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車資訊] 秘境尋幽唯一首選,Volkswagen Amarok無所不行

秘境尋幽唯一首選,Volkswagen Amarok無所不行


鎖定國內近年來日漸成長的休閒旅遊風氣,Volkswagen Amarok以強大的越野能力與獨樹一格的實用表現在一片都會休旅車中顯得格外耀眼。充沛的車室空間以及車尾靈活的後斗機能讓Amarok成為享受戶外生活的最佳夥伴,當然為了展現坐擁Amarok的與眾不同之處,發揮強悍越野能力挑戰常人無法輕易抵達之處絕對是羨煞眾人的車主專屬禮遇,如今就讓我們一起跟著Amarok來尋幽探訪吧。


不同於國內主流休旅車採轎式底盤打造,純正的Pick-up血統讓Volkswagen Amarok保有堅實的梯形底盤大樑,藉此提供同級車中最強的載運機能與越野實力,是任何休旅車都無法匹敵的曠野魅力。但這並不代表Amarok在舒適性方面便有所取捨,就手的轎車內裝鋪陳與全新的三輻真皮方向盤提供Amarok絕佳的質感饗宴,雙區恆溫空調與RCD510多媒體資訊音響主機也讓整體配備水準向豪華房車看齊。即便是實際上路後Amarok也保有優異的行路質感,不論是車頭指向或是懸吊回饋都讓人感受不出Amarok身為越野Pick-up的血統,整體舒適水準令人印象深刻。




與轎車相彷的座艙鋪陳不論是在舒適性或噪音抑制都有相當水準



伴隨著車室內的愉悅氛圍與音響中傳來的悠揚樂音,我們駕著Amarok前往北海岸找尋秘境,在行經高、快速道路的路途中、最令人驚訝的莫過於車室風切噪音的抑制,對比起5254×1954×1834mm的龐大車身尺碼,即便時速破百整體風切聲與輪胎噪音依舊細不可聞。車頭的那具2.0L雙渦輪柴油引擎與八速自排變速箱擁有相當好的匹配性,讓Amarok在市區道路收放自如、高速路段的在加速表現也相當帶勁,將Volkswagen精湛的造車工藝展露無疑。


全新三幅真皮方向盤讓整體車室質感有相當大加分作用


RCD510多媒體資訊音響主機整合圖像式倒車輔助,讓龐大車體不受視覺死角束縛


Volkswagen Amarok保有優異的行路質感

縱使Amarok在柏油路面的駕馭表現相當優異,但發揮4MOTION四驅系統的優勢找尋戶外秘境或沙灘狂放奔馳卻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從數據來看,Amarok擁有28度的前進角、23.6度離去角與23度穿越角,輔以203mm的底盤離地高度基本上足以穿越常見的越野地形,4MOTION四驅系統搭載Torsen中央差速器,一旦遇到前、後輪抓地力產生變化時,中央差速器將自動調整前、後軸扭力分配,以維護車輛的循跡性能,也有助於在惡劣路面脫困或在濕滑路面也能提升行駛的動態穩定性。


堅實的梯形底盤大樑搭配4MOTION四驅系統讓Amarok具備無與倫比的越野性能

為了深刻體驗Amarok的越野駕馭感受,濕滑草地與細沙的丘陵地形是淺嚐4MOTION最佳場所。面對丘陵地形的落差,輕踩油門即可發揮180hp/42.8kgm的強悍動能,四個車輪並沒有出現太多打滑即順利驅動車身前行,Q韌的懸吊在草地上依然稱職的扮演緩衝角色,展現相當優異的穩定性與舒適性,用如履平地來形容Amarok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因此在穿越草地過後,我們決定直奔海灘給予Amarok最困難的越野挑戰。



海灘上除了乾溼交錯的沙土與泥濘外,靠近潮間帶的地方也散布著大量的鵝卵石,雖然地形落差不大、但鬆動的路面倒是給予Amarok 4MOTION四驅系統相當大的考驗。有鑑於砂土實在鬆軟、因此順手按下位於排檔座旁的後差速器鎖定鈕,藉此讓後輪獲得恆定的動力輸出避免無謂空轉。駕著Amarok在沙地穿梭基本上也是毫無難度,在正確的越野駕馭觀念以及反應敏捷的四驅系統輔助下,Amarok在沙灘上就好像如魚得水一般自在。



而為了更進一步挑戰Amarok的能耐,順著沙灘地形攀入滿佈鵝卵石的區域,由於此地帶有些許上坡、因此Amarok必須發揮42.8kgm的扭力優勢,不斷在鬆動的亂石中找尋抓地力帶動車輛向前,過程中雖然偶有滑動與掙扎,但車室內卻依然感到十足的信心與穩定、驅使駕駛順利通過眼前亂石滿佈的路段。這樣的越野表現以及安心感可是以往開著都會型SUV想都不敢想的挑戰,Amarok卻能以輕鬆自在的姿態順利跨越沙灘、亂石等關卡,顯見Amarok依然保有渾厚的越野實力等待我們去挖掘。





經歷了一整天的相處以及體驗,Volkswagen Amarok不僅僅展現了Pick-up車型無所不行的越野本色,更是出乎意料地在行路質感與舒適、寧靜方面表現優異。整體來說Amarok不僅僅紮實的產品實力成為日常生活或商業用途的絕佳夥伴,更能以無所畏懼的姿態帶領車主前往探索未知的秘境,透過靈活的空間配置與酬載能力享受以往不曾體驗過的戶外休閒饗宴。











