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社會現象] 南韓孤死人數驟增 臨終最怕「遺體變垃圾」

南韓孤死人數驟增 臨終最怕「遺體變垃圾」



南韓人口逐漸高齡化,獨居老人問題日益嚴重。圖為南韓候選人到老人院端餐拉票。 路透

分享在一個喪禮往往要持續三天,賓客動輒好幾百人的文化裡,宋仁植(譯音)最近的後事辦得真夠寒傖。只有一人致唁,而且是一位素未謀面的關心者。
朴姓弔客在首爾聖愛醫院太平間遺體冷藏櫃前的几子上擺水果、魚乾和人造花,燃香,鞠躬,一臉不耐的太平間主任迭迭催他趕快完事打包走人。

47歲的宋仁植7月去世,死後三天,遺體才在租住的小房間裡發現,已經開始腐化。

他有此將就式喪禮,已算幸運。愈來愈多南韓人孤零死去,沒有親人相認。

「紐約時報」報導,南韓孤死者從2011年682人劇增到去年1008人,足窺南韓人悠久珍視的傳統家庭結構變遷之巨。南韓人大多從最近數十年的旺盛經濟中受益,但經濟與人口動盪也對家庭造成壓力。

一位金姓基督教牧師說,在動盪中落後者愈來愈孤獨,因為他們眼看著他們的社區毀於都更。金牧師在首爾山頂那些日益萎縮的貧民區工作,「貧民和老人走投無路」他說。

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10月公布34個成員國的年度評鑑報告〈生活如何?〉,在「遭遇困境時有無親戚或朋友可依」這一項,南韓墊底。南韓最缺社會支援者,50歲以上者。

金牧師說:「一個任令貧民與無靠者孤獨死去而且後事無著的社會,是一個『心』正在死去的社會。」他主持的組織為孤死者完成簡單的喪事。「他們臨終最怕的就是遺體變垃圾。」

南韓以喪禮規模為喪家社會地位的尺度,看多少人上門弔唁,逗留多久。親戚、朋友、同事對框在新鮮白菊花中的死者遺像鞠躬。弔客在現場席地而坐,有的過夜,喪家款以飲食,他們往往帶來現金奠儀,幫喪家因應開銷,花圈繫著寫了送花者大名的絲帶,從靈堂綿延而出。

但南韓窮人辦不起如此排場,有的甚至無力認領親人遺體。特別是獨居老人或街友。低收入階級負擔不起喪事,不敢出面。

南韓社會老化的速度在全球排前幾名,65歲以上的人口目前占13.1%,在1980年是3.8%。

10月發表的〈2015墨爾本美世全球養老金指數〉評鑑25大經濟體的退休所得,南韓排第24名,只贏印度。

去年,55至79歲的南韓人只有45%領養老金,平均月領431美元(台幣1萬3300元),是最起碼生活成本的82%。

南韓的老人家庭約30%的月入掉在絕對貧窮線以下,但必須舉證家人不願或無力奉養他們,才能享受國家補助。許多人不願舉證,因為他們多年未與親人聯絡,覺得沒臉開口。



來源:聯合報
----------------------------------------------------------------------------

這是科技文明社會帶來的現象
如果不談科技、文明,單以文化來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越多人不敢結婚、甚至生小孩

老了孤苦無依,怎麼辦?
雖說路易十五的情婦說過:「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雖是韓國的報導,可對台灣來說不也是個警訊嗎?
斬除一切罪惡!!天地任我行!!

TOP

發新話題