需求、法規、硬體設備建置條件等分為汽油引擎和電動兩種動力,其中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斯圖加特、美國聖地牙哥是以電動車服務為主,其餘如波特蘭、重慶等則是傳統汽油車。

基本上「car2go」的使用方式與U-bike非常類似,只不過「car2go」的車輛分佈於都會區的特定地點,使用者可從專屬app得知何處有可使用的車輛,只要從前擋玻璃感應會員卡PIN號碼並經過確認後,車輛就可被租用,當然也可透過網路或電話服務預訂。同時每個營運城市都有達2-300輛車隨時供使用,並以約10輛為單位分佈在鄰近停車場或停車格中,在專業團隊定期爲車輛清掃和處理所有技術維護,保證每輛車都能令人滿意。此外,車內電腦若察覺油量僅剩20﹪,即會透過雲端通知相關單位,便利立即派員前往加油。

此外Rainer Becker表示:「使用car2go一點都無需擔心油量、保養甚至保險,因為每輛車都保全險,這等於替民眾省下一大筆養車費用。倘若車輛故障或者遭到破壞,只要釐清所有關係使用者完全不必負責,都有專人服務,也就是說每個car2go的使用者,都有狀況良好的smart fortwo可使用。」縱使car2go是個不錯構想,但Rainer Becker坦承要推動這項業務難度頗高,主要是必須和各城市政府單位溝通停車位使用,並針對停車費計算、車輛成本等要進行精算,尤其每個國家和城市的法規不同,民眾用車習慣也有差別,所幸多年營運後已有些基本模式,然而要在亞洲推廣難度絕對高過歐美,原因就在於交通狀況和法規的差異,之所以選擇在中國重慶進行營運,因為與上海動輒超過2000萬人、道路交通狀況極度壅塞相比,重慶的條件要來得具有優勢,要改變民眾的用車習慣,恐怕又是另一個嚴峻的挑戰。

以台灣的道路、交通條件來看,其實相當適合發展car2go,因為南北總長不過400公里,西部幾乎是平原,都會區範圍並不大,加上各縣市之間距離短,這樣的地理環境是最好不過,然而都會區停車位一位難求卻是阻礙car2go的最大問題。就拿台北市和新北市為例,這兩個都市人口數差不多為670萬,但道路狹小又擁擠,尖峰時間往往難以移動,同時一般人要尋求停車位已經很難,怎麼可能再挪出位置給car2go使用。當然國內也由和泰汽車旗下的和運租車於2014年6月推出類似的服務,也就是所謂的iRent,雖然功能與使用方式大同小異,不過基於法規限制車輛只能停放在特定停車場而非路邊,同時在經過一年的營運下目前會員數超過1萬人,並總計於10個城市設立32個據點,這應該算是台灣第一個走car2go概念且頗成功案例。

因此car2go想要在台灣推廣,恐怕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尤其面對法規上的限制勢必要有所調整營運模式,否則到最後也淪為空想,民眾還是無法體驗這種便利又能有效降低污染的新用車型態。









未來發展澳洲說了算?VW新世代Amarok將導入大量澳洲市場元素


作為VW集團之下的第一款Pick-up車型,Amarok說得上是相當成功的產品,以台灣市場所導入的180hp 2.0 TDI八速自排版本為例(另有導入六速手排車型),柴油動力輸出飽滿搭配換檔反應順暢的自排變速箱讓人對於這款身型龐大的Pick-up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安靜、優異的行路質感讓人感受到與轎車無異的座艙氛圍,雖然為了保有後斗載重需求而在懸吊回饋上略顯彈跳,但配上粗壯的外觀與厚實的鈑件都讓Amarok呈現出恰如其分的車輛特性。


雖然在台灣市場Amarok受限於畸形法規與地狹人稠的環境而難有發揮之處,但在地處幅員廣大的且乾旱的澳洲市場Amarok卻是相當受到市場歡迎的多功能車種。深厚的越野能力與絕佳的座艙質感讓它榮登澳洲Pick-up銷售排行榜第二名,僅次於FORD Ranger之外更讓澳洲成為Amarok全球第二大銷售市場。如此關係讓預計在2020年前問世的新世代Amarok將會大幅借重澳洲市場的使用經驗,針對乾旱氣候與車主需求進行調整,打造出更為符合澳洲市場的新世代Amarok。

當然了文章至此或許有的人會有疑問,難道身為全球最大Amarok銷售市場的男美洲就不重要嗎?由於Amarok在VW原廠定位中屬於全球戰略車,因此必須考量歐洲市場需求進行開發,而澳洲在車輛安全與環保規範方面與歐洲較為接近,因此在開發方面澳洲地區的意見比起南美洲要來得重要許多,甚至VW近日便已派遣新世代Amarok設計團隊前往澳洲進行考察,期望能大量參考澳洲市場的使用經驗,藉此更進一步提升Amarok在澳洲市場的銷售。

除此之外Amarok目前的產地共有德國與阿根廷,德國漢諾威廠主要負責歐洲與亞太區銷售需求,至於阿根廷廠則主要供給南美洲自身的車款需求。而考量到東南亞地區目前也是這類Pick-up車款相當重要的銷售市場,因此新世代Amarok有機會從德國產線轉移至東南亞國家生產,其中又以與澳洲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泰國為呼聲最高的Amarok生產基地,如此一來將能有效提升Amarok在澳洲市場的競爭力,讓Amarok面對FORD Ranger、NISSAN Navara與TOYOTA HiLux的夾擊下有機會脫穎而出。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