2015 HONDA先進科技之旅(4):大小世紀對決,G-CON和ACE Body安全進化論


在現實社會環境中,車輛大小、高度、重量不一,萬一碰到意外撞擊時力道多有所不同,尤其小型車的安全性更讓人質疑,畢竟在民眾的觀念裡小型車總是不安全,然而看過HONDA的CR-V與Fit的撞擊測試後,絕對會一掃大家的不安與疑慮。


在HONDA的車體安全科技中,有所謂G-CON(G-Force Control Technology)和ACE(Advanced Compatibility Engineering)Body,這是為了強化保護車室乘員安全的基礎,同時也是HONDA真對旗下所有車型都能與其他不同尺碼、重量、型態與結構的車樣,在遭遇撞擊時產生最佳相容性。為了展現G-CON和ACE Body的優異設計,HONDA特別在測試中以日規CR-V 20G與Fit 1.5RS進行對決。

當然要如何針對車體結構安全做檢測?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互撞看看,所以HONDA特地安排CR-V與Fit這兩款型態、大小、重量都不同的車型,以時速60km/h進行50﹪車頭偏位撞擊。工程師以車頭中心點50﹪偏位前方撞擊為設定值,設定好後在一陣沈寂下控制中心開始倒數計時,隨後CR-V與Fit分由兩邊以時速60km/h速度逐漸接近對方,接下來一聲巨大的撞擊聲響,兩車彈開(Fit因重量較輕彈得遠)SRS氣囊跟著引爆,待煙霧散去後發現車身零件、殘骸散落一地,這時工作人員先將地板擦拭乾淨,便放行讓媒體看看這一撞的結果。

乍看之下兩車氣囊爆開,引擎蓋、車頭完全變形,但細看後發現A柱後的結構居然沒有變形,同時Fit和CR-V的外玻璃上留有撞擊痕, 原來這是車頭受到撞擊時引擎蓋上彈所致,這下我可擔心裡頭的Polar III(HONDA自行開發的第三代Dummy),不知頭部是否受到傷害。輕易地打開車門,Polar III依然完好無缺被固定在座椅上,且經過觀察腿部未變形,這可以證明在60km/h的撞擊下,CR-V與Fit的車體和安全都能防護乘員,讓生命受到最佳尊重。G-CON雨刷轉軸下滑落的饋縮式設計、引擎蓋「鉸鏈」採用可折斷式的設計的具體做法來降低行人的傷害。「雨刷轉軸饋縮」與「引擎蓋鉸鏈折斷」二者共同作動,不但可以因饋縮與折斷作動吸收部分撞擊力量,讓行人的反作用力降低;尚可以因此而使引擎蓋得以滑動,進一步吸收撞擊力量,充分降低對路上行人的傷害。

基本上G-CON和ACE Body可是HONDA最引以為傲的安全技術基準,這也是HONDA全車系的標準設計,並大幅運用在全球銷售的產品上,如今結合SRS氣囊等配備後,證明HONDA不僅著重在動力的操控樂趣,更尊重生命,尤其面對車輛性能不斷提升,要如何保障乘員安全就成為相當重要的研發方向。











回歸R字意念? VOLVO S60/V60 T6 AWD加入銷售陣容


近年來VOLVO對於自己要走的路顯得十分明確,包括全新Drive E模組化動力、SPA模組化底盤、CMA模組化底盤與Twin Engine Plug-in Hybrid複合動力等等,替未來幾年之內的車款進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雖然當前的VOLVO看似前途似錦,但其實VOLVO在過去也有許許多多經典車款讓人流連忘返,恨不得回到過去在一次好好體驗那種駕馭的感動,其中2003年在台販售的S60 R便以300hp最大馬力搭配AWD四驅系統掀起一陣VOLVO性能風潮,如今這樣相近的動力配置終於出現在新世代S60身上。


因應市場銷售需求進行微幅調整,VOLVO在近日公開了旗下S60/V60/XC60在2016年式的產品變化,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於頂級汽油T6動力終於導入AWD四驅系統,搭配原有306hp/40.8kgm的動力輸出表現,讓人不禁想起是否2003年的S60 R有機會在新款S60 T6 AWD身上捕捉到一點影子。當然了當年S60 R的地位可是純正的性能血統,除了以2.5L渦輪動力壓榨高動能之外,Brembo代工卡鉗與Four-C三段式電子懸吊都讓S60 R具備優異的性能水準,如今隨著10餘年的時光飛逝,S60 T6 AWD與S60 R之間的進化與差異究竟孰優孰劣肯定值得探討。

VOLVO新世代T6動力採用一具2.0L汽油動力本體,輔以機械增壓與渦輪增壓,同步兼顧低轉順暢性與高轉馬力釋放,並透過中央直噴科技、熱能管理系統及 Start/ Stop 智慧引擎自動啟閉系統,提升引擎的運作效率,創造出306hp/40.8kgm的動力輸出之餘更使得S60/ V60/ XC60 T6 R-Design 平均油耗分別可達 12.1/ 11.5/ 10.5 km/l,充分展現引擎節能優勢,達到性能與環保的完美平衡。如今VOLVO針對T6動力導入AWD四驅系統,除了在性能方面將有所提升外、也讓寒帶地區車主有了更為靈活的選擇。

除了頂級T6動力導入AWD系統之外,VOLVO在2016年式S60/ V60車系之中也首度導入入門T2動力,以122hp/22.4kgm的動力輸出表現成為全車系動力最低的版本。雖然說是趨於市場考量,但將掀背小車等級的動力放在中大型房車級距的S60車系身上,加速遲緩且重拖的反應將是可以肯定的,所幸這樣的動力系統在台灣並沒有太多市場,因此將不太有機會導入國內販售。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